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陳嵐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重症病房護理患者。 受訪者供圖
「我們的身體都還可以,趁腿腳還利索,到處走走看看。」「阿姨,您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呦!」「嵐嵐,中秋節快樂!」……12月8日,記者在陳嵐的手機上看到她和一位備註為「武漢胡阿姨」的好友的聊天記錄。
「這位胡阿姨60多歲,是我支援武漢時,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重症病房護理過的一位患者。」陳嵐說,她手機裡有許多她在武漢護理過的患者,他們成為了朋友,經常在微信上彼此問候、互動。
陳嵐是商丘市中醫院急診科護士長。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當時有著13年重症護理經驗,身為重症醫學科護士長的她第一時間向醫院遞交了請戰書,2月21日,她帶領護理團隊加入河南省第十一批援鄂醫療隊出徵武漢,進駐武漢大學人民醫院。
陳嵐說,先有大家後有小家,科室是小家,作為護士長她有義務去支援國家這個大家。作為護理領隊,陳嵐不僅要督導隊員們提高護理質量和救治成功率,指導護理查房、疑難護理的治療,更要切實保障護理團隊的健康安全。
「我乾重症時間長了,這些年輕人跟著我,我看著點兒多說說,多指導,我放心。」醫療隊護理人員被分成兩組,陳嵐分組時有些「偏心」,因為另一組帶隊的護士長韓莉經歷少,陳嵐就把大部分經驗豐富的人員都分在了韓莉組,而她自己則帶領新人較多的一組。「我們出來了就是一個整體,治好病人保護好自己就是最終目的。」陳嵐說。
「當時隊員李曼家中的雙胞胎孩子只有2歲多,程平的孩子只有1歲多,還未斷奶,郭兵權的妻子懷孕8個多月,還要獨自照顧3歲的幼兒,孩子出生時,郭兵權雖然回到了商丘,但由於在酒店,也未能陪伴在身邊。」陳嵐說,援鄂隊伍中有很多年輕隊員,他們舍小家顧大家,在武漢出色地完成了醫療救治工作,為抗疫做出了極大貢獻。在武漢時,怕隊員們想家,每天回到駐地後,她都會找大家聊天談心,關心她們的工作和生活情況。
在武漢工作期間,陳嵐負責護理全面工作,不僅要管理隊員,做好感染控制,協調關係,還要負責全病區的消殺、清潔工作。陳嵐所在的病區有26個房間,每天上午,她要把26個房間清潔消殺一遍,穿著防護服隔離衣,一次做下來要將近4個小時,等清潔消殺結束,她已經渾身溼透,出了病區幾乎要癱下來。下午上班時,她要把所有能重複使用的物品進行消殺,晾乾。泡護目鏡的大儲物塑料箱裡是高濃度的84消毒液,這樣的箱子有很多,她要把裡面的消毒物品一個一個撈起來,然後用清水衝乾淨,再把消毒液一盆一盆舀出來清理乾淨,換上新的消毒液。84消毒液刺激呼吸道,每次她都被刺激得頭暈眼花。
陳嵐說,從武漢回來隔離期間,社會各界、醫院領導和科室同事還多次對他們進行了慰問。細心的同事還給幾位過生日的隊員過了難忘的「集體生日」。「大家雖然付出了,但是卻收穫了許多溫暖。」陳嵐說。
10月21日,陳嵐榮獲河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此外,她還獲得過商丘市百佳護士、商丘市「三八」紅旗手、商丘好人、紅十字奉獻獎、商丘市優秀護士等榮譽稱號。
「一個人一旦愛上她所從事的事業,她就能從事業的奮鬥和成功中獲得最大的快樂和滿足,找到護理工作的動力。」陳嵐說,她以克魯普斯卡婭的這句話為信條,始終以飽滿的工作激情和忘我的工作態度,立足所熱愛的護理事業,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