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自己夠狠!」這是陳凱歌導演看過胡杏兒飾演的李紅琴後,做出的評價,似乎也在無意之中對胡杏兒的演員之路做出了高度概括。
17年前,一部《衝上雲霄》讓很多觀眾認識了蘇怡。一個有著先天性心臟病,卻依然樂觀開朗的小女孩。
蘇怡對生命有著無比的熱忱,她會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個瞬間,她永遠把別人的快樂當做自己的快樂。她喜歡機長唐亦珅,默默地為他付出了許多,甚至願意成全他和以珊。在蘇怡的心裡沒有「自私」這兩個字,她短暫的生命因她的善良而變得無比精彩。
其實,蘇怡的角色形象並不新奇,也可以說有些俗套,但就是這樣一個「俗」角色,讓許多觀眾牢牢地記住了胡杏兒。
拍攝《衝上雲霄》的那一年,胡杏兒23歲,蘇怡也是二十出頭,剛好年齡相仿。而頂著「最醜港姐」出道的胡杏兒,和知道自己隨時可能離開人世的蘇怡更是心心相依,她們都想用自己的方式來證明自己。
從某種角度來講,蘇怡也是個「狠」角色。她可以為了珍惜生命,去做所有對生命有意義的事情;她可以為了愛情,放手成全愛人的幸福。善良的狠人永遠值得一個幸福的結局,蘇怡成功了,她在生命的最後得到了愛情的饋贈。
與此同時,胡杏兒也成功了,她讓一個女二的存在感遠遠超過了女主。而且,當時飾演女主的陳慧珊,還是TVB的當家花旦之一。
給觀眾留下一個深刻的角色形象是幸事,但也由於這樣一個深刻的「標籤」,讓觀眾開始詬病「角色雷同」「演技千篇一律」。
2006年,胡杏兒遇到了一個改變形象的角色——《肥田喜事》中的女主角何美田(肥田)。為了扮演這個「人肥心善」的角色,胡杏兒增肥近40斤,成功轉型「黑胖美」。她將肥田這一角色演繹得十分生動可愛,樂觀積極、堅持不懈的肥田鼓舞了許多觀眾。
那一年,肥田成為了全港熱議的話題,胡杏兒也憑藉這一角色首次入圍了最佳女主角獎項。
《肥田喜事》之後,胡杏兒僅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又恢復苗條身材。從「暴增」到「暴減」,不對自己狠一點是做不到的。
2007年,胡杏兒開始嘗試不同的角色,從《魚躍在花見》的嬌小姐,到《怒火街頭》中的律師王思苦,再到《萬凰之王》裡霸氣的皇后沅宛,她用自己精湛的演技告訴觀眾:胡杏兒是可鹽可甜可颯可狠的。
2011年,她憑藉在《萬凰之王》中的出色表現,獲得TVB萬千星輝頒獎典禮「最佳女主角」和「我最喜愛的電視女角色」獎、Astro華麗臺電視劇大獎「我的最愛電視女主角」,以及全港市民投票得來的「非凡風採女藝員」。三料視後,可謂風光無限。
2013年,闊別十年的《衝上雲霄》開拍續集,TVB四小生挑大梁,胡杏兒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女主。陽光帥氣的女飛機修理師,讓觀眾們對她的認知又煥然一新,但在這之後,胡杏兒似乎消失了……除了看到她結婚生子,有了幸福的家庭之外,很少見到她有作品問世。
再次正式以演員的身份走到鏡頭前,或許就是2017年的那部熱播劇《那年花開月正圓》了。和孫儷演對手戲,胡杏兒再一次對自己發狠了。
拍戲期間,身懷六甲的胡杏兒不僅反覆練習國語,希望用原聲出演,還堅持雨中不用替身。為了保證拍攝效果,她和孫儷拍打戲的時候,該推就推,該踹就踹,還死命地揪著孫儷的頭髮不放手。
正是因為有了胡杏兒對自己的這股「狠」勁兒,《那年花開月正圓》中胡詠梅的形象被塑造得十分飽滿。胡杏兒說,「我特別怕演一些沒趣的角色。雖然戲份很多,但完全沒有發揮的機會。如果是這樣,我情願不演。」
在《演員請就位2》中,胡杏兒是這樣形容自己的:
「搞一下事業」說起來風輕雲淡,做起來卻讓導演們讚不絕口。
《親愛的》原片主演趙薇自愧不如,說自己當時學不來導演要求的方言,所以才用了自己的家鄉話,而胡杏兒只用了短短幾天的時間就說起了一口流利的安徽話。就連爾冬陞導演都詫異地問:「她是香港人麼?」
為了塑造形象,胡杏兒把自己從頭到腳變成了「農村大媽」;為了塑造形象,胡杏兒刻意幾天沒有去見自己的小兒子。人們常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當胡杏兒以李紅琴的形象出現在熒幕上的時候,所有人都驚呆了。
準確的情緒拿捏,瞬間的母親力爆發,從拒不承認罪行的「人販子」到無可奈何的「母親」,胡杏兒完全把這個「值得同情的人販子」活生生地帶到了所有人面前。
自然細膩的表演是需要生活做支撐的,一個演員塑造出的令人難以忘懷的角色,往往就是和她自身的經歷息息相關。從被質疑到被認可,從光環之下到熒幕背後,從可愛的小姑娘到兩個孩子的母親,胡杏兒的人生閱歷,讓她對這種複雜多變的人物性格體會至深。
於是在《誤殺》中,胡杏兒飾演的警察局長拉韞有了更加出色的表現。
「就算他犯了很多不可饒恕的錯誤,他還是我的兒子……」一邊是公道正義,一邊是血肉親情,這種強烈的情緒衝突,催化了無數淚水。
作為一個普通的觀眾,評價一個演員的標準其實很簡單,就是TA的表演是否能夠打動自己,是否能讓自己沉浸在TA所要展現的情緒之中。很顯然,胡杏兒做到了,細數那些她塑造的經典形象,或許再過去十年,我們依然還會清晰地記得。
胡杏兒曾回憶在TVB拍戲的日子,她說,那個時候有時候可能開拍的頭一天才能拿到劇本,你沒有辦法想太多,因為觀眾不會給你找原因,你演得不好,就是你演得不好。
想要拼命地演好戲,是一個專業演員的追求,也只有能真的「狠」下來去「拼命」演戲,才能得到觀眾們的認可。細細想來,這又和我們普通人的工作有什麼區別呢?想要發光發亮,就必須要千錘百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