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說著「文化臺獨」,身體卻誠實地在過端午節

2021-02-18 觀察者網

綜合/觀察者網 馮雪

從9日開始,臺灣島內便開始了長達4天的端午假期;與此同步的,還有火藥味瀰漫的文化戰場。

一向挺藍的知名主播李豔秋昨天(9日)在社交媒體臉書發文,三問拒絕廢除「臺獨」黨綱、「天然獨」始作俑者、同時是現任政府領導人的蔡英文:

為什麼為了2000多年前,一名中國失意政客自殺,我們要連放四天假?

為什麼為了慶賀幾千年前,一批沒有被怪獸吃掉的中國人,我們要連放六天假?

為什麼為了一名亂吃減肥藥,離家出走的中國女子,我們要放假一天,全家團圓?

最後,李豔秋反問道:要「文化臺獨」的蔡政府,還要留著這些「中國假」自己打臉嗎?

李豔秋臉書截圖

根據臺灣「行政院」修正的「政府機關調整上班日期處理要點」,放假節日遇周二或周四一律調整放假,於前一星期周六補上班。今年端午節(6月9日)為星期四,所以6月4日(周六)補上班日。所以,今年島內端午節放假時間為6月9日至6月12日。

父親為國軍軍官,1949年隨國民黨遷臺,女兒李豔秋便出生在桃園眷村。李豔秋早年曾在華視工作,主持《每日一字》、《每日一辭》、《生活論語》等國語文教學類節目。離開華視後,李豔秋投身TVBS,參與新黨大佬趙少康主辦的談話性節目《飛碟晚餐:李豔秋合眾國》。

李豔秋(資料圖)

今年4月,李豔秋投書臺灣東森新聞,談所謂的省籍問題。她回憶稱,父親第一次聽到「外省豬滾回去」時,不禁疑惑:「臺灣人不都是外省人嗎?」李豔秋最初還安慰父親道,這是政客刻意挑起的仇恨,臺灣社會已趨理性。

然而,事態發展都超出了兩人的預料,「政客挑起的族群仇恨,在這塊土地上像癌細胞般蔓延開來」。李豔秋被冠上「外省第二代」的頭銜,標示著「政治不正確」,因此揭發被譽為臺灣之子的前「總統」陳水扁貪汙,就被認為是「親中」,「沒資格」。

文末,李豔秋喊出這樣的呼籲:我以老兵之女為榮,以身為第二代為傲,我的身份認同,由我自己決定。

就在同一天,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蔡正元也在臉書發文,直呼「端午節是非常中國化的節日」。

蔡正元表示,節日是衡量文化成份的指標,臺灣有人積極「去中國化」,且吹牛臺灣是多元文化,否定文化核心就是中國文化,幻想「去中國化」以求「臺獨」,「但臺灣島所有文化節日,幾乎都是中國節日。」

蔡正元還介紹了端午節由大陸傳入臺灣的歷史:隨著1621年中國人開始移民臺灣島,端午節逐漸成為臺灣島上的節日;1683年鄭克塽投降大清前,當時臺灣島上中國人以端午節紀念「開臺聖王」鄭成功,「端午節可說是臺灣島的中國印記」。

那些口口聲聲要「去中國化」的綠營人士端午節都在幹些什麼呢?

9日上午,蔡英文「小英總統與貢寮阿嬤的幸福約定」活動,前往貢寮和當地長者一起包粽子。據悉,這是蔡英文第五年到貢寮與阿嬤們過端午節。隨後,蔡英文還在臉書發文,祝福民眾端午節快樂,一切順利、平安。

蔡英文臉書截圖

「時代力量」的諸位成員自然也沒閒著,昨天前往公園參加臺北龍舟賽。就在開賽前,擔任奪標手的「立委」黃國昌被媒體追問,身材發福是否影響比賽?黃國昌笑回:「不要看不起我。」

進入「立法院後」日漸發福的黃國昌

比賽過程中則發生一段頗具諷刺意味的小插曲。現場一名中年男子突然嗆聲,「不知道屈原是中國人嗎?劃什麼龍舟?」對此,「時代力量」並未回應,只是在臉書發文稱,大家辛苦了,明年繼續努力!最終,「時代力量」獲得分組最後一名。

「時代力量」另一名「立委」林昶佐拉出「還我傳統領域」的橫幅,真搞不懂這「我」和「傳統領域」所指為何?

另一位民進黨「立委」吳思瑤已經連續11年參加臺北市北投區洲美屈原宮主辦的龍舟比賽。贏得勝利後,吳思瑤滿心歡喜在臉書發文稱,又蟬聯冠軍了,而且還破了個人紀錄,更破了洲美龍舟賽的史上大會紀錄。最後還向其他參賽團隊喊話:「各隊參賽的朋友,承讓了。明年再拼!」

吳思瑤確定不是在為某品牌做代言?

