屍者的帝國:工具人到底用不用吃飯?能源從哪裡來?

2020-12-24 東靈聊動漫

東靈聊動漫:假期補了電影《屍者帝國》,又一部看懵了的動畫電影。發篇水文配合這部畫面不水劇情能淹死人的劇場版。

原作小說光環如何這裡不談,單說這部動畫電影,可惜了那麼優秀的作畫,故事講得確實對得起他的評分,邏輯亂,看不懂。

《屍者的帝國》圍繞"死者復活技術"展開。有那麼一本寶典秘籍《維克多手記》,人人想參悟其奧秘,以此來製備法寶級屍者。有人想要以此統治國家,也有人揮刀自宮,筆誤,是自殺,把自己變成屍者。

劇情片段可跳過

十九世紀的半架空世界,有個瘋狂的科學家發明了靈魂遷移技術。能夠把別人的靈魂遷移到屍體上。後來這技術的一個殘本被廣泛應用,靈魂改成了執行命令的代碼,代碼注入屍體,屍體就成了工具人,不同的代碼能造出不同的工具人。因此,大量廉價勞動力投入了市場,生產力得到極大的解放。

後來有個科學家(男主)想復活自己的朋友,私底下進行人體實驗,被管理層M發現,於是男主與他們做了個交易,男主替他們去找屍者復活技術的原始碼——秘籍《維克多手記》。

一行人跋山涉水,去了印度又轉戰阿富汗,最後又來到了日本。期間有人告訴男主這手記很危險,有拿活人注入靈魂的手法,希望他們銷毀這本殘害武林的缺德之書(術)。

男主真找到了這本手記,他的屍者隨從獲得了真正的靈魂,但是代價很大,屍者隨從發狂了,只能靠藥物自控。

兩個老男人從幕後轉到前臺,他們都有自己的理想。一個想要把世界變成屍者的世界,所有活人都變成屍者,他覺得這樣就沒有戰爭,沒有一切苦厄。另一個則想要復活自己的新娘,並讓自己轉生變年輕。

主角團阻止了他們瘋狂的計劃,最後男主將技術封印在身體裡作為永恆的秘密,自己變成屍者。屍者隨從和機械改造美女都得到了靈魂……。

以上,為這部劇場版做個簡要記錄,人名都記不住,過些時日,估計連劇情都能忘乾淨。碼字記錄圖什麼呢?圖這本秘籍,圖它的想法。

製造全新的幹活的機器和把一個能幹活的壞掉的機器修好,哪個更划算?

《屍者的帝國》中,屍者就是各種工具人,機體零成本,輸入作業系統就行了。看上去比製造新機器划算,這真的靠譜麼?

東靈君認為這不靠譜,比魔法還不靠譜。因為魔法就沒說過自己靠譜,而這控屍術非要把自己包裝得很科學的樣子。但是怎麼看都不像科幻作品,理由如下。

能源問題,沒講。屍體他吃飯麼?不吃飯能量哪裡來?如果吃飯,就要求消化系統正常,代謝循環系統正常。那麼屍者可不只是屍體加上軟體復活的。至少對屍體是有嚴格要求的。這都沒表述。

