為什麼我們拍不出BBC那樣的紀錄片?

2020-11-17 澎湃新聞

為什麼我們拍不出BBC那樣的紀錄片?

2020-01-08 1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花落成蝕 花蝕的人間觀察

BBC自然歷史部(BBC NHU)的年度大片《七個世界,一個星球》落下帷幕,豆瓣評分9.7,又一次好評如潮。這時,我想問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為什麼BBC能拍出這麼好的自然紀錄片,而我們不行?

知乎上也有這麼個討論。有位網友吐了個槽:

BBC的思想是「Let me tell you an interesting story」,我們的臺長指導思路是「讓我來拍個片子教育你們一下」。

為什麼 BBC 紀錄片拍攝水平和敘事水平那麼高? - 廖顯平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371108/answer/24641203

確實,尤其是在5年前、10年前,中國的紀錄片大戶——公立電視臺們——常常就是這麼個指導思路,尤其是在自然紀錄片領域。在21世紀之前,這種想法不打緊,畢竟那時在電視上也沒什麼可看的。但在這幾年,紀錄片是在和抖音、快手、慶餘年、電影院競爭關注時間,它如果不變成一種(有教育成分的)娛樂產品,能競爭過誰?

好在這幾年有些新的紀錄片製作方已經轉變了思路,做出了不少情懷滿滿、知識豐富但又娛樂性強的片子,尤其是和吃相關的那些個系列,相當好看。但是,中國人自己做的自然紀錄片,還是沒起來。

所以,我們還是不妨看看BBC NHU是怎麼做的。

《七個世界,一個星球》的第四集,有一個讓我印象特別深的段落。那是一種名為Jotus remus的澳洲跳蛛,其雄性的第三對足的末端有很多長毛,呈現出了一種槳狀的結構。雄跳蛛會潛伏在葉子的背面,然後欠兮兮的伸出槳狀的毛毛腿,在葉子的邊緣慢慢揮舞,吸引雌性的注意。

讓我震撼的還不是這段畫面本身。這種跳蛛,是2014年才被描述的新種,它們神奇的求偶行為,更是近年才被搞清楚。通常情況下,各種小蟲子在傳媒行業基本無法獲得關注。但BBC NHU的編導們,就是從浩如煙海的科研新聞中知道了這個新發現,然後拍下了這麼一個讓人想笑的戲劇性畫面。

如果對學界不熟,你就無法知曉這樣的故事。在BBC NHU的自然紀錄片背後,有許多科學家的支持,甚至他們的製片、編導、攝影師本身就是科學家,這是其成功的第一個原因。

有一個段子是這樣的:有誰比「貝爺」貝爾·格裡爾斯的荒野生存能力更強?「貝爺」的攝影師。沒錯,攝影師是每一部紀錄片背後的英雄。在幾乎每一集《七個世界,一個星球》的末尾,攝影師們都亮了個相,他們訴說著拍攝的艱苦和感動,展示給我們被企鵝屎燻臭的大衣、叢林中的辛酸和希望。這一次,我們看到了這些英雄。

但紀錄片背後的英雄,並不止有這些攝影師,而是整個自然紀錄片行業。BBC NHU所在的英國小城布里斯托,是這個行業的聖地。自20世紀50年代BBC NHU在布里斯托成立以來,圍繞著他們,出現了很多專司攝影、後期、音樂、特效、器材生意的中小型企業,當地的大學開辦了自然紀錄片拍攝、製作的專業和課程,甚至全世界最大的自然攝影節WildScreen也在那裡舉辦。

在這樣一個熱熱鬧鬧的行業中,強烈的競爭無處不在,這又無形中推動了技術的進步。即使相對於西方其他的紀錄片製作方來說,BBC NHU的技術都是極為頂尖的。我有個記憶:大概在十幾年前,美國的紀錄片常以長焦鏡頭拍攝;而這時,BBC NHU的紀錄片就大量使用廣角鏡頭。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攝影師有辦法離動物更近,他們要不是更拼命,要不是擁有特別的技巧——2017年的《荒野間諜》系列,用了一大堆塞了攝像機的「仿真」動物,就是BBC NHU眾多「鬼點子」的一個集中展示。

BBC NHU成就了布里斯托的自然紀錄片行業,布里斯托的自然紀錄片行業也成就了BBC NHU。這是BBC的自然紀錄片成功的第二個原因。

除了BBC NHU自身的強悍之外,我們也要看看市場。有幾個問題想問問大家:你願意為自然紀錄片花錢嗎?願意花錢看嗎?花錢看過嗎?如果好的自然紀錄片能進入電影院線,你願意買票去看嗎?

