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雨

2020-12-27 新華網客戶端

  雨是水的詩經,千絲萬縷的雨作了水的韻腳,將它們譜成了江、河、湖、海,獻身於萬頃田地,孕育了一塘魚肥,滋潤了大地生靈。千江萬川匯聚成海,它們的氣息又蒸騰成雨,千絲萬縷,萬縷千絲……

  北方的雨不似南方。「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一蓑煙雨朦朧在江南水鄉,打溼了許仙的紙傘,散落了唐寅的桃花,溼潤了溫庭筠的青衫。在槳聲燈影的秦淮河,在粉牆黛瓦的西遞村,在初秋傍晚的滕王閣,雨潤了王勃的筆,成就了「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的千古絕唱。在滿城春色的沈園,雨淋溼了陸遊的哀愁,沒有一種酒能醉人,只有人用悲傷醉自己,於是他醉在了「紅酥酒,黃縢酒」的記憶中哀嘆神傷。南方的雨,伴著姑蘇城外的鐘聲,伴著少年的詩歌與牧笛,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而在我生活的北方,一入夏,陣雨便秉雷霆之勢而下,山雨欲來風滿樓,狂風打翻了烏雲的墨,白晝也被染得夜一般黑。雨聲如同唱戲的伶人,雷鳴火閃之際譁啦啦一亮相,是京劇《蘆花蕩》中的張飛,是《嫁妹》中的鐘馗,暢快淋漓地給炎炎夏日澆出個清爽。只需片刻,天又驟然放晴,陽光迫不及待地鑽出雲霞,又是一片晴空萬裡。北方的雨,是陳忠實筆下白鹿原村民日夜祈盼的好年景,是《平凡的世界》中田曉霞和孫少平深情告白的浪漫,是莫言山東高密村的父老用血淚釀成的高粱酒。雨到了北方,行事變得大刀闊斧,或攜帶著冰雹,或裹挾著雪花,傾盡全力地揮灑。當天空放晴之後,常會看到折斷的樹枝,或散落的花瓣,上面的雨珠在陽光的照射下折射著大雨無聲勝有聲的結尾。

  南方的雨是黃梅調,是崑曲,是疏雨滴梧桐,細密溫潤,北方的雨是信天遊,是秦腔,是驟雨打荷葉,遼闊粗獷。或許,在天蒼蒼野茫茫的北方,雨天裡遇不到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但傾盆而來的雨,那麼猛烈,那麼張狂,魯莽得像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懷揣著沒有緣由的心事,一味地轟轟烈烈,一味地酣暢淋漓。若問起心事幾何?溼了的鞋問亂叫的蛙,亂叫的蛙問四周的霧,無非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如夏日的雨,一翻臉就下得稀裡譁啦不明不白。但那雨裡也是有回憶的,在都市紅塵中長大,鮮少親近草木蟲魚,又常常在升學的壓力中,不得縱情於雜學閒書,看雲、聽雨、發呆都是奢侈。而那雨裡的一點點甜,正如歌中所唱:「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與你躲過雨的屋簷。」雨絲紛飛,像年少時胡亂寫下的日記,朦朧的、曖昧的、青澀的往事,如雨後春泥,深藏著落紅的香。多少年過去後,每逢遇見滂沱的大雨,總能想起曾經熱情似火的青春、潦草離散的友情,或者已經分不清那是友情,還是錯過的愛情。

  張愛玲在《小團圓》中寫:「雨聲潺潺,像住在溪邊,寧願天天下雨,以為你是因為下雨不來。」這雨聲裡是聽得出希望的,雖然帶著點自欺欺人的意思,但這雨若不下,便連半點盼頭都沒有了。雨自有雨的好處,一如「悲觀者稱半杯水為空杯,樂觀者稱半杯水為半滿」。聽雨的人不同,雨的意境也不同。巴山夜雨有李商隱的相思,長亭驟雨有柳永的離愁,空山新雨有王維的清幽。人間歲月一如自然輪迴,晴時風,陰時雨。如果途經人生的雨季,不知能否有雅興,將時間的舟暫且停一停,讓生命感受一場沐浴,命運的肌理有時正需要一場及時雨來灌滿乾涸的褶皺。時光緩,雲翳散,雨後沉澱的心境滿載著陽光,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如此,甚好。(周子妮)

