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論文百忙之中,還是決定在聖誕節讓自己放假一周。晚上去看了迪士尼最新電影《Soul》。
因為是《coco》原班人馬製作,而且在看過預告片了解大致內容後,幾乎是沒有猶豫就提前預定了電影票。
先來段手動錄製的預告片!(youtube截取)
又擠又破的地鐵,黃色的計程車,雄壯的布魯克林大橋,哈德遜河上遠眺萬家燈火。曼哈頓的秋色,小酒吧裡的爵士樂,這就是紐約啊。理想如果都實現了,那然後呢?你會繼續問自己,人活著最重要的是什麼?
不是愛,不是恨,不是痛,也不是成功與失敗,而是感知。有些人把它看作是庸俗的生活,有人卻認為它是活著的全部意義。
皮克斯的動畫製作一向精良,故事豐富且深刻,音樂也是不可忽視的亮點。靈魂和人生,熟悉而俗爛的話題,皮克斯卻有魔法,沒有任何說教,只是用溫柔細膩的觸動一點點託起你心底的共鳴。
幾乎在第一個場景展開的時候,我就確定這是一部我會向身邊朋友推薦的影片。
主角是Joe Gardner,和一個編號為22號的靈魂。
Joe畢生的願望是進入紐約頂級的爵士樂隊,用鋼琴演奏他最熱愛的爵士樂。
整個影片背景用很多的篇幅去勾畫一個虛幻的靈界區域,分為:靈魂進入實際人體之前的世界(姑且叫投胎前)、死亡者之靈魂要去的世界、
還有以上兩個世界的灰色地帶——那邊有無數找不到自己為何存在的靈魂(相當於被放逐自我拋棄的地方)
這麼描述可能還是不太清楚。總之,就是在我們現實世界將死的靈魂,都會進入投胎前的世界,
成為某個即將3投胎靈魂的導師,幫助那個靈魂找到它真正熱愛,它在進入地球成為人之後為之而活,而奮鬥的那個sparklight。
待被幫助的靈魂進入地球上人類的身體後,導師就算完成了使命,隨之踏上去往死亡的終極旅程。
於是主角Joe在一次面試成功後,終於得到有機會進入紐約頂級樂隊的演出機會,結果在回家路上,他不小心跌入井底,
於是靈魂也就隨之飄出體外,來到了靈魂投胎前的世界——成為了22號靈魂的導師。
22號是一個特別叛逆的靈魂,因為它始終沒辦法找到能點燃它熱情,它生而為人的那個東西。
陰差陽錯,Joe的靈魂和22號都再次跌入地球,可惜陰差陽錯,22號的靈魂住進了Joe的身體裡,而Joe的靈魂則進入了一隻貓咪身上。
於是他們也就發生了一系列在人世間的奇妙旅程。
在這個過程裡,住在Joe身體中的22號靈魂,第一次品嘗到人間的pizza,是如此美味
(因為在投胎前的世界裡,靈魂是沒有味覺的,或是說那個世界的東西並不是真實存在的,因此只是虛有的物體形象),
也第一次吃到棒棒糖的甜,
第一次抬頭看到人間的藍天是那麼美,
第一次聽到地鐵站的爵士樂演奏是那麼讓人心潮澎湃,
也第一次觸摸到秋天的銀杏葉子從樹上慢慢落下,最後掉落在手心裡。
所有的一切,都讓22號靈魂真正在人間活過一次,而不是在天上抽象地尋找人生意義。
而Joe,在他真正獲得爵士樂演奏席的位置後,他卻依舊感覺開心不起來
(之前他獲得過中學正職音樂教師的職位,他覺得日子過於重複,也不太開心),因為進入樂隊,等待他的依舊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相似的工作。
究竟缺了什麼?
我想,尋找到我們靈魂能感到滿足,能為之燃燒的那個sparklight還不是這部影片最核心要傳達的重點。
我認為的影片最想在2020年末傳達給觀者的,是:我們能不能用第一次來到地球的眼光,去重新打量我們習以為常生活的世界?
