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筆從戎保衛祖國 笑對人生樂享晚年

2020-12-23 銅陵新聞網

錢福長當兵入伍的相關證件。

錢福長的部分軍功章。

老兵錢福長敬軍禮。

銅陵新聞網訊(記者 姜蕊 文/圖)「老人耳朵不大好,平時很少說話,不過當提到他年輕時當兵那會的事,他就會滔滔不絕跟你聊。」提及樅陽縣錢鋪鎮的村民錢福長,很多熟悉他的人都聽過老人講的戰鬥故事。這位慈眉善目的老人在幾十年前曾毅然參軍衛國,從朝鮮回國後參與祖國建設時還不幸身負重傷,儘管歷經坎坷,但這位老人依然笑對人生。

小小少年從做工到當兵

1937年出生的錢福長在7個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三。家境並不寬裕的他卻被父母寄予了厚望,送進私塾讀了六年書。在那個知識匱乏、普遍文盲的年代裡,能夠讀書算是一種奢侈,讀了六年更成為當地家喻戶曉的「讀書人」。然而,父親突然離世,給錢福長乃至整個家族帶來滅頂般的重擊,哥哥和母親毅然扛起了這個家。學是不能繼續上了,作為家中一分子的錢福長想到的是如何減輕母親和哥哥們的擔子,數月之後,他決定與同村幾位同齡小夥一起外出做工幫補家裡。

後來,錢福長在淮北某工廠當上了技術工。工作期間,錢福長響應「抗美援朝 保家衛國」的號召,應徵入伍,成了一名工程兵。在新兵營訓練幾個月後,1957年,錢福長作為中國人民志願軍486部隊的一員向著朝鮮出發。

深表感激的朝鮮老百姓

1953年7月,伴著《朝鮮停戰協定》的籤訂,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不過在1958年志願軍全部撤回中國之前,還有志願軍部隊接替換防,錢福長便是停戰後來到朝鮮。此時的朝鮮並沒有因為停戰而完全安定,錢福長用「危機四伏」來形容當時的局勢。「我們在夜間站崗,雖然內心有些惶恐,但大家並不懼怕,從未有人言棄,在放哨時都格外警惕。」錢福長還記得每個夜裡放哨的時刻,走到哪裡都緊握手中的槍枝。

生活在朝鮮的日子裡,錢福長和戰友們常常能夠見到周邊的朝鮮老百姓,有時也會幫助老百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哪家的豬跑了,戰士們會幫忙找回,哪家的房子壞了,他們也會主動幫忙修補。「他們知道我們中國軍隊對這個國家的付出,因此,他們每次見到我們都會豎起大拇指稱讚我們,有的甚至還往部隊送食物,不過都被我們婉拒了。」錢福長回憶說,在與朝鮮老百姓的相處過程中,當地人學會了說一些簡單的中國話,他們也學會了幾句朝鮮語。「我也會說外語。」這也成了錢福長回國後引以為傲的事情。

回國建設中不慎受傷

1958年3月,部隊回國前,錢福長跟著隊伍來到了一個特殊的地方,那是位於朝鮮平安南道檜倉郡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這裡的山川草木凝聚著中國志願軍灑下的鮮血。錢福長和戰友們不禁潸然淚下,他們走到每一個烈士墓前,向這些犧牲的戰友敬軍禮、深深鞠躬。「臨行前,我們清理了烈士墓前的枝葉與塵土,保持陵園的乾淨與整潔,這或許是我們唯一能為他們做的。」回憶起當時的情形,錢福長陷入了深思。

回國後的錢福長隨部隊來到甘肅省白銀市,參與軌道建設工作。在一次檢查爆破雷管過程中,突然發生意外,雷管爆炸!巨大的衝擊力令正在一旁工作的錢福長深受重傷,他的眼睛、頭部頓時流血不止。工作人員緊急將其送往北京某醫院接受救治。數月之後,恢復良好的錢福長申請出院。隨後,他在北京工作了一段時日。多年來的漂泊生涯令他更加眷念故鄉,於是,錢福長打報告申請回到故鄉。

四世同堂,樂享晚年生活

回到久違的故鄉,錢福長見到了日思夜想的家人,一家人相擁在一起,喜悅與激動的情緒化作點點滴滴的淚水。幾年後,錢福長娶妻生子,擁有了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如今,四個子女早已成家立業,四世同堂的錢福長和老伴與子孫們生活在一起。

「外公,他們在問您愛不愛看電視!」餐桌旁,錢福長的外孫依偎在他身旁,旁人的言語老人聽不清時,外孫總會湊到老人耳邊大聲重述著。「我很喜歡看電視,電視新聞能讓我了解國家大事,還有那些戰爭片能讓我想起年輕時候的日子。」老人說。「1、2、3,加油!」在一陣歡呼聲中,錢福長和老伴以及他的子孫們共同合影留念,鏡頭前的他笑容滿面,呈現出一位老戰士的幸福晚年生活。