相關焦點

  • 蔣捷:聽雨
  • 原創散文:《聽雨》
    聽雨文/雨小荷(河南)聽雨,想想都是很美的事情,何況是真的身臨其境聽雨呢?那是一種美妙的感覺,是人生中一種獨特的亨受。而一位清秀的長髮女子,手握一縷茶香,在窗前駐足、凝望,神色淡然,靜心聆聽雨的絮語……這是我最嚮往的聽雨境界,放下心中的一切煩惱與憂傷,浮躁與焦慮。於寂寥中聽出一份靜怡,一份淡然。聽雨,最好是那種輕柔的細雨,抑或小雨,不急不緩地下著。靜心聽來,能聽出靈魂深處的聲音。
  • 蔣捷《虞美人·聽雨》品鑑
    寫「聽雨」,但詞人並沒有對雨聲和聽雨的情景作具體描寫,而是通過聽雨的不同時空以表現不同心情,寫世事變遷、人生滄桑之感。通過「聽雨」這一細節貫穿起三個不同的人生階段,抒寫自我人生歷程和生命體驗。詞人是寂寞的歌者,飄泊異鄉,彷徨悲涼,在江南煙雨中,吟唱著感傷悽苦的聽雨曲。
  • 蔣捷:少年聽雨歌樓上
  • 少年聽雨歌樓上
    他的兩首詞流傳最為廣泛,一首是《一剪梅·舟過吳江》,一首是《虞美人·聽雨》。今我來寫,聽雨。一個人一生最好的時光,總是在少年時代。即便年少有多少不快樂,我們總是努力記得那個時候的單純美好,因為我們回不去。杜秋娘說的好:「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蘇子會寫:「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 每日分享·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虞美人·聽雨【宋】蔣捷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 「仁美文化」詩歌:《浪花 / 聽雨》
    今天,【仁美文化】欄目為大家帶來詩歌《浪花 / 聽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浪花 / 聽雨雨滴誕生了仰望那碧藍的天空濺起一朵朵浪花燈熄了,最後離開的人記得屋門要輕輕地關曾經握過的手,如同隔著雨季像愛過的臉,模糊了浪花湧上窗子,玻璃在哭泣晴天裡,我尋找雨滴灑落的線條回憶那義無反顧的轉身摘一朵浪花,別在胸前祭奠曾經的誓言聽雨雨絲撩撥回憶時而狂風怒號,時而暴雨梨花猶如初戀的心跳過去的人
  • 聽雨軒/聽雨(外三首)
    聽雨軒/聽雨(外三首) 2020-08-10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躺在被窩裡聽雨聲
    在外野了一周的朋友們開始了返程高峰,宅在家中的人可以躺在被窩裡聽雨聲,何等愜意,何等悠閒,沒有說走就走的旅行,避免了挨宰的可能以及到處是人頭的無奈,當然更多的是囊中羞澀的不夠飽滿,於是宅在家中聽聽雨聲,其樂也融融吧。
  • 【師友好文】黃偉寧:聽雨隨想
    我喜歡在燈火闌珊的夜晚聽雨;雨聲,曾帶給了我很多美妙的享受,有時讓我心生無限的歡喜,有時帶給了我些許的傷感;雨聲,帶給了我各種不一樣的體驗,有時讓我想起生命中所際遇的人與事,有時讓我回憶青春懵懂、幸福而又美好的時光,有時讓我陷入思考人生和憧憬未來的漩渦之中……在今夜,這雨滴灑落的聲音正如一首輕音樂,平緩而輕柔,那是天地間最唯美的抒情;大多的時候,雨聲像極了一首協奏曲,跌宏起伏 ,節奏跳躍
  • 讀蔣捷《虞美人·聽雨》:聽的不止是雨,還有人生
    而在這一眾的寫雨的詩詞中,南宋詞人蔣捷的名作《虞美人·聽雨》則顯得格外特別。一則這首詞並不似其他寫雨的詩詞僅是將雨作為渲染情緒的配角,它整首詞都在寫「聽雨」,雨是絕對的主角;再者這首詞中雨所帶來的感受是變化的,同是「聽雨」,卻因時間、地域和環境的變化而帶來截然不同的感受,而詞人也通過對這些不同感受的記錄,回顧了自己一生的悲歡愁喜。
  • 看山看水獨坐,聽風聽雨高眠
