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巡演,他們一定會大火!」這是昨天晚上,告五人樂團來到上海參加「喵」音樂會,在演出結束後,很多觀眾的心聲與留在網絡上的評價。
從 2011 年成立,經歷過休團與成員更替,現以雙主唱形式穩定進行演出的告五人,雖然還未發行過正式專輯,早已累積許多作品,如《披星戴月的想你》《愛在夏天》等都是 街聲StreetVoice 排行榜的常勝軍。在幾天前的12月9日,他們更是大膽地挑戰臺北 Legacy Max 這處不小的場地,舉辦了首場演唱會,2000張門票在短時間內銷售一空,創下獨立音樂圈又一令人敬佩的成績。
告五人在上海「喵」音樂會(攝影:七仔工作室)
為了籌備臺北演唱會,告五人邀請了資深音樂人黃中嶽擔任音樂總監,經歷了一趟「魔鬼訓練」,歷練的成果在昨晚的上海演出上也有所體現,一些此前看過他們演出的樂迷都稱明顯感覺到了告五人的蛻變,「像是進化了一樣」。
不止歌好聽、現場水準紮實,在宣傳行銷上,告五人也有著新奇的想法。他們針對演唱會推出了「哈密瓜套票」,呼應於自身的代表作《你要不要吃哈密瓜》,購買此門票的觀眾可以在演唱會結束後,憑票領取一顆哈密瓜,讓觀眾直呼「這種操作太可愛了吧」。
在上海:首次登滬,一展大團氣場
現在的告五人固定成員包括男主唱/吉他手潘雲安、女主唱犬青、鼓手謙哥。早在2011年時,樂隊就已形成雛形,可後來潘雲安赴北京參加《中國好歌曲》,樂隊休息了兩年,並歷經成員變動,大多數樂迷都是在2016年之後才逐漸認識「告五人」,他們這兩年間釋出的demo時常出現在街聲的即時熱門榜,也因此,告五人在臺灣地區的人氣上升很快,在今年下半年,他們首次獲邀來到大陸演出,並登上廈門的簡單生活節。
攝影:七仔工作室
在昨晚,因為接到「喵」音樂會的邀請,告五人首次來到上海表演。在表演開始前10分鐘,底下等待的樂迷已經多到幾乎「擠到場館門口」,有很多人都非常期待這支「哈密瓜樂團」首度在上海亮相。在一開場,出乎大家的意料,告五人直接就唱了氣勢震撼的代表作《你要不要吃哈密瓜》,回過神的上海觀眾熱烈地揮舞起手臂,不免俗地開啟大合唱模式,後續的《愛人錯過》《跳海》更是引發全場跳動,這些延續自臺北演唱會的「優化」編曲,進一步升級了告五人的現場能量。
在經過一陣「身體運動」後,迎來短暫休息,團員們和觀眾閒聊起第一次來上海的新鮮感,「小楊生煎當然是必吃的」、「最喜歡逛超市」、「這裡的哈密瓜都好大」、「喜歡喝紅棗酸奶」,現場氣氛歡樂。而後的《迷霧之子》《獨角獸》《夜裡無星》等作品,充滿迷幻色彩,將觀眾引入一片濃霧森林,跟著音樂穿過霧氣,來到瀑布,見到了傳說中的「獨角獸」與深邃夜空。
攝影:七仔工作室
臨近尾聲,夜空的星星是時候該亮起來了。告五人讓場地燈光暗下,叫大家打開手機的閃光燈,於是眾人都明白接下來要唱的就是《披星戴月的想你》,大家舉著手機,跟著歌聲左右揮舞……這首動人作品的感染力有多強呢?在現場的合唱聲中甚至出現了一位約莫五歲的小朋友的童聲,引起後排觀眾的不時回頭。就像潘雲安在臺上說的,「希望告五人會成為你們的肩膀」,或許告五人的音樂真的會給予這位小朋友在成長道路上肩膀般的能量。
在宜蘭:山與海環繞的小城孕育了告五人
位於臺灣東北部的宜蘭,是寶島上一座低調的小城,這裡的生活有山有海,北靠雪山、南靠太平山,面朝壯闊的太平洋,著實令人羨慕。告五人的潘雲安、犬青、謙哥都來自這裡,甚至現今都定居在家鄉,沒有像其他音樂人那樣搬到臺北,經常在演出時,他們會大聲向樂迷介紹:「我們是來自宜蘭的告五人!」
宜蘭
宜蘭對告五人而言,不單是家鄉二字可以說清的。一個人會認同自己的家鄉,往往需要安全感、歸宿感、甚至優越感。可要識出家鄉之於自己的這些感受,時常得先離開。年少時因為參加節目, 19 歲的潘雲安就飛到北京工作了兩年,習慣山林的孩子來到擁擠的高樓大廈裡,始終無法適應……宜蘭的家人是他在北京堅持兩年的唯一動力,也催生了他回去後仍定居在宜蘭的信念。
