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訊| 《夜南扉》主題攝影展(無錫)明日開幕

2020-12-28 澎湃新聞

| 凡 | 是 | 攝 | 影 |

演出已經開始了!

——寫在青年影像藝術展《夜南扉》開幕之際

唐浩武 文

在許多人的眼裡,有著三千年建城史的歷史文化名城無錫,如今最歷史、最無錫、最江南的去處自然的南長街了。而這條曾經無錫城外的破落長街,在被植入老街式的景觀裝扮一新後,卻滿足了當下人們享受生活的諸多心理需要:休閒、消費、文藝、情調、懷舊……於是,南長街成為許多無錫人心中的一個符號,一種生活方式的符號。此後,人們不再追尋這裡的吳韻民風,也不再追問古運河水流向何方,而是活在當下的真實裡,活在自我的感受裡。

與南長街的命運相似的,還有被數字與網際網路技術降維打擊的攝影術。膠捲時代的藝術攝影迅速走下神壇之後,大眾化、娛樂化、去中心化的攝影迅速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由此,攝影更進一步地成為移動互聯時代人們代償人生夢想和自我安慰的最便捷工具。然而,攝影的故事並沒有結束,更驚豔的演出才剛剛開始。

在南長街展出的《夜南扉》影像藝術展覽,正是新一代青年藝術家們為了達成自己的藝術追求,再現自我感官與內心的感受,各自演繹的影像新作。他們以攝影術為基點,打通真實與虛擬的阻隔,抹平庸常與奇趣的差異,無視宏大與細微的邊界,將光明與陰暗同質,將人性、物性與神性並列,將你我他的關係互換,試圖通過虛構與再造現實,打破真實的系絆,重寫超真實的人間故事。也許他們作品中有的影像實驗還不夠精緻,有的作品還停留在戲仿的階段,但是這次展覽的價值就在於:藝術家們試圖幫助人們打破對影像藝術的定見,打破價值判斷的成見,打破生活與夢想的界限,為今天的人們發現自我、發現他人、發現社會提供一份年輕的樣本。

或許,這僅僅是《夜南扉》參展藝術家與組織者們一相情願的單相思,但演出已經開始了!

2020年8月

蒞臨專家:

林路、陸元敏、敖國興、洪磊

參展作者及作品:

李政德

作者簡介:李政德 70後,出生於湖南安化。創作以攝影為主,涉及觀念、行為與繪畫。

2017年9月 作品《看不見的世界》獲大理國際影會DIPE國際攝影聯盟主席大獎

2016年11月 作品《新國人》獲連州國際攝影年展「刺點」大獎提名。

2013年8月 作品《新國人》獲第四屆中國侯登科紀實攝影大獎。

2012年10月 作品《新國人》參加第四屆中國濟南國際攝影雙年展,獲優秀攝影展獎項(濟南)。

個展:

2020年7月 個展:《圖層》。(佛山一美術館)

2019年1月 個展:《鵬城日夜書》+《鍍金》。(呼和浩特藝泰空間)

2017年9月 個展:《看不見的世界》。(大理國際攝影節)

2016年5月 個展:《非常現實》。李政德紀實攝影展(深圳舊天堂書店)

2015年8月 個展:《另一個碼頭》。(重慶19號咖啡館ODD藝術空間)

2014年12月 個展:《日夜鵬城》。(深圳坪山雕塑創意園)

2012年10月 個展:《新國人》,參加濟南國際攝影雙年展。(濟南)

聯展:

2019年10月 作品《新國人》參加深圳城市歷史影像展「叩響」。(深圳坪山美術館)

2019年8月 作品《新國人》參加廣東攝影群體展「頓」。(廣州當代美術館)

2017年5月 作品《鵬城》參加「最近將來時」藝術展。(螯湖藝術館 深圳 )

2017年2月 行為影像作品《鍍金》參加"2017年2月 × 創新工場"影像試驗展。(南山區科園路軟體產業基地 深圳)

2016年11月 作品《新國人(新作)》參加連州國際攝影年展。

2016年8月 作品《新國人》參加首屆丹麥國家攝影雙年展「城市與記憶」。(奧登賽Brandts藝術與視覺文化美術館)

2015年9月 作品《東園南園》參加《進程中的作品——攝影》展。(西班牙馬略卡島帕爾馬首都SOLLERIC美術館)