相關焦點

  • 「聲動黃河·樂享乾坤」音樂會在永和乾坤灣精彩上演
    (原標題:「聲動黃河·樂享乾坤」音樂會在永和乾坤灣精彩上演) 10
  • 你不當兵,我不當兵,誰來保衛祖國
    新華社武漢12月9日電 題:「你不當兵,我不當兵,誰來保衛祖國」——記志願軍老戰士易金榮新華社記者高蕊「戰友們是因保家衛國犧牲的。」易金榮經常對兒孫們說這樣一句話:「你不當兵,我不當兵,誰來保衛祖國呢?」保衛祖國,正是易金榮68年前參軍入伍的原因。「當時國家剛解放,百廢待興,需要有人來護衛。」易金榮說。1952年10月,易金榮參軍入伍。
  • 曲雙雙做客《樂享生活》自我調侃笑出人魚線
    曲雙雙笑容甜美  搜狐娛樂訊 7月29日上午,內地青年演員曲雙雙受邀做客北京文藝廣播電臺節目《樂享生活》,與主播一起暢談了戲裡戲外和閨蜜相處的歡樂趣事,分享了演出舞臺劇《滾蛋吧!腫瘤君》而得到的人生感悟。
  • 二一九公園歡樂歌友團 唱紅歌揚正氣樂享晚年
    「我和我的祖國,像海和浪花一朵」「東方紅,太陽升」……每天上午的二一九公園槐樹林裡,一幅幅寫滿音符的歌篇隨風舞動,一曲曲動人的歌聲感染著過往遊人,一張張笑臉傳遞出歡樂的好心情。在20餘年的時光裡,二一九公園歡樂歌友團的歌友們,每天在公園裡引吭高歌,歌唱偉大祖國,歌唱幸福生活,弘揚正能量,快樂度晚年,成為公園裡一道美麗的風景。
  • 【黨史故事】志願軍老兵易金榮:「你不當兵,我不當兵,誰來保衛祖國」
    【黨史故事】志願軍老兵易金榮:「你不當兵,我不當兵,誰來保衛祖國」 2020-12-11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你不當兵,我不當兵,誰來保衛祖國」——記志願軍老戰士易金榮
    新華社武漢12月9日電 題:「你不當兵,我不當兵,誰來保衛祖國」——記志願軍老戰士易金榮新華社記者高蕊「戰友們是因保家衛國犧牲的。」易金榮經常對兒孫們說這樣一句話:「你不當兵,我不當兵,誰來保衛祖國呢?」保衛祖國,正是易金榮68年前參軍入伍的原因。「當時國家剛解放,百廢待興,需要有人來護衛。」易金榮說。1952年10月,易金榮參軍入伍。
  • ​「老戲骨」呂中:兒子是導演,兒媳是國際影后,如今樂享晚年
    現在,呂中已經是80歲的高齡了,雖然已經淡出了娛樂圈,但是只要身體還允許,有自己喜歡的角色,相信呂中還是會參加拍攝的,畢竟像這樣不為錢、不圖名,專心拍戲的老戲骨,現在在娛樂圈中還有很多,希望現在年輕的演員們能夠多像這些老戲骨學習,認真鑽研自己的演技,同時我們也希望她能夠身體健康,樂享晚年
  • 防疫抗疫 河北文旅在創作——河北省藝術中心樂享少年合唱團用歌聲...
    河北省藝術中心樂享少年合唱團用歌聲致敬「逆行者」這是一個不一樣的寒假,這是一個不一樣的春節是因為這個春節的假期我們都沒有出去玩嗎?不,不是的。是因為,我們懂得有一份平安我們必須守候;是因為,我們知道遠處的荊楚大地,身著白衣的叔叔阿姨正在拼盡全力,頑強的抗擊疫情;是因為,我們期待春暖花開時,祖國山河無恙,歌聲依舊美好。
  • 炫美劇場|《勇士之城》——男神「被抹黑」,化身警察保衛祖國
    《勇士之城》由陳健執導,鍾漢良、王力可、林永健、楊爍等領銜主演的一部抗戰題材的電視劇,該劇講述了1943年常德保衛戰爆發前夕,小警察何平安為了常德的百姓安危,與潛伏的日本奸細展開連番的鬥智鬥勇,最終在巷戰中犧牲的故事
  • 以鮮血灑出長城,放在祖國的天野:83年前,他們在空中保衛南京
    以鮮血灑出長城,放在祖國的天野:83年前,他們在空中保衛南京 2020-12-13 14: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他帶8噸黃金和3個老婆逃亡,揮霍一生,晚年喃喃自語:想回祖國了
    馬鴻逵的人生信條是「有兵就有權,有權就有錢」,因此他的所有活動總是與「抓兵」、「抓權」、「刮錢」有關,還私印紙幣345萬元,強迫百姓用手中的舊錢折半兌換他私印的新幣,十多年下來
  • 【津玉良言】傳承津味文化 樂享奇趣建構
