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月光奏鳴曲

2021-02-18 知樂古典音樂

那些立身揚名、出類拔萃的人,他們憑藉的力量是德行,而這也正是我的力量。

——貝多芬

 

一年秋天,貝多芬像往常一樣外出演出,他來到了一個位於萊茵河畔的小鎮上。也如往常一樣,當夜幕降臨的時候,他在幽靜的小路上悠然地散步著。

夜晚寧靜優美,邊走邊思。這時,忽然聽到有鋼琴彈奏聲隱隱約約傳來,這曲子是他的作品。從琴聲中可以聽出,演奏者雖然技巧還不夠熟練,但情感真摯,似乎想通過琴聲把自己的內心情感盡力表現。

貝多芬自然順著琴聲走了去,停到了一間農舍前,正在此時,琴聲戛然而止,屋裡傳出了話語。

女孩說:「這首曲子真難彈呀,只聽過別人彈過幾遍,但總是記不住,要是能聽貝多芬親自彈一遍該多好呀!」一個男人的聲音,「是啊,要是音樂會的門票便宜點該多好啊」女孩安慰說,「先生別難過了,我也就隨便說說罷了!」

貝多芬聽完後秒懂,推開房門輕輕地走了進去,這樣不打招呼就進去真的好嗎?只見茅屋裡點了一支蠟燭,昏暗的燭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放著一架古老的鋼琴,一位年輕俊美的女孩坐在琴前,她衣衫襤褸、身形消瘦,但面龐清秀。這女孩似乎聽見了有人進來,便警覺地轉頭,貝多芬看到女孩的神情,忽地驚訝,因為她雙目失了。

皮鞋匠,從穿著上來看這個進來的人不像是壞人,(咳,他家也沒啥可偷的可搶的)便問:「先生您找誰?走錯門乎?」貝多芬說:「不,我是給這位女孩彈琴的。」 

女孩聽到這話,吃驚地連忙起身,把琴凳讓給貝多芬。貝多芬坐在琴前,從容地彈起了剛才女孩彈的那首曲子,女孩聽得入了神,一曲終了,她激動地說:「您彈的真好啊!您是?難道是貝多芬先生嗎?」貝多芬並沒有正面回答,「你喜歡聽嗎?喜歡的話我再彈一曲。」

這時窗外刮進來一股風,把蠟燭吹滅了。月光透過窗子照進了房間,好像一切都披上了銀紗,格外美麗。貝多芬凝望著站在他旁邊的窮苦兄妹倆思緒萬千,借著清幽的月光,彈起了一首寧靜優美的樂曲,美妙的旋律猶如涓涓細流緩緩而出。

兄妹倆人靜靜地聽著,仿佛面朝大海,明月初升。微波粼粼的海面上灑滿了銀色的月光。

月亮越升越高,穿過薄薄的雲層照耀下來,頓時海面上起了大風,捲起了大浪。

被月光照耀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拍向岸邊……

兄妹倆聽著醉了,彼此凝望,此時皮鞋匠看到妹妹被月光照耀的面龐,顯得格外美麗。此人此物此景,如同夢中。當他們清醒過來才發現貝多芬早已悄然離開,而剛剛彈奏的那首曲子,是貝多芬即興發揮之作。貝多芬急忙回到旅店,花了一夜把剛才彈奏的曲子記錄了下來。

