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女雙全的家庭父母財產該如何分配?聽聽三位老人的說辭,很現實

2021-01-12 春夏秋冬道尋常

文|夏兒(此文為原創,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鄰居大姐最近和她弟弟因為一些事鬧得不愉快,而事情的起因還是因為大姐父母的房產。大姐父母早些年用大姐的名義買了一套別墅,原本因位置偏遠,大姐的弟弟是沒當回事的,當時他也表示既然是父母給姐姐買的,那就屬於姐姐,自己沒意見。

可最近幾年房價上漲,大姐的弟弟突然不願意了。他表示父母給姐姐買了別墅,那必須給他也買,不然就是不公平,甚至還提出要把按市場價平分父母送給姐姐的房子。

而鄰居大姐表示父母除了給自己買這個房,前後給弟弟也買了好幾所房產,甚至弟弟婚後這幾年隔三差五就換車也都是找父母要的錢。所以對弟弟這樣的要求她是堅決不同意的。就這樣,姐弟倆現在有了矛盾。

而今天我們要談論的話題就是那些兒女雙全的家庭,父母的財產該如何分配?或者說如何分配子女們才不會有怨言。我們先來聽聽三位老人的說辭,很現實。

兒女雙全的家庭父母財產該如何分配?聽聽三位老人的說辭

①林大爺:我是一名醫生,我的觀點是財產要給女兒多分一些,因為養老多半還是要靠女兒

林大爺直言,自己當醫生的這幾十年,見了太多的臨床案例,父母上了歲數,如果生病住院,需要有人照顧,或者動手術需要花錢的時候,多半都是女兒在身邊出錢出力,各種伺候。而兒子們,大概他們都比較忙,沒時間吧。

所以林大爺直言,他的觀點是養老這件事,多數父母最終其實都還是要指望女兒多一些的。那麼既然女兒們在自己身上費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自然老人的財產就應該給女兒們多分一些,這樣才更公平,誰付出的多誰就應該得到的更多。

②孫大媽:財產分三份,兒子一份,女兒一份,自己養老一份

孫大媽直言,在分財產這件事上,她的觀點是男孩和女孩一樣,但是自己養老,晚年生活也是需要錢的。所以如果是她她會把家裡的財產分成三份,兒子和女兒各一份,剩下那份留著自己養老用。

③鄧大媽:自己活著時財產和積蓄還是自己拿著,晚年看子女們對自己的態度再決定財產該如何分配

鄧大媽的觀點其實也說出了很多老人的心聲。大意就是說自己活著的時候財產就拿在自己手裡,然後晚年看看子女們對自己的態度再決定自己百年後財產的分配情況。這樣誰更孝順,誰晚年在父母身上花費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那財產就多分給誰一些,反之,就不分或者少分。

一兒一女的家庭,父母的財產該如何分,其實說到底還是看老人自己的意願。只不過不同的老人有不同的想法,他們如何分配自己財產的參考物也是不一樣的。不過有一點,多數老人其實都是贊同要把財產多給那個更孝順的孩子。

有關父母的財產如何分配的問題,子女們應該明白的幾個道理

①父母的財產,自己強求不來

很簡單的道理,你在父母身上盡心出力了,有關父母的財產就是你不去爭,父母也會留給你。反之,你對父母很不孝,父母需要你的時候,你總是不在,那就是想要去爭父母的財產,最終多半也是一場空。

所以說年輕人一定要明白父母的財產自己是強求不來的。而父母的錢他們想要怎麼分,完全也是要看父母自己的決定,自己更是勉強不來。

②對父母盡孝,本就是自己的義務,不要一心盯著父母的錢和財,本末倒置

③父母的錢財是老人一輩子的心血,自己想要不勞而獲,要先問問自己是否有資格

很簡單的道理,只是未必就是所有子女們都懂得。懂這個道理的孩子,自己不強求,也不會自己給自己找煩心事,最後反而會得到。而不懂這個道理的孩子,自己各種強求,弄得自己一肚子氣,最終還可能是一場空。

④為了父母的財產,和手足之間鬧得不愉快,也是得不償失的

生活中,有不少家庭,他們的子女為了爭奪父母的財產最終弄得手足還不如陌生人。這裡想說的是父母的財產本是身外之物,而手足之間的深情才是父母不在後他們留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有些子女分不清主次,為了一點家產就弄得和手足反目,其實也是得不償失的了。

