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陷落」,美國「民主燈塔」的光還能亮嗎?

2021-01-08 中國軍網

隨著黑人保安喬治·弗洛伊德當街被白人警察虐殺致死的事件不斷發酵,美國繼疫情之後再次陷入了另一場動蕩之中。示威活動曾蔓延全美140多個城市,50多個城市實施宵禁,包括「總統教堂」在內的多個建築物遭到焚毀,白宮罕見的關燈,「黑」了!川普也一度藏身白宮地堡避難。

雖然目前美國的示威活動已趨於和平,但全球已至少有13個國家的民眾在開展反對種族主義、譴責警察暴力執法的抗議活動,暴力事件屢屢發生……「弗洛伊德之死」為何能夠在世界上引起如此大的連鎖反應?或許是因為有越來越多的人在反思「民主燈塔」裡到底有沒有過真正意義上的民主。

痼疾難以根治

美國長期以來的種族矛盾是美國國家長久以來歷史與政治體制結合的產物。

在美國黑人種族歷史上,黑奴貿易是一個永遠繞不開的殘忍話題。為了解決人力需求以滿足美國資本原始積累,美洲眾多種植園主都購買黑奴以滿足自身對於勞動力的需求。作為奴隸,這些黑人遭到了慘無人道的對待,且直到美利堅合眾國成立,這種現象都沒有得到改觀。林肯的《解放黑人奴隸宣言》雖為之後的廢奴法案起到了鋪墊作用,但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一方面,基於傳統影響,許多美國白人在思維觀念上並沒有接受黑人的平等地位,這也直接導致了3K黨等奉行白人至上主義的極端組織興盛不衰。另一方面,許多州的地方法在早期仍涉嫌歧視黑人。可以說,在美國的歷史中,對少數族裔的迫害與欺凌屢見不鮮。辛巴威《先驅報》就寫明「弗洛伊德之死表明,美國的奴隸制仍然存在,而且在一些人心中根深蒂固」。

而美國當下執法體制中的漏洞,同樣也是眾多美國黑人遭受無端射殺的罪魁禍首。當前美國警察執法過度問題往往見諸報端。在美國,警察與民眾之間的不信任危機由來已久,正如吉福茲報告的主要撰寫者費裡治指出,警方的這種觀念已經滲透到許多傳統的警務工作中,那就是他們將社區本身視為問題的一部分,而忽略了受害者、目擊者和暴力的解決方案。美國警察更樂於認為當地民眾對槍枝暴力滿不在乎,並不願幫助警方追究槍手的責任。相對的,美國警察在執法過程中只要認為自己遇到了危險,就可以首先採用包括直接使用武力在內的自我保護措施,而這是在美國法律允許範圍內的。而在美國幾乎人人有槍的大環境下,正如美國警察自己說的那樣:「我寧願被12個人審判,也不願被6個人抬著。」因此,在美國黑人不斷被歧視、犯罪臉譜化的情況下,美國警察面對黑人更願意直接動武也就顯得順理成章了。

示威下的無奈

現今,美國傳統的種族矛盾與總統大選和新冠疫情交織了在一起,再一次引爆了火藥桶。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美國死亡人數已經破十萬,感染人數更是數以百萬計。美國在此次對抗疫情的過程中,醫療資源向白人過度傾斜的現象,早已經引起美國少數族裔的不滿。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5月6日援引一項新的研究稱,有新的證據表明,與白人或其他族裔相比,在美國死於新冠病毒感染的非裔美國人可能更多。許多非裔美國人根本沒有可能得到醫療救治,甚至連最基本的檢測都做不到。一方面是因為醫療資源的短缺,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許許多多美國非裔家庭根本無力承擔醫療費用,他們甚至連檢測費用都無法支付,甚至美國許多最基礎的醫療保險都與他們無緣,一旦患病,除非自愈,否則很難有繼續活著的可能。而這一期間,美國政府提倡的隔離措施對於黑人群體而言甚至意味著斷絕生路,失去自己經濟來源的他們,幾乎不可能獲得政府補貼,又沒有足夠的存款維持生活。可以說,疫情對於許許多多美國底層非裔而言只是在餓死還是病死兩個選項之間做選擇題而已,或許正如川普所說的那樣:「可能這就是人生吧。」

