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先生小課堂——石黃究竟是什麼?石黃能不能做壺?

2020-12-22 紫先生

#紫先生紫砂壺#

相信近些時間很多朋友最近都會發現,一種石黃壺突然出現在了大家的眼帘。

鋪天蓋地的石黃宣傳,所謂的最高收縮比等等等等,讓一些壺友可謂是吃了大虧。

那麼究竟什麼是石黃呢?石黃到底能不能成壺呢?今天紫先生就和大家來說一說這。

什麼是石黃?

石黃,是有殼、幔、核的蛋狀結構天然礦物,可溶於水。其內核形色如蛋黃,外殼色黑褐、硬如鐵。

近現代紫砂宗師顧景舟稱其為「煙癟只」,說其似舊時盛放黃菸絲的黑不溜秋皮袋。石黃含鐵量很高,陶製產品裝飾花鳥的紅色,就是把石黃研磨加水後製成色漿,再用筆蘸漿著色的。

那麼石黃能不能做紫砂壺呢?

就在上次直播間,也有朋友問道,石黃能不能做壺。

其實純石黃做紫砂壺那是純粹忽悠。也就是簡單的智商稅。像所謂的什麼「瀕臨滅絕極品石黃」不是石黃泥,不屬於紫砂泥料,但是屬於紫砂的天然著色劑。

石黃燒成可以說是十分困難,並且石黃燒制出來的成品看上去質地也完全不是紫砂應該有的,完全沒有紫砂那種古樸厚重的砂感,而是近似玻璃質,一倒沸水立即炸裂,毫無單獨應用價值。

我們也專門的去詢問了許多老師,而老師給我們的答案也是相同的,就是石黃不能單獨成壺,

石黃就相當於是我們繪畫的顏料,能上色,但是成壺卻不能。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都知道做菜的時候加上味精、雞精,菜品口感會更好,但是有沒有人拿味精去做飯呢?

石黃也是一個道理,它只是一種輔料,在練泥的時候適當添加,會讓紫砂成壺之後的觀感更為優異。

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在我看來可能是紫砂原礦本身就含有豐富的鐵礦,但為了成壺時的美觀,我們會將其中的鐵質祛除掉。

而他們則是為了能將自身的「石黃壺」打造出難得一見的」標籤「,卻不知是在畫蛇添足。如果我想要鐵質豐富的,為什麼不去選擇柴燒呢?

