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新聞4月29日電 (殷曉)上海市課程思政領航課程、上海大學「生命智能」課程的第五講——「致生命以青春的名義」雲上思政系列公開課28日晚間在直播平臺火熱開講。
本期課程由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顧曉英工作室」主持人顧曉英教授擔任「串講」嘉賓。課程負責人國家優青、上海市曙光學者、寶鋼優秀教師獎獲得者、上海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醫學院副院長、上海大學心血管研究所負責人肖俊傑教授聯袂國家傑青、長江學者、上海大學副校長汪小帆教授,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校團委書記王江教授,抗疫一線戰士武漢同濟醫院周寧副主任醫生等特邀嘉賓一併擔任主講,並參加交流互動。
本次公開課,旨在通過鮮活的生命教育線上課,使學生發現生命智慧,珍惜生命,敬畏生命,並逐漸養成對科技持有一絲警惕,對自然保有一份謙卑,對生命堅持一份尊重的價值觀。恰逢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本次課程邀請武漢同濟醫院抗疫最前沿的青年英雄、剛剛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的周寧醫生作了精彩分享,激發大學生「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5位教師分別來自生命科學、臨床醫學、材料科學、信息技術和思政等不同領域,課程採用上大首創的「項鍊模式」,老師們通過「雲備課」,文理交叉,聯袂教學。疫情當下,生命教育可以讓學生看到中國抗疫「生命至上」的價值追求,感受中國共產黨堅守人民至上的宗旨信念,踐行服務人民的錚錚誓言。課前,教學團隊在課程網上教學平臺布置了課前的作業:「你最喜愛的一句關於生命的名人名言-寫出我的生命感悟」以及「請你說說最打動你的抗疫故事:我關注的抗疫感動」。
顧曉英老師結合課前安排導入課程,她用誦讀《生命》小詩來開啟課程。幾名課程班學生分享了最喜愛的關於生命的名人名言以及一件件深受感動的抗疫故事。同學們的分享發自內心,深入肺腑。一些同學通過親身經歷,講述了一件件樸實無華卻又偉大的抗疫故事。這一個個中國抗疫故事直接成為「生命智能」生動教學內容。
國家傑青、上海大學副校長汪小帆教授饒有興趣地分享了自己的學術研究。他結合疫情流變,講述了信息化時代網絡研究的飛速發展,強調了網絡智能時代要求青年學子乘風破浪,掌握硬核科學技術,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努力奮鬥,爭做時代新人。汪老師寄語青年人,要自強不息,實事求是,注重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提高站位,了解時代、了解當今中國、了解當今世界。
同學們通過超星平臺表達了自己的即時感想,詞雲顯示,同學們極為深刻感受到了「科技」、「進步」、「科學」、「受教」,以及對我國科技發展的「驕傲」和「自強」。
上海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校團委書記王江教授從一個08屆上大畢業生「本碩博」成長的學長角度,對學生分享了青年一代只爭朝夕跟黨走的豪情和信心。
作為課程負責人,上海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醫學院副院長,上海大學心血管研究所負責人肖俊傑教授從生命科學角度,介紹了關於新冠病毒的科學研究進展、新冠肺炎的檢測、中醫治療以及疫情防控。他從國內外檢測病毒試劑盒研發的角度出發,分享科研發展對疾病對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他鼓勵青年學子,要努力學習努力科研,為人民安康、為社會進步而努力奮鬥。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分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奮鬥在抗疫一線,奔波於各大ICU搶救病室的抗疫明星,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的周寧大夫,生動地分享了他和他所在的團隊在武漢抗疫前線生死時速之中的青春人和奮鬥事。周寧醫生剛獲評團中央「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抗疫類個人獎。他的真摯分享,既有理性又有感性,把師生和網友帶到曾經生命爭奪的前線戰場的每分每秒,視頻場景令人動容,也讓線上師生和網友們揪心動容。他的激情話語,樸素而又深藏至理大道!
同學們在評論區深情留言,為一線醫生致敬,為祖國自豪,以「感動」、「敬佩」、「驕傲」、「致敬」、「感恩」、「敬畏生命」發表感想。「感動」和「驕傲」成為引用率最高的詞條,表明了同學們對黨對國家的自豪感,民族的驕傲情。
「在救治過程中,人工肺如何幫助患者?」「是什麼能夠最終幫助重症患者度過難關」?同學們線上拋出問題,老師們耐心回復。
抗疫英雄講述了親身經歷。大學生身邊同樣有青年榜樣。上海大學在校研究生閔秀芹(秦甲百萬口罩項目組核心志願者),理學院2016級碩士研究生俱李菲同學以及畢業班直研北大的市優團員蔡虎分享了他們在疫情期間作為志願者,奮鬥在抗疫戰鬥後方的故事,彰顯了青年學子在國家需要時奉獻青春的勇氣和精神。
身處異國他鄉的留德博士、上海大學本科碩士生呂東潮分享了他收到祖國漂洋過海寄來的健康包時的感動。他在連線屏幕上亮出健康包裡的《預防新冠宣傳冊》、蓮花清瘟中藥、口罩等,表示了在國外深刻感受到的祖國對廣大海外留學生的生命關愛,並為自己是中國人感到驕傲與自豪。
這次的「生命智能」公開課,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向青年學生展示了中國抗疫「生命至上」的價值追求。嘉賓的分享,尤其是周寧醫生的連線感言,再次讓學子們感受到了當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受到威脅,廣大黨員幹部挺身而出、英勇奮鬥、紮實工作,以必勝之心、責任之心、仁愛之心、謹慎之心,堅守人民至上的宗旨信念,踐行服務人民的錚錚誓言,擦亮了新時代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據悉,「生命智能」課程是上海大學大國方略系列課程團隊開發的「育才大工科」之人工智慧系列課程的第五門精品課程。作為上海市課程思政領航課程,2019年上海高校本科重點教改項目的成果,「生命智能」對接國家人工智慧戰略,著力培育未來具有創造力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完)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許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