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塔夫·艾菲爾是一位法國工程師,他設計並監督了艾菲爾鐵塔的建造。
誰是古斯塔夫·艾菲爾?
古斯塔夫·艾菲爾大學畢業後開始專攻金屬結構,他早期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橋梁方面。1879年,自由女神像的總工程師死了,艾菲爾被僱來代替他,繼續設計建築的金屬骨架。1882年,古斯塔夫·艾菲爾開始建造當時世界上最高的橋梁,加拉比特高架橋。不久之後,他開始研究後來被稱為艾菲爾鐵塔的東西,這個結構將鞏固他的歷史地位。
早期生命
古斯塔夫·艾菲爾於1832年12月15日出生於法國。他從小就對建築感興趣,後來參加了巴黎的藝術和製造學院,古斯塔夫·艾菲爾1855年畢業,開始從事他的職業生涯,古斯塔夫·艾菲爾專門從事金屬建築,最著名的是橋梁。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他做了一些研究,找到建立更輕巧、更堅固的結構的方法。
自由女神像
自由女神像高高聳立在紐約港,象徵著美國,象徵著自由的崇高理想。自由女神高舉火炬屹立在美國國門已有128年了。
在世界上,跟這樣巨大雕塑像一樣齊名的藝術品寥寥無幾。這就是那高達93米,俯瞰紐約港的自由女神像。她高高聳立在那裡,象徵著美國,象徵著自由的崇高理想。
古斯塔夫·艾菲爾建造了美國紐約自由女神像的框架。紐約自由女神的內框結構即是艾菲爾鐵塔的形狀,外觀雕塑為銅製,因氧化而變綠。
早期項目
艾菲爾最早的項目之一出現在1858年,當時他負責波爾多的一座鐵橋的建造,到1866年艾菲爾已經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當他為1867年的巴黎畫展設計拱形機器畫廊時,他的聲譽已得到鞏固。1876年,他設計了位於葡萄牙波爾圖杜羅河上的一座525英尺的鋼拱橋瑪麗亞·皮亞橋,該橋於次年竣工。大約20年後,他在法國建造了一座540英尺高高架橋,這是他著名的設計。這座吊橋位於水面400英尺以上,是世界上建造多年來最高的橋。
隨著事業的發展,古斯塔夫·艾菲爾離開了橋梁工程,例如在1879年,他為法國尼斯的天文觀測臺建造了圓頂,這個圓頂是可移動的。同一年,當自由女神像最初的內部工程師意外死亡時,艾菲爾被僱傭來代替他參與這個項目。他為雕像創造了一個新的支撐系統,這個支撐系統將依賴於骨骼結構而不是重量來支撐銅皮。艾菲爾和他的團隊從頭開始建造了這座雕像,然後將其拆除,以便前往紐約港。
艾菲爾鐵塔
艾菲爾鐵塔因1887年在巴黎舉辦的1889年世博會而聞名。該塔由12000個不同部件和2500000個鉚釘組成,所有的設計和組裝都是為了應對風壓。這種結構是物質經濟的奇蹟,在艾菲爾多年的造橋生涯中,這種結構是完美的。如果它被熔化,塔樓的金屬只會填滿它大約2.5英寸深的底座。
旁觀者都對艾菲爾能在兩年內建成世界上最高的建築(984英尺)感到敬畏,並被這座塔的獨特設計所折服,大多數人嘲笑它是無用的。儘管這座塔很快就吸引了遊客,但直到幾年後,評論家和巴黎人才開始將它視為一件藝術品。
艾菲爾鐵塔還引導艾菲爾對空氣動力學領域的興趣,他用這個結構進行了幾次實驗,並在它的底部建造了第一個空氣動力學實驗室,後來把實驗室搬到了巴黎郊區。實驗室包括一個風洞,艾菲爾在那裡的工作影響了包括萊特兄弟在內的一些首批飛行員。艾菲爾接著寫了幾本關於空氣動力學的書,最引人注目的是1907年首次出版的《空氣和航空的阻力》。
古斯塔夫·艾菲爾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年對氣象學產生了興趣,在1923年12月27日去世之前,他一直在研究這個課題。艾菲爾主要作品有巴黎博覽會機器展覽館、法國特呂耶爾河上鋼拱橋,跨度162米,高出水面120米、紐約港自由女神像的骨架等。他大膽創新設計的艾菲爾鐵塔震驚了全世界,人們稱他為「用鋼鐵創造了奇蹟的人」。他在巴黎郊外設計了第一座空氣動力實驗室,1921年他把實驗室贈給國家。古斯塔夫·艾菲爾是一位在人類建築史上創造奇蹟的工程師,將被人們永遠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