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誰的人生不是一邊擁有,一邊失去

2021-01-09 陝西法制網

風浪中,一艘船沉沒了,唯一的倖存者被衝到了一座荒島上。他每天都期盼能有人將他救出去,但奇蹟並未發生。

為了活下來這名倖存者開始用樹枝搭建「房屋」,終於搭建好了,然而不幸再次降臨,在他外出尋找食物的空檔裡,一場大火燒毀了他的房屋,他感到深切的絕望。

當他還沉靜在絕望中不可自拔時,一艘大船向他駛來,他獲救了。

「你們怎麼知道我在這裡的?」他問。

「我們看見有濃煙從這裡升起,想或許有人在這裡。」船員答。

我們的一生總在得與失之間,假如生活中一扇門關上了,必然有一扇窗打開。你在這裡失去的,會從其他地方找回來。人生哪能事事如意,上帝在給予的同時也會拿走點原本屬於你的東西,有時失去就是另一種擁有。

有起有伏是人生,有得有失是生活

生活是一邊擁有,一邊失去;一邊選擇,一邊取捨。

《孟子·告子上》中說:「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有得有失的人生才是生命的常態。

曾國藩的官場之路看起來似乎十分順遂。

道光十八年(1838年)考中進士,道光二十年做翰林院檢討,道光二十七年擢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二十九年升授禮部右侍郎,十年間獲得七遷,連躍十級,可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曾國藩對此也頗為自負,在其寫給弟弟及朋友的信中,曾國藩這樣說,「三十七歲至二品著本朝尚無一人」「近年中進士十年而得閣學者,惟壬辰季仙九師、乙未張小浦以及餘三人」。

在京為官期間,雖十年七遷,但曾國藩因性情得罪了不少權貴,幾乎成為滿朝大臣的公敵。在這段時間內,曾國藩動輒得咎,痛苦萬分,幾乎失去了在朝堂中有所作為的可能。

偏巧在這個時候,曾國藩獲得前往江西監考的機會,途中因母喪歸家。太平天國席捲全國後,曾國藩便抓住這個機會為自己的人生打開了新局面。

鹹豐二年後,曾國藩辦理團練,建立湘軍,在與太平軍的戰鬥中立下赫赫威名。鹹豐十年大破陳玉成,署兩江總督。同治三年,破南京,加封太子太保。憑藉平定太平軍的功勞,曾國藩成為重臣。

平定太平軍帶給了曾國藩無上的榮耀,但也讓其失去了太多太多。

鹹豐五年,曾國藩被困江西,曾國藩三弟曾國華率五千人趕去相救,後國華同李續賓徵皖北,兵敗,殉難於三河。五弟曾國葆因悲憤兄國華戰死加入湘軍,後因積勞成疾病逝於湘軍大營。

得與失像生命中的兩個半圓,只有將其拼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人生。人生起起落落,生活有得有失。沒有誰的人生一直擁有,也沒有誰的人生一味失去。

人生有得有失,心境且平且淡

亦舒在《天上所有的星》中寫道:有得有失才是人生,切忌忿忿不平。

曾國藩在其日記中也說:「襟懷貴宏大,世俗之功名得失,須看得略平淡些」。

曾國藩一生奉行理學,以儒家傳統律己、修身,其也喜看《莊子》,十分欣賞蘇軾、陶潛等人淡然的意境。

最開始創建湘軍,惹得湖南地方官怨恨,曾國藩為此吃盡苦頭。

創建湘軍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曾國藩雖手握湘軍,但鹹豐帝並未給予他帶兵的權力及地方行政的實權,而是要其「幫辦軍務,維持鄉裡」。