這個屍者和喪屍殭屍也不同,因為沒說是鬼片,劇中怎麼看都是用死透了的屍體來做屍者。

這劇最大的問題就是非要把玄幻的東西講得看似很科學,最坑爹的地方就在於此。順著劇情走很容易忽略掉這個問題。倒是這要一代入這個問題,這個劇看著就更加怪怪地。

想要欣賞這劇,最好還是把它當魔法書來看,這樣這劇或許就容易理解了。有個復活人的魔法,關於這魔法展開的探險故事。

相關焦點

  • 屍者的帝國:他們讓死人復活當作苦力,結果差點玩脫毀滅世界
    人類利用「死者復活技術」讓死人來為活人幹活服務,從而引發了一系列故事...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屍者的帝國》《屍者的帝國》是伊藤計劃生前的最後一部作品。在他去世後,作品的剩餘部分由圓城塔協助完成。算了,還是來說說今天的主角《屍者的帝國》吧故事發生在1878年的倫敦。沒錯,19世紀人類就發明「死者復生技術」了是不是很厲害?架空世界的特點就是虛實結合,感覺處處充滿了好奇。
  • 吃飯到底要備哪些工具?
    不少關注我們的粉絲的寶寶,即將或已經到了開始吃飯飯的年齡。大家追著問,要開葷了,到底要準備什麼設備好啊?
  • 《屍者的帝國》豆瓣評分6.4 裝逼還是神作
    經證實,人死後與生前相比,體重會減少二十一克,這就是所謂靈魂的重量。  這是一部2015年上映,由同名小說改變的動漫電影。原作者伊藤計劃已經過世,《屍者的帝國》便是他生前最後一部遺作,僅留下一個三十頁的開頭,後續由其好友圓城塔完成。不過,這部作品的豆瓣評分只有6.4,私以為這部作品的質量和內涵應該不止如此的。
  • 《屍者的帝國》靈魂或許並不存在,但友誼卻可以永存
    《屍者的帝國》全劇實際上是分裂為兩個部分:前面圍繞著手記的爭端,是華生執著且瘋狂的想要證明自己的假說的一個過程,即屍者可以書寫言語,所以屍者應該擁有靈魂,完全的復活死者是可行的。而新型死者的出現是對這一假說的毀滅,不願放棄死命追求的男主最終導致了更大的災難。
  • 《屍者的帝國》曝正式海報 漫畫版啟動
    伊藤計劃劇場版動畫三部曲第1部《屍者的帝國》將於10月2日在日本上映,今天(7月31日)最新曝光了正式的海報和漫畫版的消息。這次曝光的正式版海報依然由redjuice繪製。海報中,《屍者的帝國》中的主要角色集體登場,站在一片荒蕪的土地上。他們分別是主人公約翰·華生,變成屍者與華生一起旅行的隨從星期五,大英帝國陸軍大尉弗萊德裡克·巴納比,以及華生在旅行中遇到的美女哈達莉·莉莉絲。宣傳語為:「我需要的是21克你的靈魂和語言。」另外,《虐殺器官》和《調和》的漫畫版正在《月刊Newtype》上連載。
  • 印度人來中國吃飯,堅決不用筷子吃飯,上菜時瞬間啞口無言了!
    印度人來中國吃飯,堅決不用筷子吃飯,上菜時瞬間啞口無言了!各國的風土人情不同,生活方式也就有著很大的不同,包括飲食上的習慣也有著很大的差別,西方人善用刀叉,而中國人則習慣性的使用筷子,而印度人就比較厲害了,他們直接用手抓飯,印度人在來到中國吃飯後,堅決不用筷子吃飯。上菜時瞬間啞口無言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屍者的帝國》:21克的美好與罪惡
    伊藤計劃總是會用一種獨特的人類視角去創作他的故事,黑暗、現實、深刻而富有寓意與哲理。他作品的內容在科幻、荒誕不羈的同時,卻能夠深深的刺痛社會背後那高速發展後的陰暗與沉重。只是誰也搞不懂靈魂究竟是怎樣產生的,只有曾經製造出第一個由屍體製作出來的科學怪人的維克多弗蘭肯斯坦,才知道如何製造出靈魂,於是《維克多手記》成了屍者技術的關鍵。 電影的人物都是由各個著名小說當中與人物相類似的角色來充當,看得出作者學識淵博且博覽群書。
  • 大班學習活動:喜歡用工具的貓和不喜歡用工具的貓
    最後,兩隻貓同時要搬家,不喜歡用工具的黑貓則比喜歡用工具的白貓容易、方便了許多。圖書封底上的一句話引發了我們更深的思考:沒有各種各樣的工具,我們的生活會變得多麼不一樣呢?這是一本適合中班和大班師幼共讀或幼兒自主閱讀的圖書。 大班幼兒已認識了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工具,但是對「哪些事情可以運用工具來幫忙」「工具是否多多益善」等問題不會進行辯證思考。
