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源創業邦專欄雷科技,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在MIDC 2020小米開發者大會上,小米集團副總裁、手機部總裁曾學忠分享了小米近年來的成績,與此同時,還發布了小米預研的最新成果之一——伸縮式大光圈鏡頭。
按照官方的說法,相比普通的手機鏡頭,伸縮式大光圈鏡頭的進光量提升了300%,清晰度提升20%,可以達到更好的光學效果。曾學忠表示,伸縮式大光圈鏡頭是小米借鑑專業相機自主研發的技術。
從小米官網演示視頻來看,伸縮式大光圈鏡頭要比我們日常使用的手機鏡頭大很多,而且整個鏡頭模組是可以活動的。當鏡頭凸起時,整個相機模組會變得非常厚,但是當鏡頭縮回後,整個相機模組又與機身處於同一水平面。
在實際演示過程中,鏡頭會通過用戶的實際需求進行伸縮調節,以此來實現變焦,這就有點類似於專業相機的單反變焦鏡頭。
比較有趣的是,伸縮式大光圈鏡頭沒能引發爭議,反倒是搭載這項技術的手機網上討論熱度很高。雖然小米並未透露哪款機型會率先用上這項技術,但是網友普遍懷疑視頻中演示的手機為小米MIX 4。
當然,網友的猜測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此前,網上曝光了疑似小米MIX Alpha的迭代機專利圖,後殼的外觀設計與伸縮式大光圈鏡頭手機非常相似。
與搭載伸縮式大光圈鏡頭的手機相同,專利圖中的手機背部同樣只有一枚鏡頭,鏡頭的尺寸和面積也與前者相當。機身正面採用了環繞屏設計,不過,只有下半身的屏幕延伸至手機背部。
但實際上搭載伸縮式大光圈鏡頭的手機背面下半部分並沒有屏幕,儘管視頻中並未完全展示這款手機的背部,但是我們可以看到,除伸縮式大光圈鏡頭外,背面其餘部分與普通手機並無區別,也沒發現正面的屏幕延伸至機身背部。
通常情況下,專利圖往往與實際運用存在較大差異。至於視頻中搭載伸縮式大光圈鏡頭的手機到底是不是小米MIX 4,暫時還不好判斷。哪怕真是小米MIX 4,也沒那麼快量產,畢竟伸縮式大光圈鏡頭目前還處於測試階段。
不過有一說一,在手機上使用伸縮鏡頭並不稀奇,因為早在2014年,市面上就已經出現了這類設計的手機。
三星的Galaxy K Zoom背部就有一枚伸縮式鏡頭,可實現十倍光學變焦。但與小米伸縮式大光圈鏡頭相比,兩者之間還是有著明顯差異的,首先在作用上,小米增大光圈,是為了在拍攝時鏡頭能夠獲得更大的進光量,而三星的這款手機更多是為了實現更遠的變焦。
除此之外,三星Galaxy K Zoom背部鏡頭模組佔用了很大的空間,它更像是一臺擁有電話功能的數位相機。而小米的伸縮式大光圈鏡頭的體積要小很多,並不會佔有手機太多的空間,鏡頭在未使用狀態下,與其他普通手機基本沒啥區別。
還有最關鍵的一個點,那就是小米伸縮式大光圈鏡頭並沒有應用到實際機型中,目前還處於實驗階段。而三星的伸縮鏡頭已經在量產手機中實現,並延續了兩代。
其實,真要追隨伸縮式變焦鏡頭的話,最早的是三星在2006年發布的SCH-B600手機。這款手機配備了一顆1000萬像素的自動對焦鏡頭,並且還支持3倍光學變焦和5倍數碼變焦。
不只是三星,松下在2014年也推出了一款伸縮鏡頭手機——Lumix DMC-CM1。值得一提的是,松下居然在這款手機上,塞入了一顆高達20MP的1英寸的感光元件,並且還支持4K視頻錄製。
受限於當時的技術,以前的伸縮鏡頭手機看起來都比較突兀。雖然伸縮式鏡頭算不上什麼新技術,但是小米卻做到了更加精進,將這項技術與手機完美融合在了一起,這點還是值得稱讚的。
文章開頭我們提到,小米伸縮式大光圈鏡頭的優勢有兩點,分別是提升進光量和清晰度。但是採用這種技術的手機也有一個比較明顯的缺點,伸縮式鏡頭主要靠馬達驅動,屬於機械結構,隨之而來的便是響應速度、使用壽命、伸縮時的噪音、與第三方App兼容等問題需要解決。其次是這種技術可能會增加機身厚度,而且一顆鏡頭就已經佔有不少手機的內部空間。
當然,伸縮式鏡頭的優點也很明顯,就是不必考慮壓縮鏡頭厚度,讓1寸或1寸以上的超大底和超大光圈用在手機上成為了可能。同時被詬病的大底鏡頭在拍攝近景時,邊緣畫質模糊的問題也會得到解決。
受限於機身體積,目前手機都是搭載定焦鏡頭,為了能夠實現更加全面的拍攝體驗,廠商們開始增加手機後置鏡頭的數量,包括主攝、超廣角、長焦、微距等各種鏡頭,以便覆蓋更多的焦段和解鎖更多拍照功能。
就目前來看,小米需要解決問題是如何讓伸縮式大光圈鏡頭的手機變得輕薄,這個問題一旦解決,小米或許可以改變現在手機多攝像頭的局面,讓單攝重新回歸到用戶的視野。
另外,如果小米的伸縮式大光圈鏡頭能夠與計算攝影進行深度融合,想必手機距離重新回到單攝的時代也就不遠了吧。至於伸縮式鏡頭能否成為手機影像系統未來的發展方向,個人感覺還是有點懸的,畢竟小米走上了一條艱辛且坎坷的道路,能不能成功,就要看小米後續的走向了。而且消費者願不願意為此買單,也還是個未知數。總之,希望小米能夠引領行業潮流,真正改變手機多攝的格局。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