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的證據》:如果神有靈魂 他也會參與科學

2021-01-18 騰訊網

[導讀]但在他經歷了一次獨一無二的經歷之後,卻發現了自己講述這個真實故事的使命感:天堂是存在的,神聖的存在值得我們敬畏——即使大多數時候你看不到它。

美國暢銷書《天堂的證據》封面

據說,人在去世的那一剎那,身體的重量會減少21克。在很多人的心裡,這21克或許就是靈魂的重量。如果你的朋友告訴你,他遇見了死去的親人,或者遭遇了超自然的現象——比如看到前生,你會報以怎樣的反應?是心存疑慮地一笑置之,覺得這都是瞎扯?還是覺得值得我們敬畏的力量給了你的朋友某種啟示?

在這本書中,作者埃本·亞歷山大根據人們對瀕死體驗或超自然現象的態度,將人群大致分為三類。一類是篤信者,一類是不信者,一類則是處於猶疑狀態的中間人群。篤信者自不必說,不信者則大部分都是科學或者醫學領域的專家。他們的科學世界觀以及多年對科學理論和實踐的浸淫,大抵形成了他們自身探索「真相」的方法論與路徑。「科學至上」的理念本身沒什麼問題,寬泛地來說,「科學」本身就是這部分人的信仰。但從「天堂」歸來的作者,卻以一個親歷者地身份,向我們闡述了他見到的「絕對真相」。這個絕對真相中包括了我們地球上線性時間的局限、我們的意識所能到達的高度以及無條件的愛的力量等等。

如果你知道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名在腦神經外科領域深造了二十年的醫生,或許會感到驚詫。一個擁有如此深厚科學背景的人,怎麼會向我們提供一個天堂存在的證據?在書中,作者將自己描述為一種「親歷型」的學習者,這也是他對科學嚴謹、負責的慣性使然。那些他沒有見過也沒有試驗過的東西,他是不會輕易給出結論的。但在他經歷了一次獨一無二的經歷之後,卻發現了自己講述這個真實故事的使命感:天堂是存在的,神聖的存在值得我們敬畏——即使大多數時候你看不到它。

以自己的科學知識為背景,他從許多個方向提出了對此經歷的科學假設。不管是大腦低級原始功能的發揮,還是藥物致幻的可能以及大腦重啟後對信息碎片的重組,都無法解釋他的情況。因為在感染了革蘭氏陰性細菌導致的腦膜炎後,大腦皮層的功能柱已經受損,他所經歷的那些聲光影,都沒有了大腦實體功能的支撐。所以,他告訴我們:意識並非大腦的附加功能,而是可以脫離身體存在的;地球生命的結束,並不是終結,而是另一段經歷的開始。

不管是「兔子洞」還是「愛麗絲夢遊仙境」,我們都能看到關於平行空間的描述。但並非所有人都能體驗平行空間的存在,還是同樣的問題,我們看不到的那些就是不存在的嗎?作者將不同「世界」或「王國」比喻為不同的廣播頻率,我們之所以接收不到異世界的信號,或許只是因為我們被困在了地球自身的頻率之中。

是否只有涉險瀕死才能體驗「神遊」的經歷?當然不是。作者在身體康復之後,參加了深度冥想的課程。這種課程通過對雙耳接收頻次的不同,通過聲音系統刺激腦波功能,可以讓人進入一種深度的催眠狀態。這種狀態,或許可以讓你跳到另一個世界的頻率之中。總體上而言,我們聽到的、讀到的那些超自然的故事的主角,大都經歷了一種極端的精神狀態。這種極端的精神狀態一般都會生死攸關,所以在生命的兩個最邊緣:初始和結束的時候,或許是人們最接近神性的時刻。