這些問題的答案,在國內大概會很慘澹。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自然紀錄片就是央視免費播的《人與自然》,是小孩兒隨便看看的玩意兒,因此付費意願非常差。在國外,好的自然紀錄片上大熒幕非常常見,但在中國,近些年電影院裡播放自然紀錄片就沒有幾部。其中最火熱的一部當屬《我們誕生在中國》——然而,該片導演陸川特別強調,這不是一部紀錄片,而是大電影。

如果沒有市場,那不可能建立起運轉自如的行業,從而會限制製作的水平,這又反過來會導致賺不到錢。與之對比,BBC NHU的自然紀錄片好,從而能掙到錢,掙到了錢又能拍更好的片子。這是他們能夠成功的第三個原因。

所以,如果你想看到更多更好的自然紀錄片,請為你喜歡的片子花錢。鈔票,是最好的選票。

花蝕的人間觀察

我是花蝕,曾經是研究鳥類叫聲的,現在是個獨立撰稿人、半吊子生態攝影師、狂熱的神廟迷和金屬黨。出版過幾本書,愛寫點自己關心的東西,關注啦你就知道了。

長按關注

原標題:《為什麼我們拍不出BBC那樣的紀錄片?》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BBC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我們拍自然紀錄片,拍著拍著就成了美食片?
    在強大的BBC面前,中國的紀錄片只能知趣的繞道而行。你拍森林不會在亞馬遜熱帶雨林,你拍海洋也不會去北極格陵蘭島那樣的地方,你也不會去尤卡坦半島拍攝那些縱橫千裡的水下溶洞。你會說:幹嘛要去?這些BBC已經全都做過了。
  • 張贊波:我們為什麼要拍紀錄片
    《我們為什麼要拍紀錄片》作者:張贊波,70年代人,出生於湖南,2005年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碩士畢業,以獨立影評人身份在多家媒體開設電影專欄
  • 推薦BBC紀錄片——Deep Down and Dirty|談土不凡
    正如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李振聲院士說的那樣:「寂靜的土壤孕育著萬紫千紅的生命世界!」,讓我們跟隨園藝家Chris Beardshaw的腳步,一起去發掘土壤的奧秘!整部紀錄片用時近50分鐘,將土壤的基礎知識講述的生動形象、妙趣橫生!由於篇幅有限,本文只節選部分片段,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文末完整視頻連結觀看。
  • BBC頂級紀錄片《人類宇宙》
    ·考克斯類型: 紀錄片官方網站: http://www.bbc.co.uk/programmes/p0276p50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語言: 英語首播: 2014-10-07集數: 5單集片長: 60分鐘豆瓣評分:9.2
  • 永遠的鄉愁|BBC 紀錄片《中國新年:全球最大慶典》
    BBC英國廣播公司拍了一部紀錄片《中國新年:全球最大慶典》(Chinese New Year: The Biggest Celebration on Earth ),5個外國主持人來到中國,來了一場文化探尋。
  • bbc出品紀錄片大貓,四十種貓科動物中的三十一種都被記錄
    bbc出品的紀錄片,往往都是花費數年時間打造的稀世精品,每一部都口碑炸裂,讓人大開眼界。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部大貓。同樣是史詩級的作品。從世界最小的可以放在手掌上的鏽斑豹貓、膽敢單挑鱷魚的美洲虎,殘忍屠殺企鵝的美洲獅,以及喜馬拉雅山頂神出鬼沒的雪豹。四十種貓科動物中的三十一種都被記錄進來,絕對是一部鑑貓寶典,貓奴們的頂級盛宴。
  • BBC紀錄片:《攝影藝術百年史》 (全集)
    : 大衛·伯恩編劇: BBC主演: 大衛·伯恩 / 曼·雷 / Berenice Abbott / Alexander Rodchenko / August Sander 類型: 紀錄片官方網站: www.bbc.co.uk
  • 9.4分,誰說我們拍不出BBC那樣的神作