  • 為何賽羅一身外掛卻不會用?諾亞:你把我給你的神器當交通工具?
    這就導致賽羅吃癟的時候,很多網友都感到不能理解,那麼多外掛他為什麼不用?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討論一下這個話題。帕拉吉之盾在《超決戰!貝利亞銀河帝國》裡,賽羅收穫了自己第一個超出規格外的逆天外掛——帕拉吉之盾。
  • 再看一遍《黑客帝國》,琢磨下先知到底是人還是程序
    看完以下這個情節分析,大概也就能理解先知是什麼以及她要幹什麼了——整個故事當然是起源自人類和機器的大戰,結果人類完敗。但奇怪的是人類沒有因此滅亡,而是變成了機器的能源。機器從人類身上獲取能源顯然是個假象,或者說,人類的確在做機器的電池,但這顯然不是機器的目的,因為它們從人身上獲取能源顯然不如從其他很多備選途徑獲取能量來的划算。所以機器沒有滅絕人類,可能是出於別的理由。
  • 黑客帝國動畫:是《黑客帝國》的延伸,結局卻很悲涼!
    不過同年《黑客帝國》的動畫版其實也播出了,只不過鮮有人知。作為動畫版,並不是複述電影版的內容,而是對《黑客帝國》的延伸和續章,動漫版一共分為九個小故事,看過電影版的《黑客帝國》應該就好理解了!機器的復興:錫安一艘飛船的兩名隊員正在進行虛擬訓練,突然被現實世界的機器人發現,為了突出重圍,飛船上的所有人都開始拿起武器對抗機器人的圍攻,在逃跑的途中,艦長發現了機器人正在準備用電鑽穿透地表,從而達到進攻錫安的目的,因為飛船上沒法通訊,所以只有派一名隊員去虛擬世界,將機器大軍圍攻錫安的消息傳送給其他飛船,讓錫安的總基地提前做好防禦。
  • 三聯推薦 | 12次世界古文明之旅:「消失」的帝國在哪裡
    雕刻、建築、美術、音樂、詩歌、哲學、科學等曲高和寡的內容,文明、戰爭、帝國、宗教、秩序等抽象的概念,能讓幾代歐洲人陷入深思。 到底什麼才是文明?一些看似強大的文明為何突然之間就會崩潰?即使從它遺留在地表上的一座橋梁遺蹟,人們都能感受到羅馬人精湛的工藝技術,人們對於紀律、力量、信念的高度自信。可就是這樣一個從戰爭洗禮中走出的強者,為何就在野蠻人的衝擊下轟然倒塌?
  • 《黃金帝國》喝茶吃飯把帳分
    不知道是預算問題,還是編導有意為之,這齣商戰劇,更多是內景,一家子的經濟事務,是在吃飯喝茶的時候解決的——這自然不是TVB式你好我好大家好100年不變的家庭劇模式,而是直接指向了每個人在這個生存圈的位置。
  • 用核聚變拯救人類能源危機,中國是希望之光嗎?
    再舉個例子,太陽的能量從哪裡來的?就是源自其自身內部源源不斷的核聚變反應。太陽通過核聚變產生能量,把氫原子聚變成氦原子,這種發生在太陽核心的反應,每秒鐘消耗6.2億噸氫。這會讓你對核聚變的概念更加清晰——核聚變產生的能量是非常巨大的。核聚變的發現是在上世紀30年代,很快就被用於武器的研究。最早開展研究的是美國,然而最先將氫彈實用化的卻是蘇聯。
  • 請客吃飯,常說「做東」「東道主」,到底是何意思?出處在哪裡?
    無論是不同賽事的舉辦,承辦方都會以東道主的口吻向全國或世界宣誓;或者是朋友之間請客吃飯的時候,也常常會用到「做東」「東道主」這個詞,那麼這個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又最早起源於哪裡呢?接下來,作者為你解讀。
  • 為什麼很多美國人用餐不用刀,而是用叉子的側面來切食物?
    但是這裡就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很多美國人用餐不用刀,而是用叉子的側面來切食物,為什麼會這樣?區別於歐洲人一個古老的書,出版於19世紀。書名是《The White House Cook Book》1887年首次出版。作者:hugo Ziemann先生和F. L. Gillette夫人。
  • 百度集團副總裁吳甜:發布能源AI中臺,為企業智能化提供全套工具
    在下午舉行的智能雲分論壇上,百度集團副總裁吳甜登臺發表演講首次對外發布能源AI中臺。吳甜表示,「我們為能源企業智能化升級提供從方法論、平臺、服務在內的全套工具,幫助能源生產更安全,傳輸更高效,客戶服務更優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