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郭敬明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悲傷逆流成河》,於2018年在影院上線。影片一上映,就收穫好評如潮。到底為什麼一部描寫青春校園的電影,能引發這麼多不同年齡層人群的巨大共鳴呢?小編帶您來一探究竟。
影片從女主易遙跳河的結局開片,隨後倒敘,回到易遙最初在弄堂裡艱難但卻相對平靜的生活。那個時候的易遙,和媽媽還是一種奇怪的相處模式。易遙暴躁的媽媽經常罵易遙是個「賠錢貨」,不給易遙必要的花費,母女倆之間常常鬧得劍拔弩張,好在弄堂裡還有易遙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齊銘,每當易遙有困難,齊銘總會伸出援助之手,這給易遙灰暗的生活裡增添了一絲慰藉。
可平靜的生活最終還是被一個叫唐小米的轉學生打破了。唐小米轉學來到易遙的班級後,對齊銘產生了感情,並將易遙視作了情敵,對易遙懷恨在心。
而齊銘的心,卻並未放在唐小米和易遙任何一個人身上,學校的一次表彰大會,齊銘遇見了學霸校花顧森湘,並因為懷抱著的鮮花蹭到了顧森湘,以至於顧森湘花粉過敏進了醫院,從而與顧森湘互生情愫。齊銘不知道的是,此時此刻,易遙也躺在醫院裡,被確診為疣病。齊銘陷入甜蜜的愛情裡,易遙卻陷入了無盡的深淵。
易遙不敢將病情告訴媽媽,只能去小診所裡偷偷拿藥。可去完小診所出來後卻被唐小米撞見了,其實唐小米在原來的學校中,也是校園暴力的受害者。可是面對易遙,她不可抑制的嫉妒最終演變成了憎恨,由受害者演變成了施暴者。
唐小米拍了照,回學校之後開始不斷散播謠言,惡意中傷易遙,聯合其他同學對易遙進行各種各樣校園暴力。甚至把易遙的包丟進了學校後的髒池塘裡。易遙下水去撿,卻被顧森湘的弟弟顧森西撞見,以為易遙要輕生,一把將易遙救了起來。
至此,易遙遇見了她生命裡的第二個太陽。在易遙往後遇到的校園暴力中,顧森西給了易遙很多鼓勵,他告訴易遙,對待校園暴力不能軟弱。易遙聽了顧森西的話,開始對欺辱她的人給予反擊。本以為生活應該會向好發展,沒想到不甘心的唐小米再次出來作祟,想要置易遙於死地。唐小米聯繫了社會上的人,要他們發簡訊把易遙約到學校後門進行強姦。沒想到易遙以為這條簡訊是發給顧森湘的,順手就將簡訊轉給了顧森湘。
於是,陰差陽錯下,顧森湘被當成易遙被逼到了學校天台,在往後退的過程不慎失足從天台掉落。
顧森湘的死,再次將易遙推入黑暗的深淵。經過調查,發現是易遙發給顧森湘的簡訊,學校開始謠傳易遙是個殺人犯,變本加厲對易遙開始進行校園暴力。而這一次,失去愛人的齊銘和失去姐姐的顧森西也沒能再站出來保護易遙。最終,絕望的易遙當著所有同學的面走向冰冷的河水,跳河自盡。
整部影片沒有過多的華麗辭藻,只是以一種不緊不慢的速度敘述故事,而觀影者卻能在這不緊不慢的節奏中,逐漸看清校園暴力的醜惡。當曾經的受害者變成現在的施暴者,當一群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看客變成了致人死地的助推,這一場名為「玩笑」的鬧劇中,所有人都是殺害易遙的兇手。
這部影片裡,易遙最信任的人——齊銘,他對易遙的感情是有條件的,更像施捨,像高高在上的太陽,他就像易遙說的向陽而生的人,不知道生活還有很多不堪是難以跨越。他也在趨利避害,最後離開了易瑤。全世界唯一能相信她的人都在唾棄她,她是何等絕望無助,當所有的傷害都變得輕描淡寫,沒有在意她的死活,當把無妄之罪,強加在她身上,她連解釋的力氣都沒有了。
這個世上,人心涼薄,沒有身處過黑暗的人是不會懂得,錦上添花者眾,雪中送炭者寡,落井下石者更多。個人一旦成為群體的一員,他所作所為就不會再承擔責任,這時每個人都會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約束的一面。當人成為烏合之眾的一員一起對弱者施加暴力時,他們往往不會感到愧疚,這就是人性最初的醜惡。
這部電影上映後,很多網友都講述了自己的經歷:
「沒經歷過校園暴力,但遭遇過冷暴力,莫名其妙被人黑,然後大家跟著人云亦云,最後三人成虎我是個從不記仇的人,唯獨這件事:我會死死的記住每一個參與者的名字。 跟人傾訴的時他們安慰我過去了,要原諒,可沒人知道,我心裡有多疼,心裡又有多大的陰影,記憶仿佛跟心臟融為一體,生生地疼。」
「校園霸凌真的很可怕 小學的時候因為是轉校生被同學和老師區別對待 雖然沒有動過手 但各種冷言冷語諷刺針對真的對幼時的我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創傷 以至於現在20多歲了仍然會自卑膽小 甚至輕微的社交恐懼 希望曾經遭受或正在遭受同樣對待的孩子們能勇敢反抗 反正都會被欺負 何不為自己而戰呢 加油」
「每天都在被辱罵,被排擠,先是一兩個,變成一個班,後來變成半個學校。被打,只要反抗就會說我有妄想症。連老師為了避責,罵我,說我為什麼要招惹他們。即使已經是七八年前的事了,但是我每次夢到那個時候我就會哭醒,我看電影的時候易遙被霸凌我邊哭邊發抖,我在害怕。易遙還有森西,我什麼都沒有。」
網友的評論讓人心疼。原來,有那麼多人都曾經遭受過校園暴力,這部影片最大的成功之處,就在於陳述了當代校園裡最值得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校園暴力。小孩子的心都是這樣的,因為你和我不一樣,所以我要欺負你。大一點的孩子就是想要叛逆裝酷去霸凌別人,很多人被欺負但不敢說,可能說了也沒人幫你,校園自殺從來沒少過。這部電影試圖喚起人的良知,鞭打施暴者惡毒的心,也試圖想要給予正在經受校園暴力的人一絲鼓勵,鼓勵受害者自己站出來,勇敢地對校園暴力說不!
那些欺凌別人的人,光靠感化是沒用的,有時候未成年的惡意是最可怕的,因為他不是壓力導致,不像成人在經過殘酷洗禮之後壓榨出的惡意,而是單純的、純粹的赤裸裸的惡意,這才是最可怕的,因為沒有雜念和迫不得已的惡,才是惡的本身。
被欺凌者不哭,你沒有任何錯,只不過被惡意選中而已,利用一切保護自己的條件,退一步未必要海闊天空,默默忍受只會讓施暴者更變本加厲,只有在受到霸凌的時候勇敢地反擊,他們才知道你不是任人可欺的,你沒有那麼懦弱。我們不要去欺負別人,但也不能讓別人欺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