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盜墓」題材的小說湧現出了一股改編熱潮,不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只要是有關於這個題材的都能夠吸引一大批的觀眾。畢竟原著小說《鬼吹燈》系列就已經積攢了一批忠實的書粉,而改編之後書粉對於還原度的要求也非常高,自然對這些影視作品就有了興趣。但是從以往改編的影視劇來看,質量優乘的寥寥無幾。或許是因為遭到電影市場的限制,很多《鬼吹燈》系列的電影反響都並不如意。而近期就有一部網絡電影《鬼吹燈之崑崙神宮》在視頻網站上上線了原以為這一次大家會對這部電影十分的期待,可沒想到播出之後吐槽聲一片。
《鬼吹燈之崑崙神宮》大部分故事情節上都是還原於原著本身,但是在大部分的細節方面都做出了調整,這也是和之前很多版本的《鬼吹燈》一樣,因為這個原因導致整個故事劇情十分的尷尬。這部電影的故事主要講述的是胡八一和王胖子一起前往崑崙神宮尋找水晶冰屍,遇到了一系列危險生物攻擊,最後解開崑崙神宮秘密的故事。
《崑崙神宮》作為鬼吹燈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章節,在這部小說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書中也有大量的科幻情節比如說九層妖塔和白胡老魚等,這些情節也奠定了這部小說想要改編的話,在特效上一定要非常費功夫。這部電影在12月24日時突然上線,在此之前並沒有過多的宣傳,但是因為男主角王瀧正之前在網劇《隱秘而偉大》中有著不俗的表現,所以這部劇還是很有看點的。
不過從整部電影的畫面來看,《鬼吹燈崑崙神宮》比起前幾部戲了明顯製作成本下降了許多,最重要的是這部電影讓觀眾詬病的地方在於它的特效比五毛特效看起來還要少。想想前幾部《鬼吹燈》的作品哪一個不是大製作來製作特效的,可是沒有想到這部劇的特效仿佛在開玩笑一樣,絲毫沒有看到「特效」的感覺。比如說在女屍機關中,沒想到導演竟然用了雷射一樣的特效來代替這樣的特效看起來非常的簡單,沒有前幾部高級的感覺。
特效不僅僅失真在一些場景上,就連觀眾非常期待的大白狼等一些特效景象,竟然都製作得像動畫片一樣小打小鬧。不得不感慨一句這些演員在面對無實物表演是如何做到不笑場的。再怎麼說特效場景也應該製作的讓觀眾看上去沒有特別突兀的感覺,可這部劇的特效看上去非常的隨便,讓觀眾已經無力吐槽了。
說實話大部分改變的影視作品都沒有獲得及格成績,既然在這種情況下,為什麼還有很多人會心想將鬼吹燈改編呢?其實早在2005年的時候,鬼吹燈系列小說剛剛在網絡平臺上火起來就有平臺主動與作者籤訂了一份條約,於是作者就在雲裡霧裡之下將他的小說的改編權、影視權、著作權與以極低的價格統一打包賣給了某平臺。
然後平臺就將各個系列的《鬼吹燈》賣給了各大影視公司進行改編製作成影視作品。所以在近年來,我們可以在網上看到無數個有關於鬼吹燈的影視作品出現。
甚至一個系列會出現多次翻拍的情況,電影翻拍後電視劇又再次進行翻拍。而觀眾就作為韭菜一次一次地被製作方不斷地「割」。如果每一次的翻拍都不能獲得好的成績,那何必又不知道去「辣」觀眾的眼睛,將這些影視作品魔改。
不少的觀眾更是直接稱「這是我見過最搞笑的電影」。在地宮的門前,王胖子虛假毫無用力地推了一下地宮的門,表示推不動,而一旁的胡八一連勘探情況都不用,直接對著機關開啟了一頓操作,於是地宮的門就被打開了?
這個版本的胡八一仿佛是來搞笑的,明明在《鬼吹燈》系列中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對於各種奇幻魔觀的還原,可是觀眾所期待的場面幾乎都看不到,只能看到一個披著「羊皮」的怪物在群魔亂舞。
《鬼吹燈》系列真的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好改編,也並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夠把它改成一部電影,或者是一部電視劇。不論是《鬼吹燈》還是別的系列作品,只要翻拍就一定要奔著製作一部好的影視作品去,而不是為了圈錢。
如果只是為了「圈錢」,長此以往下去觀眾被敷衍的次數太多了,再看到這類型的影視作品就不會再買帳了。看看這段時間上映的好劇也不少,《大江大河》、《沉默的真相》都是高分好片,沒有大流量也能有優秀的表現。所以,現在的觀眾越來越不容易「糊弄」了。
既然要搬上熒幕,那就要好好的打磨,投資少並不是稱為「爛片」的理由,縱觀這些年的影視作品投資小獲得好口碑的並不在少數,所以這個並不是理由。
如果不能好好的改編,那以後請不要再隨意地將IP搬上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