書中雖然描寫了「天堂」的極致美好,但並不是說我們都該趕快了結地球的生命去更高更好的空間。如果你能把生命的存在想像著一個完整的閉環,你會發現,你在地球上的經歷是整個閉環中不可或缺的鏈條。你在地球上要感受愛,學習寬容,這樣才有可能進入下一個更高的領域。甚至我們現實中的惡意與災難,對於整個宇宙的美好而言,也是必須的;只有經歷這些,你才會能學會珍惜,也才能發現更好的自己與更好的世界。

轉換視角,世界真的會有大不同。美劇《六英尺下》用五年的時間,向我們講述了死亡與今生他世的糾纏。有這樣一個場景,哥哥Nate最後離世之前,在弟弟的夢境中跳進了蓬勃的大海。弟弟喊著:小心,那裡面或許還有鯊魚。哥哥則笑著說「這海水好溫暖」,並奮力向彼岸的陽光遊去。這個大海的意象最初並未讓我有更多的思考,但在回想的時候,這裡的溫暖、廣闊、漫無邊際以及燦爛的光線,恰恰與作者描述的不謀而合。也的確如此,作者在對相關瀕死體驗的史料進行梳理的時候,發現古埃及時代已經有人陸續寫下關於異世界、瀕死體驗的故事與經驗。只是直到近代,人們才正式地將這些故事納入學術式研究的範疇。

神跡是否存在?對於這個問題,不同的人依然會給出不同的答案。我們的地球生命結束之後,不管是隕滅還是靈魂繼續遨遊在無垠的宇宙,對我們當下來說都是未來的事了。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學會愛與寬容,我們的地球又為何不能成為另一個天堂呢?