鹹豐帝派曾國藩前往江西鎮壓太平軍,江西巡撫與曾國藩不睦,曾國藩處處受氣。

曾國藩父親去世後,曾國藩上書丁憂,希望以此獲得職權。讓曾國藩沒有想到的是,鹹豐帝順水推舟的答應了他的要求,丁憂三年,實際上也就解除了曾國藩領兵的權力。

想到自己萬般辛苦竟轉頭成空,曾國藩起初是憤懣與不甘心的。失去的的痛苦如烈火折磨著他,曾國藩回到老家後拿起了老莊,回想自己過去多年的經歷,終於大悔大悟。

得失往往與成敗聯繫在一起。在同太平天國的戰爭中,曾國藩並不是常勝將軍,失敗在曾國藩的戰績中隨處可見,曾國藩在奏摺中也曾用「屢敗屢戰」四字來形容自己。

面對失敗,面對失去的榮耀、權力,曾國藩終於學會了以一顆 平常心對待,不再為失去惶恐,也不會緊緊抓住失去的東西不放,徹夜難眠。

人生有得亦有失,正是這種得失交替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有趣。

我們常常為擁有而沾沾自喜,為失去而悶悶不樂,其實你現在擁有的可能轉瞬即會失去,你前一秒失去的在下一秒也會以另一種方式重新回到你身邊。

人生就是一串的得與失,我們一邊擁有,一邊失去。塞翁失馬的故事我們都十分熟悉,面對得失的關鍵是要保持樂觀淡然的心態,珍惜你現在所擁有的,正確對待已失去的。

誰的人生不是一邊擁有,一邊失去。逝者不可追,來著尚可期。

中華禪語

相關焦點

  • 人生,就是一邊擁有,一邊失去
    中間的過程被叫做人生。人生,就是一邊擁有,一邊失去;一邊選擇,一邊放棄。人生,哪有事事如意,生活,哪有樣樣順心,所以,不和別人較真,因為不值得,不和自己較真,因為傷不起,不和往事較真,因為沒意義,不和現實較真,因為還要繼續。
  • 董璇:人生,就是一邊失去,一邊擁有
    這類演員因一個角色火,是一種幸事,但也會被很多人唾棄,說一個角色吃一輩子,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不是只演一個角色,只是其他角色觀眾記不住罷了。董璇成為這類演員,對她來說並非好事。源源不斷的出演電視劇,換來的反倒是人氣愈下。從紅極一時慢慢淪為二線,三線,也漸漸磨平了她的事業心,這種落差,不是每個人都能受得了的。
  • 《假如貓從世界上消失了》:誰不是一邊失去,一邊成長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獲得,同時不斷失去的過程。《假如貓從世界上消失了》正是一部關於失去的治癒電影。接下來消失的還有電影、鐘錶,郵差失去的是與達也的友情和與父親的點滴溫暖回憶。茫茫人生,真摯的情感最為難得。誰不是一邊失去,一邊成長,慢慢學會珍惜,慢慢學會澆灌好自己的感情之花,儘可能地把更多的時間留給真正重要的人。最後想以觸動我的一句話結尾:「只要有好的故事和觀眾,你的人生就沒有結束。
  • 《兩隻老虎》熱映:人到中年,誰不是一邊失去,一邊珍惜
    張成功面對死亡威脅,不怕給錢,也不怕送命,他想到的,是這一生有太多不能彌補的遺憾。他曾有一個深愛的女人,但彼時的他事業有成,家庭美滿,無法為了愛情放棄這一切。越是抓不住,越是想握緊,就這樣,他用不可救藥的控制欲和佔有欲,逼走了此生唯一的摯愛。他曾有一份過命的友情,戰友在他最無助的時候挺身而出,將他保護在身後。
  • 誰不是一邊受傷,一邊學會堅強
    2020-11-16 11:07:14 來源: 娛樂新手們 舉報   誰不是一邊受傷
  • 誰不是一邊不想活了,一邊拼命活著
    誰不是一邊痛哭流涕一邊拼命努力哪有一帆風順的人生,哪有無需辛苦便輕而易得的報償?生活中一切一切的不如意,唯有咬碎牙齒和血吞,全靠自己硬抗!他對抗的不是颱風,他對抗的是養家餬口的重壓。他保護的也不是車,而是自己和家人的全部生活。在電影《歲月神偷》中也有這樣一幕:颱風呼嘯,暴雨侵襲,皮鞋店快要被風拆了,玻璃全碎了,鞋子也都被颳得滿天亂飛。夫妻兩個人站在二樓的陽臺,在雨裡咬緊牙關撐住隨時會倒塌的房頂。爸爸說:抓緊啊,最重要保住個頂。
  • 誰不是一邊揮著淚失望,又一邊在微笑苦撐
    正所謂,人生從來沒有真正的絕境。無論遭受多少艱辛,無論經歷多少苦難,只要一個人的心中還懷著一粒信念的種子,那麼總有一天,他就能走出困境,讓生命重新開花結果。 試問在整個社會當中,又有哪個人不是一邊擦著眼淚不斷失望,又一邊在微笑著苦苦支撐呢。
  • 誰不是一邊不想活了,一邊拼命活著!(深度)
    大冬天的,誰不想吃上一口熱乎飯,但為了等活兒,還是在寒冬蕭瑟中啃兩口冷麵包;誰不是一邊不想活了,一邊努力活著?一邊痛哭流涕,一邊拼命努力?因為我們從來不是一個人,還有父母,家庭和孩子,還有無數個目光注視著你。摔倒了,你也只能爬起來,拍拍土,咬牙硬撐,接著往前跑……明年會活得更好是吧?一定是的;這個世界會更好是嗎?一定會的!2:苦難守恆定律作者:水木然很多年前《藝術人生》裡有一期採訪了我最喜歡的奶茶劉若英。
  • 《雲邊有個小賣部》:誰不是一邊悲傷,一邊被溫暖