2015年5月 作品《東園南園》參加「中間地帶」藝術展。(北京草場地C—Space)

2015年5月 作品《東園南園》參加「中國8——萊茵魯爾區中國當代藝術展」單元:《進程中的作品——攝影》 (德國埃森弗柯望博物館)

2014年9月 作品《新國人》參加「 中國當代攝影2009—2014」展覽。(民生現代美術館 上海)

2013年10月 作品《看不見的世界》參加「發現——中法德當代藝術展」。(中亞藝術館 四川德陽)

2013年10月 作品《新國人》參加「首屆北京國際攝影雙年展」。

2013年8月 作品《還鄉》參加「故鄉書攝影展」。(目的地藝術空間 北京)

2013年6月 作品《看不見的世界》參加「發現——中法文化交流藝術展。(徳懿藝術館 順德)

收藏:關山月美術館 連州攝影博物館 私人

李政德作品《轉換》

作品簡介:《轉換》

2012年,我發現有一批膠片時代衝印的照片藥膜脫落,畫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傷。捨不得扔掉,我用丙烯顏料在照片上隨意塗鴉。大部分畫過的照片還有之前的影子,小部分照片面目全非,它們成為了一幅幅相紙上的小畫。

2019年,我重啟了作品《圖層》系列的創作。

2020年3月,利用《圖層》系列的PS處理手法,我開始處理這批小畫的數字翻拍圖像。

於是就有了《圖層》基礎上延伸出來的這個系列:《轉換》。

我的靜態平面創作分為兩部分:一為照相,一為造相。《圖層》與《轉換》同屬於「造相」這個母題。兩者相同之處是運用的方法一致:數字拼貼;不一樣的是前者拼貼的是純數字圖片資料,而後者的起點是一張損傷的照片,進而轉變為一幅畫,再翻拍為數字圖像,最後又通過PS拼貼入或多或少的數字圖片,從而轉換為一幅新圖像。

視覺藝術如此多元的時代,平面靜態視覺作品還有多大的可能?這是一個問題。

遇上精彩的平面視覺作品的時候,我會想起一個形容觀看狀態的詞:凝視。

凝視是馬不停蹄觀看的暫停。

鍾情拍照的人總喜歡別走邊看。步行意味著可以且行且停,可以凝視風景。這也是我還在繼續做靜態平面視覺作品的原因吧。

王雪翰

作者簡介:王雪翰 1994年湖南常德人。

畢業於江南大學數字媒體系,目前以攝影和圖像裝置創作為主。

2019個展《夜癮》發創社 北京

2019個展《夢遊巴士》第一期 成都

2019三影堂首屆PHOPHOFair參展藝術家 北京

2019群展《吾之所愛》U畫廊 北京

2019群展《HAKUCHI祭》重慶

2020入圍2020年三影堂攝影獎

2020年三影堂攝影獎作品展 北京/廈門

王雪翰作品《虛擬世界中的人性實驗》

作品簡介:《WASD之D》

WASD是諸多遊戲中控制角色移動的四個按鍵,雪翰的作品拍攝記錄遊戲中他構造的場景也被直接定義為遊戲攝影,然而他自言遊戲玩的很爛也質疑攝影作為藝術的神聖。

我們被拉入他的世界,面對虛擬的他和一切感到一絲不安。遊戲對雪翰來說不僅僅是尋找娛樂的方式而是他自我保護之下與外界接觸的方法與自我療愈。他主觀中對攝影具有的質疑與迷茫是它恰恰成為表達對虛擬世界認同再合適不過的形式。

在一切都是虛擬的背景下,虛擬的藝術家分身表達他真實的渴望與訴求,這裡是他被壓抑自我的演講臺,作品是他的演出時刻。

而在這一切的假設之下,是藝術之所以自由的原因。

袁徐慶

作者簡介:袁徐慶,江南大學數字影像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14國家藝術基金攝影資助人才,德國哈內姆勒[Hahnemuehle FineArt]認證實驗室主管,英國BBC合作攝影師。

