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網訊 1981年的體育題材電影《烈火戰車》以參加1924年巴黎奧運會的兩位短跑選手為主人公,猶太人哈羅德·亞伯拉罕與虔誠的基督教徒埃裡克·裡德爾分別獲得了不同項目的奧運冠軍,而他們各自突破種族歧視以及堅持個人信仰的行為更是令人鼓舞。影片最終獲得了包括奧斯卡最佳電影、最佳配樂在內的多項大獎,而眼下,則同時有兩部以埃裡克·裡德爾為原型的電影正在製作中,一部為《太空牛仔》編劇Howard Klausner參與劇本創作的《全然降服》,另一部則為國產電影《終極勝利》。
埃裡克·裡德爾中文名為李愛銳
這兩部電影均聚焦於埃裡克·裡德爾獲得奧運會冠軍之後的人生。埃裡克·裡德爾(Eric Liddell)於1902年出生在中國天津,中文名為李愛銳。他的父母均是蘇格蘭人,彼時被派往中國傳教。1907年,裡德爾隨父母回國,大學時進入愛丁堡大學。1925年,在獲得了巴黎奧運會400米跑金牌之後,他回到中國,在天津新學書院(一所教會學校)任教,從事教育活動的同時,也在中國進行宣教。在日軍全面侵華戰爭開始之後的1941年,裡德爾將家人送至加拿大,他獨自留在中國。1943年,裡德爾被日軍作為敵對國僑民關押進位於山東的濰縣集中營。被關押在集中營裡德爾曾經有一次作為交換囚犯離開集中營的機會,但他將機會讓給了一名懷孕的婦女。1945年2月,裡德爾在集中營內因病去世。
再說回《全然降服》與《終極勝利》兩部電影。前者是一部預算約為2000萬美元的獨立電影,從片名就不難看出影片將以裡德爾的信仰對其人生產生的影響為主線,而中國導演冼杞然執導的《終極勝利》則試圖淡化整個故事中的宗教信仰因素。
《終極勝利》劇照
《終極勝利》由英國演員約瑟夫·費因斯與中國演員竇驍共同主演,導演冼杞然表示「這部電影不是關於信仰的故事,它主要講述人與人之間的愛。」影片目前給出的故事簡介是「熱愛中國的李愛銳(約瑟夫·費因斯飾),甘願放棄由奧運冠軍贏取回來的優質生活,回到正遭受日本殘酷侵略的中國,在這段苦難日子中結識了徐牛(竇驍飾),二人共同忍辱堅毅地對抗兇殘毒辣的侵略者,救護了一大批被日本人關押在濰縣集中營裡的各國戰俘,用他短暫的一生成就了一段不朽的傳奇。」影片已於8月17日關機,將由阿里巴巴影業負責發行。
《全然降服》的編劇之一Eric Eichinger對於同時有兩部以裡德爾為原型的電影這一狀況表示「其他的電影我們無法評價,但無論是敬佩埃裡克的人士還是《烈火戰車》的觀眾,請相信我們這部電影在講述他的人生時,絕對不會動搖或者淡化他的信仰所產生的力量。」
裡德爾的三個女兒目前仍然居住在加拿大。1991年,她們曾將裡德爾1929年在天津萬國田徑賽上獲得的最後一塊金牌捐贈給裡德爾曾經任教過的學校,作為紀念,在得知《全然降服》與《終極勝利》拍攝消息後,裡德爾的女兒莫林·裡德爾·摩爾表示《全然降服》是一份「禮物」,對於《終極勝利》她則認為「有些事如果說不好,那就不要說。」
來源:時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