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Sciences導讀:改革開放四十年,學成歸國者佔回國總人數七成多。改革開放至2017年底,我國累計已有519.49萬人出國留學,其中,374.08萬人完成學業,313.2萬人選擇回國發展,佔已完成學業群體的83.7%。歡迎留言探討科學、技術、工程、方案。相關文章推薦:中國科學院成立大會19次院士大會、工程院14次院士大會(回復「兩院院士大會」下載PDF資料)
A改革開放四十年,學成歸國者佔回國總人數七成多 (1147字)
十八大以來,學成歸國者佔改革開放回國人數七成
文|祥缺,來源:科技日報,2018-06-15
改革開放至2017年底,我國累計已有519.49萬人出國留學,其中,374.08萬人完成學業,313.2萬人選擇回國發展,佔已完成學業群體的83.7%。
第七屆新僑創新創業成果交流系列活動
6月15日,中國僑聯「第七屆新僑創新創業成果交流系列活動」在京舉行,中國僑聯黨組書記、主席萬立駿透露,黨的十八大以來,已有累計231.36萬人學成歸國,佔改革開放以來回國總人數的73.9%。
中國僑聯黨組書記、主席萬立駿。
萬立駿表示,回國創新創業的新僑和留學人員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奮鬥在科研一線,活躍在產業前沿,為推動我國科技發展和國際交流做出積極貢獻。
會議期間,104人被授予「中國僑界貢獻獎」,其中一等獎38名,二等獎66名。隨後舉行的「改革開放與新僑人才」主題論壇上,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動物研究所所長周琪從幹細胞領域的科技創新之路、新僑如何在科技創新中發揮更多作用進行了精彩闡述。
104人榮獲「中國僑界貢獻獎」。
「身處中國創新創業的第一線,這七年來,我真切感受著我們的國家、產業正在經歷的深刻變化,這些催人奮進的變化讓我更加堅信一點:這是創新創業最好的時代,回國為中國生物藥產業貢獻力量,把創新理想融入偉大的時代、和祖國一起同頻共振,這是我最正確的人生選擇。」
國家「千人計劃」評審專家、「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獲得者、信達生物製藥董事長兼總裁俞德超和與會者分享了回國創業的心路歷程,並提出要對標國際先進水平開發中國創新藥,為中國生物藥崛起貢獻力量。
「在中國市場,2017年中國最暢銷的十大藥品中沒有一個是生物藥,位居銷售榜首的是生理鹽水和葡萄糖。」俞德超直言,目前中國批准上市的176個國產治療用生物製品中,真正屬於原始創新的生物藥僅4個,其餘的均為細胞因子、幹擾素、酶和血液製品。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現有的10個國產單克隆抗體藥中,9個是仿製藥,真正的創新單克隆抗體藥只有1個。「毫不誇張地說,現在中國抗體藥市場是進口藥的天下,進口藥佔比高達83%。」俞德超說,從生物藥、抗體藥的產能來看,生物反應罐是衡量一個國家生物藥產業水平的重要標誌,美國的產能規模是320萬升,韓國是77萬升,而中國只有5萬升,還不到韓國的1/10。
生物藥產業落後帶來的直接後果是,中國患者無法很好享受到人類科技進步的成果。「所以回國創業時,我把創業的目標確定為『開發出老百姓用得起的高質量生物藥』。」俞德超的創業夢正在變成現實,比如治療眼底黃斑變性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致盲疾病的抗體藥——康柏西普,讓中國眼底病致盲患者不僅有藥可治,而且年治療費用只需美國患者的1/4。
因為初心,俞德超們選擇了一條最艱難的路,但正是這樣的無悔選擇,如今為很多深陷絕望的患者帶去了生的希望。
把創新理想融入偉大的時代,奮鬥著,也幸福著。
-END-
參考文獻 (115字)
1. 科技日報.十八大以來,學成歸國者佔改革開放回國人數七成.[EB/OL]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OTIxNjQxMw==&mid=2652874610&idx=1&sn=c99a450e7d988f2fc9e6a267719349e3,2018-06-15.
x. 秦隴紀.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概論;人工智慧研究現狀及教育應用;純文本數據神經網絡訓練;大數據簡化之技術體系[EB/OL].數據簡化DataSimp(微信公眾號)http://www.datasimp.org,2017-06-06.
