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再愛我一次》:把母愛凌駕愛情之上,是單親母親最後的堅強

2020-12-24 索菲菲爾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導語

一首童謠這樣唱到: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

《媽媽再愛我一次》中女主角年輕時候結識了自己的另一半,之後結婚生下了孩子志強,但隨後不久丈夫的母親就因為嫌自己門不當戶不對而意圖將自己趕出婆家。誰知,這一走就是十八年,十八年後,當母子再相遇的時候,孩子的淚水裡飽含著的是愛還有恨。

一、影片中關於母愛和愛情關係的思考

1、母愛是否要臣服於愛情?

在電影中,我們發現,母親是一個在愛情面前很軟弱的人,也是一個在其餘情感方面上很軟弱的人。

她居然在一開始為了丈夫的那些表面名聲和幸福甘願直接帶著自己的孩子隱居鄉間,讓丈夫去尋得新歡。

幾年後,當原來的丈夫再次因為自己沒有兒子延續家族血脈來找自己要回孩子的時候,母親居然完全不顧當時丈夫和母親對自己的狠心拋棄,念在和丈夫過去的愛情和同情可憐的情分上,把自己含辛茹苦養大了的孩子拱手送給丈夫,但此時的丈夫實際上已經完全不配當一個父親了,因為是他當初趕走了自己的老婆孩子,自己已經多年沒有盡父親的義務了,現在居然可以恬不知恥地來拿"現成品",何其荒唐!

但是母親此時在過去的愛情下仍然屈服了,母親還是把自己的孩子給了自己過去的男人。

母愛在這種愛情面前,甚至是舊情面前就那麼脆弱嗎?

2、母愛的偉大力量源自於哪裡?

電影中,和母親懦弱的一面相比,我們又可以看到母親偉大的一面,母親的母愛動人的一面。

這就在於母親養大孩子的無怨無悔以及突破了的重重困難。

女主角只是一個出身不好的弱女子,被丈夫掃地出門的情況下,還帶著只有不到一歲的孩子,母子倆在那個重男輕女很嚴重的時代能存活下來,並且孩子能健康長大就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這就是母愛的偉大之處,電影中感人的母愛源自於吃苦和堅持忍耐。

二、母愛是否要臣服於愛情?

1、母愛和愛情是一對微妙的矛盾

1)、母愛多半是建立在"正規"愛情的基礎上

一般來說,以現今的社會道德來說,人們中的絕大部分對那些單親家庭是抱有貶義態度的,人們都認為這些單親家庭背後的原因都不是那麼上的了臺面,比如說一個母親帶著一個孩子一個人生活,就有可能是因為自己和丈夫的感情破裂,或者說自己因為懷孕被情人或者前男友拋棄等。

在這個有色眼鏡下的母愛,大家都很可能會去想入非非,去胡亂猜測,認為這樣的母愛來源並不是那麼純正。

在大家的心中都有一種觀念,那就是母愛必須要通過正經的談戀愛,然後夫妻結婚後誕生孩子才能體現出來,至少母愛應該擁有一個良好的愛情關係前提,而那些一個女人帶著孩子生活的情況本質來說是母愛,但是很容易被庸俗的大眾誤會,認為一定是這個女人的愛情不健全,所以她的母愛就顯得很奇怪。

2)、母愛可以"凌駕"於愛情之上

但是,從自然的角度來看,母愛為什麼一定要建立在完好愛情的基礎上呢?

為什麼那些單親媽媽就不配擁有完美的母愛呢?

母愛是人類的一種本能,愛情關係充其量其實就是強加給母愛的一個枷鎖。

無論這個女子之前的婚姻生活或者感情生活多麼不幸福,但是和自己對自己孩子的愛是完全沒有實質上的聯繫的

母愛是一種本能,是一種母親對自己骨肉的發自內心,不計條件後果的疼愛,也是人類社會最偉大的情感。

而愛情當中的某些自私成分很容易就會把母愛給扭曲,認為母愛只是愛情的附庸,而母愛的偉大之處並不比愛情弱,母愛完全有理由獨立於愛情之外。

2、如何讓母愛突破其它情感羈絆?

1)、母親的內心要堅強

母親是母愛的主體,如果母親自己的內心都對自己不夠堅定,那麼拿什麼去構築母愛呢?

無論別人說什麼,自己的孩子始終是自己的孩子,就算感情失敗,自己為什麼不能坦坦蕩蕩生活下去呢?