    小翼很喜歡美食紀錄片。不知道你們是不是和小翼一樣。總是饞的對各地美食慾罷不能。但又因為總總原因只好在每一個深夜對著視頻安慰自己飢腸轆轆的靈魂。《水果傳》讓人口齒生津,《人生一串》充滿人生煙火,《街頭美食鬥士》接著地氣,《舌尖上的中國》則使我們能夠有滋有味地認知身處的東方國度。當年陳曉卿導演憑藉《舌尖上的中國》一舉顛覆了人們對於美食片的定義。
  • BBC拍了部杜甫的紀錄片,「甘道夫」念的英文詩,翻譯的是杜甫的哪一...
    這還不算完,BBC新推出的一部關於杜甫的紀錄片,也在他們那紅了。so,who is Dufu? 紀錄片目前豆瓣評分7.6,作為中國觀眾,大家都對杜甫的生平有一定了解,不過紀錄片提供了另一種解讀視角,是陌生又新奇的。
  • 口碑爆棚的BBC紀錄片,到底是怎麼拍出來的?
    BBCWorldwide首席營銷官JaclynLee‐Joe作為演講嘉賓與觀眾們分享,這些口碑爆棚的紀錄片,到底是怎麼拍出來的?被網友稱為「吸貓神片」的《大貓》,目前在豆瓣上高居9.5分,無愧於當時BBC所做的官方介紹,翻譯過來就是:「我們用最貴的設備,拍了最難擼到的貓,任你們吸!」第一集第一幕一出來,就讓人心服口服。
  • BBC紀錄片造假內幕曝光:你竟然騙了我們這麼多年!
    如果幾天之前,說到紀錄片擺拍、作假欺騙觀眾,而且這事還是BBC幹得,一定會被以為是在開玩笑。畢竟,BBC的紀錄片一直被認為是紀錄片中的實力派老戲骨般的存在。而且,一直被認為是製作精良,格外嚴謹。但其實,BBC一系列高分紀錄片,不少都有造假、擺拍的存在。BBC的紀錄片帶給我們無數震撼的瞬間,也獲得了一致的認可。
  • BBC紀錄片丨《人類宇宙》1~3集
    來自BBC紀錄片編輯整理( ID: BBCjilupian)導演: Stephen Cooter主演: 布萊恩
  • BBC紀錄片《現代藝術大師 —— 達利》
    導演: Louise Hooper編劇: Alastair Sooke主演: 阿拉斯泰爾·蘇克類型: 紀錄片官方網站: www.bbc.co.uk/programmes/b00rrbdj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語言: 英語首播: 2010-05-02(英國)集數: 4單集片長: 60分鐘又名:
  • BBC紀錄片《女王的宮殿 》全集
    BBC紀錄片《女王的宮殿 》編劇: Fiona Bruce
  • BBC紀錄片 史黛斯·杜莉調查:日本兒童色情售賣之怪現狀
    紀錄片名稱:BBC.Stacey.Dooley.Investigates.Young.Sex.For.Sale.In.Japan.
  • BBC頂級紀錄片丨《人類宇宙》1~3集
    導演: Stephen Cooter主演: 布萊恩·考克斯類型: 紀錄片官方網站: http://www.bbc.co.uk
  • 9.7分神作、耗時56年的BBC紀錄片,拍出了我們不願接受的真相
    我們見證了他從一個鄉村男孩蛻變成大學教授的華麗過程。教育讓尼克突破階層,實現逆襲。 不得不說,就算放到今天,教育依然是最可行的出路。如出身中產家庭的安德魯所說:人無法確定能留給下一代什麼財富,但是至少可以確定,一旦給了他們好的教育,他們終生都可以受用。
  • 奇特的中國古代藝術造就了燦爛的中華文明,BBC紀錄片《​中國藝術 Art of China》帶你一起見證
    導演: Mike Christie主演: 安德魯·格雷厄姆-迪克森類型: 紀錄片官方網站: www.bbc.co.uk
  • 英國小說家們的自述 BBC紀錄片
    這部BBC紀錄片一共三集,包含了上個世紀英國作家的眾多寶貴視頻資料,包括伍爾芙、託爾金、拉什迪、艾麗絲·默多克、伊恩·麥克尤恩等等
  • BBC拍的「中國式教學」,是紀錄片還是真人秀?
    8月6日,澎湃新聞記者就此採訪了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呂新雨、紀錄片導演杜海濱、紀錄片策展人王磊。對於究竟什麼樣的紀實作品才能稱為是紀錄片,他們也給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數學老師正在巡視教室。 先來囉嗦一下「紀錄片」這個詞是怎麼來的。首次在英語世界使用「紀錄片」一詞的是約翰·格裡爾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