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回首,當經歷過新冠疫情這個最大變量,種種考驗接踵而至,細細體會一年來的悲喜無常,你是否感慨:這是一個極不平凡的年份。
很多年前,我們在遙望2020,渴望奔向2020.
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不禁感嘆:生活不是你活過的樣子,而是你記住的樣子。
2020年,在每個人心中也許是永遠都抹滅不了的記憶。
迎風奔跑,向陽而生。2020年初,各式各樣的口罩成了疫情時代最具代表性的視覺符號,新冠疫情籠罩著整個春節和春天。我作為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督導組成員,義無反顧地戰鬥在南營疫情防控一線,在戰疫中,用自己的身體,擋在病魔和人民群眾中間,用行動踐行了一個普通黨員幹部的初心使命和當擔。作為一名基層成長起來的作家,我是幸運的,不但可以去書寫偉大的抗疫精神,而且可以去發現一個常人「看不見」的世界。每天我握著流淚的筆,用心書寫南營故事、南營精神和南營力量,很多作品被各級黨報刊登。組織捐贈、幫助銷售,在特殊的疫情時代,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戰勝疫情,我們贏了!我也幸運地獲得了宜城市「五一勞動獎章」,還參加了襄陽市總工會組織的勞模療養活動。我的《我在南營戰疫55天》被收錄到《宜城市抗擊新冠疫情優秀作品集萃》。
講好故事,書寫傳奇。後疫情時代,復工復產、精準扶貧、基層治理成為我關注的重點。我的愛民心語微信公眾號寫作由「記錄生活點滴,分享生活感動」,調整為「講好楚都故事,書寫宜城傳奇」,實現了由「小我」到「大我」的華麗轉身。《閃光的鋪路石》、《嚴光珍:脫貧路上花為媒》、《劉貴云:我的扶貧故事》、《老驥伏櫪志在扶貧》、《生產資料小區巨變背後的故事》、《宜城這個破舊小區蝶變新聞上了央視》等文章發表後,在讀者中獲得好評。《九龍社區,這件事走心了》文章,受到市委主要領導點讚和批示。
助力旅遊,筆耕不輟。關注宜城旅遊、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這些大主題,從此愛民心語微信公眾號上有了更多接地氣、冒熱氣、提振人氣的好文章。《劉猴鄉村遊,你為什麼這麼火》、《宜城有個萊公山》、《百裡長渠盡朝暉》、《走近宋玉墓園》、《久負盛名的鯉魚橋》、《曾洲夜話》、《為荷而來》、《綠色蝶變讓金山村走向振興》等文章,受到讀者熱捧,閱讀量突破20萬人次。其中,《劉猴鄉村遊,為什麼這麼火》,公眾號上閱讀量達到7381次,《宜城有個萊公山》、《小河流水澤古今》等文章在《襄陽晚報》大篇幅刊登。
不負春光,不負卿。回眸我的2020年,是我一生付出最多、寫作最勤奮、好作品亮點紛呈的一年。
回眸我的2020,我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路上!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