示威爆發後,美國兩黨核心力量的態度卻又大相逕庭。在川普等共和黨人高呼「武力鎮壓」的同時,佩洛西與拜登等卻最多表示對事件本身的同情後並未做出進一步的評論,究其根本還是在於大選將近,雙方都在各打算盤。川普政府一邊希望維持國家穩定,至少保住政府表面的功績,以免對其連任造成障礙,還能藉此對民主黨州施壓,藉此打擊民主黨傳統勢力,另一邊也是利用「武力鎮壓」的態度進一步獲得其支持者,包括大量白人至上等種族主義者的支持,而這也是支持川普政府力量的一個重要來源,畢竟在2016年大選裡,多達58%美國白人將票投給了川普,可是僅僅8%的非裔將票投給了川普。而民主黨人則一方面希望政府當下越亂越好,這樣能沉重打擊川普的威信,成為民主黨攻擊川普的藉口,並且為了贏得這些黑人的選票,他們需要表達一定程度的同情;可是另一方面,他們也不希望失去美國白人的票倉,畢竟在2016年大選中,川普就是依賴著美國「鐵鏽州」中的白人選票成功入主白宮,所以這就註定了民主黨人不可能給予包括言論在內的支持,坐觀成敗是他們最好的選擇。所以說,對於這些政客而言,美國少數族裔生命的價值遠遠比不上其選票的價值,一切都可以作為美國黨爭的工具。

引火燒身的「雙標」

虛偽的自由民主面具被扯下,暴露出背後那個虛弱醜陋的美國。實際上,當今的美國還在沉迷於自身「山巔之城」的幻想中無法自拔,吃著過去的政治紅利而又不思進取。然而美國國內許多政客卻從不反省其自身體制,對民眾進行安撫,反而再度無端指責其他國家,而其中赤裸裸的「雙標」行為正在逐漸被眾人唾棄。

美國一直以來標榜自身為「民主燈塔」,打著自由、人權的旗號,一次又一次在其他國家掀起了顏色革命。所到之處,生靈塗炭,這些美國政客們用其他國家人民的鮮血為自身全球的霸權利益埋單。在敘利亞,美英等國在沒有任何證據以及調查的情況下,強行指責敘利亞政府使用化學武器,並且代替其支持的敘利亞極端組織親自下場,開始轟炸敘利亞,可最後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所謂的「化學武器使用」只不過是英美支持的充斥著極端組織的「白頭盔」自導自演的拍攝。在香港暴亂以及恐怖主義泛濫的背後,美英等國故技重施,一邊再度高呼重視香港人民的權力與自由,並且高度關注香港問題,籤署了《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扮演一副「正義使者」的形象;另一方面卻通過各種官方與非官方渠道,為這些香港恐怖分子提供庇護,為香港暴亂提供大量物資與資金支持。其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更是公開宣稱香港暴亂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相比於美國警察的濫刑,一直保持著理性與克制的香港警察卻遭受了美英制裁,川普為此還特別籤署所謂的《禁止向香港警察商業出口涵蓋軍用品法案》來限制香港警察警用物資的採購。面對其他地區的暴亂,他們高呼民主與自由,面對自己國家的平權運動卻斥責為暴亂並使用武力鎮壓,這種顛倒黑白的行為,早已屢見不鮮。

更何況美國自身應對國內示威行為,無論是否符合那些政客們「和平」這個定義,其最終結果往往就是強力鎮壓。美國國內的政客們是不會容忍美國人民挑戰其自身權威,無論膚色,無論人種。在1932年,面對兩萬美國一戰老兵及其家屬的請願,儘管這些人秩序井然,甚至只是絕大多數時間都只是在和平靜坐,但是總統胡佛直接授權陸軍參謀長麥克阿瑟使用坦克與機槍武力鎮壓,這場導致了數百人死傷的華盛頓大慘案早已經為後來的示威活動立下了警示,那就是美國政府的政客們只在乎自身的利益,在這些鐵一般的事實面前,甘迺迪那句「不要問你的國家能為你做些什麼,而要問一下你能為你的國家做些什麼」,其實已經黯然失色。

美國的民主「神話」正在逐漸走向終結,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醒悟。所謂的「民主燈塔」,終究不過是一句貽笑大方的囈語。

