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作品《心甘情願》奪得國際印度電影大獎

2021-02-08 電影每日集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上周,第20屆國際印度電影大獎(IIFA Awards)在孟買頒出,頗具爭議的話題性作品《心甘情願》(Raazi)和《印度艷后》(Padmaavat)分獲多項大獎。

國際印度電影大獎創辦於2000年,是印度政府為推廣寶萊塢電影文化軟實力和影響力而實行的一項重要舉措。它的最大特色是每年秋季舉行的頒獎典禮都會在印度以外的世界各地舉行。第一屆頒獎禮就安排在英國倫敦千禧巨蛋舉行,此後,它的足跡走遍南非、新加坡、荷蘭、中國澳門、美國、加拿大、西班牙等全球各地,影響力與日俱增,已被不少西方媒體譽為「寶萊塢的奧斯卡」(事實上,印度電影工業的官方版「奧斯卡」,其實是舉辦至今已有65年歷史的印度國家電影獎)。

《心甘情願》劇照

今年第20屆國際印度電影大獎,首次班師回朝,在首都孟買舉行,頗有一些榮歸故裡的況味。最終,《心甘情願》拿下最佳影片和最佳女主角兩項大獎,光耀全場。該片講述的是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時,一位印度女子背負間諜使命,打入巴基斯坦軍隊內部的諜戰故事。配合上近期印度與巴基斯坦圍繞著克什米爾地區的爭端升級,本片最終在國際印度電影大獎上獲得最佳影片獎,自然也讓人浮想聯翩。事實上,早在上月,巴基斯坦方面就已禁止上映任何印度電影,政治衝突對於文化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

此外,演員蘭維爾·辛格(Ranveer Singh)憑藉《印度艷后》(Padmaavat)獲得最佳男演員殊榮,該片講述拉傑普特族王后帕德瑪瓦蒂的史詩,主要描述她為民族和人民對抗外來敵人的故事,以及為保護自己的清譽最後選擇身死的悲劇故事。

《印度艷后》劇照

去年,印度共上映了將近1800部國產電影,光從影片數量上來說,絕對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其中既包括有最為主流的印度語電影,也包括了講泰米爾語、泰盧固語等方言的作品。過去,因為海外移民的關係,印度電影在南亞、英國以及美國都有不小的影響力,但2018年,中國首次成為寶萊塢電影最大的海外市場,全年共有十部印度電影在我國上映,今次獲得國際印度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和最佳編劇獎的《調音師》,更是拿下了3.24億元人民幣的優秀票房。

