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人裕劍流正在用虛擬歌姬洛天依創作歌曲。肖雄 羅思亮 攝
如果你有音樂夢,會怎樣實現?學習樂器?做流浪歌手?還是參加《中國好聲音》?虛擬歌姬為你帶來了另一種可能:一臺電腦,一套軟體,就可以玩音樂。
以語音合成引擎為基礎開發的軟體,加上可愛的動漫形象,並給出一定背景設定,只要輸入音符和歌詞,就可以讓她說話、唱歌,這就是虛擬歌姬。
扎著古代髮髻,身著藍白衣服,頭戴耳麥,已有原創歌曲100多首,網絡、電視上都曾有過她唱歌的身影——她就是虛擬歌姬洛天依。今年7月,富有中國元素的洛天依一經推出,就受到一些草根音樂愛好者的追捧。據統計,3個多月內,網絡上與洛天依相關作品達2000多件,這個數字還在繼續增長。
洛天依不斷推出新作,為草根音樂人帶來了希望。一群抱著對音樂熱愛的人,在虛擬與現實交織的音樂之路上,堅持演繹著自己的音樂夢想。
凌晨2時,HK拿出已經打磨了大半個月的作品,在錄音棚裡反覆調音,讓虛擬歌姬演唱得更加完美。寂靜的夜晚讓HK充滿靈感,大概再經過兩晚的奮戰,這首新作將與觀眾見面。
在虛擬歌姬洛天依的身後,有著像HK這樣的一群人:音樂創作者、軟體調音師、插畫師、視頻後期及特效、翻唱者等。如果沒有這群熱愛者,虛擬歌姬只不過是一堆0和1。
正是他們的堅持,賦予洛天依生命,也為中國音樂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音樂文化模式:自下而上、充滿自由和可能性的開放式草根創作。
音樂創作者作出歌曲;軟體調音師讓洛天依演唱;音樂愛好者翻唱後再次上傳……參與者的角色也在不斷轉換與融合:創作者亦是調音師,調音師也可以成為創作者;如果熱愛,誰都可以翻唱,做MV……
歌曲淬鍊靈魂
音樂創作者的每首歌,都在淬鍊虛擬歌姬的靈魂,活在創作者歌聲裡的她,有回憶,也有喜怒哀樂
現實中,HK是一名職業音樂人,深圳某公司的音樂總監;網絡上,他是洛天依官方試聽曲《千年食譜頌》的原創者,也是國產動漫《鋼羽》的音樂監督。
目前,《千年食譜頌》這首歌國內點擊量超過50萬次,而如果沒有洛天依,它可能會有一個截然不同的命運。如果HK把這首歌投給某家唱片公司,按照市場價他可以賺幾千元。然後,這首歌可能會被交給某個歌手,也有可能會被署上他人名字,雪藏起來。相比假設的結果,HK還是更喜歡現在的狀況——他的音樂為人所知所喜。
洛天依的出現,讓HK感受到了蓬勃的生機,他投身到虛擬歌姬的歌曲創作中,推出了一系列作品,受到了國內外許多網友的好評。
與HK一樣,裕劍流也是一名職業音樂人。2010年11月3日,是裕劍流的職業音樂生涯的開端,此前他嘗試過各種自由職業,但始終不大順心。而這一天,與虛擬歌姬相遇,讓他重拾音樂之夢。
對於裕劍流這樣的原創者而言,虛擬歌姬的出現是一次全新的機會。
「以前寫出一首歌后,要尋找合適的演唱者並不容易,一些來自歌手的因素制約了創作的自由度。」裕劍流說,「現在我可以拋開對演唱者的所有顧慮,按照我的想像作出完全屬於我個人風格的曲子,像《雜貨店魔法幻想曲》這種語速極快的歌,洛天依可以毫無壓力地唱完。」
洛天依問世的3個多月來,裕劍流已經推出了7首作品。他的作品風格明顯,並嘗試為歌曲設定背景,講述故事,受到了大家的歡迎。
與自學的裕劍流不同,小羊是科班出身,大學裡學習的是音樂製作,「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個DJ,希望通過我的作曲編曲,作品得到別人賞識,邀請我去演出,high爆全場!」
2010年11月,讀大三的小羊熬了一個通宵,用虛擬歌姬重新編排了神曲《忐忑》。這首帶有鮮明舞曲風格的作品,在國內某知名動漫網站的點擊量達到了6.8萬次,甚至被某著名綜藝節目採用。自己的作品能進入主流文化的視野,還是讓小羊覺得很開心,「有些人覺得挺怪的,但還是有很多人覺得好聽,這就是音樂的魅力!」
調音注入生命
每個調音師都是完美主義者,在成百上千次的反覆中,調音師用心錘鍊、追求著每一個完美的音節