【今日話題:父母的財產如何分,你會去強求嗎?】

相關焦點

  • 一兒一女的家庭,財產該如何分?考慮清楚兩個問題,不難做出決定
    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兒女雙全」的家庭,總是備受街坊鄰居的羨慕,父母既有貼心的「小棉襖」,又有了禦寒的「皮夾克」,可謂是幸福的一家。可是,兒子和女兒自古以來就是充滿爭議的話題。隨著兒女的長大成熟,父母也日漸衰老,有一個現實問題擺在眼前:一兒一女的家庭,財產該如何分配?來聽聽這四位老人的看法,是不是代表了你的心聲?於大爺:「兒子和女兒應該都有份,二人平分能堵上所有人的嘴。」
  • 「兒女雙全」不再吃香,這類家庭組合優勢大,父母晚年更幸福
    對大部分家庭來說,家中有兒有女,簡直就是再好不過的家庭組合,有兒子在身邊養老,有女兒做父母的小棉襖,一雙兒女也能互相扶持。 「兒女雙全」,幾乎是每個家庭的期望。
  • 家有一兒一女,財產你會平均分配嗎?聽聽過來人的答案
    然而一兒一女的家庭,實際上也面臨著一些現實的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孩子長大以後,家庭的財產分配問題。對於父母而言,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中寶,但因為性別、年齡、性格的不同,所以一兒一女的家庭在處理財產問題的時候,有些父母就可能有所偏心。
  • 老大爺住院時兒女因醫藥費在醫院大吵,「兒女雙全」反而糟心事多
    見證了整個吵架過程的我,內心也是久久不能平息,兒女雙全的家庭真的好嗎?像這種家庭矛盾,不是只發生在這一個家庭,而是在一些兒女雙全的家庭當中普遍發生,可是寒了不少父母的心。兒女雙全不見得是最佳組合,心理學家給出的這三點原因很現實。
  • 「兒女雙全」最讓人羨慕?社會學家:這種家庭組合才是人生贏家
    在很多人眼裡,兒女雙全似乎才是人生的大贏家,所以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會有不少人選擇生二胎,希望自己能夠站到人生的最巔峰。然而社會學家卻給出了忠告,別再羨慕那些所謂的兒女雙全了,真正讓人們羨慕的應該是這樣的組合,這樣的家庭才是絕對意義上的大贏家。
  • 生一兒一女的你,是否願意將財產平均分配?這是聽過最公平的答案
    二胎政策全面開放以來,很多家庭為了家裡熱鬧一些,都會選擇再要一個孩子,最好能夠完成自己兒女雙全的夢想。不過生二胎之前還是要考慮很多問題的,比如自己家的經濟情況和以後的財產分配問題。有人提出疑問說,生一兒一女的你,是否願意將財產平均分配?
  • 30年後,家裡有一男一女的該怎麼分配家產?3位媽媽的選擇很現實
    而在中國人自古的觀念裡,都認為財產應該是有兒子來繼承的,因為畢竟兒子要承擔起贍養老人以及延續香火的責任,所以老人的財產應該全部都留給兒子。但是隨著現在人的觀念越來越開放,很多人認為女兒也應該享有父母財產的繼承權。有人問了,這個時候的財產應不應該平分呢?接下來就來看看這些母親們是如何回答的。
  • 還在羨慕兒女雙全的家庭嗎?多年後,這種家庭組合才是人生贏家
    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 二胎政策放開之後,很多家庭都開始邁入二胎家庭的行列,大部分人都希望二胎和頭胎湊成一個「好」字。他們覺得兒女雙全最幸福,既有皮夾克也有小棉襖,不僅擋風還保暖,真是「好」得很。
  • 86歲老人哭訴兒女不孝,無一人願贍養,子女:誰財產分得多誰養
    隨著政策的開發,現在也越來越多的家庭不再是獨生家庭。但是大家都知道,多子女家庭中,總會有這麼一個問題需要解決——家庭財產的分配問題和贍養父母的問題,這也的確讓很多原本不幸福的家庭雪上加霜。86歲老人哭訴兒女不孝,無一人願意贍養,子女:誰財產分得多誰養:前段時間,一個86歲的老人在某節目上哭訴,表示自己的兒女不孝,沒有一個人願意贍養自己,那悽慘的模樣讓廣大群眾都覺得她的兒女沒有心。隨後為了搞清楚兒女不贍養父母的原因,也了解子女們的想法。
  • 68歲老人哭訴:父母對兒女別厚此薄彼,傷了感情,晚年不好過
    意思說,人們常常在意的不是自己得到的少,而是分配不均。這句話講透了人性,在家庭關係中同樣適用。許多家庭中,面對兩個以上的子女時,大多數老人都會有所偏愛,也有老人從小就有重男輕女的思想,家中有什麼好的總偏向兒子,忽略女兒,在財產分配上也是如此。但這樣做,極容易造成兒女間的矛盾,也會讓老人自己的晚年面臨困境。
  • 老人手裡有多少積蓄,該不該告訴子女?聽聽三位過來人的經驗