這就是傳世名曲——《月光奏鳴曲》。直到現在,不論是誰,當再次奏響、聽到這首《月光》,都能聯想到美麗的月色,及這動人的故事。

文/Roland、校對/Nancy


相關焦點

  • 貝多芬月光奏鳴曲
    第三樂章,激動的急板,升c小調,4/4拍子,奏鳴曲式。本樂章擁有精巧的結構與美妙的鋼琴性效果和充實的音樂內容,急風暴雨般的旋律中包含著各種複雜的鋼琴技巧,表達出一種憤懣的情緒和高昂的鬥志。直到全曲結束之前,還是一種作「最後衝擊」的態勢。[1] 曲式分析編輯貝多芬這一時期的奏鳴曲充滿了嘗試性的作法,他企圖重新評價奏鳴曲式主要的創作原理。
  • 貝多芬《月光奏鳴曲》的故事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著岸邊湧過來……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靜的臉上,照著她睜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濤洶湧的大海。兄妹倆被美妙的琴聲陶醉了。等他們甦醒過來,貝多芬早已離開了茅屋。他飛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剛才彈的曲子——《月光曲》記錄了下來。
  • 貝多芬《月光奏鳴曲》是在描繪「月光」嗎?
    導讀:《升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又名《月光奏鳴曲》和《月光曲》,是貝多芬1801年為他的戀愛對象所作,這首奏鳴曲不僅優美動聽
  • 貝多芬《月光奏鳴曲》欣賞指南
    》是貝多芬奏鳴曲集中演出率非常高的一部作品,本文是從月光奏鳴曲第一樂章中所出現的調性和音樂走向著手,對本曲的創作背景和演奏要求等方面進行的簡要分析。成熟時期(1802-1814 年),在這個時期,貝多芬使用了一些新的創作題材,其作品《f 小調奏鳴曲》 讓他的創作到達巔峰。晚年時期(1815-1827 年),這一時期的貝多芬創作的許多藝術構思複雜並且深刻的作品。   1801年,貝多芬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月光奏鳴曲》被創作了出來。 這首作品打破了快、慢、快的傳統曲式結構,表現出一定的特色。
  • 樂曲賞析:《貝多芬月光奏鳴曲》
    為奏鳴曲形式的幻想性的、即興性的柔和抒情曲。一反鋼琴奏鳴曲的傳統形式,貝多芬在本曲的首樂章中運用了慢板,徐緩的旋律中流露出一種淡淡的傷感。第一樂章情感的表現極其豐富,有冥想的柔情,悲傷的吟誦,也有陰暗的預感。雖然伴奏,主題和力度的變化不大,但仍通過和聲,音區和節奏的變化,細膩地表現了作者心弦的波動。這首奏鳴曲包含著貝多芬最原始的構思。
  • 貝多芬《月光奏鳴曲》的傳說&音樂欣賞
    以後,出版商根據這段話,加上了《月光曲》的標題,關於作曲家在月光下即興演奏的種種傳說便流行起來。其實觸動貝多芬創作的不是皎潔如水的月光,而是貝多芬(1770-1827)與朱麗葉塔·圭查蒂(1784—1856)第一次戀愛失敗後的痛苦心情。朱麗葉塔·圭查蒂是伯爵的女兒,比貝多芬小14歲,兩人真誠相愛,因門第的鴻溝,又迫使兩人分手。
  • 貝多芬《「月光」奏鳴曲》欣賞指南
    「月光」奏鳴曲的情感表達及演奏技巧導讀:路德維希·凡·貝多芬,音樂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他創作的音樂集古典音樂的大成,同時開闢了浪漫時期音樂的道路,可以說是古典主義樂派向浪漫主義樂派過度的橋梁,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 貝多芬的戀曲—《月光奏鳴曲》完全版賞析
    一、月光奏鳴曲的創作    樂聖貝多芬的《月光》鋼琴奏鳴曲寫於1801年。這首奏鳴曲之所以被稱為「月光」,是由於德國詩人路德維希.萊爾什塔勃將此曲第一樂章比作「猶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閃爍的湖面上搖蕩的小舟一般」而來的。關於此曲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描寫當貝多芬給一對盲人兄妹演奏鋼琴時,風將蠟燭吹滅了。當時月光靜靜地灑落在這個貧困的小屋裡,灑在鋼琴上和三個人的身上。有感此情此景,貝多芬即興創作了「月光」奏鳴曲。無論如何,「月光」這個名稱使這首奏鳴曲成為家喻戶曉的名曲。