2)、大眾的觀念要改善

在英國,40%以上的90後有孩子的女性都是單親媽媽。

在英國,並沒有有意去針對貶低單親媽媽,反而在中國,這樣的現象印刻在國人的骨子裡。

這就是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差距,對於母愛的理解都有那麼大的誤差,為什麼單親媽媽的孩子怎麼來的和其對孩子的愛相比就更引人注目呢?

三、母愛的偉大力量源自哪裡?

1、母親的力量源泉解析

1)、母愛的力量來自女性的堅韌

女性其實並不比任何男性差,她們在很多方面,特別是情感生活方面,有著比男性更堅強的鬥志和實力。

在照看孩子方面,她們會爆發出巨大的潛力和能力,她們常常可以為了孩子辛勤工作,任勞任怨,承受別人不可以承受之苦,這樣的堅韌也是女性的一種特質,在有了孩子之後就更加明顯了。

2)、母愛的力量來自女性的本能

女性的本能,不是對男性的痴迷,而是對自己骨肉的深深的愛,無理由的愛。

男性很顯然並沒有這樣的本能,或者程度不夠強烈,在幾乎大部分女性的心目中,孩子才是自己最重要的寶貝,任何東西都沒有他們珍貴。

2、如何釋放母愛的力量?

1)、母親也要責任心

和男人類似,母親也需要鍛鍊出責任心。

母親的責任心的鍛鍊和男人不一樣,不在於要去多麼努力工作,保持怎樣的事業成績,或者擔當多大的家庭責任。

母親的責任心,也許只是需要修煉一下自己的氣質,情緒就夠了。

2)、母親可以"中性"化

如果孩子成天到晚只和母親在一起,那麼孩子很容易變得缺乏一定的堅強品質,因為母親畢竟是陰柔的化身。

所以,母親可以在一些事情原則上體現出一點陽剛之氣,讓自己看起來更中性化一點,讓孩子不要只接受溫柔的一面。

綜上,母愛時常被愛情所羈絆,母愛的力量源自女性的本能和堅韌的品質。

母愛是可以改善提煉的,需要女人強化自己的內心能量,鍛鍊自己的氣質心性。

結語

母愛,並不應該遭到世界上其他感情的羈絆,母愛是獨立而偉大的,任何女人都有權利愛自己的孩子,保護自己的母愛不受其他情感的侵犯,甚至可以"凌駕"愛情之上,這一點對於單親母親來說極為受用。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更多情感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愛的釐米》佟大為崩潰:窒息的母愛,給所有單親媽媽都上了一課
    是不是覺得一個母親有這樣的想法,很變態?《愛的釐米》佟大為崩潰:窒息的母愛,給所有單親媽媽都上了一課。02單親媽媽很容易犯一個錯誤,那就是把孩子視為自己的一切。單親媽媽會因為自己婚姻的失敗,而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但是這種疼愛會給孩子造成無形的壓力。有的單親媽媽對自己婚姻的不幸以及對前夫的怨恨,也會讓孩子生活在痛苦之中,很為之反感。你可以很愛自己的孩子,但是不要讓你的愛給孩子造成一種壓力,愛要適度。
  • 媽媽再愛我一次觀後感八篇
    看完《媽媽再愛我一次》,我深刻地懂得了:世上最親的人是母親,世上最真誠的愛是母愛,母愛是偉大的!媽媽,我永遠愛你!  第二篇  今天我們觀看了僅三分多鐘的微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生命是堅強的,但又是脆弱的。生命只有一次,再多的後悔與補償,也無法彌補失去的愛,也無法使失去的生命重新變得鮮活。我們只有注意交通安全,謹慎駕駛,這才是對己對人負責,這才能使更多的人生活得安定幸福。  看完了這部微電影,我一直沉浸在哀傷之中。作為小學生,我們應該珍惜生命,自覺遵守交通規則。讓交通安全的警鐘在我們身邊長鳴,讓生命和交通燈一同閃光!
  • 比《媽媽再愛我一次》更深刻的母愛電影,鞏俐和失聰孩子擔任主演
    這部電影的表現手法很樸實,沒有刻意的煽情,卻被齊魯晚報評價比《媽媽,再愛我一次》更深刻。這部電影就是2000年上映的劇情片《漂亮媽媽》。單親媽媽帶著兒子生活已然不易,更何況孫麗英的兒子鄭大還是一個失聰的孩子。聽劇情設定就知道,這是一部很好哭的電影。慶幸的是,雖然劇情很老套,但導演並沒有刻意煽情。影片比較寫實,沒有大起大落的情緒渲染,比較打動人的是孫麗英的堅韌果敢,和孩子鄭大的懂事。
