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競選即將開啟,川普能否連任,成為全美國人最關心的話題。但是,無論川普連任,還是拜登當選,他們面對的最大敵人,是一個縈繞在美國人心頭將近200年的魔咒,「科特抹人詛咒」。
1811年,時任將軍的哈裡森率領的軍隊,在蒂皮卡諾大戰中一舉擊潰了著名的美國印第安人首領特科抹人和他的軍隊,並對印第安人實施了殘酷的屠殺。憤怒的特科抹人對美國人施加了咒語。
詛咒是這樣說的:我告訴你,哈裡森將死。以後每20個冬天,他們選出的最高首領執掌權力的時間都將被縮短,我們的人民不是縮短他們時間的因素,是大神剝奪他們的日子,或是他們自己的人刺殺他們。
從1840年開始,在「0」字尾數年當選的美國總統,便真的開始了任內遇難的模式。不少人相信,是特科抹人對美國下的詛咒作祟,報應在一群美國總統身上。
1840年:威廉·亨利·哈裡森,肺炎去世
哈裡森出身於維吉尼亞種植者貴族家庭,父親是一位農場主。他曾在印第安納州打敗印第安人,人稱"提帕卡農英雄"。也是美國歷史上執政時間最短的總統,只有一個月。
1840年競選總統獲勝,就職時年已68歲。在就職典禮時感受風寒,後轉為肺炎,一病不起,在職僅一月即病故。為美國第一位在白宮去世,死於任所的總統。他本人無明確政綱,執政期間未採取任何重大行動。
在美國人鮑勃·芬斯特撰寫的《人類的愚蠢歷史》裡,威廉·哈裡森總統有幸在"白痴政治"一章中露面。鮑勃這樣寫道:"1840年當選總統的威廉·亨利·哈裡森並不傻,因為他拒絕在華盛頓3月份的一場暴風雨中的戶外就職典禮中戴上帽子或者穿上大衣。他之所以傻是因為他非常迷戀自己的聲音,以至於他洋洋灑灑地演說了一個多鐘頭,而每一個人都凍得不行,包括他自己。哈裡森因此頭部嚴重傷風,引發致命的肺炎,這時他任職才一個月。哈裡森成為第一個因演講而導致死亡的總統。"
在另外相當一部分美國人看來,哈裡森就是死於"特科抹人詛咒"
1860年:亞伯拉罕·林肯,遇刺身亡
林肯1809年出生在肯塔基州哈定縣霍爾以南3英裡的小木屋裡。用他自己的話說,他的童年是「一部貧窮的簡明編年史」。9歲的時候,母親去世,這對林肯來說是一個殘酷的打擊,幸而繼母對他很好。
1860年,林肯作為共和黨候選人,當選美國總統。林肯上任後不久,南部奴隸主挑起了南北戰爭。1862年9月,林肯發布了著名的《解放黑奴宣言》,宣布廢除奴隸制,解放黑奴。由於林肯的卓越功績,1864年11月8日他再次當選為美國總統。然而,還沒等林肯把他的戰後政策付諸實施,悲劇發生了。
布斯是一名演員,出身於戲劇名門家庭,他立場堅定地支持南部聯盟。1965年4月14日上午,他去福特劇院取郵件,無意中從海報上看到當晚林肯和格蘭特將來劇院觀看節目,就當即制定了刺殺計劃。
當晚,林肯所在的包廂本來應該是上鎖的,可惜這個包廂的鎖幾天前壞了,這事也沒人管。所以,布斯就這麼大搖大擺地走進去了。仗著自己是演員的特殊身份,總統的守衛沒有為難他。林肯的貼身守衛派克本來是應該守在通往包廂的路上,偏偏這人對戲劇一點都不感冒,偷偷開溜,躲到另一個房間裡喝酒去了。
布斯進入包廂後,平靜地把槍瞄準了林肯,在他耳朵和脊背之間連續開了八槍,命中六次,五次擊中要害。總統遇刺的消息傳開後,劇院裡一片混亂,瘋狂的布斯居然跳到舞臺上,向觀眾大喊羅馬元老當年刺殺愷撒時說的一句話:「一切暴君都是這個下場。」全場觀眾驚呆了,布斯逃了出去,當時居然沒有一個人去追他,想必大家都還沒有反應過來。最後,聯邦偵探在追捕的過程中將布斯擊斃。
1880年,詹姆斯·艾伯拉姆·伽菲爾德,遇刺身亡
加菲爾德家境貧寒,幼年喪父。全靠自己半工半讀由中學升入大學。他是一名數學家,在勾股定理的證明方面極有成就,26歲時即出任大學校長。內戰期間為反對奴隸制,投筆從戎,32歲時即晉升為陸軍少將。後被林肯賞識,棄軍從政,進入國會。1880年11月2日的大選中,加菲爾德險勝民主黨候選人漢考克,成了美國的又一"黑馬"總統。
但在贏得總統提名時,加菲爾德曾經引起與共和黨格蘭特派的分裂,事態的發展激怒了芝加哥一位頭腦糊塗的落魄律師,他名叫吉特奧。不知出於什麼原因,吉特奧痴迷於一個想法:如果他殺了加菲爾德,共和黨就會重新團結起來,感恩的共和黨人將會因為他的功勞而獎勵他一個行政職務!
