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0日,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正式開幕。今年電影展的票,據說後臺有點不給力,你搶到了嗎?
這屆平遙國際電影展共5個官方展映單元:「臥虎」「藏龍」「首映」「從山西出發」「回顧」,總計展映影片53部。
其中與山西有關的就有5部,由賈樟柯執導的《一直遊到海水變藍》也將在此次展映。
《一直遊到海水變藍》的海報設計非常有意思:當你正看的時候,像是洶湧滔天的湛藍海水;但是倒過來看的話,你就會發現,它其實是一片霧氣迷濛的崇山峻岭。
▽
用心的設計被網友讚不絕口,電影還未上映就被熱議,海報已然成為製造話題的重要途徑。
▽
同樣,今年平遙電影展的海報也特別引人注目。9月底,就在國慶中秋雙節來臨之際,平遙國際電影展公布本屆電影展主題:「電影,從來不是孤城(Only Film…)」,並同步發布官方海報。
▽
海報採取電影劇組中最常見的「大力膠」作為主視覺創作元素,以一張貼滿大力膠的場記板為背景,畫面是賈樟柯2000年拍攝的電影《站臺》的劇照,而白色電影銀幕上則以字幕形式,呈現出本屆平遙電影展主題。
▽
在電影行業中,「大力膠」是燈光膠帶(Gaffer Tape)的俗稱,它幾乎是劇組中最普通平凡、最不起眼、但最必不可少的物件。它能解決很多問題:固定,標記,遮蓋,保護……纏繞和黏貼的背後有著豐富的故事。
▽
註定艱難的2020年,電影也成為受新冠肺炎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但在疫情之下,在蔓延至全球的世界風暴中,電影業就是要發揚一種大力膠精神,沿著充滿希望的銀幕之光,將被撕開的創傷黏合,迎接電影行業的復甦。
海報一出,和前三屆一樣,亮眼的設計又一次贏得影迷的喜歡和路人的好感。網友的不吝讚美也為影展的傳播造勢,可以看出在新媒體時代,一張好看的海報對於一個電影節來說,也是至關重要。
▽
那麼,你還記得前三屆平遙電影展的海報是什麼樣子的設計嗎?藉此機會,我們來聊聊這些海報的創意吧!
第一屆平遙電影展的海報,凸顯了平遙古城的地域特色:海報用平遙古城的屋頂作為背景,再輔以簡單的幾何圖案——圓形代表電影,三角形象徵平遙,斜線寓意槓桿。
海報裡,古城裡升起一塊巨大的電影銀幕,將整個古城照亮;又如同是行駛在陸地上的帆船,與天空的一輪明月遙相呼應。
「零」圖形視覺近似一個圓,與「元」諧音,正好暗示平遙國際電影展將從「元年」開始,從「原點」出發。平遙國際電影展創始人賈樟柯說:「這是第一屆電影展,實際上,我們更願意稱它為『第零屆』。」
第二屆影展的官方海報以幾幅老照片為基礎加以設計,通過藝術手法,呈現出電影基因裡的雜耍性和平民性,突出電影藝術回望其平民血統和出身的理念。
電影天然含有雜耍的基因血統,根扎於市集場景之中。在發明之初,電影就是傳統市集雜耍的新類型,市集性也成為電影原始魅力的部分之一。
電影擁有雜耍性的、平民性的血脈與出身,這是這門藝術必須回望的偉大傳統。卓別林、基頓等無數大師是這個傳統中傑出的作者。
第三屆影展的主題為「大家和大家」(ONE TO EVERYONE),據官方解讀,前一個「大家」是享譽影壇的國際大師,後一個「大家」是你們、我們、眾人,並期待「大家」和「大家」之間能生發出更多的可能。
英文「One to Everyone」的寓意為:一個人的電影精神,可以感染成千上萬的人;一個電影展,可以服務萬千大眾。
電影展主海報「電影小星球」也體現了平遙國際電影展親近民眾的策展思路,海報中電影大家與普通大眾相逢於電影星球上,進行親切的對話。
賈樟柯解釋說:「這個星球裡有遊蕩的年輕人,有閃閃發光的創意,因為十天的電影展,平遙變成了一個星球。」
在這個星球裡, 電影,無疑是能量源,也是眾多影迷們的驅動力。
今天,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正式開幕。雖然因為疫情整體規模有所縮減,但片單令人驚豔。
在「臥虎」「藏龍」「首映」「從山西出發」「回顧」等5個官方單元展映的五十餘部影片中,43.4%為全球首映,88.7%為亞洲首映,中國首映率達100%。
影展如期而至,讓我們一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