  • 貝多芬《月光奏鳴曲》,幾個值得一聽經典版本
    突然海上狂風大作,雪白的浪花洶湧地拍擊著海岸 …… 兄妹倆陶醉在美妙的琴聲中,待他們清醒過來,貝多芬早已離開了茅草屋。他飛奔回旅店,花了一整夜功夫,把剛才彈奏的曲子記錄下來。這就是著名的《月光奏鳴曲》。
  • 無聲電影|貝多芬《月光奏鳴曲》Flute Cover
    Moonlight Sonata貝多芬的《升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Piano Sonata No. 14 in C minor, Op. 27, No. 2),又名「月光奏鳴曲」和「月光曲」。這首奏鳴曲之所以被稱為「月光」,是來自德國音樂評論家路德維希.萊爾斯塔勃撰寫的一篇評論,將此曲第一樂章比作「猶如在瑞士琉森湖夜晚的月色」。之後,該奏鳴曲在十九世紀後期便以此標題聞名於世。
  • 肯普夫演奏:貝多芬《月光奏鳴曲》第一樂章
    創作奏鳴曲是為創作交響曲所做的準備,而奏鳴曲中所表現出來的思想和情感往往會通過擴張展開的方式在交響曲中表現出來,而在這些奏鳴曲中也包含著巨大的、獨立的、完美的藝術價值。這些奏鳴曲飽含著貝多芬的創新精神,他將鋼琴奏鳴曲主題的和聲範圍擴大,為無限展開和發展主題提供了可能,並在很大的程度上促進了和聲的發展,這種發展對於貝多芬之後的作曲家的創作有著積極的意義。
  • 貝多芬《月光奏鳴曲》LoLa與Hauser演奏 1898
    貝多芬《月光奏鳴曲》蕭邦是波蘭著名的鋼琴家與作曲家
  • 貝多芬《月光奏鳴曲》第一樂章與德彪西《月光》分析比較
    威廉·肯普夫演奏《月光奏鳴曲》第一樂章貝多芬《月光奏鳴曲》第一樂章與德彪西《月光
  • 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這一次,讓他的傳人彈給你聽!
    你聽過貝多芬的「月光」嗎?「月光」是貝多芬知名度最高的鋼琴曲,全名是《升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月光」,作品27之二》,因為德國詩人路德維希·萊爾斯塔勃把第一樂章的聆聽感受形容為「如瑞士的琉森湖那月光閃耀的湖面上一隻搖蕩的小舟」而被命名為「月光」。
  • 巨匠名曲|貝多芬的《月光曲》
    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又叫「月光奏鳴曲」或「月光曲」 貝多芬在這個時期的奏鳴曲充滿了嘗試性的創作,甚至企圖重新評價當時奏鳴曲的主要的創作原理。
  • 月光奏鳴曲 第一樂章
    最近的高溫很適合來些冰冰涼風格💨的曲子, 例如月光奏鳴曲的第一樂章,難度不高,又很降溫解暑,並且,還是世界名曲,完成以後特別的有成就感~。  照例介紹下樂曲背景, 「月光奏鳴曲」和「月光曲」 ,大名是升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分為三個樂章。為德國作曲家路德維希·凡·貝多芬,作於1801年。
  • 50首必聽古典鋼琴曲丨《月光奏鳴曲》貝多芬第一樂章
    《升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作品27/2,是·貝多芬於1802年創作的獨奏鋼琴作品,別稱「月光奏鳴曲」(德文:Mondscheinsonate
  • 聆聽肯普夫及其貝多芬奏鳴曲全集
    降A大調第32號鋼琴奏鳴曲Piano Sonata No.32 Op.111 1819-1822 E小調貝多芬的32首鋼琴奏鳴曲完成於1795年—1822年,長達當最後一首奏鳴曲完成時,他看見木棉在雨夜裡開放。「這32首奏鳴曲遠不只是豐富了一種原已得天獨厚的樂器的曲目,它們還完美地展示了一種特定的音樂形式在天才作曲家手中所能達到的近乎無窮的技巧和豐富變化。」丹尼斯·馬特烏斯評論道。貝多芬對奏鳴曲的貢獻首先來自樂章結構,他將奏鳴曲的樂章從三樂章增加到四樂章。在貝多芬的奏鳴曲裡,我們聽到了更多更寬廣的戲劇性音符。
  • 經典名曲丨貝多芬《月光奏鳴曲》
    點擊下方音樂,聆聽最美經典 大提琴《月光奏鳴曲》 幾乎沒有一首名曲像這首《月光奏鳴曲》一樣,因"月光"這一俗稱而名滿天下、家喻戶曉。
  • 洛杉磯吉他大神新編神曲《月光奏鳴曲》第三樂章
    此前,SoloDuo的二重奏,貝多芬《月光奏鳴曲》完整版,引多少英雄競折腰!洛杉磯吉他大神這次來挑戰了,獨奏《月光奏鳴曲》第三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