  • 【母親萬歲】在線電影-臺灣經典老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
    88年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感人片段 》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之超感人的片段 致敬偉大的母愛 角色介紹:      1990年,影片在內地造成了轟動,同年6月左右,《媽媽再愛我一次》開始在全國試映,首先是在武漢熱起來,然後是上海,在全國鋪開放映是在同年9月份。到1990年底的時候,共發行了397個拷貝,觀眾人數超過2億,票房上億元---當時的電影票價有1元到3元的,也有三五毛錢的。
  • 1989年,《媽媽再愛我一次》催淚斷腸,當年爆款成今日「俗套」?
    影片講述的就是一個「孤兒」流浪的故事,最後的結局很好,「孤兒」終於回到媽媽身邊,得到了母愛。所以母愛本身並不存在爭議。直到1989年,另一部叫做《媽媽再愛我一次》的電影出現了。它先在臺灣上映,後來又在全國上映,這部電影就又啟用了《世上只有媽媽好》做主題曲,這回這首歌就徹底火了。
  • 《山海情》主演閆妮:我是單親媽媽,我的母愛背後有淚水
    《山海情》主演閆妮:我是單親媽媽,我的母愛背後有淚水作為「西北幫」女演員的代表人物,閆妮一個多月前主演的《裝扮舞臺》,著實讓她火了一把
  • 致敬偉大的母親 《媽媽再愛我一次》電影曾讓億萬人潛然淚下
    上世紀80年代,令人集體揮淚的臺灣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的主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
  • 《媽媽再愛我一次》是一部人性化、生活化、通俗化的情理悲劇
    《媽媽再愛我一次》是一部人性化、生活化、通俗化的情理悲劇《媽媽再愛我一次》黃秋霞與林國榮是一對真心相愛,並早已珠胎暗結的浪漫情人。他們本想著以天地為證、日月為媒,準備一生廝守。可惜,萬事總不能隨意,林國榮的父親是當地著名的大企業家,而黃秋霞的母親卻是風塵女子。
  • 《媽媽再愛我一次》回憶催人淚下
    《媽媽再愛我一次》1933年改編自《風女十八年》是以倒敘的方式進行,講述母子十八年後在瘋人院的重逢,回憶了十八年前發生的讓人們為之感動落淚的故事。影片開始,是一對戀人真心相愛,卻因世俗的觀念無法在一起。婆婆以門第思想拆散一對姻緣,又拆散相依為命的母子,反應了當時封建社會思想頑固與悲催,一手造成本不該發生的人間苦情大戲。
  • 在2013年完成的《我的影子在奔跑》張靜初飾演溫柔堅強的單親媽媽
    在2013年完成的《我的影子在奔跑》中,張靜初飾演溫柔堅強的單親媽媽「田桂芳」,獲得第2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提名。雖然這不是她最重要的獎項,只是國內著名獎項,但在主流政府獎項中,這是罕見的「個人榮譽」。
  • 《黃金花》:媽媽再愛我一次
    這個世界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再苦再累,再難熬也只能自己撐過去沒人替你承受更沒人替你堅強勇於擔當,自我救贖才是唯一出路當媽媽又一次拿起刀,準備出發時,光仔卻異於平常的大哭大鬧,他在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挽回步入歧途的媽媽。
  • 10部劇名帶媽媽的電視劇,媽媽的愛很無私,你看過幾部?
    第一部:《媽媽再愛我一次》《媽媽再愛我一次》由楊童舒、嚴志誠、小涓子、胡亞捷領銜主演的親情倫理劇。講述了悲情母親蔣安雯在丈夫變成植物人後,用真心感化繼子,並帶著孩子一次又一次的與命運抗爭的故事。整部戲都是充滿著對人間溫情的歌頌和對家庭倫理道德的評判以及對積極向上、堅強不息生活態度的肯定,在細膩委婉的表現手法中凸顯悲壯,以喚起人們對真善美的讚美和渴望,引發社會倫理及人性的思考。第二部:《單親媽媽》《單親媽媽》是由陳松伶、蔣毅、劉愷威、劉庭羽等主演的大型都市勵志劇。
