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太子胤礽的兒子弘皙,為什麼乾隆時期能聚集眾多王公大臣謀反?

2020-12-24 聊在南書房

弘皙能夠輕易拉攏眾多舊臣參與謀逆,主要是因為乾隆對朝中的權力分配進行了調整,以「軍機處」取代議政王大臣會議和「總理事務處」,並且規定王室宗親不得入軍機處,徹底的使一些皇室王公遠離了權力中心,正是在這種失去權力的失落中,才使弘皙有了拉攏諸王大臣「謀逆」的機會。

首先我們先介紹一下弘皙,因為他的知名度不高,也許有人搞不清他是誰,但是如果提起他的父親,熟悉清朝的康雍乾歷史的人,就一定知道,他的父親就是康熙兩次廢掉的太子胤礽。這個弘皙據說非常受康熙皇帝的喜愛,康熙帶進皇宮撫養的孫子有兩個,第一個就是弘皙,第二個才是乾隆。康熙將弘皙帶進宮時,應該也是將他作為未來的皇位繼承人來培養的,但是由於弘皙的父親、太子胤礽不爭氣,康熙將胤礽的太子位子廢掉。

有一種說法是,太子胤礽在第一次被廢時,康熙看著自己的孫子弘皙時,非常的為難,「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父親失去了皇位繼承權,孫子肯定相應的也失去成為皇位繼承人的可能。也正是在這種矛盾的心理下,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康熙又復立胤礽為皇太子,但是復立的胤礽依然沒有任何改變,令康熙十分失望,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胤礽再此以罪被廢黜,禁錮於鹹安宮,這樣一來,胤礽的兒子弘皙也徹底與皇位無緣了。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皇帝病危,臨終前,康熙交代繼承皇位的雍正善待廢太子胤礽,並要求雍正冊封自己的愛孫弘皙為親王,康熙如此安排,也許是為了對弘皙失去皇位繼承權的一種彌補吧。雍正繼位後對參與奪嫡的兄弟大肆打擊,但他對自己的二哥、廢太子胤礽倒還不錯,並沒有加害於他,而且在康熙去世的第二天,雍正就封弘皙為多羅郡王。雍正二年(1724年),廢太子胤礽去世,雍正追封其二哥胤礽為和碩理親王。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雍正下令由弘皙繼承其父允礽的和碩理親王爵位,弘皙也成為他同輩中爵位最高的。

在雍正去世後,隆繼承皇位,他為了進一步鞏固皇權,決定對朝廷的一些制度進行改革。因為,清朝建立以來,皇族內部爭鬥不斷,遠有多爾袞和豪哥、順治,近有雍正兄弟相殘,為了杜絕這種情況的再次發生,乾隆認為只有讓皇族王公大臣遠離權力的中心,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在乾隆繼位之初,雖然他奉其父親雍正的遺命,以叔叔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以及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等人作為顧命輔政大臣,組成了御前臨時機構「總理事務處」,但是在乾隆二年(1737年),乾隆就恢復了「軍機處」,並且規定軍機處中不允許皇族擔任,這樣一來,輔政大臣中的鄂爾泰、張廷玉成為軍機大臣,而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則被排除在軍機處外了。

乾隆還採取了「密折」制度,他頒發諭旨可以直接由軍機處發出,大臣的奏摺也可以直接遞交軍機處,由軍機大臣轉呈皇帝,這樣一來,前朝設置的最重要的權力機構議政王大臣會議以及內閣都形同虛設了。

乾隆的這種改革,有效的限制了皇室宗親的權力,為鞏固皇權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是在無形之中也觸動了一些王公大臣的利益。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給了始終對皇位沒有死心的弘皙覬覦皇權的念頭。

弘皙自幼被康熙養在宮中,享受了其他皇孫沒有的恩寵與特權,原本離皇位近在咫尺,卻突然在其父親被廢後,皇位得而復失,這種巨大的失落,弘皙在心理上是十分難以接受的,但是形勢逼人強,他也不得不低頭,在雍正時期,他被晉升為親王,成為兄弟一輩中爵位最高的一個,但這依然難以安慰他那顆失落的心。

