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乞巧佳節,牛郎織女在鵲橋相會時,人世間的銀幕上,也有一波又一波「高質量」的「狗糧」。或輕歌曼舞,或刻骨銘心,或細水長流的愛情片一直是全世界影迷們的心頭之愛。或許愛的表現形式有很多種,但愛情的內核永遠只有一種「互相」的情感:互相欣賞、互相尊重、相互陪伴。本文將為大家盤點中外銀幕上的幾對經典CP,他們將「相互」的情感發揮到了極致——勢均力敵的愛情。
01斯嘉麗VS白瑞德
《亂世佳人》:最經典的「大女主」
改編自瑪格麗特·米歇爾的同名著作《飄》,《亂世佳人》自1940年上映就成為了電影史上不滅的經典。費雯·麗不僅憑此作一躍成為好萊塢黃金時代最炙手可熱的影后之一,這部電影也成為了無數影迷和影評人心中的經典愛情電影的代名詞。「Tomorrow is another day(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成為了家喻戶曉的經典臺詞,多年9.3分的高分,連年在豆瓣TOP250佳作榜上有名。就連女主角的名字「斯嘉麗」也因此成為了最受歡迎的英文名之一,電影中費雯·麗絕妙的服裝搭配,也為時尚界刮進了一陣清新的「郝思嘉」之風。
除了在恢弘的「亂世」背景之下跌宕起伏宕起伏的故事令觀眾們如醉如痴,敢愛敢恨的斯嘉麗·奧哈拉和讓人又愛又恨的白瑞德一定是本片中最閃光的地方。斯嘉麗和白瑞德的相識、相愛完美地詮釋了什麼叫「大女主」,什麼是勢均力敵的愛情。在故鄉的初遇,斯嘉麗不卑不亢;在亞特蘭大的戰火中,她沒有怨天尤人,堅強地奔走著,裙裾擺動,宛如她的驕傲和野心。戰後,她依然創業,搖身變為女企業家,開啟嶄新的人生。白瑞德的性格和斯嘉麗是相似的,他們同樣堅強又倔強,驕傲並不甘示弱,以至於他心甘情願地走進自掘的情網……
費雯·麗塑造的斯嘉麗,更是銀幕上絕無僅有的佳人。陷入愛情中的斯嘉麗,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用高枝炫耀自己;也不學痴情的鳥兒,為綠蔭重複單調的歌曲。她會選擇用樹的形象與白瑞德站在一起,互相致意,共同分擔風雨霓虹甚至霹靂。她深情又任性,虛榮又善良,堅毅又天真,她能付出全身心的愛,也能在最後幡然醒悟,決絕地抽離。這才是真正的「大女主」,不用權力壓迫,不用弱化男性反襯,而是人格獨立,堅強、勇敢又俏皮。愛偉岸的身軀,更愛自己腳下的土地。
02奧斯汀VS湯姆
《成為簡奧斯汀》:我要平等地愛你
你可能早有耳聞那部經典的英國名著《傲慢與偏見》,也早有耳聞這部名著的女作者,驚豔了18世紀英國文壇的簡·奧斯汀。她的文字細膩、清晰,洞察力一流;她筆下的女孩子們都聰明又自尊,溫柔又堅強。無論是《傲慢與偏見》還是《理智與情感》,雖然多阻滯,女孩們都在堅守自我的前提下收穫了美滿的愛情。但誰能想到,這些愛情聖經的締造者,竟然終身未婚。
電影《成為簡奧斯汀》,就從一個柔軟的切面管窺了簡奧斯汀的一生。儘管不是英國人,安妮·海瑟薇依然詮釋出了青年奧斯汀優雅動人的英倫氣質;而「一美」詹姆斯·麥卡沃伊飾演的湯姆也契合了對於文藝女作家「夢中情人」的設想,碧藍的眼眸柔情繾綣。他們在圖書館中置換心意;在舞會上優雅旋轉,秋波流轉;在氤氳的樹林裡追逐嬉戲。英國小鎮的風情配上柔情的暖色調,碧藍色的大海連接著天幕,仿佛和奧斯汀本人筆下的愛情一樣美。她完全可以打破世俗的羈絆,與湯姆遠走高飛追求自我,但是她認為:「當我們的生活被罪惡和悔恨淹沒,我就會忘了我曾經愛過。」,所以,她選擇了放手。