改革開放四十年,學成歸國者佔回國總人數七成多(1324字)
秦隴紀
簡介:改革開放四十年,學成歸國者佔回國總人數七成多。(公號回復「學成歸國者」,文末「閱讀原文」可下載3圖4碼3k字4頁PDF資料,歡迎轉發、讚賞支持科普。)藍色連結「科學Sciences」關注後下方菜單項有文章分類頁。作者:祥缺。來源:科技日報,秦隴紀微信群聊公眾號,引文出處請看參考文獻。主編譯者:秦隴紀,數據簡化社區、科學Sciences知識簡化新媒體創立者,數據簡化OS設計師、C/Java/Python/Prolog程式設計師,IT教師。版權聲明:科普文章僅供學習研究,公開資料©版權歸原作者,請勿用於商業非法目的。秦隴紀2018數據簡化DataSimp綜合匯譯編,投稿合作,或出處有誤、侵權、錯誤或疏漏(包括原文錯誤)等,請聯繫DataSimp@126.com溝通、指正、授權、刪除等。歡迎轉發:「數據簡化DataSimp、科學Sciences、知識簡化」新媒體聚集專業領域一線研究員;研究技術時也傳播知識、專業視角解釋和普及科學現象和原理,展現自然社會生活之科學面。秦隴紀發起未覆蓋各領域,期待您參與~~ 強烈反對並譴責超市銀行、學校醫院、政府公司肆意收集、濫用、倒賣公民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單位家庭住址、生物信息等隱私數據!
目錄
改革開放四十年,學成歸國者佔回國總人數七成多 (1324字)
A改革開放四十年,學成歸國者佔回國總人數七成多 (1147字)
參考文獻 (115字)
Appx.數據簡化DataSimp社區簡介 (626字)
Appx.數據簡化DataSimp社區簡介 (626字)
信息社會之數據、信息、知識、理論持續累積,遠超個人認知學習的時間、精力和能力。應對大數據時代的數據爆炸、信息爆炸、知識爆炸,解決之道重在數據簡化(DataSimplification):簡化減少知識、媒體、社交數據,使信息、數據、知識越來越簡單,符合人與設備的負荷。數據簡化2018年會議(DS2018)聚焦數據簡化技術(DataSimplificationtechniques):對各類數據從採集、處理、存儲、閱讀、分析、邏輯、形式等方面做簡化,應用於信息及數據系統、知識工程、各類資料庫、物理空間表徵、生物醫學數據,數學統計、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技術、人工智慧等領域。歡迎投稿數據科學技術、簡化實例相關論文提交電子版(最好有PDF格式)。填寫申請表加入數據簡化DataSimp社區成員,應至少一篇數據智能、編程開發IT文章:①高質量原創或翻譯美歐數據科技論文;②社區網站義工或完善S圈型黑白靜態和三彩色動態社區LOGO圖標。論文投稿、加入數據簡化社區,詳情訪問www.datasimp.org社區網站,網站維護請投會員郵箱DataSimp@163.com。請關注公眾號「數據簡化DataSimp」留言,或加微信QinlongGEcai(備註:姓名/單位-職務/學校-專業/手機號),免費加入投稿群或「科學Sciences學術文獻」讀者微信群等。長按下圖「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三個公眾號(搜名稱也行,關注後底部菜單有文章分類頁連結):
數據技術公眾號「數據簡化DataSimp」:
科普公眾號「科學Sciences」:
社會教育知識公眾號「知識簡化」:
(轉載請寫出處:©秦隴紀2010-2018匯譯編,歡迎技術、傳媒夥伴投稿、加入數據簡化社區!「數據簡化DataSimp、科學Sciences、知識簡化」投稿反饋郵箱DataSimp@126.com。)
普及科學知識,分享到朋友圈
轉發/留言/打賞後「閱讀原文」下載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