在雍正皇帝暴死以後,新皇帝乾隆的繼位,再次激起了弘皙的不滿,在他心裡認為,原本這個皇位就應該是他的。乾隆登基以後,採取了與其父嚴酷高壓不同的政策,他對皇族採取了寬鬆的的態度,對許多在雍正時期被打壓的皇族,重新給予了優厚的待遇,但是卻不允許他們手中掌控大權了。

在乾隆三年(1838年),乾隆的長子永璉因病去世,乾隆是將這個孩子作為皇儲培養的,並且已經按照「秘密立儲」的制度,將寫有永璉為繼承人的密旨放在了「正大光明」匾後邊了,他非常希望由他親手培養出大清第一個嫡長子出身的皇帝。在永璉去世後,年輕的乾隆深受打擊,他和叔叔莊親王允祿和弟弟和親王弘晝等人一起取下早已放置在匾後的密旨,這也意味著皇儲之位再次虛懸。

弘皙在看到皇儲空出後,想奪回自己失去的皇位的想法更加強烈,而此時,一些原本身處朝廷權力中心的王公大臣,由於乾隆設立的軍機處,而成為了權力外圍的「邊緣人物」,心中也同樣充滿了失落感,在這種情況下,莊親王允祿、弘升、弘昌、弘晈、弘普等人經常到弘皙的府中聚會,允祿雖是康熙皇帝的十六字,但他的年紀比自己的侄子弘皙還小一歲,所以他與這些侄子年紀相仿,也玩得比較好。

這些人在聚會之中就難免會發發牢騷,表達對朝政的不滿。弘昌和弘晈是怡親王允祥的兒子,而允祥則是雍正堅定的支持者,現在連他的兒子都和廢太子胤礽的兒子弘皙搞到一塊去了,而且對乾隆的政策有了反對意見,這也反應雍正和乾

