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生命 以青春的名義」 上海大學舉辦「生命智能」雲上思政公開課

2021-01-09 上海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新聞4月29日電 (殷曉)上海市課程思政領航課程、上海大學「生命智能」課程的第五講——「致生命以青春的名義」雲上思政系列公開課28日晚間在直播平臺火熱開講。

  本期課程由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顧曉英工作室」主持人顧曉英教授擔任「串講」嘉賓。課程負責人國家優青、上海市曙光學者、寶鋼優秀教師獎獲得者、上海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醫學院副院長、上海大學心血管研究所負責人肖俊傑教授聯袂國家傑青、長江學者、上海大學副校長汪小帆教授,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校團委書記王江教授,抗疫一線戰士武漢同濟醫院周寧副主任醫生等特邀嘉賓一併擔任主講,並參加交流互動。

  本次公開課,旨在通過鮮活的生命教育線上課,使學生發現生命智慧,珍惜生命,敬畏生命,並逐漸養成對科技持有一絲警惕,對自然保有一份謙卑,對生命堅持一份尊重的價值觀。恰逢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本次課程邀請武漢同濟醫院抗疫最前沿的青年英雄、剛剛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的周寧醫生作了精彩分享,激發大學生「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5位教師分別來自生命科學、臨床醫學、材料科學、信息技術和思政等不同領域,課程採用上大首創的「項鍊模式」,老師們通過「雲備課」,文理交叉,聯袂教學。疫情當下,生命教育可以讓學生看到中國抗疫「生命至上」的價值追求,感受中國共產黨堅守人民至上的宗旨信念,踐行服務人民的錚錚誓言。課前,教學團隊在課程網上教學平臺布置了課前的作業:「你最喜愛的一句關於生命的名人名言-寫出我的生命感悟」以及「請你說說最打動你的抗疫故事:我關注的抗疫感動」。

  顧曉英老師結合課前安排導入課程,她用誦讀《生命》小詩來開啟課程。幾名課程班學生分享了最喜愛的關於生命的名人名言以及一件件深受感動的抗疫故事。同學們的分享發自內心,深入肺腑。一些同學通過親身經歷,講述了一件件樸實無華卻又偉大的抗疫故事。這一個個中國抗疫故事直接成為「生命智能」生動教學內容。

  國家傑青、上海大學副校長汪小帆教授饒有興趣地分享了自己的學術研究。他結合疫情流變,講述了信息化時代網絡研究的飛速發展,強調了網絡智能時代要求青年學子乘風破浪,掌握硬核科學技術,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努力奮鬥,爭做時代新人。汪老師寄語青年人,要自強不息,實事求是,注重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提高站位,了解時代、了解當今中國、了解當今世界。

  同學們通過超星平臺表達了自己的即時感想,詞雲顯示,同學們極為深刻感受到了「科技」、「進步」、「科學」、「受教」,以及對我國科技發展的「驕傲」和「自強」。

  上海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校團委書記王江教授從一個08屆上大畢業生「本碩博」成長的學長角度,對學生分享了青年一代只爭朝夕跟黨走的豪情和信心。

  作為課程負責人,上海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醫學院副院長,上海大學心血管研究所負責人肖俊傑教授從生命科學角度,介紹了關於新冠病毒的科學研究進展、新冠肺炎的檢測、中醫治療以及疫情防控。他從國內外檢測病毒試劑盒研發的角度出發,分享科研發展對疾病對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他鼓勵青年學子,要努力學習努力科研,為人民安康、為社會進步而努力奮鬥。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分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奮鬥在抗疫一線,奔波於各大ICU搶救病室的抗疫明星,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的周寧大夫,生動地分享了他和他所在的團隊在武漢抗疫前線生死時速之中的青春人和奮鬥事。周寧醫生剛獲評團中央「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抗疫類個人獎。他的真摯分享,既有理性又有感性,把師生和網友帶到曾經生命爭奪的前線戰場的每分每秒,視頻場景令人動容,也讓線上師生和網友們揪心動容。他的激情話語,樸素而又深藏至理大道!

