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第安納州的一名女性最近公開發表了一封信,以一個母親的身份對大學女生們喊話。誰知這封言辭懇切的信竟引來了巨大反彈,當地大學生甚至群起抗議。爭議的焦點,是年輕人中最常見的穿著之一——緊身褲(leggings)。
寫信的女子名叫瑪麗安·懷特(Maryann White),有4個兒子。去年秋天,懷特帶著孩子去聖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參加彌撒,卻在教堂裡看到了讓她覺得很糟心的東西——
一群年輕女生,全都穿著緊身褲和短上衣,就坐在她和家人的正前方。
圖片:大學裡穿著緊身褲的女生。資料畫面
雖然事情已經過去了幾個月,但懷特顯然很難忘懷。她給聖母大學的學生報紙《觀察者(Observer)》寫了一封信,這周,信被刊登了出來。
「我想到坐在我旁邊或後面的男人,他們都忍不住去看那些女孩子的背面。」懷特在這封標題為《緊身褲問題》的信中寫道,「和我一起的時候,我兒子知道不應該盯著女性的身體看,我不在的時候希望他們也是如此。他們當時沒有看,過後也沒有說什麼。但你怎麼都會看見那些黑黑的形同裸露的身體。我不想看的,但這沒法不看到,小夥子們要忽視就更困難了。」
接著懷特請求廣大女生說:「下次再去購物什麼的時候,請想想那些有兒子的母親有多為難,請改穿牛仔褲吧。」懷特還表示,希望緊身褲最終會過時,並建議聖母大學的女生拋棄緊身褲,開啟一股潮流。
聖母大學是一所私立天主教大學,同為天主教徒的懷特也許認為自己的想法在這裡也容易得到贊同。誰料恰恰相反,在看到這封信後,學校的1000多名大學生確實發起了一次潮流運動,不過他們呼籲的是:緊身褲愛好者們,我們一起穿緊身褲去學校吧。
圖片:聖母大學大四女生Kaitlyn Wong在Facebook上發起活動,於周三舉行「緊身褲抗議」。
為了抵制White的言論,聖母大學的學生紛紛曬出了自己的緊身褲照片!
瞧瞧,就是這麼硬核!
還有網友不無調皮地回應:我就是要穿緊身褲,讓男孩子們看我,咋滴?
圖片來自Twitter,版權屬於原作者
「你兒子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我有權利決定自己穿什麼」。
不少男士也站出來捍衛女生穿緊身褲的權利,紛紛Po出自己穿緊身褲的照片。
針對這位麻麻的行為,有網友一針見血地指出:如果你擔心兒子看到穿緊身褲女孩的反應,你應該教會他學會尊重女性,而不是在這裡來教育年輕女孩們該穿什麼不該穿什麼。
「怕不是你的教育方式出了點問題?要求全社會的女性改變著裝方式來方便你教育孩子?這和女生穿短裙就是勾引男人 有什麼區別???」
「這是穿越回18世紀了嗎?都什麼年代了!這年頭男人也穿緊身褲啊」
當然,也有男性網友承認,確實受不了女生穿緊身褲的誘惑。
雖然聖母大學的學生群起反對,但和懷特抱有同樣心情的人其實不在少數。在健身房之外穿緊身褲合適不合適,這個爭論已經持續了很多年,不少高中近年來甚至給緊身褲下了禁令,理由是這樣的穿著對男性學生和教師來說具有「幹擾性」。
圖片:2017年,美聯航曾禁止兩名穿緊身褲的女生登機,引發批評。資料畫面
不過,向來風氣更自由的大學校園一直對緊身褲是開綠燈的,在絕大多數大學,學生要這麼穿著去上課、吃飯、參加活動都沒問題。其中理由也不難理解,多數大學生都是成年人了,女生應該有選擇著裝的自由,男生也應該有控制自己反應的能力。
喜歡或者不喜歡緊身褲本來都是個人選擇,無所謂對錯。懷特的信之所以引起眾怒,最大的原因恐怕是她字裡行間「怪責受害者」的傾向——至少,最讓我自己覺得不適的就是這一點。
「緊身褲問題是一個只有女生才能解決的問題.我們不會裸體上街,因為要尊重那些一定會看到我們的人。我擔心既是因為那些盯著你們看的變態,也是為了那些努力想要不看你們的好男生。」
這樣的措辭,無疑與「被性侵還不是因為你穿得少」之類的論調不無相似。先不說別的,為什麼這是一個「女生才能解決的問題」?不論一個人穿了什麼,任何冒犯行為不是都應該被譴責嗎?況且,既然有紳士能做到不因為別人的穿著而失態,其他「變態」行為造成的問題,又為什麼要從受害者身上找原因呢?
聖母大學的不少男生也是這樣認為。他們說,都是大學生了,所有人都應該懂禮儀規矩,知道不管女生怎麼穿著打扮,都要尊重他們。一名大四的男生也給校報寫了一封信:「我想告訴我的女同學們,你們想怎麼穿就可以怎麼穿。穿什麼衣服去參加彌撒並不代表你的品格,也不會就讓你無權得到我們的尊重。」
也有人為懷特喊冤,說她不喜歡緊身褲純粹出於「代溝」,未必是在教導女生所謂的「檢點」。這一點筆者並不反對,我知道不少長輩也會對此皺皺眉頭,他們不一定是認為這不合適,可能只是覺得緊身褲不符合審美,或是以前沒見過這個潮流。近年來還有人穿著緊身褲去面試,許多人也並不贊同。這種從前被多數人當作瑜伽褲健身褲的東西,使用範圍到底能多廣,這與時代變化下的著裝規範社會禮儀有關,屬於另一個話題。
但懷特信中的不少觀點,的的確確是受了陳舊觀念給弱勢群體施加恥辱感的習慣影響。你們這樣穿,對其他男生不方便,對我教育兒子不方便,這是在期待受害人改變自己,而不是對整個社會提出要求。在#metoo之風已經在全世界引起部分改變的同時,我們仍然可以時不時看到「蕩婦羞辱」等思想的後遺症。
無論如何,每一次類似的爭論都可以引起更多思考和反思,都是一件好事。平心而論,懷特提出的也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一定也有許多對緊身褲不感冒的父母和她想過一樣的事。希望經過這些議論後,他們能夠找到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但不是通過讓女生不要穿緊身褲的方式。
洛杉磯華人圈同城 | 租房買房 | 招聘求職 | 閒置轉讓 | 餐飲美食 | 旅遊接送 | 手機通訊 | 保險服務...
1、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平臺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發布功能;
2、平臺所發布的原創文章與圖片,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3、平臺上發布或轉發的文章與圖片有任何侵權行為,請在平臺發消息給我們
或者E-mail:uschinese66@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