相關焦點

  • 機關算盡,反而誤了卿卿性命之弘皙
    乾隆秘史。不過,整部戲最出彩得不是乾隆(王耀慶飾)而是大反派弘皙(李誠儒飾)歷史上得弘皙飾前廢太子胤礽的兒子。   整部電視劇咋一看,有紅樓夢的影子。有學者說紅樓夢裡得秦可卿身世與弘皙似乎有著某種聯繫。那麼今天,我們可以來剖析一下,弘皙與秦可卿之間得具體聯繫。
  • 「弘皙逆案」 莊親王允祿
    從他「招賢納士」這一點來看,和康熙帝的皇八子胤禩、康熙帝皇長孫弘皙有一些關聯。胤禩之前已經講過很多,本期想說說乾隆初期一個不大不小的政治事件——弘皙逆案。   這話還得從康熙爺兩廢太子說起。廢太子胤礽是康熙帝的第二個兒子,又是嫡子,當他第二次被廢之時,年紀已過中年,他的兒子弘皙也已經長大成人了。
  • 清聖祖一直對胤礽寄予厚望,並將其子弘皙接入宮中
    其次,其他皇子們對於太子的位置已經是蠢蠢欲動。 一面是太子的失德,一面是其他皇子積極正面的表現,就此形成了鮮明的反差,進而使得皇子們開始覬覦太子之位,並且在扳倒胤礽的問題上達成了一致性的意見,這使得胤礽開始面對眾位皇子的不斷挑戰,其中最為積極的便是大阿哥胤褆以及八阿哥胤禩。
  • 被忽略的太子胤礽,康熙也曾忍不住誇獎,為什麼還多次被廢呢?
    提起康熙的太子胤礽,歷史上大概很少見到這樣反覆被廢立的太子,不得不說他是一個悲劇人物,但是胤礽真實的能力,可能會讓你大跌眼鏡呢。太子胤礽的個人實力我們觀看當下的電視劇或者電影,經常看到太子胤礽很有些窩囊和廢柴,但其實這很有些抹黑太子胤礽的嫌疑。
  • 雍正即位後,為何對廢太子胤礽優加厚待?
    而對於弱者,他也會偶爾動一下惻隱之心,並非一貫鐵石心腸,就拿廢太子胤礽來說,雍正帝便顯示出了少有的大度,然而這種大度是有前提條件的。胤礽二次被廢後,仍然企圖復位,內外大小臣工也幾次為胤礽復闢搖旗吶喊,無奈康熙帝對此孽子傷心已極,怎肯再次打自己的嘴巴?因此,胤礽直到康熙死,仍得不到皇父絲毫的原諒,始終處於弟兄們的最低層,一直被禁錮。
  • 康熙皇帝一廢太子胤礽和二廢胤礽有什麼不同點?
    本文要說的就是奪嫡之爭的引發者——皇太子胤礽,正是因為胤礽被廢,所以才會導致康熙末年的「九子奪嫡」。皇太子胤礽畫像幼年太子,皇父器重胤礽,康熙皇帝的第七個兒子(列入序齒排行第二),他也是康熙皇帝與孝誠皇后赫舍裡氏生的第二個兒子,是名副其實的嫡次子。他生於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初三日,生下胤礽之時,孝誠皇后不幸薨逝,康熙皇帝把對她的愛與愧疚都深深地轉移到胤礽身上。
  • 為什麼說太子胤礽被廢,是康熙帝一手造成的?
    胤礽擁有這樣的先天優勢,按道理來說,他這輩子應該是順風順水才對,但是我們大家都知道,胤礽最後被廢掉了太子之位,而且太子胤礽被廢,是康熙帝一手造成的,這是為什麼呢?別急,且看我慢慢道來。
  • 九子奪嫡中的太子胤礽,因何兩度被廢,真是因為他太昏庸了嗎
    九子奪嫡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說的是康熙皇帝兒子們爭奪儲君的故事。而康熙早早的就立了皇太子,但是這個皇太子胤礽卻兩度被廢,可謂是歷史上太子裡面的另類。胤礽八歲的時候就在朝堂上宣讀文書。而康熙也是八歲繼位,坑你看著八歲的兒子想起了八歲的自己吧。康熙在胤礽成年大婚之後,跟以往朝代培養皇太子一樣,讓他處理一些國事。而康熙親徵噶爾丹的時候,更是讓胤礽監國。這時候胤礽的太子地位很牢固,他表現得也很好。根本就是一個未來明君的樣子。
  • 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被廢,他的老師王掞為什麼敢當眾大罵康熙帝?
    第一,讓我們暫時拋開電視劇,談談歷史記錄:康熙九年學者王壽,文元閣大學學士,曾多次要求康熙皇帝因太子被廢而復職。結果,康熙皇帝很不高興。最後一次努力是康熙六十年:康熙六十年,請以英真為太子令,代其晚年子女謀求官職。可以看出,由於這個原因,他也被判將他送進邊境,後來他的兒子取代了他。