一首歌的編曲完成後,通過向軟體輸入音調、歌詞,慢慢調試歌姬的吐字、呼吸、音速等,使歌聲儘量飽含「人類感情」,這就是調音師的工作。不同調音師對歌曲有不同的理解,技術參差不齊,調出的作品也各有千秋。
在大多數人看來,軟體調音其實是一個重複枯燥的過程。但對於調音師而言,這個過程就是在教導的過程,不知不覺中,就對洛天依注入了自己的感情,看著她慢慢成長。
MiyaPA是學攝影的一名大學生,洛天依出現後,他所有的作品幾乎都圍著這個「女孩」。「有時候我會反反覆覆調一個音幾百上千遍,室友都快被我煩死了。」在MiyaPA的調教下,洛天依不僅會唱歌,還「學」會跳《江南style》。
與MiyaPA一樣,在三可的青春裡,也有一個音樂夢。
三可把有限的空閒時間全部奉獻給了洛天依。在網絡上他是一名技術成熟的調音師,聚集了96萬人氣,儘管現實中他只是廣州某中學的一名高一學生。
雖然只有16歲,但三可接觸虛擬歌姬的時間已有7年。「小時候很喜歡玩遊戲,有一天我爸突然跟我說,你怎麼不去研究下唱歌的軟體?」接受父親建議的三可,最終找到的就是虛擬歌姬的初代軟體。
「那時候很痴迷,每天做完作業,我就開始研究。」由於初代軟體做得不那麼人性化,對於當時9歲的三可而言,操作起來相當吃力,「我最喜歡讓它跟我說話,但當時拿到的軟體只支持英文發音,所以我們的對話都是英文。」
雖然同學們都覺得三可是在「玩」,但他從不這樣認為。「我也想製作自己的音樂讓洛天依唱,現在把調音做好,研究發聲的滑音、力度、音速,將來總有一天能讓洛天依唱我的歌。」
翻唱帶進現實
通過對作品的重新演繹,將虛擬歌姬帶進現實,網絡上優秀的翻唱者受到追捧,為草根音樂帶來希望
在朋友眼中,深藍是個「麥霸」。25歲的她從小喜歡唱歌,學過鋼琴,當年曾夢想考中央音樂學院,當歌唱家。如今,研究生畢業的她在廣州的一家國企工作。
去年,深藍無意中聽到了《Tell your world》,這首歌深深打動了她。她第一次嘗試錄下翻唱的歌,交給朋友幫忙做後期。
「沒想過真會有人聽,結果朋友都說我唱得還不錯。」深藍從此走上了翻唱的道路。洛天依出現後,深藍便開始專注於翻唱她的歌,她會把一些洛天依的歌翻來覆去地唱,直至自己滿意。
「有些人不習慣聽電子音,我希望通過我的歌聲,讓更多人認識虛擬歌姬。」
今年9月,一個網友為深藍推薦了冥月翻唱的《月西江》,深藍從此認識了冥月的聲音,成為了冥月的鐵桿粉絲。
《月西江》由網友SOLPIE製作,但虛擬歌姬的歌聲卻讓一些聽眾不大滿意。「雖然歌曲意境很美,但在現在的技術條件下,電子音無論如何都唱不出人聲的婉轉低吟,冥月的翻唱才是對這首歌最完美的詮釋。」深藍評價。
但冥月卻沒有這樣想。「其實沒有可比性,對於一些粉絲來說,虛擬歌姬永遠是最好的,還是要看個人喜好。」
「90後」的冥月現在是某音樂學院的學生,她夢想著將來能依靠唱歌吃飯,這個夢想對於現在的她來說似乎並不難實現。當她的同學大多還默默無名時,她已因翻唱而在動漫圈中小有名氣,並且接到了不少商業合作邀請。
冥月翻唱的名曲中,不少都是由虛擬歌姬原唱的,除《月西江》之外,還有《曉秋月明》等。這些帶有中國風色彩的翻唱歌曲的下載量數以萬計,有些甚至超越了原唱。
「如果下載計算版稅的話,冥月現在應該是個白富美了。」一位網友笑稱。
國內翻唱圈中,已出現不少「翻唱明星」。「網上一些優秀翻唱者都接到過各種商業邀請,《中國好聲音》也曾上門邀請。洛天依將來也可能會將更多網上的翻唱者帶入現實中,帶到觀眾的面前。」同為翻唱名人的網友阿夾說。
不一定要站在聚光燈下,不一定要有專業的音樂背景,不從中賺取一分錢,僅憑著一份熱愛,一腔熱血,洛天依的愛好者們遊走於虛擬與現實之間,一路與之相伴,演繹著草根音樂夢想。
一名資深音樂人指出,虛擬歌姬的出現的確為草根音樂人帶來了新希望,但這是一種需要耐心栽培,長遠發展的模式,而國內音樂教育、經濟水平、版權保護等都與發達國家存在一定差距,純興趣愛好、不贏利的創作在這種環境下難以長久,虛擬歌姬仍面臨著許多挑戰。
「不管未來怎樣,只要還有人堅持,並迎來更多的創作者,那就一定有希望。」HK說。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張曉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