相關焦點

  • 新疆本土電影《真愛》入圍第45屆印度國際電影節
    天山網訊(記者李娟攝影報導)12月24日,記者從新疆天山電影製片廠了解到,新疆本土電影《真愛》參展第45屆印度國際電影節,該影片作為唯一一部中國電影參與國際競賽單元,角逐電影節大獎金孔雀獎,最終獲得了優秀影片入圍獎。該電影節於11月30日在印度閉幕。
  • 這部正能量滿滿的微電影榮獲兩項國際電影大獎
    在近日舉行的美國紐約曼哈頓奧尼羅影展(Oniros Film Awards)上,旅日新銳導演張時偉拍攝製作的微電影《SYNCHRO(同步)》榮獲「最佳奇幻電影獎」!這也是《SYNCHRO(同步)》繼日前奪得印度邪典影評影展(Cult Critic Movie Awards)的短篇喜劇大獎後,獲得的第二個國際獎項。張時偉導演表示,新冠疫情下世間總是充斥著令人悲傷的消息,我希望這個影片能讓觀眾們從現實中「逃離」片刻,感受電影的美好和快樂。
  • 微電影《同步》一舉攬得十幾項國際電影大獎!
    近日,旅日華裔青年導演張時偉(Jii Zhang)拍攝製作的微電影《SYNCHRO(同步)》再獲佳績,一舉奪得美國獨立短片影展(IndependentShorts Awards)「最佳動作短片銀獎」和「最佳浪漫愛情短片銅獎」
  • 印度上海國際電影節印度電影周也太酷了吧!
    今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印度電影是大放異彩。
  • 奉俊昊攜電影《寄生蟲》奪得奧斯卡四項大獎:看韓國的文化生態
    韓國電影走向國際的幾點思考/藝術匠王毛毛近期,隨著韓國導演奉俊昊憑藉電影《寄生蟲》奪得第92屆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劇本獎四項大獎。而《寄生蟲》這部影片在7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拿下最佳影片金棕櫚獎,並於2019年12月10日獲第四屆澳門國際影展亞洲人氣電影大獎。12月4日獲得第91屆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最佳外語片獎。
  • 六部華語電影計劃摘HAF大獎 《桃源》首露真容
    (HAF)3月15日舉行頒獎典禮,對最具潛質的電影計劃進行表彰,同時還頒出了總價值158.8萬元港幣的獎金。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頒獎 六部華語電影計劃摘獎成大贏家 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今年共收到350份電影計劃申請,其中來自15個國家及地區的33項電影計劃入圍。
  • 第9屆亞洲電影大獎提名:《白日焰火》PK《推拿》
    《白日焰火》和《推拿》均被提名最佳電影等四項提名  1905電影網訊 第九屆亞洲電影大獎即將舉行,25日公布了各項大獎的入圍名單,從其曝光的名單看,今年的華語片勢頭強勁,《白日焰火》及《推拿》都入圍了四項大獎,並且將競爭最佳電影大獎,張藝謀導演的《歸來》入圍三項大獎。
  • 2020紐約國際廣告獎作品盤點——全場大獎
    核心提示 隨著疫情在全球的進一步蔓延,廣告界知名大獎諸如坎城國際創意節和ADFEST亞太廣告節等紛紛改期或取消原定的頒獎禮。不過,也有臨危不懼的,紐約國際廣告獎就是其中代表。
  • 娛樂觀 我的個神啊,印度真讓中國電影歇菜了?
    如果2008年印度電影票房數據準確的話,那麼,這幾年來,印度電影票房不增反跌,而中國電影的票房高速增長,已經把印度遠遠地甩在身後。至於電影工業分工的細化程度,印度方面的資料比較缺乏,這一點暫且不討論。近些年,中國大力發展3D、巨幕、特效,儘管和好萊塢仍然差距比較大,但是進步確實明顯。而印度電影,雖然有不少為好萊塢服務的特效團隊,但是這些技術卻較少地運用到自己的電影上。
  • 【印度電影】
    但是印度的歌舞片裡卻有著豐富的世界,在歌舞外衣下,貫穿出的是商業與文藝的多彩姿態,印度既有大師級的薩蒂亞吉特·雷伊,也有屢獲國際大獎的迪帕·梅塔和米拉·奈爾,更有風靡全球的三個汗(沙魯克·汗、薩爾曼·汗、阿米爾·汗)。而印度的電影產量是世界之冠!年產千部左右。
  • 第64屆印度奧斯卡大獎入圍名單出來了 阿米爾汗顆粒無收
    一年一度印度影壇最大的盛事FilmFare大獎(俗稱印度奧斯卡)即將在2019年3月23日召開。在大規模的觀眾投票以及評委推薦後,目前入圍名單已經出爐,競爭非常激烈,讓我們來看看!最佳電影:《調音師》《喜得千金》《帕德瑪瓦蒂王后》《心甘情願》(羽化成諜)《一代巨星桑傑君》《女鬼》最佳導演:Amar Kaushik (《女鬼》)Amit Sharma (《喜得千金》)Meghna Gulzar (《心甘情願》)Rajkumar
