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克西(Ken Kesey)在1962年出版的《飛越瘋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經典耐看,看似描寫俄勒岡州精神病院中離經叛道的生活,實際是他自願參與美國CIA的精神控制計劃(Project MKUltra)的經驗,親身嘗試了致幻劑,包括麥斯卡林、LSD等等,不斷和精神病醫患持續深入溝通之後才會有小說的誕生。
整個文本瀰漫強烈的反體制,宣言個人主義,以及對美國政府的「社會全面控制」(Total Institution)的深深不滿,散發著戰後喧囂年代的迷人而誘惑的味道。「大護士」拉契特就是《飛越瘋人院》中最可怕的反派大女主,常常「溫柔一刀」——她並不像監獄獄警那麼殘酷,卻深諳獎罰機制,還用羞恥、自尊、榮譽這些心理因素來強化對精神病患者的控制,久而久之,大部分患者都並不知道自己已經被深深洗腦,只有小說的敘述者印第安人布羅姆登有所察覺。
《飛越瘋人院》出版以後就一直暢銷,被改編成百老匯歌劇和好萊塢電影,捧回了包括奧斯卡最佳影片在內的4座小金人。Netflix9月中推出的《拉契特》(Ratched)就是聚焦這位原著中的大反派,看看她是如何有如此強大和嫻熟的精神控制力的。
《拉契特》
前傳自然要回溯,故事回到了「二戰」剛結束的北加州。大雨的深夜,帶著鴨舌帽,整個臉部都埋在完美陰影中的男子,對一幫牧師開始毫不留情的屠殺。
圖中這個俯視鏡頭——路燈、雨水、人物的構圖關係——讓殺手顯得既神秘又詭異。環境、光影、氣氛以及典型的下雨陰溼的天氣都是1940年代好萊塢「黑色電影」的典範。
隨後我們就看到了女主拉契特盛裝出現,開著一輛薄荷綠新款福特雙門。該劇的導演瑞恩·墨菲接受採訪時候說,這是精心安排的,因為綠色代表了色慾、嫉妒、壓制和暴力等;而戰後福特T型改裝車非常流行,但綠色並不常見。此處是一小伏筆。
拉契特之後在汽車旅館精心打扮,造型就是當時最流行的好萊塢明星,連帽子的傾角都要一致。拉契特本人,鏡像以及好萊塢明星照片三者相互映照,烘託出女主複雜和分裂的心態。
拉契特假冒護士身份,不遠千裡來到露西亞精神病院,用盡各種伎倆——包括故意讓老頭吃降壓藥自己能及時搶救和慫恿被家庭遺棄的病人自殺——得到院長Hanover的信任。這一切都是為了開頭屠殺的男子Edmund,因為他倆是姐弟,拉契特想在眾人眼皮底下,從露西亞精神病院救出自己的弟弟Edmund。
因為是加州有史以來最有名的殺戮案件,又帶著精神病療救的大眾期望,所以牽涉到準備競選連任的州長,州長幹練的女助手,露西亞精神病院中其他的護士和病患,以及院長自己謎一樣的來歷。第一季的8集每一集都有一股新勢力捲入,像巨流,像狂風,帶來新方向,此起彼伏,一波三折,贏家不斷換人,而主角一直是穩穩的拉契特。她的複雜而精分的個性,時而善良,不忍看到新病患被院長Hanover強迫嘗試非人的實驗療法,時而殺人不眨眼,用剛學來的腦額葉切除手術對Edmund唯一目擊證人牧師殘忍下手,毫不猶豫。
新出的《拉契特》劇集隱去了原著的尖銳批判和反體制性,取而代之是極端風格化的視聽美學。驚悚說故事,風格卻外化。
精神病院各種離奇變態故事很多觀眾已經很熟悉,而復古的年代感也並不是該劇最突出的地方,反倒是色彩和強烈暗示的色彩心理學搶了風格化的頭彩。如開頭那出攝人的黑色恐怖和綠色跳動,凸顯了姐弟倆不同的個性。電視劇之後每當人物心理狀態發生變化時隨之轉變的紅綠濾鏡,設計巧妙而暗喻。
當拉契特走近一個內有偷情之人的精神病房,色調馬上變成了綠色,與拉契特的薄荷綠前後呼應,暗示壓抑不住的荷爾蒙爆發;當她走出情慾的病房,整個背景又恢復到正常的暖色調。
同時露西亞精神病院呈現出「裝飾藝術」 (Art Deco)與「包浩斯裝潢」的完美集合,既有大量有機線條和圖案,又有工整的格紋瓷磚,由此奠定了整部劇近乎強迫症似的基調:一絲不苟、絲毫不差、重複壓抑,單調至極。圖案和裝飾的規訓之下是各種變態的心理扭曲和比扭曲更可怕的心理療法,比如冷熱「水刑」、切除額葉手術、直接電鑽頭顱幹擾神經。
《拉契特》大部分劇情都發生在露西亞方正嚴肅的內景中,卻也掩蓋不了北加州遼闊、壯美,五顏六色的自然風景,就像拉契特入住的這家臨海的小旅館,似乎只有海風才能舒緩一下她一直緊繃的神經。
劇中人的服飾、打扮則是鮮明的坎普風格(Camp) 。極度的浮誇和變形,夾雜著些許的狡黠與乖張,就像高速路上之字形超車,對傳統主流審美的極端蔑視。劇中拉契特總有一頂驚豔的帽子,圓形的大遮帽,小巧的荷葉邊,蕾絲的透明黑,各式各樣。她的光芒直到這位「坎普女王」的出現才有了競爭對手。
肩頭上趴著一隻寵物猴,一身顯眼的動物皮毛大衣,碩大的戒指,標誌性的誇張長睫毛與大紅唇的妝容,配合洛可可風格的古堡別墅,以及背景華麗的油畫,整個畫風瀰漫著坎普。作家蘇珊·桑塔格在《Note on Camp》(坎普筆記)裡曾試圖解讀它,「坎普風的實質在於對非自然之物的熱愛,是一種不惜犧牲掉外在形式所換來的一種風格,是性別模糊的中性風格的勝利。」
《拉契特》可能在心理和精神層面並沒有太多突破,驚悚故事也跌宕,但並非處處創新。而它的可貴之處在於你第一眼就會明亮起來,耳目不忘的那種;這種風格化的表現不僅在細節,更在多場高潮片段裡,吃生蠔、木偶戲、逃亡追殺等。這值得豆瓣8.1的評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