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需要闖蕩四海的勇氣
這段時間,芒果臺熱播的綜藝節目《女兒們的戀愛》大受歡迎。它不但展現了長輩看待兒女戀愛的視角,也為我們呈現了四個女兒的情感進程。
在節目中,杜海濤和沈夢辰的愛情長跑,傅園慧的戀愛初體驗,任容萱的幾次愛情經營,讓觀眾看到了愛情的不同面貌。
但最受關注和議論的,還屬Selina任家萱和張軒睿這對相差11歲的CP。起初大家都不看好他們,年齡的差距,閱歷的差異,身份的尷尬,都是橫亙在兩人之間的阻礙。
在感情上多次受傷的任家萱,總是用厚厚殼包裹著自己,這是她逃避受傷的方式。
但一次次相處下來,張軒睿不僅讓任家萱克服了不安全感,每天都能笑著入睡,還受到了任爸爸的認可。
他們的相處簡單、自然,卻比偶像劇還要甜蜜,俘獲了一大批觀眾的心,甚至有網友特地包車為他們送上祝福。
最開始,任家萱並沒有把張軒睿作為愛情對象看待,甚至覺得節目組的安排很可笑。可愛情的到來,有時候並沒有預兆。
通向幸福的路,其實什麼都不差,差的只是勇氣。
勇敢踏出第一步,很多時候會有意料之外的驚喜。
1.
勇氣是走出安全區,到熟悉的世界之外去冒險。
而旅行是最直接、也最便捷的「冒險」方式。從第一次旅行開始,你身上的一切都將煥然一新。
這樣的故事數不勝數。
在電影《美食、祈禱和戀愛》裡,人氣作家伊莉莎白過著令人欣羨的生活,但愛情和生活的空虛漸漸讓她喘不過氣來,於是她斷然放棄一切,一個人踏上了尋找生命真諦的旅程。
她在義大利享受美食,在印度尋回了失去已久的平衡,恢復了心靈的平靜。她自在又從容,所以當愛情最終來敲門時,一切都恰到好處,一切都順理成章。
此刻的愛是享受,而不是負擔。
有人說,這樣的旅程未免有些刻意和矯情。在真實的生活裡,真能有那樣放棄一切的勇氣嗎?
誠實地說,也許並沒有。但勇氣並非一定要放棄一切,有時候它只是一時衝動,你我都曾有過。
千萬級暢銷書作家喬喬·莫伊斯就寫過一個故事——《一個人的巴黎》。這個故事裡的主角奈爾和你我一樣平凡。
她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省吃儉用,周末和閨蜜小聚,有著固定的交際和朋友圈,生活安全而穩定。然後有一天,她不再想做「中規中矩的女孩」,衝動地想做一回不一樣的自己。於是,她來到一個全然陌生的城市,面對全然陌生的人和語言。
冒險開始了。
一個人,起初總是孤單的,心中只有回家的召喚。
但因為另一個人,另一些奇遇,她找到了內心的勇氣,喚醒了沉睡的自己。
彼時,一個人,也可以是滿足,兩個人,自然更加圓滿。巴黎對她來說,不再只是冒險的城市,而是「我和他」的城市。
「閃閃發光的巴黎包圍著他們,顯得美麗而不真實。此時此刻,巴黎的中心仿佛成了一個幽黑又璀璨的氣泡,而氣泡裡只有他們兩人。」
——《一個人的巴黎》
而在另一個故事裡,「旅行」依然是一次衝動。
電影《愛在黎明破曉前》,講述了美國青年傑西和法國女孩賽琳娜的故事。
傑西在火車上偶遇了賽琳娜,兩人相談甚歡,一見如故。在維也納車站,傑西盛情邀請賽琳娜和他一起下車,一起遊覽這座城市。
賽琳娜起初是猶豫的,但最終還是跟著傑西下了車。
「我喜歡我望向別處時,他望向我的目光。」——《愛在黎明破曉前》
半路下車的勇氣,何嘗不是冒險的衝動?
維也納的一天一夜徹底改變了兩個人的人生軌跡。在此後的人生中,他們還有兩次重逢。可是每一次告別,都像一生那麼久遠。
2.
改變和出走,不是為了逃避眼前的困境,而是為了重新出發,尋回面對恐懼的勇氣。
當然,「出走」的方式因人而異。
任家萱的「出走」是放下心防,跟著對方完成三天的約會;伊莉莎白的「出走」是捨棄一切,遠走他鄉;奈爾的「出走」,是暫時遠離生活圈,開啟一場一個人的旅行;賽琳娜的「出走」是偏離目的地,半路下車,與陌生人遊歷一座城市。
雖然方式各不相同,但你會發現,所有「出走」的故事,都關乎「遠方」——它具有喚醒心靈的魔力,是「出走」的原動力。甚至有人把「理想和美好的生活」比作「詩與遠方」。
人們喜歡旅行和冒險,也正是因為「遠方」的吸引。因為在「遠方」,你能夠遇見理想世界中那個一直想成為的自己,也能夠發現,除了自己生活的天地外,還有那麼多不一樣的人世間。
「遠方」是詩意的,它給了你一個夢:讓你相信,前路也許會有別樣的風景。
那是所有勇氣的來源。
任家萱在遇到張軒睿時,他們是那麼不合適。他不是對的人,不是對的身份、對的年齡。但她發現了他的閃光之處,看到了「遠方」的美,所以並沒有轉身離開,而是給了彼此一次相處的機會,即使前路充滿荊棘。
維也納並不是賽琳娜的目的地,但遇到傑西時,她果斷地下車追隨。因為她知道,「遠方」這場未知的旅程,若是錯過,也許就是一生。
奈爾來到巴黎時,她還是那個怯弱的女孩,害怕一個人去餐廳,害怕跟陌生人外出,但她還是給了自己探索「遠方」的機會。三天的旅程,三天的奇遇,也將改變她的一生。
這就是旅行的意義,冒險家的精神。
(點擊圖片可以跳轉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