2004 作品《草本年華》獲21屆全國攝影藝術展銀獎及最佳黑白藝術單項獎

2011 作品「格式化」參加麗水國際攝影節,並獲「最佳展覽」獎

2012 獲色影無忌「2012中國新銳攝影師十傑」稱號

2014 中國國家藝術基金攝影資助項目獲得者

2014江蘇省攝影理論論文徵集評選論文獎

2014、2015中國攝影家協會「伯奇杯」全國創意攝影大賽推薦委員

2016 作品「廣廈」參加2016臺北國際攝影藝術交流展,獲沈昭良、陳敬寶「評審推薦作品」

2017 作品《父輩的航標》參加日本相模原攝影藝術邀請展

2018 作品《草本年華》入選全國攝影藝術展覽60年攝影精品回顧展

2018 作品《吳橋西路》組照被國家藝術基金收藏,並選為滾動資助項目

2019 作品《空室》參加東京Place M畫廊中國紀實攝影6人展

2019 作品《灰房間》參加麗水國際攝影節,並獲「專家推薦展覽」獎

袁徐慶《灰房間》

作品簡介:《灰房間》

灰房間裡裝著褪色的記憶。我掀開一片又一片時間的門帘,走進那些完全不同的房間。

相機的記憶總是比我好些,在雙鏡頭的作用下,那些房間裡的結構、布局、人、物,都事無巨細的被曝光、定位、登記,並一次次地提醒自己曾經在場。維度的提升更容易使我回到已經離開的房間,一切似乎都近在眼前,觸手可及。當你以為正在這個房間裡徜徉的時候,它其實已經離你越來越遠。我們先後出現在同樣的房間裡,但彼此卻不能相見。每個房間既是私密的,又是開放的,它接納了我,也將接納其他人,只是眾生經過的時間,於它來說只是拍攝的那一瞬。

每次快門聲就是告別的寒暄,每次閃光便是最後一瞥,相機為我打包了曾經在場的證據,並在此呈現在您面前,只是我們之間隔了一片時間的門帘。

潘君傑

作者簡介:潘君傑,男,1982年生,無錫新區外企工作,攝影自由人

2007年 正式走上攝影之路

2012年 作品參加《歲月影痕》現實主義影像聯展

2017年 作品《迷域》參加麗水攝影節

2019年 作品《於·近處》在日本Place M畫廊展出

2019年 作品《於·近處》參加麗水國際攝影節

潘君傑作品 《潤物》

作品簡介:《潤物》

大千世界,人生區區數十載,相對宇宙,人不得不感嘆人生之須臾。然而,一切一切的感動從人身上被挖掘發現。

在不知不覺中,天真爛漫的孩子變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爽的青年變成冷酷的成人;血氣旺盛的成人變成頑固的老頭子。

一年一年地、一月一月地、一日一日地、一時一時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漸進,猶如從坡度極緩的坡上走下來,使人覺察不到,不見各階段的境界,而似乎常在同樣的地位,恆久不變,又無時不有生的意趣和價值,可它潤物細無聲,直至它扣動了我們內心最薄弱的那根弦時,才發現它的偉大。

我們的身體被束縛於現實,匍匐在地上。然而我們在藝術生活中,可以暫時放下我們的一切壓迫和負擔,解除我們平日處世的苦心,而做真的自己的生活,認識自己的奔放生命。

湯凌霄

作者簡介:湯凌霄,1980年生於江蘇盛澤,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視覺傳達專業。多年來一直從事視覺形象設計和攝影工作,現居南京。

2013年「藏邊人」個展獲麗水國際攝影節最佳展覽獎。

2016年「輪渡上的人生」個展獲西雙版納國際影像展優秀攝影作品展覽獎提名。

2017年「離群」專輯入選西安保持紀錄國際攝影邀請展

2017年「離群」專輯入選「日常 心像」中外青年攝影師作品展

2018年「處女座」專輯入選未名青年攝影提名展

2019年「處女座」專輯入選寧波致敬攝影術誕生180周年攝影展

2019年「處女座」專輯入選麗水國際攝影節照見未來的靈光攝影展

2019年 TOP20·2019中國當代攝影新銳攝影師

湯凌霄作品 《離群》

作品簡介:《離群》

成為羊群的一員,似乎是順應自然的大道。無論獨行俠,亦或隨大流,無所謂可敬可愛可憐可惜,惟是千人一面心,千人一面觀。在羊群中,他曾清楚地感覺到,在聒噪的塵世中,那種近乎真空的恬靜和純粹。那麼近,又那麼遠。而當他義無反顧地奔脫羊群,將其遠遠拋離,做了這份不確切的選擇,才真正感受到孤獨的自由,憶起了那份早已被遺忘的初衷。這一刻,身份亦變得模糊弔詭「我是誰?」

