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王何鴻燊的葬禮前幾天在香港舉行,無論是政商界還是娛樂圈,很多大咖都來到了現場。
賭王之所以受到這麼多人的尊敬,一是因為他的事業做得很大,在香港具有很大的影響力,二是因為賭王一生熱愛公益,熱心幫助他人,前來告別的很多人都曾經或多或少的受過賭王的幫助。
其中有一位特殊的老太太,她也參加了賭王何鴻燊的送別儀式。
她說39年過去了,自己一定要親自來送一送何先生,表達自己對他的感謝。
那麼究竟是怎樣的恩情,讓這位老太太記了39年之久呢?讓我們一起來一看究竟吧。
1981年,老太太的丈夫病重,已經全身腫脹。她陪同丈夫到中山看病,看完後經澳門返回香港。
他們在深夜三點買了一張船票。婆婆要求工作人員給她的丈夫凳子,但工作人員說不。
這時,婆婆看到三名穿西裝的男人經過時,她拉了其中一個,請對方幫助她找凳子。對方不僅沒生氣,還要求工作人員安排婆婆在船上的家庭位置。
被她拉扯的人正是何鴻燊。當時,每班船都有六個家庭職位,這是為家庭成員保留的。
賭王將婆婆帶到座位上,當她在船上時,婆婆的丈夫去洗手間。何鴻燊給她寫了一張卡片,並告訴婆婆她丈夫的病不能治癒。將來如果有什麼困難的話,她將卡片帶到康樂大廈37樓,屆時有人會幫助她。
四個月後,老太太的丈夫去世了。她保留了卡片,雖從未向何先生尋求幫助。但有了這張卡,她回去探親時可以交換免費船票。
她說:「我一個人帶三個孩子,當然我的生活很悲傷,但是我從未把這張卡去找他。我非常感謝他。這張卡對我來說是極大的鼓勵和支持。」
說完這些的時候,老太太一直在誇讚賭王,說賭王何鴻燊這麼有錢,但是一點架子都沒有。
因此這麼多年以來,老太太一直都記得賭王何鴻燊的這份恩情,如果當年不是因為賭王何鴻燊,很可能就會耽誤了病情。
一代賭王去世,其風流往事紛紛被扒,精彩程度不亞於一部狗血連續劇。另外就是關於他的5000億巨額遺產分配問題也成為了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
賭王的風流事跡大家都知道,卻不知他是一名真正的愛國人士。
在何鴻燊去世後,圓明園遺址中心發表了題為《港澳愛國人士何鴻燊遺願:盡一切努力促成12個銅像的大團圓》文章,悼念稱:「愛國善舉永存心中,何先生永古。」
2001年,當時身為奧申委顧問的何鴻燊在得知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後,隨即捐資用於興建奧運場館——國家遊泳中心。
另贈名畫《春光和韻圖》給北京奧組委,並且參加了2008年北京奧運的火炬傳遞。
2003年9月,他又花600多萬元的大價錢購入圓明園豬首銅像,捐給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
另外何鴻燊還將5件紀念香港回歸的珍貴藝術品捐贈給國家博物館,包括油畫《南京條約》《世紀大典》《毛澤東會見希思》,青銅雕塑《毛澤東》《鄧小平像》。
2008年,何鴻燊向四川汶川地震災民捐獻1000萬港元賑濟款。
2019年11月,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和澳門回歸20周年,何鴻燊決定將圓明園馬首銅像捐贈給國家文物局,為其百年回歸之路畫上圓滿句號。
除此以外,他還在內地成立了「何鴻燊航天科技人才培訓基金會」,在河北廊坊修建了「何鴻燊培訓樓」,培訓航天科技人才。
誠如賭王家人所說,「取之社會,用之社會」是賭王的重要原則,他在博彩業賺來的財富90%捐贈給社會,10%才是留給公司的。
結語:
一代傳奇賭王就此落幕,世人皆知賭王何鴻燊風流,錢財無數,熟不知何鴻燊還是一位實實在在的愛國人士。
賭王」何鴻燊曾說過:自己一生最中意被人稱為「愛國資本家。
雖然何鴻燊去世了,但他教育後代「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原則一直被子女所牢記。
願一代愛國人士精神永存在後代人心中,影響著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