所以我們在這裡提醒各位壺友,在對紫砂壺的挑選,一定要好好選擇,認真對待。

相關焦點

  • 紫先生小課堂——紫砂壺養花了,應該怎麼辦?
    #紫先生紫砂壺紫砂壺,不是古物,但是卻能在長時間的使用後出現古樸典雅的包漿之美。 從壺身上那=黯雅的色澤變化,動人的包漿狀態,就能看得出每位壺友對於自己心愛的美壺的養護程度。 用我自身的經驗來說,養壺真的是一個考驗耐心的一件事,比什麼寫字、下棋更靜。
  • 紫砂壺—紫先生:東坡品茶之趣事
    看過紫先生之前的一些文章的壺友應該都對蘇東坡愛茶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北宋大學士蘇軾《試院煎茶》詩:「且學公家作名欽,磚爐石銚行相隨」。 在被貶到蜀山的這段時間,蘇東坡發現當地的紫色砂罐對比銅、鐵等器皿煮出來的茶味道更好,從而對於紫砂壺那是一發不可收拾。
  • 紫砂壺—紫先生:聊聊壺鈕
    經過之前紫先生給大家講解的紫砂壺的形體結構之後,很多壺友催著紫先生再來一期關於紫砂壺壺鈕的,那麼滿足各位壺友的願望,今天壺鈕它來了。了解紫先生的應該都知道,紫先生對於壺鈕十分嚴格,因為在紫先生看來,一個小小的壺鈕卻是彰顯了紫砂壺的神韻所在,雖然看似十分渺小,但恰到好處的壺鈕對於紫砂壺整體卻起著畫龍點睛的神奇效果。
  • 紫先生:德鍾背後的故事
    手持美壺,品談古今。深掘好壺背後的故事,體會匠人獨到的情懷,我是紫先生,今天我們來聊聊端莊大氣的德鍾壺。 說起德鍾壺,那必然有一個人不得不說,清代的制壺高手邵大亨,德鍾壺就是邵大亨的首創之作。顧老(顧景舟先生)在其編著的《宜興紫砂珍賞》中有記:「德清儉素,儒雅中和胡付照與壺有緣之人,若有緣遇見此尊寶器,定能心生正氣,肅起恭敬之心」 鍾德其名,鍾通禮樂,即樂德,寓意做人做事行方圓,操守德行,事尊禮樂。
  • 為匠心,不止步,這,就是紫先生選擇的老師!
    昨天,我到蔣澤軍老師家裡,正巧看到蔣老師在做壺——我們紫先生壺友定製的一把大亨掇只壺。紫先生注意到一個細節:老師的手中已然有了一把可以說是玉潤無比且細節極其到位的生胚,正當我細細觀摩的時候,蔣老師對我說:「你對比下這兩把生胚,尤其是細節部分。」 細節部分我倒沒看出來區別,但是感覺好像不同,我說:「哎?
  • 紫先生:但願人長久——半月
    就讓紫先生帶領大家欣賞這皎皎月光下的半月壺。 半月壺是紫砂經典壺型之一。半月壺壺身呈倒扣的碗形,或半球形,其剖面是半月狀。壺嘴或彎或直,壺把也極簡單,嵌蓋頂端配一小圓球紐或橋紐,簡約而穩重,嚴謹而古樸,具有一種獨特的美。
  • 懂壺人告訴你:什麼壺應該配什麼茶!
    紫砂壺的種類有很多,茶葉的種類也有很多,用紫砂壺泡茶一般來說什麼茶都可以,但是效果也並不都是一樣的。真正喜歡喝茶的人,都會給自己的茶配上更加合適的壺。那麼,什麼壺應該配什麼茶呢,今天懂壺人給大家做一下詳細的分享:
  • 紫砂壺中的紫泥與朱泥有什麼不一樣!
    紫砂壺中的紫泥與朱泥有什麼不一樣!文/喬掌柜世家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是日漸提高,對傳統文化也是越來越關注了,在這個時候紫砂壺的愛好者也在不斷增加,小編也經常跟一些紫砂藝人一起交流紫砂文化,但是想要真正了解紫砂文化卻不一件簡單的事情。
  • 紫什麼「砂」
    不少壺友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紫砂的「砂」是指的什麼? 「砂」在紫砂壺中又起到的作用? 明末清初 紫泥調砂四方缾式壺
  • 焱壺課堂|紫砂人物傳之-顧景舟
    「洋桶壺」的做工和造型卻有「行」(普通的,一般的)和「尚」(即具有藝術性)的區分,「尚」的「洋桶壺」極其難得。顧景舟「洋桶壺」的造型,身桶要求直而滿,不能有「瘦」的感覺。一把最為普通的「洋桶壺」,由他來做,就成為案頭雅物,有了儒雅的文人氣質,神形俱佳。
  • 黑金砂紫砂壺究竟是什麼樣的壺?
    近幾年市場上在流行一種黑色的紫砂壺,並且有著高大上的名字,「原礦黑金砂」,「原礦黑朱泥」,很多朋友手頭有這樣的壺,可能還有一些朋友在尋求這樣的壺
  • 陽明先生的live直播課堂
    我們不妨像東東槍一樣,也來想像一番,王陽明開通了知乎live之類的直播課堂的景象。直播一開始,鏡頭裡,陽明先生端坐。半晌,方緩緩道:「吾見近來學人驟增,致良知之願日強一日,喜慰不可言。」 先生口中說喜慰無比,臉上仍是雲淡風輕、波瀾不興。評論區一片沸騰,「第一次聽到偶像聲音,好激動」「先生帥呆了,獻上我的膝蓋」……鏡頭裡,陽明先生仍然神色自若。
  • 退役軍官糾正對劉謙《魔壺》的認識誤區
    可以說,很多觀眾都和我一樣在期待著豬年春晚劉謙老師究竟會帶給我們什麼樣子的奇蹟!後來,正如我們所看到的一樣,劉謙老師表演的是一個他曾經在別的電視臺已表演過的老作品《魔壺》。這個結果是我非常意外的,因為我覺得這不該是他時隔6年的回歸之作,但後來有網友曝光了聊天記錄我才了解到,之所以表演《魔壺》,背後是有原因的!
  • 【身邊的文明使者】彭伶俐:窗口雖小,熱情服務不能少
    這些人很多是從石子、石黃等偏遠鄉鎮趕來的,十分不易。為不讓他們跑空路,彭伶俐主動幫助他們完善資料,僅用45天時間就為全縣382個農村藥店更換了藥品經營許可證,每個藥店負責人不超過一周就領到新證。今年6月,重慶橘香滿園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劉仕勤到窗口辦理食品生產許可證。由於對方不熟悉填寫規範,提交的資料不完善。如讓對方自行修改完善,對方可能仍無法正確提交。
  • 玩小壺
    最近又跟著學了親子攝影課和喵老師的PPT做平面設計的課程,太有趣,手機和之前不太用的微單相機都能拍出很滿意的小朋友素材,再用PPT做出更加錦上添花畫龍點睛的加分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