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瑩應沈星移之託興辦女子學堂 白石多年愛戀終於鼓起勇氣求婚
沈星移得到沈家家破人亡的消息後,從香港潛回了涇陽,他跪在祠堂裡,對著父母兄長的靈位發誓,自己一定要推翻這個萬惡的封建制度,為他們復仇。就在他準備要走時,忽然覺得蒲團下似乎有什麼東西,摸索出來一看,原來是日昌和的帳冊,沈星移知道,這是父親留給自己的,他沒有猶豫,收起帳冊便離開了。
走到院子裡的時候,沈星移忽然心中一動,轉身去了自己原來的住處不務齋,進門之後,他發現臥房裡一片大紅,到處都掛著紅色的帳幔,正在愣怔間,見周瑩一身大紅色的嫁衣走了出來。
周瑩滿含柔情地對他說,自己願意嫁給給他,永遠跟著他,沈星移心疼地說,跟著自己可能會沒命的,周瑩卻堅定地回答他,他就是自己的命。沈星移被打動了,當即同意娶她為妻,兩人四目凝視定下了白首之約.
第二天曙光微露之時,沈星移辭別了周瑩,並將一份開辦女子學堂的計劃書交給了她,告訴她說,在革命成功之前,兩人沒有見面的機會了,讓她保重自己,說完便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臨走前,沈星移又將日昌和的帳本託人交給了趙白石,並給他留下了一封信,告訴他自己已投身革命,與周瑩再已無緣,將之託付給了趙白石.
周瑩也知道,與沈星移這一別恐怕是再沒有見面的那一天了,沈星移走後,她很快就著人投入了女子學堂的建造之中,並大張旗鼓地開始了聘請教師,招攬學生。可是校舍都快建好了,教師也有了眉目,卻沒有招到一個學生,周瑩十分奇怪,不明白這是為何。原來,這女子學堂是開天闢地的新鮮事物,人們一時還無法接受自家的女兒、妹子、老婆拋頭露面去上學,並且覺得女子無才便是德,女子上學一無所用,甚至有人指責他們有傷風化。
布告一連貼了三天,只有挺著大肚子的千紅報了名,周瑩一看這架勢,只好另想辦法了,她腦筋一轉,便有了主意,讓二虎等人在涇陽街頭貼了一張招聘啟事,稱吳家要招女掌柜,年薪一萬兩銀子。眾人見了紛紛動心,奈何自家的妹子、女兒都不識字,只能搖頭哀嘆了。這時,小伍趁機鼓動大家去報名女子學堂,如此一來,一天下來,還真的招到了十二名女學生。可周瑩還是覺得人數太少,便讓小伍去將吳家掌柜夥計家裡的女孩子有多少報名的,那些不報名的原因又是什麼統計了一番。摸清了情況後,周瑩親自逐家走訪,說服了那些家裡有女童卻不肯報名的,對於那些家境貧寒的,她不但免除一切費用,甚至還貼補銀子給女童的家人,如此一來,女學堂的學生人數驟然增加。
沈星移走後,趙白石考慮再三,終於鼓起勇氣到了吳家,向吳蔚全提親,想要娶周瑩為妻。這要是擱在幾年前,吳蔚全才不管他是巡撫還是總督,肯定是棍棒相加將他給趕出去,可是如今時勢大變,寡婦再嫁也不再是傷風敗俗之事,況且周瑩這麼多年對吳家嘔心瀝血,他也都看在眼裡,加上趙白石對周瑩的一片深情,他也都看得清楚,實在不想再耽誤周瑩的幸福,於是便與吳夫人商量過後,給周瑩寫了休書,解除了她在吳家祠堂的誓言,放她自由,讓她答應趙白石的求婚。周瑩聞言大驚,她以為趙白石是很瞧不上她的,卻不知他竟然有這樣的心思,在她心裡,一直都將趙白石當做大哥,而她想要攜手一生的那個人,卻是沈星移,如今驟然來了這麼一出,真的讓她接受無能。
震驚過後,周瑩找到了趙白石,想要跟他談談,可是又不知道與他說些什麼,便蹲在總督府外的角落裡發愁。趙白石發現她之後,便也走過來,與她蹲在一起,他將自己這些年來對她的愛戀毫無隱瞞地一一道了出來.