相關焦點

  • 與生活握手言和——讀《天堂的證據》有感
    我說,他一直都還在,只是靈魂去了天堂。朋友一開始只當我是自我安慰,卻漸漸開始訝異於我的篤定。隨後,我向她推薦了最近閱讀的那本《天堂的證據》。對於我們這樣良善的人,這本書並不是什麼精神鴉片,而是一劑與生活握手言和的良藥。其實,這只是一本瀕死體驗回憶錄,不同之處在於,作者亞歷山大是當代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一名家喻戶曉的神經外科醫生。
  • 【生命探索】科學發現天堂、地獄、靈魂確實都存在
    天堂存在嗎?地獄存在嗎?靈魂存在嗎?古往今來的諸多信仰者對此堅信不疑,他們相信行善者在死後將升入天堂,而行惡者將被打入地獄,接受各種刑罰。14世紀義大利詩人但丁的《神曲》就描述了從地獄到天堂的歷程。與虔信者相反,還有不少人打著科學的旗號否認天堂和地獄的存在。他們認為科學沒有證明的,就不能確認其是存在的。然而,如果科學發現天堂和地獄,靈魂的確是真實的存在呢?
  • 《天堂的證據》:神遊天國經歷的報告
    《天堂的證據》:神遊天國經歷的報告 在那段時間裡,他的大腦被嚴重感染,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大腦外層停工了。在大腦功能缺失的情況下,埃本經歷了難以用語言形容的意識之旅,在這趟似乎是遊覽天國的旅程中,他感受到了莫大的安慰和喜樂。奇蹟般甦醒後,埃本將自己神遊天國的經歷寫成一份生動的報告———《天堂的證據》。本書一上市就轟動歐美,連續15周蟬聯《紐約時報》、亞馬遜排行冠軍,引發了天堂有無的熱議。
  • 環球將拍外科醫生新書《天堂證據》講述瀕死體驗
    天堂和地獄是人類死後要去的兩個地方。為了給那些不相信死後世界的人敲警鐘,環球將拍《天堂證據》,講述瀕死體驗。該書由在哈佛醫學院等大學任教過的神經外科醫生伊本•亞歷山大(Eben Alexander)博士根據自己的真實經歷以第一人稱敘述,他是一名基督徒,但篤信科學,對基督教死後天堂的說法不以為然,直到他自己親身經歷。他聲稱自己曾經到過天堂,他宣告,天堂是真實存在的。還把這一經歷寫進了自己的新書《天堂的證據:一個神經外科醫生的瀕死體驗》之中。
  • 天堂的證據
    他在短短幾小時內就陷入昏迷,當他的醫生決定放棄治療的時候,他竟然睜開了雙眼。他「返回」了地球。亞歷山大的痊癒堪稱一個醫學奇蹟。當他的身體陷入昏迷時,他「旅行」去了彼岸世界。在那裡,一種類天使的存在引導他體驗了超越身體的領域,遊歷了異於地球的王國。在那裡,他遇見並與宇宙自身的神聖進行了交流。
  • 靈魂的重量:第一個證明靈魂真實存在的科學實驗
    古今中外,親眼見過靈魂的人非常多;但因缺乏「硬證據」,很多人還是不信,甚至斥之為「反科學」。看來,如果科學不出來說句公道話,靈魂還得委屈下去:主宰著人的一切,人卻不想承認他。可憐的靈魂!相信「靈魂」存在的人認為:人的「靈魂」和人的肉體是組成人生命的兩個缺一不可的部份,即使人的肉體死亡了,其「靈魂」依然存在。
  • 霍金說人死後沒有靈魂,也沒有天堂和地獄,那他還會回到地球嗎?
    用科學心理學的方法研究意識、潛意識、集體潛意識、靈魂、超能力,是我一生的快樂源泉。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2018年3月14日)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他雖然離我們遠去,但他的工作和遺產將繼續流傳於世。
  • 知名外科醫生經歷瀕死體驗 宣告天堂真實存在
    雖然死後的世界很多人不太在意,但是有沒有想過,如果死後真的有天堂和地獄,到時候你該怎麼辦呢?何不趁著活在地上的時間思考一下這個問題呢?並且許多科學實驗證明人是有靈魂的。一位神經外科醫生經歷瀕死體驗,告白天堂是真實存在的。據美國媒體10月10日報導,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知名神經外科醫生埃本·亞歷山大博士曾不相信瀕死體驗的現象,直到他自己親身經歷。
  • JOJO:如果迪奧成功上天堂,他的替身能力會有多強?
    屌爺的名字DIO在義大利語中是上帝的意思,他在JOJO系列中的形象也和上帝有著類似之處。第三部時屌爺被無數追隨者當作神一樣崇拜,甚至被水哥稱為惡人的救世主;到了第六部時,屌爺在普奇神父回憶中的形象被進一步拔高,他提出了所謂「上天堂」的理念,並且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方案。
  • 天堂的證據,來自另一個世界的體驗報告