相關焦點

  • 從白宮陷落看美國失德與中國的仁義之路
    白宮淪陷居然不再是電影而是真實事件.世界剛進入新年就迎來一次魔幻開局,在川普的慫恿和煽動下,他的大量支持者像潮水一般聚集在白宮,緊接著群體性情緒失控
  • 美國國恥——白宮陷落
    白宮是美國的政治權力中心,現在,全世界都用「白宮」代指美國政府。其實,白宮最開始並不叫白宮,而是叫「總統大廈」,為什麼後來這一建築被稱為白宮呢?那是因為白宮曾被英國人焚毀過,後來為了掩蓋火燒過的痕跡,刷了一層白色的油漆,所以後來這一總統官邸才被稱為白宮。
  • 美國國會陷落比大片精彩,槍聲響起議員避難,一位老兵成為犧牲者
    從奧林匹斯陷落到倫敦陷落,一直以來美國人都在電影中扮演了救世的角色。而最近開年美國的真實場景卻比大片的風景更美麗,表演了大家都很難想到的美國國會陷落。這次事情的起因毫無疑問來自川普,他要求大量川粉聚集到華盛頓對國會確認總統選舉的事情進行抗議。而顯然事情在隨後已經失控了。
  • 《白宮陷落》引發《驚天危機》
    2013美國好萊塢有一部電影叫《白宮陷落》,這是一部標準意義的」自黑「影片,堂堂的白宮竟被幾個恐怖分子輕而易舉的佔領。
  • 《白宮陷落》已於七年前便預言了美國的今天,白宮真的要淪陷了!
    突然想起了一部影片,這就是《奧林匹斯陷落》。這部影片由《生死狙擊》導演安東尼·福奎阿執導,摩根·弗裡曼、傑拉德·巴特勒和艾倫·艾克哈特等聯合主演。影片於2013年12月29日在中國內地上映。電影講述了朝鮮激進分子駕駛大型AC130軍用飛機和白宮叛國者內外勾結,攻擊白宮,意圖俘虜總統,企圖控制核按鈕毀滅美國。代號為「奧林匹斯」的白宮危機重重,一夥恐怖分子先用重型的飛機和機槍襲擊了這裡,並派入了一支敢死隊進入,徹底佔領了美國總統府並劫持了美國總統,並以此為要挾,妄圖控制世界。
  • 真實版《白宮陷落》在華盛頓上映,全球圍觀,你打幾分?
    2013年,好萊塢大片《白宮陷落》(又稱《奧林匹斯陷落》)在全球上映,電影火爆的場面曾經獲得口碑和票房雙贏。
  • 白宮「陷落」,是要鬧哪樣
    最近由於弗洛伊德事件,美國各地民眾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示威活動。連華盛頓都開始實行宵禁。美國白宮也熄滅了以往的標誌性燈光,陷入一片黑暗。由此小編聯想到了一部電影《白宮陷落》,也叫《奧林匹斯的陷落》。美國大片向來崇尚個人英雄主義,而且美國大多都會在裡面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這部《白宮陷落》也是同樣的套路:朝鮮激進分子綁架了美國總統,攻陷白宮,企圖控制核按鈕毀滅美國。男主角孤身奮戰,力挽狂瀾,成功解救了總統,粉碎了恐怖分子的陰謀。這部電影於2013年上映,場面還是比較火爆,雖然故事並不新穎,但是將白宮作為被毀滅的背景也算有些創意。
  • 《白宮陷落》續集《冰海陷落》首曝預告 美國海軍VS俄羅斯海軍...
    繼《白宮陷落》、《倫敦陷落》之後,「陷落宇宙」新作《冰海陷落》公布首部預告片。一起來看看吧!  在《獵人殺手》中,俄羅斯總統在一場軍事行動遭囚禁,一名瘋狂的俄羅斯將軍妄圖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戰,傑拉德·巴特勒飾演的潛水艇船長將與一一支美軍海豹突擊隊合作,展開對俄羅斯總統的營救。
  • 白宮數次「陷落」(圖)
    最近一部在大熒幕上與中國觀眾見面的是2013年12月底上映的《奧林匹斯陷落》(《Olympus Has Fallen》),又譯為《白宮陷落》。  在這部並不優質的電影中,反派們在華盛頓特區裡應外合,一開場便打了美國人個措手不及,空中以不可思議之勢打下了美軍的F22,宮內一群由激進分子「扮演」的韓國警衛隊跟隨韓國總理入內並挾持了美國總統……之後是我們熟悉的故事,一個因某次事故被「流放」的前特工被召回,帶著彈無虛發的手槍,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擊碎了恐怖分子的美夢,總統重獲自由,白宮回歸,世界和平。
  • 國會和白宮在電影中頻頻「陷落」
    【環球時報記者 唐牧茂】美國國會「陷落」!川普支持者6日衝進國會大廈,這一幕讓全世界大跌眼鏡。但對電影迷來說,這種場面簡直不值一提,因為他們已經在電影中見證了包括美國白宮、國會大廈等建築因為恐怖襲擊、外星人入侵而多次「陷落」,場面之宏大遠勝現實。