  • 世上只有媽媽好——《媽媽再愛我一次》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這首朗朗上口的歌相信大家一定並不陌生,但大家可能有的不太了解,其實這首歌是出自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當中的插曲。記得在我小的時候,每當母親節的時候,電影頻道總會放映這部電影,所以這部電影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映像。
  • 26歲日本單親媽媽獨自帶娃:單親媽媽如何給孩子更好的教育?
    其中一次節目跟拍到一位在酒店工作的26歲單親媽媽,19歲結婚生子,結婚2年半就離婚的她,一個人獨自撫養孩子,還經歷了母親過世的悲傷。但即使跌落人生的低谷,她依然相信人生總會有辦法,努力笑著過生活…節目組來這位媽媽租的房子裡,每月9萬日元(約人民幣6000)的租金。
  • 【書單】百種媽媽 一種母愛:繪本裡的母愛
    媽媽,有時候並不是個完美的媽媽。媽媽,既脆弱又勇敢,既柔軟又堅強。從數十個有關母親的故事中,我們更理解母愛,也更理解自己。謝謝你,我的媽媽。寶寶閱讀為媽媽們準備了各式〞歌頌〞母愛的繪本故事。在對孩子講完這些故事後,別忘了要〞非常不客氣的直接〞提醒孩子們說:媽媽,我愛你!這樣子就對了啦~呵呵!
  • 偷情畫家:韓國版媽媽再愛我一次
    沒辦法,女人的母愛一旦被激發,男人的愛情就可以退到一邊涼快去了。不是有句話叫女子本弱為母則剛嗎?(4)電影的下半集我們可以把它當韓國版《媽媽再愛我一次》來看。轉眼過了7年,淑淑成功地把兒子賢賢教育成了一個知冷知熱的媽寶,為了給兒子創造更好的讀書環境,淑淑打算用多年的積蓄為兒子買套學區房。
  • 《媽媽再愛我一次》沒做過母親,永遠不會知道母愛的偉大
    《媽媽再愛我一次》是臺灣獨立製片富祥公司1989年出品的臺灣倫理悲劇片,由陳朱煌執導,楊貴媚、李小飛、謝小魚、文英、陳淑芳,孫亞東等人主演,影片於1989年上映。影片改編自臺灣民間故事《瘋女十八年》,以倒敘方式進行,描寫精神病醫生林志強(孫亞東飾)尋找失蹤18年的母親秋霞(楊貴媚飾)的故事。故事講述秋霞原本與國榮相戀了,畢竟國榮家很富裕,而秋霞是私生女,所以遭到了國榮母親的反對。但是秋霞已經懷孕了,於是國榮的母親找到她給了一筆錢,讓她打掉孩子,並且不同意倆人再有來往。
  • 經典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曾看哭了多少人?但你真的看懂了嗎?
    你還記得小時候那首被無數人唱了一遍又一遍的《世上只有媽媽好》嗎?哪怕是到了當下,這首歌也仍然被無數人傳唱,但卻很少有人記得這首歌背後的那個故事。說起人生中第一部讓我看到哭的電影,那應該是小時候數學老師帶著全班一起看的《媽媽再愛我一次》了吧,記得當時我們全班同學包括數學老師在內的大幾十號人,全都看哭了!今天就帶大家再來回顧一下這部看哭了無數人的老電影吧!
  • 單親媽媽不需要「堅強」,只需要「好好愛」!
    離了還要「愛」,婚姻沒了,愛不能沒有。孩子不需要教育,愛他就好。讓自己開心快樂、活得有意義,就是對孩子最大的愛,最好的教育。前言:昨晚,愛與幸福小水滴平臺又推出了一期分享。這是一位單親媽媽的分享。這位單親媽媽,我特別熟悉,我看著她一點點地成長,沒有因為孩子成長很快,而放鬆自己。
  • 《婆媳的戰國時代》熱播 張靜靜挑戰單親媽媽
    ,堅強執著的撫養女兒並用愛化解和婆婆之間的矛盾。青年演員張靜靜首次與著名演員傅藝偉合作飾演婆媳,當軟妹子遇到惡婆婆勢必少不了一場血雨腥風的「家庭戰役」,婆婆的重男輕女和丈夫的軟弱無能讓張靜靜飾演的王慧中下定決心寧可當單親媽媽也要離開那個家。在《婆媳的戰國時代》裡,王慧中面對極品婆婆的各種無理要求和懦弱丈夫的不作為選擇離開,自己照顧撫養女兒的生活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