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清廷在甲午戰爭中戰敗,將臺灣割讓給日本。
現在人也許無法體會到,這對於當時全國上下產生了多大的震動。臺灣島和被沙俄割讓的外東北不同,臺灣島自1684年被清廷收為國土以來,已歷經200多年。經過不斷開發,到甲午戰爭時期臺灣人口已經接近300萬,甚至還建了省,已經被清廷視為國土核心的一部分。
中國歷史上上一次將核心國土官方正式割讓給異族政權,還要追溯到南宋!700多年沒有經歷的恥辱,再經歷了一遍,大陸人民無法接受,臺灣人民當然也無法接受。憤怒的臺灣民眾組織義軍,與部分留駐臺灣的愛國清軍一起奮起反擊,抗擊了日軍六個月,給予日軍重大殺傷,後因實力相差懸殊,抵抗運動失敗。
日軍與臺灣義軍激戰
然而,民間的小規模抵抗一直在進行,而日本侵略者的回應則是一貫的——血腥屠殺!
1896年,日本在臺殖民機構——臺灣總督府宣布4月1日起結束軍政、進入民政時期,但臺灣人民的義舉實際遠未平息,臺灣中部活躍著以柯鐵虎為首的「鐵國山」義軍。
1896年6月14日,臺灣抗日領袖簡義於鐵國山大會群雄,昭告天地,改年號為天運元年,各地義軍紛起響應。日軍發起圍剿行動,柯鐵虎率部突擊中村中尉所部之20餘名偵察員,大獲全勝,殺死十餘人。
而日軍血腥的報復也開始了。
第二天日軍就開始到處焚燒民宅並蓄意殺人,日軍第二旅團在六月以臺中一團進攻雲林,雲林支廳長松村雄之竟然公開稱「雲林轄下無良民」。6月20日至23日,日軍集結重兵,把村莊皆稱作「匪窖」加以焚毀,四處無人性的報復屠殺,婦女幼兒也在殘殺之列,燒毀民房4925戶!無數無辜百姓無端被殺。
日軍殺人放火
「井口警部迎接我隊,提交一信予兒玉市藏中隊長,此乃討伐之嚴令也。倏忽間九芎林莊成為焦土,村民血肉飛散,變成慘絕人寰之地獄;旋行石榴班、海豐侖,殺戮燒毀,腥風卷菸,陽光悽然。同時全部討伐隊,橫掃雲林平原」——今村平藏日誌《雲煙瘴雨日誌》
第二天,雲林地區遍地都是屍體。當時的雲林支廳主記今村平藏日誌《雲煙瘴雨日誌》記載有一萬餘人遇害,而近人劉枝萬推估約三萬餘臺灣居民被屠殺。
日軍暴行震驚了全世界,雲林大屠殺發生後,臺灣的洋人、傳教士陸續投書香港、日本、英國各大報。7月14日香港報紙報導:「日本人正採取殲滅所有臺灣人的策略……臺灣人的收穫破壞、家園燒毀,祖先墳墓挖掘、婦女遭凌辱,憤怒到極點……。」8月25日《泰晤士報》:「日本士兵暴戾侮慢之程度令人咋舌……肆無忌憚地殺人放火……老幼婦女皆不能免……野蠻且苛酷之東方新強國。」8月22日之《蘇格蘭人報》:「日本之政略,似乎在於將全島居民都趕出去。」
國際社會向日本施壓,日本政府被迫向臺灣總督府施壓要求收斂,而臺灣殖民機構的一幫驕兵悍將則虛與委蛇。臺灣總督桂太郎在日本知悉事態,8月7日電報命令儘速進行失職官員之懲處,然而最終也只是敷衍了事。
事後雲林廢縣,改制為鬥六廳。一直到光復後的1950年才恢復古縣名雲林。
日本殖民當局在臺灣的暴行遠遠不止雲林大屠殺一件,當日軍於1895年5月28日下午二時剛剛在三貂灣登陸後,就開始屠殺居住在丘陵區的客家人,屠殺人數當在兩千人以上。
根據統計,自1898年後藤新平上任民政長官一直到1902年的五年期間,臺灣被處刑的「土匪」總數達三萬二千人,超過臺灣人口的百分之一,這大部分都是有抗日傾向的人。而這還是日本官方所統計的數據。
乙未保臺和平紀念公園
1898年11月25日至12月27日,日本軍隊對當時抗日嚴重的北起嘉義,南至屏東北部的地區進行兩次「南部一帶之討伐」,日軍採取殘酷的「清莊」方式, 即日軍到莊頭要求交出抗日首領,莊頭民眾因故無法完成命令,日軍就集合全村16歲以上男性,集體以刺殺或火燒的方式屠殺,共屠殺數千人!2012年年初,遇難者屍體被挖掘出來重新安葬後,發現當時多數人被斬首,其餘被放火燒死。
1898年12月26日(舊曆十一月十四),在今臺灣高雄市橋頭區三德裡,日本憲兵隊以「村中有三名盜匪四處犯案危害村民」為由,喝令保正劉買和於七天內交出要犯,否則將徹底嚴辦。七天後,日軍眼見毫無匪徒音訊,於是假借清查戶口名義,將村中十五歲以上男丁統統集合起來,草率訊問後,全部收押捆綁大肆砍殺。據說,當時共有一百名壯丁含冤而死。
11.14紀念公園舊址
根據統計,在日本殖民臺灣的50年間,共屠殺臺灣民眾50萬以上!
作者:雲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