是不是有很多事物已經每天都擁有著,發生著,我們已經麻木,已經覺得理所當然,被忙碌的生活遮蔽了這些原本生命中閃閃發亮的寶藏。
就像22號靈魂說的,它沒什麼志向,它只是擅長走路,喜歡看看藍天,喜歡吃香噴噴的披薩。
Joe卻不以為然,他說,那只不過是日常,那不是志向。
但是22號它說的多棒。我們並非不要去追求人生的志向或是人生的意義。因為那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他們因此而奮鬥而活下去的原因。
但一味的追求意義和志向,有時往往會忽略了過程中本來就已經存在的美好和價值。
比如我們呼吸的空氣,比如今天的陽光,比如第一次踩到沙灘的沙子,腳踏進溫暖的海水。
第一次聽到的音樂,第一次看到下雪,甚至,即便是一個尋常的秋日下午,有一片銀杏葉子緩緩的飄落在眼前。
在影片的最後,Joe完成了幫助22號靈魂的任務,這次他終於不再不甘心離開世界。
當他踏上死亡的旅途時,天使卻給了他再一次重新活一次的機會。而這一次,他開始享受每一天,每一個他以為的尋常,每一個他曾經忽略掉的美好細節。他才恍然大悟:生活本身就是美好。
So life,is such a great great gift!
網絡上流行著一句話:You don't have a soul. You are a soul , live in a body.
我不知道是不是像流傳的那樣,這話出自CS劉易斯之口。但我第一次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整個人都為之顫慄。
用這句話配上這部電影,不妨讓我們重新思考,換一種截然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我們的生命次序,我們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又是以一個什麼樣的目的來到這個世上。
生而為人,並不是因為我先擁有幾個軀殼,而軀殼中剛好住著一個不同於萬物眾生的靈魂。人本身就是一個靈魂,我們首先有了靈魂這個核心,而後才能生而為人。
100分鐘的電影,數次淚目。第一個場景,靈魂脫離Joe的身體,來到溫暖舒適的天上世界時,我竟也跟主角的目光,在這個充滿粉色的地方感到舒適,好像回到了家。在影院,也數次分心,走神。
我頻頻想著,或許這就是所謂「寄居」的意思。在臺灣6年多,我一次也沒真正覺得這裡是我的家,一次也沒有真正settle down的安定感。我一直反思這是不是我的問題。
但我發現其實並不是——因為我本身就不屬於這裡。他鄉始終是他鄉。
於是我似乎能理解,寄居在地球的意義,因為我們本不屬於這個地球,我們本身是一個個獨特而美好的靈。終極的家鄉,在天上。
到了最後,依舊沉浸在電影帶來的回味和思考中。
我的靈魂,當初一定特別特別努力的尋找到了生命的花火吧!
皮克斯已經不屑於講述簡單「物」的故事,而是用最直接形象的方式拉開生活哲學命題,那是得經歷了怎樣的人生才能捕捉的細節,完美幻化在作品裡。
感謝這部影片,在這兵荒馬亂的2020年年末,帶給我們如此溫暖動人的故事。
好的電影不在於排片率和評分,甚至看完的當下也不至於心情澎湃。但就在生活的某個細節裡,影片中傳達的理想在暗中閃爍著光,重新又點起生命的希望。
離2021新年還差臨門一腳的我們,許多陰霾或是人類難以戰勝的,但不妨停下來,回頭看看來時走過的路,
那些愛過我們的人,那些尋常被忽略的理所當然,曾看過的雪霽天晴和夏日午後陽光。
甚至,只是那片悄悄落在手掌心的銀杏葉子,都訴說著那些平凡無趣又重複的場景,是習以為常的冬去春來,也是今生絕無僅有的畫面。
因為生活本身就是幸福,我們一直渴望到達大海,卻忘記了我們一直身處海中央。
最後的最後,想同樣問一個問題,也是影片藉由22號靈魂向我們發問的:活著終將一死,值得嗎?
你一定有答案。
You don't have a soul.
You are a soul , live in a 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