《離群》系列,多是在逡巡之旅中偶然拾得。我無意展現異類精神和譁眾趣味,而是將人、物、情境的組成,描述一種隱約而多元的狀態,它們是介於尋常與巧合之間,現實與夢境之交,又是輪迴更替的,仿若有明確的可能,亦存在更多不可言述的意象。是飄忽倏然,是落地生根,亦或萬物歸零。一切都穿梭於我們的生命時空。

離群,是以期尋回瀕臨消逝的自由、愛、原點。自這一刻,慢慢的,遊入了迷離的界面,又是如此層層瞭然。時間有如被催眠般止息,輕鼾響起時,我已成為了他們細胞中的一部分……

陸偉傑

作者簡介:陸偉傑 1976年生。居住在中國無錫,工商管理碩士,旅行者,絲路學者,攝影師。足跡遍布世界上60多個國家,探索人文和歷史,對東西方文化傳播和絲綢之路以及中國古建築多有研究和著述。

2016年開始在《旅行》雜誌上作專欄作者

2017年入選敦煌研究院《從巴米揚到敦煌》學術研究班。

2018年探索絲綢之路,參與法雅姿貼佩考古發掘

2019年代表中國參加中俄粟特學考古會議並做專題報告

陸偉傑作品《甘南手札》

作品簡介:《甘南手札》

河西走廊自西向東,當過了武威之後就開始了第一次和黃河文明的接觸,而絲綢之路除了河西走廊線之外,同時還有另外兩條路線——南方沙漠路線和北方草原路線,也在這裡實現了交融。

北方來的鮮卑吐谷渾部落在此建都,開拓了南方絲路,而佛教、拜火教以及伊斯蘭教又順著絲路從中亞相繼傳入。這裡有東西交融的炳靈寺石窟也有藏傳的佛學院拉不楞寺;有薩滿苯教的作海寺也有和西夏混戰的八角城;有伊斯蘭化的當地生活更有帶有鮮卑特徵的服飾文化……

想要把這一切濃縮在奧林巴斯小寬幅機裡面確有力不從心的處境,但是攝影背後的人文歷史和個人故事確至今讓人回味無窮。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李弋迪

作者簡介:李弋迪 男 1993年出生於江蘇無錫,曾就讀於日本寫真藝術專門學校,Place M中國主理人。

李弋迪《honey bunny's album》

作品簡介:《honey bunny's album》

bunny是生活在遊戲中的虛擬城市洛聖都市(Los Santos)的一位公民,平時以幫人解決一些棘手的問題為生,偶爾也會販賣一下違禁藥物補貼家用,半年做一票大的例如搶銀行,但是在洛聖都市的法律下,bunny還算是一位守法公民。

和現實生活中的人們一樣,bunny也熱衷用自己的智慧型手機記錄日常生活的碎片。我把這些照片整理了出來,如果大家能從她的照片裡聯想起與現實生活中相似的瞬間,那就再好不過啦。

陸超

個人簡介:陸超(阿司匹林 Aspirin)

現居上海 Shanghai

2012 上海國際攝影節系列展

2013 中國麗水攝影節「疑江南」

2013 上海市攝影藝術雙年展銅獎

2014 上海影像藝術博覽會群展

2016 出版物《無像III 島々》

2017 三影堂北京黑白銀鹽展

陸超 作品《日常HIBI》

作品簡介:《日常HIBI》

有意無意的片段(碎片)記錄,在無目的性的思索和無意識地觀看中繼續著......

無目的的合目的性。

「HIBI」 是日語「日常」的發音,我個人很喜歡。

莊開歌

作者簡介:莊開歌

1982年5月28日生。

2005年畢業於哈爾濱師範大學藝術學院攝影專業,獲學士學位。

2010年畢業於日本九州產業大學藝術研究科攝影表現專業,獲碩士學位。

2010年任教於大連醫科大學藝術學院,至今。

日本九州華人華僑藝術家聯合會 副主席

義大利未來教育協會攝影協會 秘書長

莊開歌作品《重慶重慶》

作品簡介:《重慶重慶》

看古老的山,吃最辣的火鍋!走遍這三維立體不一樣的城市。很多的不可思議事情在這裡都變成了理所當然。這座美妙又陌生的城市,深深地吸引著我。現在,讓我來告訴你重慶的美。