    有時候做夢的時候,會夢見自己會上升到一個很高很高的地方,但已無法描述那種感覺,而當我從那個高空中墜落下來的時候才會醒過來。這個跟成年後飛翔的夢似乎有很大的不同,飛翔的夢似乎是我能夠自覺的,我只要想飛就可以飛,但年小時候的那種高空似乎是被一種無形的力拉開了。這難道是我靈魂出竅了?據說,人在去世的一剎那,身體的重量會減少21克。在很多人的心裡,這21克或許就是靈魂的重量。
  • 清明話天堂,人死後靈魂去哪裡
    清明節,人們以不同形式悼念自己的親人,然後又都爭先恐後一廂情願的把自己的親人安放在「天堂裡」。人死後靈魂去哪裡,這個和自己生前的信仰及德行有關,不是所有人的靈魂都可以去天堂,天堂是基督教和天主教文化的一部分,是上帝特別給基督徒們死後的應許之地。加入基督徒,肉身死後耶穌會立即來把祂的門徒的靈魂接到天堂,這些待遇僅限於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之人,也是信徒人生前所盼望死後能去的地方。
  • 《天堂囚徒》:空虛的日子也會逐漸麻痺靈魂
    《天堂囚徒》看完了。這是《風之影》系列的第三本。薩豐的確是個很會講故事的人。小說開頭是這樣一段話: 我早已明了,總有一天,我將重返此地的巷弄,敘述一個男子的故事,在那幽暗的巴塞隆納,在那宛若狂亂夢境的漫天煙塵和緘默裡,他失去了靈魂,也失去了名字。這個故事在詛咒之城的戰火中寫成,這些文字,深深烙印在那個心系承諾,詛咒纏身的死裡逃生者的回憶之中。
  • 「人死後會去哪裡」真實的科學實驗告訴你
    如果有,意識去了哪裡? 死亡是什麼? 死亡?就是感覺一個人從你身邊消失了,沒有了。 對,對於死亡,最科學的解釋就是消失,肉體也沒了,靈魂也沒了,意識也沒了。其實這是最可怕的,因為死就代表終點,什麼都沒有了。
  • 真有天堂?美外科醫生著述瀕死體驗引爭議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 謝來 發自北京作為一位有25年從醫經驗的神經外科醫生,美國人埃本·亞歷山大一直都不相信靈魂出竅的瀕死體驗。他從小接受科學教育的薰陶,追隨父親的道路當上了外科醫生,還在哈佛醫學院等高校授課。但4年前的一次親身經歷徹底改變了他的想法。
  • 環球天價買斷《天堂的證據》 或搬上大銀幕
    Proof Of Heaven A Neurosurgeon’s Journey Into The Afterlife  搜狐娛樂訊 美國環球影片公司,日前以六位數的天價得到了北美暢銷書《天堂的證據:一個神經外科醫生的瀕死體驗
  • 演員質疑終南山對科學的態度:沒有證據怎能說病毒不來自武漢?
    這是科學問題。但可惜這個科學家這次不夠科學。流於片面。相反角度,有證據不一定來自武漢嗎?既然不一定來自武漢,也不一定不是源於武漢,在沒有確鑿證據前,作為一個科學家,這樣是武斷的,是片面的,更是不科學的。在科學上,我們雖然不知道是否源自武漢,但根據事實,肯定是發現自武漢。所以是否源自武漢,對世人來說已不重要,大家知道,稱之為武漢肺炎或中國肺炎。科學的責任在於尋找真實,不在於玩弄言辭。
  • 如果有一個人殺了人沒有直接證據證明他是兇手 會給他定罪嗎
    如果有一個人殺了人,沒有找到兇器,沒有目擊證人,兇手本人也不認罪,沒有直接證據證明他是兇手,會給他定罪嗎?以我了解掌握的知識,當以上證據條件還不具備,同時又無紮實的間接證據證實他為兇手,這個罪還真定不了。
  • 人有沒有靈魂科學給出了答案
    科學給出了答案 靈魂(soul)關於科學的定義,是由蛋白質、DNA、RNA等生命大分子構成的生物體所產生的各種層次的一切生命現象,它依生命大分子、細胞、組織、器官以及生物體本身新陳代謝存在而存在。給出靈魂科學定義,意義在於引導人們破除迷信,正確認識生命以及生命現象。
  • 科學性是科學普及的靈魂
    但是,對於我們這樣一個人口眾多、公民科學素養總體偏低的國家來說,我們科普的力度、廣度和深度都遠遠不夠, 我國的科普事業依舊任重道遠。  我國科普事業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但有些問題也是客觀存在的。如果以科學性、應用性、趣味性、藝術性、通俗性、時代感等要素來衡量科普作品的優劣,排在首位的要素應該是科學性。  科學性是科普作品的內涵,是科普的靈魂。
  • 瀕死體驗真能靈魂出竅?萬字長文告訴你真實玄機
    2014年的影片《天堂真的存在》(Heaven Is for Real)在美國斬獲了9100萬美元的票房,該片講述了一個男孩兒告訴父母,他在接受緊急手術時靈魂出竅上天堂的故事。這部影片改編自2010年出版的同名小說,至今已經銷售1000萬冊,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榜上榜長達206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