這麼多人都在包粽子、賽龍舟,還要明年再拼,看來李豔秋要達成「心願」,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本文來自:政經資訊新媒體觀察者網

聯繫·合作:2920915625(QQ)

微信公眾號可以像聊天那樣置頂了,想試試嗎?長按公眾號就能設置

回復「置頂」獲取方法!

相關焦點

  • 嘴上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難為這些"唱雙簧"的臺獨政客了
    近日,發生在臺灣的一幕讓不熟悉政治遊戲的人看糊塗了,但其實一句話就可以解釋——「嘴上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
  • 心理解析:女人嘴上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不僅僅是因為害羞
    對於男生來說,女孩子大概是他們需要用一生才能研究透徹的話題,而且這一輩子應該只能針對一個來研究,這是一項偉大而有充滿樂趣的研究,對於很多男生來說,女孩子說「不要」就是他們最頭疼的問題之一,因為你猜不準女孩子到底是真的不要還是只是嘴上說說,但是大部分男孩子還是可以按照一句話去理解女孩子說的「不要
  • 臺灣端午4天連假,蔡英文被打臉:不是要「文化臺獨」嗎?為何要放「中國假」?
    大陸端午節放三天連假,臺灣以擇日補班、補課的方式,讓民眾從今天起到周日(12日)都能放假,享受到4天的端午假期。如此小確幸的做法遭到臺灣資深主播李豔秋質疑,她認為蔡英文當局要喊著「文化臺獨」,卻留著「中國假」打臉自己,這番言論引起網友熱議。
  • 海峽兩岸丨黃智賢開嗆:「不承認是中國人,臺灣過啥端午節」
    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即將來臨,很多國人都已經提前做好了出行計劃。但是考慮到疫情影響,人們出行聚餐還是要格外小心。現在更多的城市居民更加傾向於在本地郊外旅遊,這樣在放鬆心情的基礎上又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感染。
  • 《乘風破浪的姐姐》之嘴上說著要,身體卻很誠實
    甚至因為王霏霏身材比較嬌小,為了隊伍整齊劃一,寧靜捨棄了上一期的好戰友鄭希怡——1米71的鄭希怡太過人高馬大。這句話是張雨綺親口說的。沒有實力可以練,但是如果不聽話、主意正,就容易拖全隊的後腿。經歷了「艾瑞巴蒂」隊的風波,張雨綺大概已經明了有個「難搞」的隊友是什麼樣的感覺了。她最後選了伊能靜,我有點迷,但是也等於她明確地拒絕了曾經的隊友黃聖依和張萌。想想也挺有意思,別的隊的隊員以後要想方設法再合作一次,「艾瑞巴蒂」隊恨不得老死不相往來。
  • 黃智賢開嗆「不承認是中國人,臺灣過啥端午節」!臺網友竟這樣說
    端午佳節即將來臨,臺灣不少人都規劃好要出遊。名嘴黃智賢6月20日在節目《夜問》上提到,下周即將迎來端午節,臺灣也有4天連假可放,但「臺灣人不是中國人嘛,你不是中國人你跟人家過端午節?划龍舟?吃粽子」。黃智賢表示,除了上述習俗以外,臺灣還時常論戰「南北部粽」,許多人為此爭論不休,還有許多各式各樣的外省粽子,但這些粽子背後含有民族的情感、家族的記憶,為何臺灣人要過端午節、吃粽子?黃智賢的言論引起熱議,臺灣網民辯稱,「越南人,韓國人也過端午」、「亞洲國家也很多在過啊」、「端午划龍舟是百越民族的風俗」。
  • 「端午節」的節日起源、故事傳說和文化習俗
    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的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 為工作透支身體,值不值得?有人嘴上說值得,身體卻很誠實
    一邊輸出毒雞湯「為了工作可以犧牲身體」,另一邊自己為了健康,治療糖尿病,跑去切胃自保。在《女人30+》節目裡,這個35歲的胖姑娘楊天真說,媽媽讓她「不要為了工作犧牲身體,好好照顧自己,別太累了」。但她卻認為,「為什麼不可以為了工作犧牲身體呢? 如果我只活30年,每天都活的很精彩,也很好。」
  • 這絕對是一部讓你嘴上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的美劇
    最近頭條君被安利了一部美劇,本來我是拒絕的,然而卻應了那一句話「嘴上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嘛!」有鑑於此,就將這部劇也安利給大家吧。這部劇的名字叫做《應召女友》。在外國的爛番茄上新鮮指數79%,評價還不錯。而這部劇單憑名字《應召女友》四個字就足以讓人腦補出一些羞羞的畫面了。
  • 「端午節」風俗歷久彌新,文化傳承當遵謹
    今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重午節,對於端午節,大家並不陌生,因為它是一個歷久彌新,承載了兩千多年各民族風俗文化的節日。根據史料記載,端午節最早是先民們用來登高、沐浴、驅邪避毒的節日,「端」據《說文解字》解釋:「物初生之題也」,五月按照地支推算是午月,午為陽,故也稱「端午」為「重午」。同時,五月是仲夏,順陽在上,初五為「午」,因此,五月五日這天,陽氣俱盛。
  • 日本人也過的端午節 日本物語