    一邊罵著外孫劉十三智障,一邊開拖拉機來回兩百公裡,連夜把失戀又失業喝得爛醉的劉十三拖回了家。對於書外的我們來說,連哭泣都要考慮時間和地點合不合適,對家裡人也習慣了報喜不報憂,自己的悲傷從來只有自己舔舐,等到陽光把自己弄醒後,收拾好一堆滾得亂七八糟的酒瓶子,生活還得繼續,好像悲傷不曾發生過。
  • 張愛玲:歲月靜好的背後,誰不是一邊不想活了,一邊努力活著
    1961年,迫切想結束這種足襟見底日子的張愛玲,決定去臺灣寫書,因為只有再一次火了,才能擁有更多的錢財,改善生活。她和賴雅含淚告別,比張愛玲年長近三十年的賴雅一度以為張愛玲是不能忍受與他過的苦日子,要拋棄他,所以離開美國。只是張愛玲怎麼會拋棄賴雅?
  • 11月,一邊遇見,一邊失去,舊情難捨,回首倒追,未來一愛到底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11月,一邊遇見,一邊失去,3星座舊情難捨,回首倒追,未來一愛到底。 11月,一邊遇見,一邊失去,舊情難捨,白羊座回首倒追,未來一愛到底。
  • 美國西雅圖機場偷飛機的人:誰不是一邊不想活了,一邊又努力活著……
    《在西雅圖偷飛機的人:誰不是一邊不想活了
  • 《他其實沒有那麼愛你》誰不是一邊失望,一邊生活
    孫藝荷因為Sam在人前說自己只是他的好朋友而選擇分手;任染,那個曾經是自己上司、人生導師的陸浩,為了前妻選擇消失很久又回來;當他們又回來時,所有的理智與怨恨,都抵不過那份為愛選擇飛蛾撲火的期待上。似乎聽起來,是那麼讓人驚喜與心動,但Sam知道,孫藝荷不是那種會逼他結婚的懂事女孩。
  • 喪到極的韓劇《我的大叔》:誰不是一邊頂著千百種喪,一邊躲在角落裡默默自愈
    至安有殺人的前科,她的以為一旦別人知道之後就會疏遠自己,她害怕失去,便拒絕了所有開始;她以為,抱團取暖、互相理解、照顧就是愛情。真正的愛情,從來不是誰拯救誰,也不是同病相憐的理解、抱團取暖的慰藉、或者兩個缺愛靈魂的一時陪伴當成愛情。「 我需要你,所以我愛你」 本質上只是自私和恐懼。而「我愛你,所以我需要你」,才更接近愛的本質。而大叔的問題在於:誤以為犧牲自己一個人,就能成全家人的幸福。
  • 誰不是一邊風光一邊崩潰呢?
    馬伊琍在懷二胎的時候,遭遇了文章出軌。而她一句: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平息了事件,將文章的事業挽救了回來。而內心受到的傷害可能不是一天兩天能康復的。生娃後不久,馬上復出拍戲。對自己真夠狠啊。一邊支持老公周一圍製造話題,實力護夫。一邊開始錄製節目,增加曝光,並不時曬寶寶增加辣媽標籤,也終於算漸漸找回了話題和曝光量!
  • 《西遊記》:誰不是一邊夢想成為孫悟空,一邊活成了沙和尚
    誰不是一邊夢想著成為孫悟空,一邊活成了沙和尚。就連老豬那一點食色性也,最後也被悄然埋葬。我們都曾執拗地堅持自己心中的真義,渴望衝破束縛,打破陳規,為了一個人為了一件事不顧一切.可是最終,我們都被一種叫做「成長」的金箍緊緊束縛著,慢慢地,變成了那個看似呆傻愚笨,卻熟諳世事深通遊戲規則的沙和尚。
  • 有一種幸福,是一邊「被罵」,一邊心裡樂著!
    只是,很多人會忽略掉這種「幸福」,直到失去了才感受到珍貴。有人「罵」代表著有人惦記著,如果不在乎你,誰還會費口舌去討人嫌?所以,那個喜歡「罵」你的人,也許是最在乎你的人。但不是每個人的用心良苦,都會被視為「愛的表現」,現實中更多的夫妻是看不到對方的好,因為一些小摩擦而產生口角,從而越演越烈。可是如果你懂那個「罵」你的人,從心裡是關心你、在乎你的,就不會嫌棄她囉嗦,更不會因此討厭她。
  • 人生漫漫,回首今生,我們一邊走一邊悟,一路成長一路自由
    人生的許多關頭,不在於抗風雨,而在於補漏洞。一位園丁告訴我:不是所有的花都適於肥沃的土壤。沙漠就是仙人掌的樂園。人生的許多空虛,不在於人的孤獨,而在於心的寂寞。一位畫家告訴我:大師的作品常常「留白」,太滿太擠容易使人失去想像的空間。
  • 曾國藩:人生只有兩件事靠得住
    人生路上人品比才能更靠得住,「德者才之王,才者德之奴」,有德而無才,不過是一個粗漢; 有才卻無德,則會變成一個惡人,才學、聰明失去良好品德的駕馭,會變成一隻猛獸。 曾國藩在給弟弟的信中多次提及「德」即人品的重要性。他說:「今日進一分德,便算積了一升谷。」
  • 誰不是一邊尋找,一邊放棄?留到最後的,都是最好的
    人生就是一場旅行,我們都是一邊尋找,一邊放棄,一邊得到,一邊失去。留到最後的,都是最好的。一路走來,感恩遇見!作者簡介:高寶寶15歲寫小說38歲考取香港中文大學研究生院,20年中文教育經驗一手把女兒培養成港大一級榮譽學士及倫敦大學教育碩士。讓她溫暖而有力量的文字,陪伴你一路前行,遇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