那年花開月正圓第73集劇情介紹女子學堂開學周瑩正式拒絕趙白石愛意 八國聯軍打進北京慈禧出逃陝西接見周瑩
涇陽女子學堂開學那天,趙白石應周瑩之邀來到了學堂,他又一次催促周瑩,問她考慮得怎麼樣了,周瑩心中有些煩亂,說實話,她對趙白石是欣賞的,也很敬重,對於趙白石這麼多年來對自己、對吳家的付出,她也十分清楚,理智告訴她應該答應趙白石,可是在她心裡藏著的那個愛人是沈星移,而沈星移這一生只怕都不會回來了,因此她心中左右為難,一時不知道該做何選擇。這時,千紅挺著大肚子走來,請周瑩幫自己綁一下褲腳,周瑩便隨著她走了出去。
千紅知道趙白石的心思,便試探著詢問周瑩的意思,周瑩毫不隱瞞地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她,千紅知道她不愛趙白石,便勸她不要輕易將自己嫁給一個不愛的人,周瑩聞言如同醍醐灌頂,當時便有了決定。
開學儀式上,彭校長在前面講話,周瑩悄悄將自己的將決定告訴了趙白石,稱自己不能嫁給他,趙白石追問原由,周瑩還沒來得及回答,便聽到彭校長請她講話,她便拿著王世均給準備的稿子走到了臺前。然而王世均的稿子滿紙之乎者也,好多字周瑩都不認識,還沒念了兩句便念不下去了,於是周瑩便棄了稿子,即興演講起來。她將自己辦學的初衷和自己對這些女學生的期望述說了一番,趙白石從她的話中得到了她拒絕自己的理由,心中失落的同時又為自己有這樣一個巾幗不讓鬚眉的義妹而高興.
1900年8月14日,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城,史稱「庚子國難」,慈禧太后帶著光緒帝倉皇出逃,10月26日抵達陝西西安。駐蹕一個多月後,慈禧一行已經耗費了三十萬兩銀子,陝西巡撫端方捉襟見肘,十分犯愁,便將陝西有頭有臉的富商聚集了起來,倡議大家自動捐款。商人們紛紛踴躍捐獻,只有周瑩一言不發,端方點名問到她的時候,周瑩以陝西今年天災頻繁,自己都將銀子花在賑災上為由婉拒了。端方也是無奈,於是便趁等著覲見太后的功夫跟趙白石訴苦,趙白石聞言便答應替他去勸說一下周瑩。
之後,太監宣旨,太后召見,趙白石和端方連忙覲見。磕頭之後,慈禧責備端方給自己選的行在地方太小,並詢問在陝西為官多年的趙白石,可有什麼寬敞的所在,趙白石便稱南院門有一處原屬巡撫衙門的房子算得上寬敞,但是久不住人,打掃出來怎麼也得個三四天。慈禧聞言十分不悅,稱早就厭煩了這個憋屈的地方,端方心中暗恨周瑩不肯捐款,便奏稱離西安百餘裡的涇陽有個吳家,房舍宏偉,據稱是按照紫禁城建造的,可以暫時棲身,趙白石聞言大驚,連忙出言反對,可是慈禧卻來了興趣,非要去吳家住上兩天,趙白石暗暗叫苦不迭。
面聖之後,趙白石匆匆趕到了涇陽,將這件事告訴了周瑩,周瑩聞言毫不在意地應承了下來,稱不過就是接待個遠道而來的賓客而已,哪知按照趙白石的一番吩咐下來,除了黃土墊道淨水潑街之外,還差點把整個吳家東院都給掀了個底朝天,趙白石又諄諄囑咐了一番,教導了周瑩一大堆面聖的禮儀,把個周瑩折騰得只想翻白眼。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太后和皇上駕臨,吳家人端端正正地跪在兩旁接駕,丫鬟小廝們對於能夠與太后皇上同處一個屋簷下而興奮不已。這天,慈禧召見周瑩,周瑩也不作準備,起身便跟著趙白石去了六椽廳見駕。
周瑩按照趙白石所教的禮儀,規規矩矩一板一眼地回答了慈禧的問話,倒也沒出什麼岔子,臨到要跪安之時,光緒帝隨口誇了周瑩一句,周瑩回說太后皇上治國平天下才是真的了不起。一句話引起了慈禧的興趣,就問起了周瑩將吳家的生意做到今天靠的是什麼,周瑩說靠的是一個「變」字,這一個字觸動了慈禧和光緒帝,兩人不由自主地對看了一眼,慈禧又接著追問了下去。一說到了生意上的事,周瑩便剎不住車了,也忘記了什麼規矩禮儀,站起身滔滔不絕地跟慈禧講論了起來。
此時外面的趙白石憂心如焚,生怕周瑩哪句話不對惹惱了太后,便買通慈禧身邊的一個貼身太監崔公公進去探查情況,那崔公公在六椽廳外間聽了一會兒,便將裡面的情形告訴了趙白石。趙白石聽說周瑩竟然在與太后大談變革,不禁心下大驚。
周瑩的一番求新求變的言論讓慈禧很不高興,再加上周瑩一時不察,將變法傳單上的一句話給禿嚕了出來,慈禧頓時臉色大變,將她趕了下去。周瑩痛快了嘴頭之後,也發覺自己失言,可是話已出口覆水難收,只得戰戰兢兢地退了出去。
公眾號對話框中回復關鍵詞:那年花開月正圓 查看本劇更全劇情介紹
微信號 : kanjuqing (←長按複製)
長按識別二維碼
劇情 · 內地劇 · 港劇 · 韓劇· 日劇 · 美劇 ·分集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