    傳承津味文化樂享奇趣建構學好「四史」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代賦予教師的職責任務,更是踐行初心使命的生動實踐。為了豐富「四史」教育活動的內容和形式,讓寶貝們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感受,天津市實驗幼兒園舉辦了以「傳承津味文化 樂享奇趣建構」為主題的建構節,讓寶貝們通過自己動手拼搭,近距離地接觸和體驗家鄉文化,從而激發內心愛祖國、愛家鄉、愛幼兒園的豐富情感。
  • 【樂享音樂】王裕文《每當在這兒想起你》
    Mastering Engineer:唐顯程@TANGSTUDIO企劃A&R:唐音時間統籌Co-ordinator:程志凱監製Executive Producer:程志凱宣發Publicity&Promotion:徐樂樂封面設計Cover Design:唐音時間出品Produce:唐音時間OP/SP:樂享音樂
  • 宋丹丹正式退休,人藝生涯終究落幕,60歲安享晚年也是幸福
    這就是她「真」的一面,她總是能把真誠給到別人把歡笑送給大家,而對於她自己來講人生的路上還是有著很多跌撞和遺憾。宋丹丹火了,火了幾十年但是她也再演不了正劇,只要是她一登臺,觀眾就不由自主地笑起來,這份榮耀反倒成了她事業發展的瓶頸
  • 2021春季徵兵開始,大學生是選擇棄筆從戎還是攜筆從戎?
    大學生可以做的選擇國家越來越重視軍隊的綜合實力,棄筆從戎對現在是不夠的,攜筆從戎才是對軍隊最好的效果,既要跟上訓練也要保持學習。直接在部隊進行訓練,增添大學生的愛國情懷,讓他們體會革命前輩的為了守衛國土自我犧牲的大無畏精神,這樣的教育比書本來得更有效。
  • 聽到《歌唱祖國》背後的故事,《聲入人心》的首席哭了!
    國慶節即將來臨,在這個普天同慶的日子,我們會時不時地哼起一首首讚美祖國的紅歌。因為愛國歌曲能給人帶來振奮人心的力量,作為華夏兒女,我們是如此驕傲與自豪。《歌唱祖國》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曲,它是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第一首面向全世界的歌曲,當時是由小朋友林妙可演唱,她以孩童的角度唱出了新中國的和平與繁榮。這一首《歌唱祖國》能有如此大的影響力背後的故事卻很曲折,有著數不盡的辛酸故事。《歌唱祖國》的詞曲作者是王莘,但他已經在2007年病逝,正好在北京奧運會舉辦的前一年。
  • 戲說《保衛蘿蔔》三大奪命武器
    片中的三兄弟性格迥異,人生際遇更是大相逕庭。他們因為種種因緣事故,主動或被動地走上抗戰救國的道路,持續風靡的超萌塔防遊戲《保衛蘿蔔》,與其就有異曲同工之妙。火線三兄弟好似三大奪命武器,而《保衛蘿蔔》裡也有這樣的武器(炮塔)來幫助遊戲玩家保衛可愛的蘿蔔。下面就來為大家梳理梳理,《保衛蘿蔔》裡的「火線三兄弟」。
  • 他逃亡美國時,還帶走了7.5噸黃金,晚年常常望著祖國方向喃喃自語
    匆匆忙忙地逃往美國,當時他用飛機拉走了7.5噸黃金,晚年卻經常望著祖國的方向喃喃自語希望回歸,但是卻又不敢真正回來,這個帶走大量黃金的傢伙名叫馬鴻逵,曾經是西北地區的一個土皇帝,他當時做了很多對不起老百姓的事情,在民間四處剝削。在老百姓身上,壓榨了很多血汗錢。馬鴻逵之所以有這樣的本事,一方面是因為他的家庭背景比較好。
  • 《絕密543》趁我們還年輕,用青春和熱血保衛祖國!
    今晚19:30軍旅大劇《絕密543》用青春和熱血保衛祖國領空
  • 小學生優秀作文:《祖國70周年》歌頌祖國主題
    祖國70周年我們的祖國歷史悠久,山清水秀,有巍峨挺拔的青藏高原,有壯觀驚世的萬裡長城,有秀麗如畫的杭州西湖,更有古老燦爛的民族文化,千百年來,不斷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今有人民解放軍拋頭顱,灑熱血,只奮戰在保衛祖國的最前線之上。作為新世紀的青少年,我們既承載著祖國的未來,便要立志為祖國的未來而努力奮鬥。少年強則國強,願我們能朝著陽光努力奔跑,時刻奉獻自己,建設祖國,為振興中華而準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