  • 康熙臨死前最牽掛的孫子,深受雍正重用,為何卻被乾隆囚禁至死?
    那麼,康熙皇帝臨死前最牽掛的孫子到底是是誰,到底做了什麼,令乾隆皇帝大動肝火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康熙皇帝最牽掛的孫子他就是弘晳,是廢太子愛新覺羅·胤礽的兒子,康熙皇帝的嫡孫。他自幼與父親被康熙皇帝養育在宮中和悉心栽培。
  • 歷史上真實的「弘皙逆案」始末
    《乾隆秘史》劇照弘皙是廢太子胤初的次子,他生於康熙三十三年,因為他的長兄在11歲時病故,所以,弘皙實際上就是廢太子的長子。康熙生前對弘皙特別寵愛,甚至連朝鮮人都有耳聞,在朝鮮的《李朝實錄》中有記載說:『『皇長孫頗賢,難於廢立雲」,「或雲太子之子甚賢,故不忍立他子而尚爾貶處雲矣」。這裡所說的「皇長孫」、「太子之子」指的都是弘皙。康熙原本是很想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嫡長子胤礽和嫡長孫弘皙這一對父子遞相承襲主持的,無奈天不由人,才被迫放棄了這個他認為最完美的方案。
  • 原創 說說康熙帝和廢太子胤礽的那些事
    康熙帝甚至下令將胤礽所穿的布袍和褂子各數件寄送軍中,並特意強調一定要送「舊物」,以備「為父思念爾時穿之。」然而十幾年後,備受寵愛的太子胤礽被幾立幾廢,被父皇稱為「汝生母亡」的不祥之人,康熙帝與諸臣子談到廢太子時曾「以頭觸地,幾欲昏厥」,甚至致死都不願再見這個曾經最寵愛的兒子一面。睿智的康熙帝對待這個廢太子可謂愛之深,責之切。
  • 雍正繼位之後,對廢太子的家人很好,為何要繼續圈禁大哥?
    雍正能當上皇帝,最應該感謝的就是大哥胤禔了,當年九子奪嫡的時候,胤禔上躥下跳,幾乎搞廢了包括自己在內的所有競爭者。至於為什麼雍正繼位以後善待廢太子老二胤礽的後人,不赦免大哥胤禔,只能說胤禔太能作了。
  • 雍正:我拿他當兒子養
    話說大清在歷史上存在了挺久,不過最後還是消亡了,不過我今天要說的是康熙的孫子弘皙。康熙在去世前,對即將繼位的雍正交代了幾件事,他讓雍正不要為難被囚禁起來的兩位阿哥,其中一位就是廢太子胤礽,因為爭奪皇位失敗,他是被監禁了起來。
  • 真實歷史上太子胤礽是個怎樣的人?是什麼原因導致康熙廢了他呢?
    胤礽不滿了,可也不敢明說什麼,心裡暗罵了幾句老東西之類的。這遊戲不光胤礽想玩,下面兄弟們都想玩,比如老大胤禔,老大心說我比你小子大要玩也是我先玩,還有老三胤祉,老四胤禛,老八胤禩……久而久之胤礽就悲劇了,啥也沒玩著,他這個號也廢了。為什麼說他又是很特殊的存在呢?
  • 康熙晚期,九子奪嫡中雍正勝出,為何對廢太子胤礽禮遇有加?
    康熙晚期,九子奪嫡中雍正勝出,為何對廢太子胤礽禮遇有加? 九子奪嫡是指清朝康熙晚期,皇子們為奪帝位,相互內鬥的宮廷事件。當時康熙皇帝序齒的兒子有24個,其中有9個分為二派參與了皇位的爭奪。
  • 太子胤礽,究竟為何被廢?康熙的一道諭旨,揭露其荒唐行徑
    清康熙四十七年九月,行圍途中的康熙皇帝,駐蹕布爾哈蘇臺並召集諸王公大臣,公開宣布了廢黜胤礽太子之位的決定。行圍途中,太子胤礽的諸多罪行暴露康熙二十九年,親徵噶爾丹的康熙皇帝患病於塞外,可前來問安的太子胤礽並沒有表現出應有的悲傷、擔心表情,惹得康熙皇帝龍心不悅,為太子隱忍的被廢埋下了伏筆。這也是康熙皇帝對胤礽罪行有著「朕包容二十年矣」說法的由來。
  • 康熙遺言殺大阿哥和廢太子!雍正為何不聽?三點原因,雍正很高明
    以至於此事件完結後,康熙特意召集來了那些王公和重臣等,當場留下了遺言:「朕萬年之後,大阿哥(胤禔)、二阿哥(廢太子胤礽)斷不可留,爾等內如有留之者,即系擾亂國家之人」。(出自《雍正朝漢文諭旨彙編》)為何康熙僅提溜出來,大阿哥和廢太子說事?只因,在康熙感到胤礽無能,要廢掉他時,大阿哥胤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