蔣旭陽

蔣旭陽作品 《雞鳴狗盜》

一. 團隊介紹

時遷電影工作室始建於2016年。現今一共有團隊成員六名,均來自江南大學數字媒體學院數字媒體藝術系,並分別負責導演、劇本創作、攝像、錄音及燈光、表演、後期製作六個專業方向。主要致力於學習及創作電影短片,同時結合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特色發展和創新獨具一格的電影形式。

二. 創作意圖

近幾年來中國電影的蓬勃發展讓我們看到了許許多多優秀的電影作品,這些作品在深深地打動我們的同時,也激發了我們想要創作出同樣優秀的電影的熱情和動力。我們之所以選擇拍攝一部劇情短片,是因為電影的藝術同時也是用影像表達的一種藝術,充分地挖掘、突破我們用電影進行表達的能力,是我們這次創作的重要目的。

三.劇情簡介

《雞鳴狗盜》是一部圍繞一沓百元大鈔展開的情景短片。在一家城鎮之間的麵館裡出手闊綽的女學生被一夾克衣男子盯上,在男子將要作案的時刻,被路過的協警老高捕獲。通過女學生、黃毛、夾克男等角色之間的衝突,以及民警老高這一層阻礙和麵館店長的線索,揭開了百元假鈔的最終面紗。在一系列層層遞進的偷搶鬧劇之內,描繪出一個蓬勃發展中的城市中下層人物之間道德與生存的矛盾衝突。

麥家燊

作者簡介:麥家燊,青年藝術設計師,畢業於江南大學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創作領域涉及新媒體藝術、交互裝置藝術等。作品曾多次入圍國家級、省級媒體藝術大賽,如中國大學生計算機大賽、2018年Chinavis中國可視化與可視分析大會、2018北京國際電子音樂節,第五屆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暨學術研討會等。作品曾於國家博物館展出。

麥家燊 《DADA MACHINE》

作品簡介:《窺》

「窺視」,是對別人生活的關心超出了正常範圍,並樂此不疲打聽別人隱私的心態,是一種缺乏心理邊界的表現。當我們帶著好奇心降生到這個世界之後,這個世界的暗處也有無數雙眼睛貪婪的看向了我們。對於自己,我們不願被看、不願公開,可是在大數據時代,我們卻又樂此不疲地分享著別人的秘密。我們自以為獨享著屬於自己的密閉空間,卻也同時搜刮著別人的隱私。這種矛盾又扭曲的事情,每分每秒都在發生。

作品利用網絡攝像頭為視覺採集的媒介,與觀眾進行互動。我們可以看到在別人眼中不同角度的自己,同時也可以看到別人。而這些被編程數據改造後的圖像,就像是被激起的好奇心,去窺探每一個不一樣的生命。即使不是最真實的,人們也只會相信眼前看到的畫面。

多糖

作者簡介:多糖,出生於廣西南寧,現生活工作於南寧城鄉結合部。

多糖 《one roll》

作品簡介:《one roll》

我經常在南寧的周邊地區近乎執念地閒逛,但是我對宏大敘事和記錄真實並沒有太大興趣,等到我拿起半格相機開始拍攝的那天,我突然發現只要用一個膠捲就足夠記錄下我記憶中的南寧。

END

—【凡是攝影】—

(長按二維碼可識別、關注)