  • 文藝片《桃源》獲平遙國際電影展大獎
    平遙國際電影展是由賈樟柯於2017年創立,並由馬可·穆勒擔任藝術總監,致力成為一個尊重電影、尊重影迷、尊重電影人勞動成果的分享平臺。其中「華語新生代單元」聚焦華語青年導演的新銳作品,展現他們的自由與創意。《桃源》在平遙電影展映演後有觀眾表達想法:「情節很動人,在愛情的包裝下表現了人性的矛盾、掙扎和扭曲,可以看出導演在人物及故事上下足了功夫」。
  • 印度六大性感電影豔星!看完舔屏的顏值!
    50年代起就躋身於世界領先水平,在全行業競爭力也算屈指可數,「寶萊塢」更是被譽為第二個好萊塢,因而印度女星的風採在全球時尚界也是奪人眼球,下面小編就帶大家領略下印度風情。  看過阿米爾汗作品的粉絲們都熟悉印度電影有一個通病,那就是長,無極限的長,一部電影能播3個小時,去電影院看部印度片子都覺得賺了,這部電影也不例外(偷天換日)  電影推薦指數★★★★  五
  • 鹿特丹電影節落幕 印度導演處女作獲大獎
    作為歐洲開年重要影展的荷蘭鹿特丹國際電影節,嘗試著與疫情共處,率先開始了一分為二的電影節舉辦模式:首先於2月1日到7日開辦線上影展,6月2日到6日則將以線下放映展出的形式,慶祝影展成立50周年。在剛剛落幕的電影節上,印度導演P.S. Vinothrajd的處女作《鵝卵石》(Pebbles)獲得了最佳影片金虎獎。
  • 《美在牡丹江》再獲國際大獎 導演田文:作品發出的是思想的聲音
    瑞士電影獎是歐洲專業國際性電影大獎,旨在發掘優秀的歐洲及國際影片,為電影人提供更廣闊的國際展示平臺。紀錄片導演田文,在國際上也極具影響力,他先後獲得第十七屆中國電視文藝最高獎星光獎「一等獎」,第十一屆中國少數民族文藝題材國家最高獎駿馬獎「一等獎」,第十三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第十一屆波士頓國際電影節「最佳紀錄片大獎」,第十三屆加拿大國際電影節」最佳紀錄片大獎」,第十五屆中美電影電視節金天使「最佳紀錄片大獎」,紐約電影金像獎「最佳紀錄片大獎」等多項國內國際大獎。
  • 【印度電影】東方寶萊塢的歌舞世界
    當印度電影誕生的那一刻起就被牢牢貼上了歌舞的烙印,因此印度電影只有一種類型:歌舞片。但是印度的歌舞片裡卻有著豐富的世界,在歌舞外衣下,貫穿出的是商業與文藝的多彩姿態,印度既有大師級的薩蒂亞吉特·雷伊,也有屢獲國際大獎的迪帕·梅塔和米拉·奈爾,更有風靡全球的三個汗(沙魯克·汗、薩爾曼·汗、阿米爾·汗)。而印度的電影產量是世界之冠!
  • 近十年印度電影在國際市場上的崛起令人矚目
    最近這十年來,印度電影在國際市場上的崛起令人矚目。繼《起跑線》《摔跤吧!
  • 中國首部電影榮獲國際電影節大獎
    中國大型民族音樂電影《半個月亮爬上來》是眾多中國藝術家共同參與、集體創作的電影作品。作為2020年首部入圍並摘得國際電影節桂冠的中國電影作品,獲此殊榮,為中國爭了光,為國家贏得了榮譽!  這是特殊時期下,中國電影首次獲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獎項。在這一享譽全球電影界,有眾多好萊塢專業評委參與的賽事中,在眾多的參賽電影中,包括大量的美國電影、加拿大電影、法國、日本、韓國等五十多個國家上千部電影當中,陝西電影《半個月亮爬上來》以優秀的藝術品質,多個民族藝術家共同參與創作,以卓越感人的故事情節結構,經典的組合音樂以及多首電影歌曲引發美國好萊塢評委的關注與認可,最終獲得最佳故事片大獎。
  • 南亞風情 印度電影35部
    導演: 薩蒂亞吉特·雷伊主演: 卡奴·班納傑、卡魯娜·班納傑 印度電影走向國際的代表作品該片榮獲第2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大獎。影片盡收大吉嶺的綺麗風光,在商業歌舞片當道的寶萊塢成為一部清新特別的作品,大獲好評,並代表印度角逐2013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 威尼斯影展閉幕,中國姑娘獲金獅大獎!沒有星光,我們依然有電影
    為期十天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在另外,日本導演黑澤清憑《間諜之妻》獲得最佳導演銀獅獎,這也是他首度在威尼斯奪得獎項。除了少數美國作品外,所有其他作品都遠離威尼斯,想想去年《小丑》以首部超英電影獲得金獅獎引發的爭議和討論熱潮,今年的星光黯淡恍如隔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