    今天我們要談論的話題是,人上了歲數,手裡有多少積蓄,到底該不該告訴子女?下面我們先來聽聽三位過來人的「經驗」。 老人手裡有多少積蓄,該不該告訴子女?
  • 「兒女雙全」最幸福?20年後見分曉,一兒一女的家庭後悔了
    雖然說現在都提倡「生兒生女」都一樣,但是二胎開放以後,一些計劃要二胎的父母,還是對自己的二胎性別有一定的期待。早些年都說兒女雙全,是最幸福的家庭組合,時間慢慢過去,很多父母卻發現,隨之而來的一些矛盾也開始凸顯了。
  • 子女不盡孝 父母可收回贈與財產 老人贍養成為社會問題 韓「不孝子...
    出現「繼承貧窮群體」   韓國國會提議修改法律,規定如果接受父母財產贈與的子女虐待或不正當對待父母,可取消贈與;對父母施以暴力的子女,不經父母申訴即可接受刑事處罰。即便被贈與的財產已經全部花完了,子女依然要承擔將這些財產返還給父母的義務,這就是「不孝子防止法」。   在韓國,為了讓子女過上更好的生活,很多老人都無條件將財產贈與子女。
  • 聽聽這3位老人怎麼說
    有些老人覺得自己在百年之後,財產都是要留給兒女,所以有多少積蓄告知兒女也無妨,但有些老人卻覺得,如果告知兒女自己的積蓄,就會使他們失去生活的動力,最終滋生啃老的心理,婆說婆有理,那對於我們來說,到底要不要把積蓄告訴子女呢?接下來讓我們聽聽這三位老人的心裡話。
  • 再婚夫妻雙方財產如何分配與繼承?
    這類問題,實際上就是再婚家庭的財富傳承問題。再婚家庭在我們的家庭組合中並不鮮見,由於組合的基礎不同,再婚家庭的財富傳承問題比原生家庭要更加複雜,人都是有私心的,各人的財富傳承意圖和想法不同,就會有不同的傳承需求。這類家庭,如果沒有提前的傳承安排,發生家人爭產糾紛的概率會更高。
  • 家有一兒一女,將來是否願意平分財產?這些父母給出的回答很現實
    現在二胎政策全面已全面放開,很多家庭都在籌劃著再要一個孩子,而且重男輕女思想也在發生快速轉變,有的家庭開始討論倘若家裡面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自己將來會不會偏心這樣的問題。有的父母表示不願意平分財產,有的表示手心手背都是肉願意平分財產,那麼不妨來看看這些父母的回答。
  • 家裡是一兒一女,財產怎麼分配?這位老人的做法值得借鑑
    文丨木棉媽媽人老了,總要涉及財產分割問題,現在都講究男女平等,其實在農村基本上還是會把家產的大部分都給兒子,也有的家裡是平均分配,那麼家有一兒一女怎樣分配才算合理呢?這樣一來皆大歡喜,因為每個月還有退休金,花不完的老人會存起來,平時在兒子家住,也會買點菜,給孫子買點玩具,當然了,外孫那邊老人也會顧及到,這樣一家人其樂融融。很多家庭把財產平均分,結果引起不滿,兒媳會抱怨老人給女兒太多,會讓女兒跟兒子承擔相同的養老任務,比如兒子讓老人住一段時間,然後要去女兒那裡住一段時間。
  • 如果生了一兒一女,你願意將財產平均分配嗎?寶媽的答案堪稱典範
    一、老人的贍養問題如今是不孝子的新聞層出不窮,「家中四個兒子,老人生病,無一照顧」、「養了幾十年換來了白眼狼」等等比比皆是,一般都認為,孩子越多,給父母養老時就越輕鬆,而老人也可以安享晚年。可是事實恰恰相反,因為兒女一多,大家都想著如何才能推卸責任,讓「大姐、大哥」來扶養,總是用「我最近工作忙沒時間來推搡,一個孩子這樣還不要緊,萬一每個孩子都這樣呢? 那生病的老人誰來照看呢? 因此老人的贍養問題將會是重中之重。
  • 兒女雙全才算幸福?最佳組合是這樣,別再遺憾沒有「一兒一女」了
    國外的一次網上調查發現,有兩個女兒的家庭幸福度最高,其次是一兒一女的家庭,最後是兩個男孩的家庭,所以,完全沒有必要再去迷信什麼兒女雙全。02兒女雙全才算幸福?成年後的差別就會更大,同樣是表現孝順,女孩可能會噓寒問暖,經常抽出時間陪父母,如果家裡是兩個女兒,那麼就會輪流回家看父母,老人不會感覺到冷清。而男孩逢年過節能記得送錢送禮回家,就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 父母把全部財產留給兒子,生病後向女兒索要贍養費,你怎麼看?
    俗話說「一碗水要端平」,這其實是在說做人要公平,不僅是在人與人相處的時候,也包括父母對待子女們的態度,如果父母以不公平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孩子,不僅會給子女造成傷害,也容易引發嚴重的家庭矛盾。近日,廣州的一對母女,母親王奶奶和女兒阿珍因沒有處理好母女之間的關係,最後鬧上了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