  同學們在評論區深情留言,為一線醫生致敬,為祖國自豪,以「感動」、「敬佩」、「驕傲」、「致敬」、「感恩」、「敬畏生命」發表感想。「感動」和「驕傲」成為引用率最高的詞條,表明了同學們對黨對國家的自豪感,民族的驕傲情。

  「在救治過程中,人工肺如何幫助患者?」「是什麼能夠最終幫助重症患者度過難關」?同學們線上拋出問題,老師們耐心回復。

  抗疫英雄講述了親身經歷。大學生身邊同樣有青年榜樣。上海大學在校研究生閔秀芹(秦甲百萬口罩項目組核心志願者),理學院2016級碩士研究生俱李菲同學以及畢業班直研北大的市優團員蔡虎分享了他們在疫情期間作為志願者,奮鬥在抗疫戰鬥後方的故事,彰顯了青年學子在國家需要時奉獻青春的勇氣和精神。

  身處異國他鄉的留德博士、上海大學本科碩士生呂東潮分享了他收到祖國漂洋過海寄來的健康包時的感動。他在連線屏幕上亮出健康包裡的《預防新冠宣傳冊》、蓮花清瘟中藥、口罩等,表示了在國外深刻感受到的祖國對廣大海外留學生的生命關愛,並為自己是中國人感到驕傲與自豪。

  這次的「生命智能」公開課,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向青年學生展示了中國抗疫「生命至上」的價值追求。嘉賓的分享,尤其是周寧醫生的連線感言,再次讓學子們感受到了當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受到威脅,廣大黨員幹部挺身而出、英勇奮鬥、紮實工作,以必勝之心、責任之心、仁愛之心、謹慎之心,堅守人民至上的宗旨信念,踐行服務人民的錚錚誓言,擦亮了新時代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據悉,「生命智能」課程是上海大學大國方略系列課程團隊開發的「育才大工科」之人工智慧系列課程的第五門精品課程。作為上海市課程思政領航課程,2019年上海高校本科重點教改項目的成果,「生命智能」對接國家人工智慧戰略,著力培育未來具有創造力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完)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許婧  