| 帶你進入攝影大師的世界 |

原標題:《展訊 | 《夜南扉》主題攝影展(無錫)明日開幕》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鏡頭下的友誼」印尼主題攝影展在上海藝術品博物館開幕
    圖說:「鏡頭下的友誼」印尼主題攝影展開幕2020年不僅是中國和印尼建交70周年,也是萬隆會議舉行65周年。昨天,「鏡頭下的友誼」印尼主題攝影展,在上海藝術品博物館開幕。
  • 「沉默的爆破」在無錫運河外灘藝術中心開幕
    2020年7月11日,由共青團無錫市委員會、萬科運河外灘和江南大學設計學院聯合舉辦的「運河外灘青年文化節」—好消息列車系列活動在運河外灘開幕,正式開啟2020「運河外灘 · 青年扶持計劃」的旅程。活動現場,共青團無錫市委員會向運河外灘授予了」無錫青年休閒文化集聚地「的榮譽稱號,對運河外灘關於青年人才的推廣扶持,城市文化的探索和普及給予高度肯定。「本科 10 萬元、碩士 20 萬元、博士 30 萬元的一次性購房補貼支持」;「博士生們快來無錫呀,每月1500元的住房補貼+20萬元一次性購房補貼,讓你心動嗎?」
  • 福利 | 「圖述時代」主題攝影展開幕啦,「藝行上海」邀請迷戀攝影的你Join in!
    今天下午,由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上海市檔案局(館)、上海報業集團指導,上海市攝影家協會、上海圖書館主辦,新聞晨報、閔行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協辦的「圖述時代——慶祝上海解放70周年主題攝影展」,在上海圖書館開幕,9月12日至20日向公眾開放。影展共展出228件照片,分為五個部分。
  • 【峰會】八方匯聚 大咖雲集 2017中國·江蘇太湖影視文化產業投資峰會明天即將開幕
    就在明日2017中國·江蘇太湖影視文化產業投資峰會將在無錫君來·湖濱飯店開幕目前 峰會各項準備工作都已就緒在這裡我們整裝待發恭迎各位賓客們大駕光臨在峰會期間,我們為大家準備了多場文化盛宴,設有開幕式、項目籤約、主論壇、影視生產內容主題論壇、影視後產品開發及投資主題論壇、影視後期製作工業化主題論壇、無錫•電影之夜等
  • 津彩魅力天津攝影展臺北信義誠品書店開幕
    津彩魅力天津攝影展臺北信義誠品書店開幕 2012年07月14日08:49 來源:中國政府網
  • 《世界遺產在中國》攝影展在東京開幕
    人民網東京7月19日電(記者 劉軍國)由日中友好會館主辦的《世界遺產在中國》攝影展7月15日在東京開幕。在中日間人員往來依然受限的特殊時期,主辦方希望通過本次攝影展,讓日本觀眾不出國門即可開啟「中國之旅」,感受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旖旎的自然風光,為增進中日兩國人民相互理解與友誼貢獻力量。 《世界遺產在中國》攝影展由文化和旅遊部國際局策劃並委託相關機構製作的。為向日本觀眾講好中國故事,促進中日兩國民心相通,日中友好會館對展覽進行了本土化設計。
  • 「藍色海灣 光繪沿浦」主題攝影展在蒼南開幕
    1月12日,由蒼南縣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蒼南縣沿浦鎮人民政府主辦的「藍色海灣 光繪沿浦」主題攝影展在蒼南縣文化館隆重啟幕。現場,溫州市攝影家協會主席金培林和參展攝影師代表、媒體代表、蒼南攝影愛好者等各界人士近百人,共同欣賞了蒼南沿浦的旖旎風光。蒼南沿浦,擁有著長達25公裡的海岸線,九曲浦江滋養著這片土地。
  • 《風——在大巴山大涼山中的楊凱生》扶貧攝影展在京開幕
    人民政協網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 張佳琪)12月21日,由中國工商銀行和星石投資共同主辦的《風——在大巴山大涼山中的楊凱生》扶貧攝影展在北京開幕。
  • 北京國際攝影周2020「城市· 家園--文化旅遊推介」主題攝影展在京...
    2020年12月18日,由北京國際攝影周組委會、新時代攝影聯合主辦,《新時代攝影》雜誌承辦的北京國際攝影周2020「城市·家園——文化旅遊推介」主題攝影展開幕式在京舉行。在大家的共同見證下,楊元惺主席宣布北京國際攝影周2020「城市·家園——文化旅遊推介」主題攝影展開幕!
  • 「區縣解讀」「家和遠方」——渝北區文化旅遊宣傳攝影展盛大開幕
    11月19日上午,「家和遠方」——渝北區文化旅遊宣傳攝影展在碧津美術館開展。渝北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羅勇,渝北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裴林,渝北區政協副主席尹書菊出席開幕儀式。開幕式由渝北區委宣傳部部務委員、區社科聯主席黃果主持,渝北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裴林致辭,渝北區文化旅遊委黨委書記、主任吳雲斌講話,渝北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羅勇宣布攝影展開展。
