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son老師第708篇原創】
前言 重要通知
今晚8點30,Hanson老師2020新品課程(直播)
《爸爸不踩雷》第2集
探普學堂,bilibili,抖音三大平臺同步直播
bilibili 直播間:22427167
http://live.bilibili.com/22427167
抖音:Hanson老師(HanaonKu)
探普學堂直播間
正文
突然發現8月22日的線下課程,可能是我今年雙休能講的唯一一次。
因為,9月5日我就開學了。
看了下課表,基本上是把自己逼死的節奏——每周的周六和周日,從早晨8點45分到下午16點15分我都在上課、上課、上課。
結束之後,還要安排下一周的工作。如果碰上額外的項目小組討論,那麼基本就交代了。
嗯……996……哪家公司這麼輕鬆,請介紹一下……
我算是看明白了:所謂精英教育,就是先把逼死自己,學成之後再去逼死別人。
Nice~
不過這方法經常失效,至於原因嘛。我覺得很多人都被那個叫孫子的人誤導了。
翻盤翻身都是有條件的,並且肯定不是唯一的條件。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有些人置之死地可以後生,而有些人置之死地則會全部死光。
財富行業在這兩年裡,背水一戰的都不少,浮起來的卻不多。很多連泡泡都吐不出一個就沉下去了。我們可以從當中看到一個規律:往往第一次出現問題,也就是最後一次。
這意味著:無論你先前的投資成績有多牛逼,項目的包裝有多絢麗,只要出現一次「失誤」,就會把所有的財富清零。如果你把這種投資邏輯當成專業的話,那麼我覺得不虧錢實在是沒天理了。
天之道,損有餘以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俸有餘。
許多三方財富的產品壓根就是沒有邏輯的,然後你們在這個背景下去研究風控措施和討論底層資產,有意義麼?就像有些人平時一會兒擔心川普制裁國內的企業,一會擔心宏觀經濟形勢不穩、房價會崩,搞得自己好像有好幾套房產似的。
我發現,往往微信群裡討論得最多最激烈的東西,都是大家沒有的。所以我一看到那些在朋友圈裡發產品的理財師,就知道他做不出什麼業績。
這就叫幹一行愛一行,缺什麼炫什麼。
所以下一次,再碰到理財師拼命炫耀自己有國企背景股東參股的時候,你得馬上反應過來——這是一野生種。王撕蔥需要逢人就說自己爸爸是王健林麼?
說實話,這些套路粗劣的不像話。但為什麼還是有這麼多投資人和理財師中招呢?
據我觀察,他們就犯了一個錯誤:該信的不相信,不該信的拼命信。你以為人家是忠臣,最後才發現是內奸。
失去分辨能力確實是投資上的硬傷。不說別的,我拋10個問題出來,大家可以自測一下。如果你能夠很清晰地說出這些問題的答案,說明基本功還是比較紮實的。當然,對於經常看我文章的小夥伴來說,這10個問題就不算難。
1-監管為什麼要這麼嚴厲地出清非標?
2-為什麼大部分非標都會爆雷?
3-為什麼完美兌付不行了?
4-為什麼今年兜底兜不住?
5-如何判斷一家財富公司是否靠譜?
6-假央企假國企是怎麼煉成的?
7-資金挪用會出現在什麼樣的產品中?
8-底層究竟是不是好資產?
9-出事後為什麼風控措施沒有用?
10-理財師個人非法集資的風險如何規避?
如果被這些題目卡住也不用著急,只能說明你在過去的從業過程中並沒有冷靜獨立地考過這些核心問題,對自己的職業發展也沒有清晰的規劃。至多證明你的準備工作不足,不代表你沒有發展和成長的機會。
其中關於資金挪用的話題,我會今晚(周二)8點30直播的時候給大家進一步展開。之前在探普八點半已經做過一場,事後還是有些投資人私信說有點沒聽懂。我也能理解,產品交易結構對一部分理財師和投資人來說確實是一個理解障礙。
所以,這次我講使用一個更簡單的方法,確保沒有什麼投資經驗和金融基礎的夥伴也能夠聽懂。
還有些大家最容易搞混的地方,比如什麼銀行監管、資金監管、三方帳戶、監管帳戶等等。許多投資人都見過,但出事後發現沒啥用。在這裡面藏著很大的誤區,可以說這2年裡踩雷的客戶,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栽在這個誤區裡。
在《爸爸不踩雷》的第2集裡,我會在這些地方給大家詳細展開。之前還有許多小夥伴來要雷公錄,所以我打算在《爸爸不踩雷》的直播課程中,給大家穿插一些最近非標市場比較重要的事件、分析下背後的原因,總結一些有意義的規律。。
這次打算說兩個案例,一個是川信,最近據說已經涉及到「退傭」,這件事情還是比較重要的。為此我還特地邀請了一位監管機構的專家給大家做解讀(周四晚8點30,探普八點半56期)。
第二個案例是普信。我發現名字裡帶信的,除了中信和電信,似乎都沒啥好結果。比如網信,想要人家相信,但你幹嘛偏偏要用網啊。一張網上不都是洞麼?
普信調整全國分公司架構的事情不算新聞了,但這當中還是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投資跟白花花的銀子有關,大家兜裡的錢都是辛苦賺來的。所以錢財之事還是嚴肅謹慎為好。雖然不應該設局挖坑害人,但也不能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
《爸爸不踩雷》這套課程就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夠看清一些低劣的套路,用專業知識和邏輯思維武裝自己。當你自己變得強大了,那些騙子就繞遠走了,瓜子跟你講話時也心平氣和了。
大家都什麼問題也可以準備起來,現場是有QA環節的。畢竟是直播,可以輕鬆一點。
如果你還在糾結上面那10個問題,還可以來參加這周六(8月22日)的線下課程,2個小時就能給你講清楚。機會難得,抓緊報名。進入9月份,我雙休就沒時間出來做線下課,也沒工夫跟你們單獨撤什麼風險,什麼項目了。
附件:《爸爸不踩雷》第2集內容綱要
一、資金挪用的常見形式
1. 說好投資A,實際投向B;
2. 說好投項目,實際自己用;
二、資金挪用的特徵共性
前兆和必備條件:一定會進到某個「公司帳戶」
三、挪用資金的方式
1. 無監管環境下的挪用:P2P,金交所
2. 監管範圍之外挪用:明股實債的私募股權基金
四、投資人對資金挪用的常見誤區
1. 形式上的監管與實質上的挪用:關於殼公司(SPV)、摘牌方
2. 金交所不是金融機構,更不是監管單位
3. 我看到票據的交易單了,我看到底單了
4. 資金會進入「銀行監管帳戶」,所以不會被挪用
各種帳戶傻傻分不清:資金監管帳戶(第三方監管),資金募集帳戶,資金託管帳戶,交易帳戶,公司戶
五、哪些產品要注意資金挪用的問題
*金交所產品(大部分),少量明股實債的股權私募
1. 票據以及各種供應鏈金交所產品(自融和侵佔問題)
2. 不良資產的金交所產品(期限錯配問題)
3. 地產項目金交所產品(部分,分款問題)
QA部分預先準備
1. 川信「退傭」事件
1)對於績效的定義,信託公司績效遞延的一個規則。
2)執行力度:①未發放的不要有念想了;②已經發放的怎麼追回(取決於態度)
3)執行如果很嚴厲,將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2. 普信全國調整
1)常規、自治、裁撤三種選擇顯露的信號
2)自治和裁撤選項需要注意的事項
3. 如何轉化頑固的非標客戶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