1881年7月2日,加菲爾德總統沒帶警衛進了華盛頓火車站,只有國務卿布萊恩陪伴。布萊恩停下來跟一個朋友聊天,吉特奧看到了機會。他跑到總統背後,在近距離開了兩槍,全部命中。當旁觀者繳了吉特奧的槍時,他們聽到他說:"這下好了!他們必須給我那個職務!"
子彈沒有擊中致命處,可子彈攜帶著傳染物。醫生探查子彈時,加菲爾德經受了幾個星期的折磨。無可奈何之餘,醫生們諮詢著名的電話發明人貝爾,問他是否知道有什麼手段可以讓他們找到嵌在總統體內的子彈。
貝爾立刻設計了一種電子儀器,並警告說:使用該儀器時,除了要尋找的金屬(子彈)外,不得有任何其它金屬存在。醫生們嘗試使用探針進行探查,而此時加菲爾德正躺在金屬框架和金屬彈簧的床上。這種醫療上的失誤過了許多個星期後,到了9月19日,死神奪走了加菲爾德的生命。
1900年:威廉-麥金萊,遇刺身亡
麥金萊生於俄亥俄州奈爾斯,家中排行第七。他18歲從軍,22歲以少校軍銜退伍,先後當過律師、縣檢察官、眾議員和州長,1897年當選為總統。執政後,美國的經濟有了很大起色,麥金萊從而獲得"繁榮總統"的美名。1900年11月6日,他如自己所料的一樣,再度當選為總統。
1901年9月5日,麥金萊在層層護衛之下來到博覽會現場,發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說。第二天,他又出席了在博覽會音樂廳舉行的盛大的招待會。
招待會上,各界賓客雲集。他們排起長隊,等待著與總統先生握手會面的機會。就在這熱情的人群中,潛伏著一名無政府主義者。他叫利昂·喬爾戈斯,28歲,出生于波蘭移民家庭,他到此的目的絕不是為了與麥金萊總統握個手而已。
喬爾戈斯混跡在狂熱的人群裡,越來越接近麥金萊。他終於走到了麥金萊的面前,面對著麥金萊遞出的右手,他伸出了自己的左手。趁麥金萊詫異地一愣時,他迅速地用左手撥開麥金萊的手,右手扣動扳機,朝麥金萊的腹部連射兩槍。
麥金萊立即被送到急救室,毫無準備的醫生們手忙腳亂,取出了麥金萊胸部的子彈,但他們怎麼也找不到射進總統腹部的子彈,於是便縫合了總統的傷口。然而,第二顆子彈其實已經在體內引起潰爛。醫生們後來把這歸咎於總統過於肥胖,並且又長時間地坐在椅子上,很少運動,因此大大降低了存活的可能性。
1901年9月14日。威廉·麥金萊以微弱的聲音說出他最喜愛的聖歌歌詞:"上帝,我離你越來越近了。"之後便昏迷過去,再也沒有醒來。
1920年:沃倫·甘梅利爾·哈定,疑似中毒
哈定出生於俄亥俄州,在農村長大。他的辯論能力突出,逐步走入政壇。隨著政治地位的提高,哈定對自己的家庭生活越來越感到不滿,於是,便開始背著嚴厲的"女公爵"尋花問柳。
起初,他狂熱地愛上了他的一位好朋友的漂亮妻子--卡麗·菲力蒲,這場羅曼史在極其秘密的狀態下持續了15年。後來,他又開始了與另一位年輕美麗的金髮女郎--南·布裡頓熱戀,並生下一個女孩。
1920年,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當選美國總統。但是,家庭後院的火被夫人點燃。1923年8月,哈丁決定作一次橫跨全國的"諒解旅行"。途中,哈丁去世。醫生們的結論是死於中風,但要求驗屍時,哈丁的夫人弗洛倫斯加以拒絕。後來有人說他是被弗洛倫斯毒死的,她之所以毒他,是因為忌恨他的外遇。
他被評為美國歷史上最平庸的總統。
1940年,富蘭克林·羅斯福,中風去世
羅斯福出生於紐約,父親是一個百萬富翁,母親比父親小26歲。羅斯福曾就讀於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1910年任紐約州參議員,1913年任海軍部副部長,1921年因患脊髓灰質炎致殘。1928年任紐約州長,1932年競選總統獲勝。
執政後,以「新政」對付經濟危機,頗有成效,故獲得1936年、1940年、1944年大選連任。第二次世界大戰初,美國採取不介入政策,但對希特勒採取強硬手段,以「租借法」支持同盟國。
1941年底,美國參戰。羅斯福代表美國兩次參加同盟國「三巨頭」會議。羅斯福政府提出了軸心國必須無條件投降的原則並得到了實施。羅斯福提出了建立聯合國的構想,也得到了實施。
