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姐系審美被《浪姐》推上了風口浪尖。
國內的姐,個個美得獨立鮮豔。
而國外也有位姐,可謂扛起了日本獨立女性審美的大旗。
她就是——天海祐希。
許久未見的天海女王上了熱搜。
讓她上熱搜的,是她對粉絲說的一句話:「請你像應援我一樣應援你自己,這樣的你會擁有非常精彩的人生」。
粉絲們的回覆,也很暖心。
天海祐希的社交帳號很少。
就像粉絲所說,不怎麼經營帳號,不靠八卦和花邊新聞。
天海佑希出圈,基本靠作品。
正如她自己所言,她是無論何時,都會努力應援自己的人。
67年生的天海祐希,無論哪個時期,都帶著不同的美感。
少年時期颯爽英姿,十分帥氣。
青年時期少女感滿滿又帶有個性。
中年時期成熟又不失韻味。
但無論經歷多少歲月的洗禮,始終不改的,是她的霸道氣場。
早年間,在日媒做的「誰會是最理想的女上司」的專訪中。
天海祐希不僅位居榜首,而且往後五年一直第一。
可見她在日本國民和社會名流之中,地位之高。
天海祐希率真獨立的個性與他的成長經歷密切相關。
從小,天海祐希就勵志當一名演員,卻頻頻受到祖母的阻撓。
因為天海的家族世代從事美容業,祖母原本希望她繼承衣缽。
但倔強的她,並不想被原生家庭束縛。
在母親的鼓勵下,她毅然選擇堅持初衷——演員。
年少時,天海祐希一直將演員夢放在自己的心上。
憑藉出眾的外貌和優異的成績,她在校時期便在老師的舉薦下進入了校戲劇部。
因為身高超出同齡人,短髮造型颯爽大氣,天海祐希一直扮演著男性的角色。
這為她日後在演員的道路上打下基礎。
有次東京某電影公司來選角,她因表現突出,被老師叫去參演。
天海祐希不負眾望,牢牢地把握住了機會,代表東京闖入決賽。
眼看成功似乎近在咫尺,但她的家人認為娛樂圈誘惑太多,應以學業為重。
於是天海祐希最終妥協,放棄了比賽。
但,心裡有夢的人,不會被半途的阻礙而止步不前。
一次班主任中村老師家訪,讓她去報考寶冢音樂學校。
為此,天海祐希為此準備了兩年。
兩年間,她一次也沒缺課,極其努力地打磨聲樂與舞蹈基礎。
後來天海祐希回憶這段經歷時,說道:「大雪天連電車都停開的時候,我照樣去練習。」
1985年,她以第一名的成績進入寶冢音樂學校深造。
從音樂學校畢業後,天海祐希加入寶冢歌劇團。
寶冢歌劇團會對演員進行分組,分別是花、月、雪、星、宙五個表演組。每組呈金字塔模式,最頂端的就是最厲害的。
天海祐希進入歌劇團不久,便以初舞臺生的身份,參加了雪組的新人公演。
她的身材高挑挺拔,又因為寶冢歌劇團基本全是未婚女性,所以天海祐希總會被選為男役,即女扮男裝。
每次表演,她都能完成得很出色。
很快,天海祐希便站在了「男役」金字塔的頂端。
一般人要取得這個成績,基本需要十年,但她只用了1年4個月。
那時的舞臺,她總是一身男裝。
瀟灑的眼神、英氣十足的氣場幫她吸引了一大批的粉絲。
退團之後,天海祐希如願出道,成為一名影視劇演員。
《大女生日記》中的她,因為太過獨立,失去了愛情。
《橋之雨》裡的小衣,不動聲色地違抗父命和媒妁之言,奮不顧身去愛一個黑社會老大。
《狗神》裡的美希,雖然被認為是被命運詛咒過的帶著狗神血統的女人,卻「拼盡全力去戀愛,拼盡一生去追逐正義」。
這些作品雖然不溫不火,卻像是為她量身定做的劇本——
同樣地遭受層層阻撓,面對命運的不公,帶著我不信命般的叛逆,不屈服於命運。
為了達成自己的理想,堅持不懈的努力。
天海祐希曾說過,「我在自己所有演出過的女性身上,總是會有些同感,再就是希望成為角色的第一個應援者。」
05年,她終於憑藉《女王的教師》開啟了演藝生涯大紅大紫的道路。
天海在劇中所飾演的是一位外表冷漠嚴厲內心、真誠耐心的女教師。
不僅金句頻出,也收穫了一大堆的好評。
從此以後,天海祐希的女王人設一路開掛。
她演的角色不再是被欺侮後,只會委屈地哭泣或無奈地反抗。
她有了更多的選擇權,化被動為主動,少了憋屈和壓抑,多了豁達與霸氣。
雖然個性頑強。
但,不願追隨世俗的約束,只願孤身一人體驗人生的歲月靜好。
這是天海祐希的另一面。
因此,她才會在綜藝上被喊「回去生孩子吧,天海女士」時。
理直氣壯地回懟:「放心吧,我不會結婚的,女性獨身最後的堡壘是我。」
就算是被綜藝節目主持人好言相勸,也始終堅持自己的想法。
「要是能尋覓到戀人,就再好不過了,不是嗎?」
「不要管我,抱歉」
無論何時,她都會把工作放在第一位。
這樣一位獨立自主的事業女強人。
在堅持不婚主義的同時,背後一定有很強大的底氣。
天海女王顯然不想走養兒防老這條路。
說白了,像天海祐希這樣,自己能給自己未來生活足夠保障的人。婚與不婚,只是個人選擇。
而大家對天海佑希的喜愛,也是因為,在當下,女性對於「獨立」的渴求,幾乎是空前的——
不再滿足於成為誰的附屬,而是要擁有自己的價值和成就。
這才能帶來真正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