  • 現實版《白宮陷落》正在上演!
    電影《白宮陷落》是2013年的好萊塢大片,觀眾不會想到,電影中的狗血劇情,7年後真的要在現實中上演了。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因黑人弗洛伊德之死導致的示威遊行持續發酵,民眾的怒火燒向白宮。大概整理了現實版《白宮陷落》的劇情,其緊張激烈程度,主要情節如下。1,聚集從當地時間29日傍晚開始,示威者向白宮聚集,一直到30日凌晨,數百名示威者徹夜在白宮北廣場抗議。
  • 真實版好萊塢大片《白宮陷落》在華盛頓上映,全球圍觀,你打幾分?
    2013年,好萊塢大片《白宮陷落》(又稱《奧林匹斯陷落》)在全球上映,電影火爆的場面曾經獲得口碑和票房雙贏。然而誰也沒有想到,當地時間7年後的2021年1月6日,真實版的《白宮陷落》在美國華盛頓上映,吸引了全球人的目光,只是這次陷落的不是白宮,而是國會大廈,佔領者則是川普的支持者。雖然全球免費,但其火爆程度一點也不遜色於電影。
  • 好萊塢「陷落」系列繼續拍,《白宮陷落》《倫敦陷落》後誰會倒黴
    這個系列不聲不響已經推出了三部,《白宮陷落》《倫敦陷落》以及今年的《天使陷落》,而官方在近日宣布了未來將會推出新的三部曲,而且還有可能會推出衍生劇集,看來,「陷落」宇宙不僅沒有終結,反而要正式展開了。這可以對比著當年同第一部《白宮陷落》題材和上映時間都差不多的另一部電影《驚天危機》進行對比。
  • 《天使陷落》美國又,又,又一次要陷落了
    傑拉德的又,又,又一部陷落電影。真的,傑拉德走到哪裡,哪裡陷落,美國真的不考慮先把他幹掉嗎?滿足美式宮鬥劇的三要素:1,高層內部二號人物是壞人!2,多年的至交好友是壞人!3,己方裡面有內鬼!滿足以上兩點你就可以準備進攻白宮了!整部劇不如之前所有的陷落,首先鐵三角之一的前總統艾倫沒有繼續參演總統。
  • 12月29日上映災難大片《奧林匹斯的陷落》美國白宮上演絕地反擊戰
    用兩個字來形容12月29日上映的災難大片《奧林匹斯的陷落》,那就是"慘"和"烈"。慘,影片前半段,美國白宮的特工們因為恐怖分子的突然襲擊而措手不及,加上恐怖分子火力過於強大,衝鋒鎗和重機槍,還有天空的飛機支援,在多重打擊下,僅憑藉手槍抵禦恐怖分子的美國特工只有死路一條。
  • 真實版《白宮陷落》?川普這次真的會怕嗎……
    【新民晚報·新民網】保衛總統,保衛白宮,保衛美國。在2013年的好萊塢大片《白宮陷落》裡,孤身犯險的特工面對的敵人,是恐怖分子。2020年,他們的敵人是新冠病毒。然而現實遠比電影更富有戲劇性:從特工到總統助理,再到抗疫專家——病毒就這樣悄無聲息地潛入了美國最高權力中樞白宮。這一次,「美國式的英雄」能拯救陷落的白宮嗎?
  • 《白宮陷落》|轉業保鏢的自我救贖
    好萊塢電影中的國會山、國會大廈、白宮、五角大樓等美國標誌性建築總會在災難片中因為某些不可抗力而被摧毀,電影創作者們希望利用這些建築所承載的美國精神來詮釋影片中「當這些建築被摧毀後」給銀幕內外人們內心帶來的巨大衝擊。
  • 《白宮陷落》 | 轉業保鏢的自我救贖
    好萊塢電影中的國會山、國會大廈、白宮、五角大樓等美國標誌性建築總會在災難片中因為某些不可抗力而被摧毀,電影創作者們希望利用這些建築所承載的美國精神來詮釋影片中「當這些建築被摧毀後」給銀幕內外人們內心帶來的巨大衝擊。
  • 歐洲頭條丨「民主燈塔」崩塌 美國危機遠未結束
    美國國會衝擊事件之後,首都華盛頓恢復了表面的平靜,而大選的鬧劇卻遠未謝幕。距新任總統宣誓就職僅剩不到半個月時間,呼籲川普提前下臺的聲音卻不絕於耳。與此同時,大西洋彼岸的歐洲盟友也紛紛譴責這場暴亂,美國「民主燈塔」形象正變得黯淡無光。
  • 影薦|《白宮淪陷》,我以為又看了一遍《倫敦陷落》
    《白宮淪陷》——好吧,我真的很喜歡在乘車時看電影。 在看《白宮淪陷》的前幾分鐘裡,一度以為自己下載錯了影片,這趟旅程會重溫《倫敦陷落》,直到戴維營的出現…… 然後,立馬打開百度查了一下兩部電影的資料。 《白宮淪陷》由導演安東尼·福奎阿執導,摩根·弗裡曼、傑拉德·巴特勒和艾倫·艾克哈特等聯合主演。影片於2013年12月29日在中國內地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