相關焦點

  • 讓家國情懷在「雲端」流淌 上海高校構建「雲上思政」大格局
    新華社客戶端上海3月6日電(記者吳振東)疫情也是一次大考,檢驗著思政教育的韌性。連日來,上海高校把全民戰「疫」的鮮活素材帶進「課堂」,積極構建起「雲上思政」大格局,實現思政教育不下線、育人成長心連心。信心傳遞在「雲端」「醫護人員在一線治病救人是打仗,教師在後方教書育人也是打仗。
  • 青春方案新品全球 上海發布會暨人類健康與生命科技論壇
    11月3日,由恩宇投資有限公司青春方案光子凝膠品牌方聯合東協國際公共關係協會共同主辦,由亞歐非貿易投資聯合促進會作為指導單位的《青春方案新品全球丨上海發布會》暨人類健康與生命科技論壇,在上海東方易雲健康產業總部隆重舉辦。
  • CCTV丨西南交大孫湛博:以青春的名義 我不後悔
    CCTV丨西南交大孫湛博:以青春的名義 我不後悔 2020-05-07 02: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童垚俊課題組招聘博士後(長期有效)
    一、課題組介紹 童垚俊(https://yaojuntong.com),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長聘教軌副教授,課題組長,博士生導師。
  • 解碼生命再出發暨Bio-X研究院二十周年紀念活動舉辦
    2020年12月30至31日,上海交大Bio-X研究院舉辦了解碼生命再出發暨Bio-X研究院二十周年紀念活動,活動內容包括30日上午的《解碼生命(第二版)》新書發布會,30日下午的Bio-X二十周年紀念卓越學術論壇與31日全天的高端學術論壇,活動在研究院201會議室舉辦。
  • 妝典生命致明天
    2015年12月20日下午,在沙面北街和曦展館,協會60位姐妹打扮得漂漂亮亮,喜氣洋洋地參加AMOREPACIFIC愛茉莉太平洋中國與廣東省生命之光癌症康復協會舉辦的妝典生命公益活動。
  • 致藝術|他們畫下上海大學最美麗風景,手中的畫筆永遠青春不老
    大學生活是一首詩,大學生活是一個夢。時光會讓一個人老去,而大學卻永遠年輕。有這樣一群人,守護著一代代青年學子的詩與夢。當他們把火熱的青春奉獻給教書育人的高尚事業,他們變得白髮蒼蒼,可他們始終難以忘懷令自己魂牽夢縈的校園。
  • 2020全國大學消防公開課觀後感800字
    2020全國大學消防公開課觀後感800字範文  火,給予人光明;火,給予人溫暖;火,給予人美食……  然而,火,也能吞噬一個個生命!當烈焰蔓延全身,生命垂死掙扎時,當熊熊烈火無情地燃燒著一幢幢樓房時,我多麼想撲上去制止大火的繼續侵蝕。但這可以嗎?
  • 生命學院舉辦「尋夢·啟航」生命科學大講堂系列講座
    西工大新聞網10月28日電(陳歡)為進一步提升我院本科人才培養質量,激發學生對生命科學研究的興趣,拓寬本科生學術視野,了解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現狀及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學院搭建了學生與國內外知名大學教授、生物技術企業家的交流平臺,舉辦「尋夢·啟航」生命科學大講堂系列講座。
  • 上海科技館奇妙夜致敬「生命守護人」
    記者 賴鑫琳 攝 「博物館之夜」昨晚在上海科技館啟動,許多參與抗疫的醫務人員及其家庭成員受邀夜遊科技館,體驗了4條精品親子線路。今晚,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也將推出「博物館奇妙夜」,邀上海醫務人員家庭參觀體驗。
  • 以犀牛的名義——生命不息,戀愛不止
  • 帶你感受不可思議的智能生命!
    因此,即使有了智慧型手機,我們還是需要機器人。人和網絡聯結在一起,出現了智慧型手機,那麼把智慧型手機和人整合在一起,就出現了可以溝通的機器人。抱著這樣的想法,高橋智隆2003年於京都大學工學部畢業後,成立了機器人風險公司「ROBO GARAGE」,現任該公司董事。
  • 唯有了解死亡,才能彰顯生命的可貴,耶魯大學哲學死亡課講了什麼?
    耶魯大學的教授謝利·卡根在2007年就開設了這一門哲學課程:死亡課。作為公開課公布了講座視頻之後,這門課在全球引起轟動,成為了最受歡迎的國際公開課,總點擊量超過數億次。 後來,他出版了《耶魯大學公開課:死亡》一書邀請讀者系統反思死亡的哲學之謎,以更清晰的概念探討死亡的意義為何
  • 致青春—最美的大學時光
    由我院學生會心理成長部舉辦的「致青春——最美的大學時光」活動已接近尾聲。
  • 蘇州科技大學信仰公開課示範課開講
    11月27日下午,由蘇州科技大學團委主辦、商學院團委承辦的「信仰公開課」之夢想公開課校級示範課——「當代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在商學院報告廳精彩開講。商學院全體學工成員、「青馬工程」學員和學生骨幹等120餘名師生共同聽取了該示範課。
  • 電視劇《致青春》:青春已逝,未來更新
    就目前播出的部分看,電視劇《致青春》是一部良心劇,雖然是青春題材,但在上海交大的取景美輪美奐,服化道也是相當有質感,楊文軍導演在品質把控和節奏掌握上,有著他的獨到之處,畢竟導演在十年前獨立執導的第一部電視劇《小小生命樹》,就獲得了五個一工程獎。
  • 以青春的名義緬懷逝去的愛情
    圖為《匆匆那年》劇照  影片不過是借著青春的名義,緬懷那些逝去的愛情,不管是你的,不是你的。而在你的匆匆那年裡,你或許是方茴,也或許是林嘉茉;你可能會遇到陳尋,可能會遇到趙燁,也可能會遇到喬燃 。生命裡有這樣的相遇,已不虛此行,不悔夢歸處,只恨太匆匆。  誰在年少時沒有愛過一個人,誰在青春裡沒有為愛的人做過傻事,誰在那時不曾想過要把他或者她完整的愛一遍?只可惜,那是永遠回不去的匆匆那年。  張一白導演說,「60後」有《中國合伙人》,「70」後有《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90後」有《小時代》,所以他拍了《匆匆那年》給「80後」。
  • 以青春之我 擔時代之責 上海交通大學學生熱議《習近平與大學生...
    上海交通大學在《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一書出版之際,便積極引導青年學子閱讀、展開討論學習。交大學子了解了這些跨越時空、具體生動的故事,紛紛將《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視為奮鬥路上的指引,積極交流自己閱讀《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後的感悟。交大青年表示,要以青春之我,擔時代之責,為偉大祖國的發展貢獻青春力量,爭做新時代優秀青年。
  • 119消防宣傳月 西南大學近萬名學子同上消防安全公開課
    西南大學近萬名學子同上消防安全公開課  11月7日,重慶市2020年度119消防宣傳月「進學校」啟動儀式暨大學消防安全教育現場會在西南大學隆重舉行。啟動儀式結束後,圍繞「關注消防 生命至上」的主題,西南大學2020級全體本科新生、研究生代表、留學生代表近萬人,同上一堂題為《火災無情 防火先行》的消防安全公開課。  公開課上,來自西南大學保衛處消防安全科的湯莉老師,緊貼同學們日常校園生活,從同學們熟悉的環境——宿舍說起,圍繞如何預防火災、如何撲滅火災兩個話題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
  • 解碼生命:從多視角看生命|遺傳|人類基因組計劃|解碼生命|基因組|...
    褚嘉祐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丁 琛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丁奎嶺 上海交通大學董 偉 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杜莉利 生物晶片上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樊春海 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方 乾 上海交通大學Bio-X 研究院方向東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傅啟華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