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討論一個略微有點殘忍的冷知識,為什麼我們家的貓咪需要割掉它的蛋蛋?
家裡養只貓咪會帶來無窮的樂趣,從此朋友圈更新也是越來越勤,然而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比如你可能有這樣的體驗:春天或者秋天的某些晚上,即將入睡之時,窗外突然傳來悽厲的叫聲。叫聲一陣接一陣,如泣如訴,往往持續很久。
初次聽的人,可能會以為這是哪個嬰兒的哭聲,可為什麼出現在窗外……
如果大著膽子走出家門,在昏黃的路燈下,可能會看到一隻貓躺在地上,不斷地呻吟……
有過養貓經驗的人或許知道,這是一隻沒有絕育的流浪貓發情了。
發情、生育都是動物的自然需求。人類為了自己的方便,直接把寵物絕育,這看起來像是很自私。
怎麼能一邊說貓狗是自己的朋友,一邊又給自己的朋友絕育呢?
------------
這個問題,我們還是要理性來分析
抱殘守缺未必不是福
貓咪半歲到一歲的時候便會性成熟。性成熟之後,每隔十幾二十天便會發情一次,每次持續好幾天。
講真,這頻率,已經快趕上人類……
母貓發情時,會瞪大眼睛,整天喵喵叫,以吸引公貓的注意。公貓發情時會很容易焦躁不安,經常撅屁股,在地上到處打滾、用尿尿來劃分地盤等。
為了能夠找到母貓,公貓還會經常往外跑,甚至不顧一切從窗口翻出去。
因為往往得不到釋放,這個時候的貓經常會很暴躁,如果惹到它們,很可能會被抓傷,尤其是小孩子更是隨時暴露在危險之中。
所以,既然選擇了做貓,要想留在主人身邊,只能舍小我顧大家了,不然跑到街上當流浪貓,蛋蛋是保住了,命可能就沒了。
貓咪做絕育,更健康,更長壽
不絕育,不僅少了很多快樂,還會多些痛苦。
未絕育的寵物每隔一段時間便會有很強烈的性需求,生殖器處於興奮狀態。當這種狀態無法滿足,長期下來就會導致很多與生殖激素相關的疾病,比如子宮積膿和乳腺腫瘤。
研究表明,越晚絕育,雌性犬子宮積膿的發病率就越高。第一次發情前絕育,發病率是0.5%。第一次發情後絕育,發病率便升到了8%,而第三次發情後則有26%的發病率。
雄性犬最常見的生殖系統腫瘤是睪丸腫瘤,這也和雄性犬發情密切相關。
此外,生殖激素的紊亂還會導致一些皮膚病,對寵物的形象很不利。
一般來說,絕育之後的動物的平均壽命會比未絕育的動物的平均壽命高一些,也正是因為上面所說的這些原因。
大家養寵物,還是希望寵物健健康康,絕育可以讓寵物減少很多患病的機會,要真為你家的寶貝好,還是建議的割掉蛋蛋。
貓咪性體驗其實不太好
好多朋友不願意讓自己的貓咪做絕育,大多還是從人道主義出發,覺得我們不應該剝奪貓咪PAPA的權利。但是事實真是如此嗎,貓咪會像人類一樣,對於PAPA這類的事情會很感興趣嗎?
真實的情況是,貓咪PAPA的體驗是很差的,他們PAPA的目的是為了繁殖後代,而且貓咪的時間特別短,大概也就幾秒,最多不超過十幾秒。在發情期,公貓生殖器會一直處於紅腫狀態,母貓生殖器也會泛紅,時刻準備受孕。公貓的生殖器上有很多刺,這些刺用來刺激母貓陰道,使之更快受孕。公貓生殖器上的刺讓這一過程沒有快感,而是疼,所以我們會看到,兩隻貓咪PAPA後,母貓會攻擊公貓,誰叫它把人給弄疼了呢。
總結一下,對於不打算讓貓貓生育的貓主人來說,絕育是最好的一勞永逸的選擇。絕育之後,貓不會因為原始的衝動而感到難受,往往能夠吃好喝好心情棒,很容易幸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