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性感,憑什麼讓你定義!
2020年,對麥當娜來說太難了。早前,她在社交網絡上分享自己在巡演中,感染新冠病毒的消息。因此,她籌集了巨額資金,用於相關疫苗的研發。剛剛在和病毒的「戰疫」中痊癒,膝傷復發的她就接受了手術治療。即便如此,麥當娜依舊拄著拐杖,在倫敦參加抗議遊行,聲援種族平等。前幾天,麥當娜更新了自己的ins。她PO出一張自拍,拄著拐杖,用手擋住胸部。自信的操作,收穫「女王在線」的掌聲一波。
此輪自拍一出,掌聲一片。有人感慨「女王」風採依舊,有人為她不被傷病打倒而備受鼓舞。相比之下,有些「別樣」的聲音顯得更外刺耳。年齡,尺度和女性羞恥,為什麼還在刺痛大家的心?就連一向性感自由的麥當娜,也不曾倖免。性感,是麥當娜第一張標籤。毫無疑問,舞臺上的她,一直拓展著性感的廣度,以及公眾對於傳統道德的底線。麥當娜出生在一個嚴格的宗教家庭,早年喪母的傷痛,加之父親嚴苛的管教,似乎都是她「叛逆」的伏筆。本想到紐約學習芭蕾,卻機緣巧合拍攝了一組大尺度寫真。儘管,這是顛覆信仰的大膽一步,卻讓麥當娜一戰成名。很快,一直堅持學習音樂,客串酒吧歌手的她被唱片公司相中,推出個人同名專輯,《Holiday》在內的單曲空降公告牌Hot 100單曲榜單。爆紅之後,對於麥當娜的爭議開始超長待機。《Like A Prayer》的MV中,她穿著低胸吊帶裙,在燃燒的十字架前跳舞,和非裔信徒接吻。播出後,教會抗議一片,贊助商也終止了對麥當娜巡演的資助。巡迴演唱會「Blonde Ambition Tour」的舞臺上,麥當娜穿上Jean Paul Gautier設計的錐形胸衣。儘管,保守派一度喊出「炮轟」麥當娜的怒吼,但它卻在一片爭議中成為載入歷史的經典造型。出道30多年間,從內衣外穿的搭配,到皮革捆綁元素的單品,麥當娜讓人驚豔的造型層出不窮,批判的聲音也不絕於耳。2013年,麥當娜在訪談中袒露曾被性侵的經歷,一時間,一片譁然。意外之餘,也有人理直氣壯地感慨她輕浮和毫無底線的著裝,是始作俑者。這一切聽起來是不是很耳熟?每當有性侵案件發生,無論是通勤路上的性騷擾,還是惡性傷害事件,總有人「語重心長」地勸導女性「不要穿著暴露」,以防它成為激發衝動犯罪的欲望動機。比利時的一場展覽中,現場展出女性受害者被性侵當天的著裝。令人震撼的是,沒有暴露的服飾,沒有挑逗的設計,性侵依舊發生,連身著制服的警察也不能倖免。同樣,遭遇性侵的麥當娜當時只有19歲,那時的她,還只是不曾擁有舞臺的小鎮女孩。性侵受訪者經常被問到一個問題:「你那天穿了什麼」。仿佛她們的著裝才是原罪,仿佛她們也是罪犯一樣,需要受到公眾的道德審判。為了避免二次傷害,麥當娜沉默了數十年,但她卻沒躲過外界的惡意。公告牌頒獎典禮中,她在臺上向那些跑到社交網絡,指責她是「蕩婦」的人反擊。前不久,麥當娜穿著半透視裝再次自拍。即使遭遇性侵,她也從沒改變對於性感的驕傲和展現。服裝沒法保護女性不受性侵傷害,比起恥辱化性感,讓男性從小懂得尊重和不去傷害女性,才是最有效的正解。
「你太老,不適合這些」
疫情期間,雖然麥當娜飽受傷病折磨,好在有男友Ahlamalik Williams伴其左右。這段戀情,卻讓麥當娜成為輿論攻擊的對象。一個是天后,一個是伴舞,鴻溝般的存在還有兩人36歲的年齡差。自然,這成為輿論眼中的爆點,甚至有人扒出Ahlamalik的父親比麥當娜還要小。除了「母子戀」,甚至還有「祖孫戀」如此醒目的字眼出現在各種標題中。類似的「鮮肉男友」,是麥當娜身邊的常客。之前,還有巴西男模Jesus Luz以及舞蹈演員Timor Steffens,出現在她的男友清單中。原本的兩情相悅,被解讀成各種不堪入目的動機。年齡,成了原罪——63歲了的你,不配擁有性感,無論外在的穿著,還是內在的吸引力。至於那些用年齡差做文章的人,「甜你一臉」是麥當娜的反擊。同樣是「年下戀」,為什麼男性做主角就是愛情童話,換做女性就是「欲望失控」或是「一場交易」在內的種種不堪?面對女權主義作家Camille Paglia「以性物化自己」的指責,麥當娜這樣反擊:「如果是女權主義者,就要沒有性慾,那你就是在否認它的存在」。類似的底氣,不會憑空出現。為了保持良好的狀態和身材,麥當娜每天都要高強度運動5小時,連她的私人訓練師都感慨60歲的麥當娜活得像個「專業運動員」。自然,這樣的堅持成果斐然,無論臺上臺下,她的性感和自信都是絕無僅有的。這種性感,由內而外。面對示好,欣然接受追求和愛慕,不在乎年齡和差距,是一種超強自信。雖然,它並非人人在手,卻能通過努力掌握「去選擇」的主動權。我們沒法堵住外界的惡意,卻能終止內心的羞恥。說到底,性感是一種對自我價值的認可,擁有欣賞和認同自己的能力,無論女性的外在如何,你的自信和隨之散發的性感,就是致命吸引力和終生防腐劑。
圖片來源
Ins / 視覺中國 / 東方IC / Twitter / 新浪微博
時尚COSMO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絡我們獲取版權
點點在看放下手機
先從每天運動十分鐘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