寧願放棄,也不願失去自己。就算奧斯汀回歸了貧寒的生活,扛著無數雙眼睛的偏見,忍受組合無數人的流言蜚語,她仍然筆耕不輟,將獨立的人格化為永恆的詩篇。哪怕他日重逢,面對著昔日愛人與自己同名的女兒,她依然能帶著濃烈的愛微笑著,還是那樣地勇敢與天真。因為她知道,她曾經勇敢地追逐過,義無反顧過,也勇敢地放棄過,做回了最本真的自己。或許愛這種感情中最不朽的部分或許不是海誓山盟,而是尊重和平等地互相欣賞。
03阿菲VS 663
《重慶森林》當孤獨沒有歸期,就做最瀟灑的自己
學會直面孤獨,是成長的一個重要標誌。《重慶森林》不算是王家衛難得一見的經典之作,卻是難得一見的精品之作,適合被存在私人的文件夾中,一遍一遍,默默地品味咂摸,因為《重慶森林》就是一部有關孤獨的電影。人的情緒有千萬種,感悟也有無數種,有時候,甜蜜、喜悅、快樂並不能概括所有的情緒,大多數時候,人都是虛無和孤獨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大多時候也會曖昧不清,欲語還休地「留白」。因為每個人都會本能地去考慮、拿捏別人的感受。只可惜,每一種東西都有保質期。鳳梨罐頭會在5月31日過期,秋刀魚會過期,就連保鮮紙也會過期,感情,更是有保質期。
《重慶森林》中金城武和林青霞飾演的第一個故事以遺憾和悲劇收尾,隱喻在光怪陸離的都市中親密情感的脆弱。而梁朝偉和王菲的第二個故事,則以喜劇結局。王菲飾演的阿菲宛如《天使愛美麗》中古靈精怪的艾米麗,不需要脂粉過多的雕飾,不需要矯揉造作,從骨髓深處就透露著一股「永遠年輕」的活力。對於663的愛雖然難以脫口而出,卻依然會從眼睛中流露出來。然而,在這場悄悄的暗戀中,阿菲並沒有迷失自己,反而在進入別人的生活時認識了真正的自己。
她會享受孤獨,能忍受脆弱,會珍藏663每一次出現的小確幸,但她最難能可貴的,就是沒有在感情中變得卑微,或是在感情中迷失自己。比求之不得的愛更閃光的,是遠方和未來。阿菲離開了陰雨連綿的香港都市森林,收穫了加利福尼亞的陽光。在成長的旅途中,或許會有各種各樣的孤獨來襲,學會與孤獨和解,學會在「互相」的愛中更尊重自己,才是戰勝孤獨最堅實的武器。
04米婭VS塞巴斯蒂安
《愛樂之城》:在夢與星光的海上
2017年初春,這部電影的誕生,幾乎走進了每一個觀眾的心坎裡。在視聽效果上,美輪美奐,宛如一張張復古膠捲下精緻的畫卷。爵士樂配上昂揚的鼓點,每一句臺詞也仿佛是寫給好萊塢黃金時代的情書。
故事或許並不新穎,甚至有些俗套,一個典型的好萊塢式「男孩遇見女孩」的故事,一個典型的滿懷星夢理想的愛樂故事。在《一個明星的誕生》中可以遇見,在無數經典的愛情片中都能遇見相似的索引。就連在片尾賺足淚點的「平行世界」梗仿佛也不那麼新鮮,但是依然可以讓無數觀眾掩面哭泣,因為《愛樂之城》勇敢地直擊了一種情感:遺憾。
米婭和塞巴斯蒂安在這座「天使之城」邂逅,他們曾經彼此欣賞,共同落魄過,共同奮鬥過,在紫色的繁星夜幕下共舞過,被玫瑰色的夕陽沐浴過,但最終仍然沒有逃出命運弄人的遺憾。《愛樂之城》用足夠細膩的視角,足夠動人的音樂,用短暫的四季,窺探了一段足夠引起多數人共鳴的感情和人生。或許,比「愛而不得」更加遺憾的是「求而不得」,但是人生就是一場不斷追逐的人生,在相應的節點遇到相應的人,共同成長,共同感悟過美好,得之不易,是幸的緣分,失之也不必過分哀惋,因為遺憾的B面會是峰迴路轉的美好:愛可以是往事,可以是現在,更可以是未來。
每一個人,都是愛的感情中獨立的個體。愛除了是一種「付出」的責任,更是一種「愛自己」的成長與嶄新的自我認知。回望銀幕上的愛情經典,令人感動的不只有陪伴的長情,不只有「別人的」甜蜜和溫暖,而是關注「自己」。畢竟,愛自己才是是終身浪漫的開始,才是更愛他人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