在與邱吉爾、史達林會面的「三巨頭」會議期間,邱吉爾的私人醫生在日記中寫道:「總統看起來病得很重……我覺得他只能活幾個月了。」幾周後預言成真。羅斯福的血壓達到300/190 mmHg,死於腦出血,享年63歲。
1960年,約翰·甘迺迪,遇刺身亡
甘迺迪出生於麻薩諸塞州的布魯克萊恩,他的一生都在與各種疾病做著鬥爭。在三歲生日前三天,他患上了惡性猩紅熱。1930年秋天開始,他患上了一種無法確診的疾病,後來確診為愛迪生氏症,這種疾病使得他的內分泌發生紊亂,免疫力降低。
由於擔心自己的健康問題影響到政治前途,所以一直以來,甘迺迪都在嚴格保密著自己的醫療史,甚至這種隱瞞在他遇刺之後還在繼續。他一直以類固醇類藥物來抵禦愛迪生氏症帶來的身體虛弱的影響,並依賴大量的鎮靜劑、止痛藥、睪丸素、抗生素和安眠藥等來對付其他併發症。但另一方面,他的健康問題卻一直是公眾和媒體關注的話題之一。
在1960年11月8日舉行的大選中,甘迺迪以極其微弱的優勢戰勝了尼克森。
1963年11月22日,甘迺迪在副總統詹森陪同下到德克薩斯州的達拉斯市訪問。12時30分,甘迺迪乘坐一輛敞蓬汽車遊街拜會市民,行至一個拐彎處時,埋伏的槍手向他開了槍,子彈命中頭部和頸部。
他的妻子抱住他,全身都沾滿鮮血,送往醫院後很快不治而亡。數小時後,李·奧斯瓦爾德被警方抓獲,初步認定為刺殺總統的嫌疑犯。但此人僅兩天後亦被槍殺,使案情趨於複雜化。
在甘迺迪被刺殺後短短三年中,18名關鍵證人相繼死亡。其中6人被槍殺,3人死於車禍,2人自殺,1人被割喉,1人被擰斷了脖子,5人「自然」死亡,這種巧合的概率為十萬萬億分之一。
1980年,裡根,遇刺受傷,破除魔咒第一人
裡根1911年2月6日,出生於伊利諾州坦皮科。後來,他成為一名演員,相當受觀眾歡迎。1980年,裡根當選美國總統,成為第一位演員出身的總統。
1981年3月21日,新上任不久的裡根與夫人出席了在哥倫比亞特區福特劇院舉行的一次募捐活動。他說:"我抬頭看向那個晚上亞伯拉罕·林肯被殺時所坐的那個包廂,忽然有一種很奇怪的感覺……我覺得雖然我們擁有特勤部門的保護,但要是誰真的有足夠的決心,他仍然可以接近一位總統並且向他開槍。"
3月29日,一名流浪漢欣克利到達哥倫比亞特區,併入住一家名叫中央公園的酒店。他狂熱喜歡一名女演員,但是女演員並不認識他。他認為,如果自己可以刺殺總統,就可以走到人們關注的最中心位置。
3月30日中午,裡根在希爾頓酒店工作。這家酒店被認為是整個特區最安全的酒店,在1963年約翰·F·甘迺迪總統遇刺後建成,其中擁有專門為總統及隨從準備的封閉式"總統通道",裡根也正是從這一通道進入了酒店。
下午2點27分,隆納·雷根通過"總統通道"離開酒店。T街西北角停放著正在等待的專車,而欣克利則混在門外的人群中等待機會。上車前由於隨行安保特工的疏忽,總統在人群中直接經過了欣克利的身邊。
他立刻掏出手槍在1.7秒內連開6槍,但均未直接命中總統。他的第一槍打中了白宮新聞發言人的頭部,第二槍打中了轉身試圖保護總統的特區警官的後頸。這時他有了槍殺總統的清晰視野,但他的第三槍卻打中了街對面另一家酒店的玻璃。
這時,安保特工中的負責人拼命將總統推入轎車,而第4槍則擊中了奮不顧身撲在總統身上作擋箭牌的另一特工麥卡錫的腹部。第5槍擊中了轎車打開車門上的防彈玻璃,第6槍則先是擊中了轎車的防彈裝甲後反彈從總統腋下擊中肺部,距心臟僅有約2.5釐米。
總統專車在離開槍擊現場後不到4分鐘就到達了醫院,他下車後堅持要自己走進去,並且也的確在沒有任何人幫助的情況下走進了醫院,但是他馬上開始感到呼吸困難,膝蓋發軟,並且一下子單膝跪在了地上,於是其他人扶著他進入了急救室。
在所有人的快速反應下,裡根雖然傷勢嚴重,但仍然轉危為安。不到30分鐘後,他的血壓就恢復了正常並離開了急救室轉入普通病房。
裡根成為美國首位被槍擊而倖免於難的總統。許多星相學家認為,裡根總統能夠逃脫被暗殺的命運,就是因為星座元素的變化。
2000年,喬治·沃克·布希,破除詛咒第二人
人們認為,由於裡根被刺殺但是沒有死亡,第一次破除了「科特抹人詛咒」,所以才保護了小布希安全。但是,在布希任內,發生了震驚世界的「9.11」事件,其影響並不比總統遇刺事件小。
不知道,2020年當選的美國總統,命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