  • 「發現長春之美」主題攝影展開展
    「發現長春之美」主題攝影展開展 2020-12-21 08: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致敬時代——木南人文藝術攝影展在深圳開幕
    2020年11月27日,致敬時代——木南人文藝術攝影展在深圳虛擬大學園國家大學科技園開幕。展覽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深圳研究院、電子可靠性深圳研究中心和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賈平凹文學藝術館主辦。展覽以「讓科技更具有人文關懷與溫情,讓文藝更享有科技的便利與創新」為理念,從木南近年來使用華為手機拍攝的兩萬多張照片中遴選出160餘幅攝影作品,分為《那人》《那城那鄉那情》《那視角》三個主題展出。
  • 德國舉行卡爾·拉格菲爾德攝影展
    3月5日,在德國哈雷,參觀者在時裝設計師卡爾·拉格菲爾德的攝影展媒體預展上駐足觀看。 已故時裝設計師卡爾·拉格菲爾德的攝影展將於3月8日在莫裡茨堡美術館開幕,並展出400多件攝影作品。拉格菲爾德1933年9月生於德國漢堡,2019年2月在法國巴黎因病逝世。
  • 「光之海洋·鯊魚」公益攝影展在京開幕
    4月23日,「光之海洋·鯊魚——李光潔公益攝影展」活動在北京嘉裡中心舉行。此次活動由李光潔發起,作為野生救援(WildAid)公益大使和PADI海洋健康大使,他希望通過影像觀察和記錄生命來呼籲公眾保護海洋,保護鯊魚拒食魚翅。
  • 無錫千年古運河畔夜景如畫 「夜經濟」為老城廂賦新能
    孫權 攝   中新網無錫8月9日電 (記者 孫權)8月8日晚,無錫「今夜『梁』宵」活動啟幕。當晚,千年古運河畔的無錫南長街三段同步亮相,連綿起伏的開放屋架、花徑連廊、動感舞臺、特色花燈、垂直景觀牆、移動花車、傘狀休憩亭等景觀,構成了一幅夜市繽紛的「生活長卷」。如畫美景,吸引了不少無錫市民到場見證河畔「夜經濟」的燃起。
  • 小鏡頭記錄歲月變遷,第十一屆兗州人文攝影展開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易雪 通訊員 徐月強近日,「滋陽老店酒,悠悠人文情」第十一屆兗州人文攝影展,在兗州人民樂園隆重開幕。此次展覽通過為期半年的籌備,經過初評複評,最終評選展出兗州攝影愛好者90餘人126件作品。
  • 上海·樂開書店:你好小朋友 | 秋山亮二攝影展暨童年主題聯展讀者招募
    「樂開書店」的故事想要從童年講起,因此他們與青艸堂攜手發起了「你好小朋友」秋山亮二攝影展暨童年主題聯展。「你好小朋友」秋山亮二攝影展 暨童年主題聯展策展:樂開書店 X 青艸堂展期:8月15日 - 10月15日聯展內容美妙的和聲:秋山亮二《你好小朋友》1&2攝影展光景宛如昨:和童年say hi 共創裝置回望土山灣:尋訪不一樣的童年開幕講座分享主題:成為一本書之前特邀嘉賓:青艸堂創辦人 夏楠2020
  • 「播厥百穀,藏種於民」——傳統農耕文化大地藝術攝影展在京開幕...
    2020年12月19日上午,傳統農耕文化大地藝術攝影展開幕儀式暨《種子:全球挑戰與中國現實》報告發布會在北京舉行。本次活動以「播厥百穀,藏種於民」為主題,設置了攝影展覽、報告發布、講座沙龍等一系列活動,同時推出線上直播,通過影像展覽、會議研討、公眾參與全方位展現中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利用領域的成功經驗。
  • ...眼見為『食』 ——智利和中國的人文味道」主題影展在滬開幕
    【慧聰廣電網】2020年12月17日,由佳能(中國)有限公司與上海米蓋爾.德.塞萬提斯圖書館聯合舉辦的「眼見為『食』——智利和中國的人文味道」主題攝影展在上海開幕。此次影展旨在通過影像交流,為不同國家、不同語言、擁有不同創作理念的人們創造更多文化交流與碰撞機會,鼓勵人們拿起相機,記錄身邊的生活點滴,拍攝出更多有創意的作品。
  • 【展訊】李止臺北攝影展:向遠處的風景
    展覽名稱: 向遠處的風景 李止臺北攝影展藝術家:李止展覽機構: 阮義忠影像空間學術主持:阮義忠策展統籌:阮璽地址:臺灣省臺北市北投區北投路一段九號三樓空場藝術聚落時間:2015年4月11日——2015年4月24日開幕茶會: 2015年4月11日上午10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