    日本人過端午的主要活動是為了避邪而吃粽子和柏葉餅,並喝菖蒲酒。在日語中「菖蒲」和「尚武」是諧音,所以端午節漸漸變成了男孩子的節日。為了讓男孩們茁壯、健康成長,將來事業有成,人們在家門口豎起鯉魚旗,擺上武士偶像、盔甲和戰帽,有望子成龍的意思。  日本人也過端午節,他們把端午節稱作「端午(たんご)の節句(せっく)」 ,在節日名稱上還保留著中國文化影響的痕跡。
  • 端午節圖片精選|端午微信祝福圖片帶字|端午問候圖片
    五色新絲纏角粽;棕葉包著朋友情,友善關愛粽是情;門邊插上艾葉香,平安健康永一生。祝端午節快樂!端午佳節粽飄香,全國上下喜洋洋。賽賽龍舟跳跳舞,此時中國文化放聲唱。文化宣傳找段子,祝大家端午節快樂!睜開眼晴時,希望你能看到我祝福,祝你有個陽光般的心情;閉上眼睛前,要你收到我的問候,晚上做個好夢,祝端午節快樂!
  • 中國人過端午節可以理解,為何韓國人也過「端午」,還申遺成功?
    但有一個節日令很多網友不解,那就是中國的端午節與韓國的「端午」。中國人過端午可以理解,但韓國人為何也過端午,竟還申遺成功了?關於兩國「端午」,我們先從其中始末開始了解吧。中國的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始於吳越之地,起先創以祭拜龍祖,後又因屈原事件,人們又將端午節演變成屈原紀念日了。
  • 北隍城島上的端午節
    端午小夥伴們端午假期過得怎麼樣啊想不想知道海島的端午節又有什麼不一樣嗎除了包粽子、煮雞蛋、插桃枝、掛艾葉又有哪些與眾不同的習俗呢小編今日帶你們走進渤海深處看一看北隍城島上別樣的端午節吧掛漁繡在端午節這天,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在家中掛上一種顏色鮮豔的手工繡包——「漁繡」,寓意驅邪化吉
  • 端午節快樂,端午節文案!
    祝你:身體像粽子一樣壯實,愛情像糯米一樣粘稠,工作像粽葉一樣輕鬆,生活像粽餡一樣豐富!端午節快樂!端午節來了,送你一個「快樂粽」,趕走煩憂時刻樂;送你一個「健康粽」,嚇跑傷病平安伴;送你一個「財富粽」,財源滾滾進你袋;送你一個「幸福粽」,家庭和睦生活甜。祝端午節快樂!
  • 鼠年端午節祝福語精選|2020端午節祝福語大全
    2020年是多災多難的一年,但是只要我們不放棄希望,就能夠走出困境,端午節來臨之際,2020端午節祝福語大全也許正是你需要的,能夠為家人朋友同事們送上最真誠的祝福,鼠年端午節祝福語精選總共有20個祝福語,總有一款能夠表達出你的心意!
  • 為啥端午節要吃粽子?有關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
    今天是端午節,那麼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以及有哪些習俗嗎?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了解與端午節相關的知識吧。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其最初為祛病防疫的節日,時間在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
  • 2020端午節祝福語大全 鼠年端午節朋友圈祝福語精選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端午節祝福語大全 鼠年端午節朋友圈祝福語精選 2020年是多災多難的一年,但是只要我們不放棄希望,就能夠走出困境,端午節來臨之際,2020端午節祝福語大全也許正是你需要的,能夠為家人朋友同事們送上最真誠的祝福,鼠年端午節祝福語精選總共有20個祝福語
  • 端午節江蘇各地民俗活動精彩紛呈 展現傳統文化魅力
    江蘇臺記者尹美又:在南京江寧區秣陵街道觀音殿村,一場「匠人精神 非遺傳承」的文化主題活動讓美麗鄉村充滿了濃濃的節日氛圍,包粽子、編五彩繩、製作手工艾草香囊等眾多傳統節日習俗和非遺項目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打卡體驗。 在觀音殿村的仿古市集上,還有琳琅滿目的文創產品,傳統投壺、射五毒、釣龍蝦等小遊戲,讓市民在趣味體驗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 日本人也過「端午節」?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特色習俗?
    五月仲夏之時,國內迎來了五月初五端午節,在這裡小編先祝大家端午節安康!端午節是我們華人吃粽子、賽龍舟的傳統節日,進入農曆五月,人們會紛紛在門前掛上菖蒲、艾葉,以此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提到五月初五,很多人會想到,日本公曆五月五日也有一個節日,但有人會說這不是「端午節」,而是「兒童節」。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兩個節日有什麼聯繫?日本是否有端午節呢?其實,日本最開始同我國一樣,會在農曆的五月五日過端午節,吃粽子、掛菖蒲、喝雄黃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