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穿制服的原因大部分是因為如果周末要去學校參加部活的話會很方便。
不過要講開來,其實這個問題是和日本人的制服情結有關的
如果說提到日本制服這個話題,應該會有很多想像吧?大概第一個浮現在腦海的印象是日本的校服。其實除了校服以外,工人、醫生、護士、駕駛員、警察、軍人等等都有著格子標誌性的制服。進而說到ACG的話,所謂的COSPLAY也可以說是制服文化的一種延伸。
如果簡單地觀察日本社會的話,我們很容易下一個結論,那就是:日本人是一個喜歡制服的民族。確實如此,像日本這樣的對於制服有著病態喜愛的民族可能找遍全世界都找不到了吧
那麼究竟為何日本人這麼喜歡制服呢?
一般來說,日本人被認為是一個保守的民族,因為獨特的島國文化,再加上單一民族,所以日本得以保持了長期的「獨特性」。同時雖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日本被美軍佔領過了,但是日本的獨立國家的地位並沒有被破壞。為了維持這樣的「獨特性」,內部不免就會生出「組織性」和「保守性」這兩種民族性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日本人喜歡強調「閱讀空氣」(KY)中得知。也就是說實際上,守護組織、建立團體意識等這些在歐美人看來壓抑人的天性的這些特質實際上是刻在日本人的骨子裡的,是融化在日本人的血液中的。
對此,象徵著組織性和保守性的,就是所謂的制服了。正因為有著制服的存在,可以很明顯的區別於他人,同時對於和自己穿著同樣的制服的人來說也很容易萌生團體意識。所以說,日本人對於制服的崇拜,倒不如說是日本人對於固定職業崇拜的這種說法來得恰當。看到了帥氣的警察制服,並不是崇拜於警察制服本身,而是崇拜於警察這個職業的嚴謹和莊嚴。同時學生制服也是一樣的道理,並不是說學生制服真的非常好看讓人產生了喜歡的思想,而是人們對於學生時代的懷念寄托在了學生制服這一具象化的物品之上,每當看到學生制服便會想起自己的青蔥年華。每當看到學生制服便想起了自己不羈的歲月的苦澀的愛情。
所以說為什麼在ACG當中即使去了異世界也要穿著校服呢?因為是強調該角色的學生的身份。如果不穿校服的話,該角色的學生這個屬性是無法立刻展現給讀者的。而最直接暴力的方法就是穿上校服。
再一個原因就是,其實漫畫當中刻畫人物的手法就那麼幾個,而且同一個畫師筆下基本上臉都是畫的差不多的,如果不從衣服上面著手的話,很難從髮型上面去完美塑造一個很有特色的角色形象。為了讓那個角色一目了然,讓讀者看到這個角色的第一眼起就能夠大致判斷出這個角色擁有著怎麼樣的屬性,著裝是一個很重要的點。
比方說在穿越大片 不可思議遊戲 中
女主一直都是穿著校服的,這樣雖然有著違和感
但是正是因為這種違和感,時刻提醒著讀者女主的身份是一名高中女生。
如果換了和時代相同的服飾,一下子味道沒有了,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美麗女子。
不負責任的說,每一個日本人從出生到死都在與制服打交道,出生時候的嬰兒服、幼兒園時候的制服、義務教育時期的制服,甚至到了大學開始和西裝這一社會最強大的制服打交道。每個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斷不斷地換制服中度過的。
為了切換不同的社會身份,人們會不斷地換著制服。
軍人的身份
為了體現不同的資格,人們也會不斷地換著制服。
護士資格
我們習慣首先從一個人的外表去判斷一個人,猜測一個人的身份地位職業年齡等等等等。這些便是制服文化所存在的土壤。
如果我們再去看看歐美的文化的話,我們可以看到,在文藝復興以來,在神的權威被打破之後。歐美的人是強調個體和個人的,人們不會輕易地從著裝去判斷一個人,正如一個打扮得邋遢的人有可能是一個流浪漢,也有可能是一位搖滾歌手。
其實日本的制服文化和我們中國是何其相象。日本和中國都是從物質貧乏的生活當中走過來不久,還沒有來得及擺脫掉「組織性」「保守性」這兩個民族特質,還沒有從「一表人才」這種判斷標準當中走出。
不斷變化的制服,就是他們的人生
其實還有一些展開,太長了就不推送給各位了。有興趣的話可以點開閱讀原文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