    戴望舒說:「我夜坐聽風,晝眠聽雨,悟得月如何缺,天如何老。」可見詩人也愛雨。夜臥聽雨,半世浮生,一些糾結的往事放下了,解不開的心結也釋然了,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徹底放鬆心情。古人有九雅,聽雨是其中一雅。「看山看水獨坐,聽風聽雨高眠。客去客來日日,花開花落年年。」
  • 快樂晨讀1390:花非花【季羨林:聽雨】
    在中國,聽雨本來是雅人的事。我雖然自認還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卻還很難說。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間的一種動物吧。中國古代詩詞中,關於聽雨的作品是頗有一些的。順便說上一句:外國詩詞中似乎少見。我的朋友章用回憶表弟的詩中有:「頻夢春池添秀句,每聞夜雨憶聯床。」是頗有一點詩意的。
  • 煮茶聽雨念君安,細雨微微洗客塵
    聽雨臨窗聽雨一杯苦丁茶流年生香嘀嗒的雨聲觸動心中的弦縷動思緒閱詩巻默素靜心聽雨 誦詩念君安聽雨煮茶細雨如絲,冷風卷竹簾,小樓聽雨,煮一壺清茶聽雨·賞雨·品雨喜歡在一個人的雨天什麼也不要做什麼也不要想虔誠地閉上眼睛聽小雨平平仄仄聽小雨喋喋不休聽小雨走走停停聽小雨纏纏綿綿沒有嘆息,沒有哭泣,只有對記憶的深深眷戀喜歡在一個人的雨天
  • 【古風美文】聽雨,聽一場春雨的戒、定、慧
    聽雨的過程是一場自己與自己的對話獨具幽謐的屬性竹山一首《虞美人》將聽雨一事變得極具層次感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中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暮年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悲歡離合已道盡 似乎古來聽雨便是添新愁但實際,聽雨自有一種蕭疏況味雨水如茶水,靜心,亦清心聽雨一世,時間綿長,世間通透
  • 虞美人 蔣捷(宋詞)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虞美人 (宋)蔣捷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 詩詞賞析|蔣捷的《虞美人·聽雨》,詞中佳話,雨中人生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蔣捷《虞美人·聽雨》文/甲申聽雨,即是聽一段人生。翻到八百多年前的南宋,一個叫蔣捷的詞人正背著他的詩詞歸隱不仕,從此和蒙元朝廷劃清界限。士人的黃金時代在有宋一脈終結,蔣捷號「竹山先生」,便以竹山秉志,抒寫詞中滋味。《虞美人·聽雨》便是其中一首,以雨為聲,以雨說情,以雨為主要線索,字字都是流光片羽的悲歡,無需太多的修飾,就寫出了淡淡的人生境界。
  • 孔鑫雨詩集《攬夢聽雨》研討會在東莞東城舉行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餘曉玲 12月26日下午,由東莞市作家協會東城分會主辦的孔鑫雨詩集《攬夢聽雨》作品研討會在東莞市文化館東城分館舉行。
  • 唐詩宋詞中的雨,獨愛蔣捷的聽雨,從曾經的迷茫到現在的豁然開朗
    聽雨的三個境界逸客最喜歡的就是蔣捷的《虞美人·聽雨》,這首詞寫出了人生三個階段聽雨的感受。或許在這首詩中有和作者一樣的感同身受吧,在蔣捷的詞中,每一滴雨滴都是一個年齡段的禪語,需要每個讀者親自去悟。在很多美麗的自然景色中,只喜歡聽雨,其餘的景色都喜歡用眼睛去看。在細雨濛濛的世界裡,能聽到自己內心的悲傷,能感悟唐詩宋詞中遺落的意境,這些獨白會靜靜地歸隱於默默的文字之間。
  • 山外小樓夜聽雨,絕對不可錯過的中國風
    《山外小樓夜聽雨》原唱:XUN 填詞:耕耕譜曲:Xun 編曲:王柏鴻《山外小樓夜聽雨》 是一首中國風療傷治癒系歌曲,由北京千和世紀文化傳播有限於2015年12月8日發行,收錄在專輯《山外小樓夜聽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