另一位主唱犬青則說:「高中時期,其實很想逃離這個地方,終於大學如願到了臺北,時常很久都不回家。有一次家裡有事,我坐著客運回來,真的是過了雪山隧道,突然身體一下子放鬆下來,直到那個時候我才發現,我對宜蘭這個地方有我自己也不清楚的依賴。」
宜蘭的山與海
宜蘭這座小城沒有專業的練團室,告五人需要每周舟車勞頓到臺北排練、表演。但對他們來說,一天的勞累,在回到宜蘭的那一刻就能全部釋放。宜蘭的山與海也賜予了告五人創作上的靈感,潘雲安相信每個地方所見的星星月亮都不一樣,空氣的混濁度、地方的氛圍也是關鍵,是宜蘭太平山的霧催生了《迷霧之子》,是專屬於宜蘭的星空催生了《披星戴月的想你》。
在臺北:「豁出去」辦了演唱會,開票即完售
在上海演出的兩周前,12月9日,告五人在臺北舉辦了首次大型演唱會,結果開票即完售,讓告五人又驚又喜,對於演唱會的準備更加戰戰兢兢,特別邀請到獲得金曲獎多次肯定的編曲大師黃中嶽擔任演唱會音樂總監。
告五人臺北演唱會
從11月開始,告五人就在黃中嶽的嚴格帶領下,展開「地獄式的密集練團」,團員們每日清晨六點起床,從宜蘭到臺北集訓八小時。黃中嶽在演唱會的音樂編曲上,特意捨棄原本的弦樂編曲,回歸只有吉他、貝斯、鼓、鍵盤與人聲的樂團編制,細緻到連團員走位、刷吉他的方式、鼓點力道都精準校正,「因為舞臺上有太多不可預測的狀況,唯有做足 120 分的準備,才有機會在臺上呈現至少 80 分的成果。」
為演唱會排練的告五人
儘管臺北、宜蘭來回奔波累人,可告五人回憶起與黃中嶽老師練團的過程可是精神抖擻,語氣裡充滿崇拜。黃中嶽在練團時對他們有許多嚴格要求,但告五人樂在其中,反倒覺得他自有一套「幽默的嚴格」。他們形容黃中嶽像是魔術師一般,坐在樂團背後,對著監聽輸入效果器、拍子等指令,手揮一揮念個咒語,歌曲就「變得不一樣了」!在媒體採訪中,黃中嶽也說出了自己的感受:「我不會把這樣的動作叫做改編,所以說是『優化』,我們希望達到的效果是,觀眾到現場聽了告五人的音樂,會有種奇怪的感覺,好像改變了什麼、又好像沒有變。」
在那些排練的日子裡,黃中嶽不吝嗇傳授心法,例如:當表演者走下舞臺,應該去詢問在場每一位工作人員的名字,因為今天站在舞臺上,發出的聲響,都是臺下的每一位工作人員所建構出來的。他告訴告五人,要懂得「感恩」。
黃中嶽也希望已經擁有豐富舞臺經驗的告五人往另一個境界去,潘雲安介紹:「中嶽老師希望告五人不是因為什麼特殊動作或言論,讓臺下觀眾沸騰,而是在臺上很冷靜,觀眾聽到音樂就會 get high,那才是音樂工作者最好的表現。」
臺北演唱會的大合照(來自告五人 Facebook)
至於這場演唱會,自然是大獲成功,潘雲安那時在臺上代表著告五人,動容地說:「不知道這個樂團會不會撐到 20 年,但 20 年後想起今晚,我們會很快樂。」
哈密瓜:是嚴肅諷刺,也是自我調侃
說到告五人的歌曲,有很多樂迷都是通過《你要不要吃哈密瓜》認識他們,哈密瓜也成為了他們樂團的一個符號,甚至誘發了他們宣傳演出時的那些新奇手法。
告五人臺北演唱會門口真的擺放了好幾箱哈密瓜,供購買「哈密瓜套票」的觀眾領取
很久之前的一次訪談裡,Blow吹音樂的記者問過潘雲安這首歌的由來,那時候的他說:「我喜歡安靜地看展,對我來說藝術的東西很多時候不用當下解釋,但偏偏會遇到(一起)看展的人很愛解釋(作品),(甚至)頭頭是道。沒有人有權力去影響別人的感官。就像電影劇透一樣,就算是好萊塢你也不用劇透我,我知道它會是好結局。」
他更說道:「哈密瓜其實沒有任何意思,很多東西根本沒有什麼意思,但可能被人們塑造成一種高端的形象,於是解釋它,只是為了『抬高身價』。所有的意思都是我們這些創作人去賦予他們的,但我們真的有權力去賦予它們生命嗎?」
至於歌名《你要不要吃哈密瓜》,只是潘雲安和朋友閒聊時脫口而出的一句話。他設想:「當我再次在北美館遇到那些愛解釋的人,或是遇到非常喜歡跟著風向球走的人時,我想對他們說的就是:『你要不要吃哈密瓜?』」
原本有諷刺意涵的哈密瓜後來卻成為了他們與歌迷調侃、互動的有趣道具,有時候他們會給購票觀眾送哈密瓜,有時候會給第一個排隊入場的觀眾送哈密瓜。但告五人心中沒忘記當初寫這首歌的初衷,提醒自己千萬不要變成自己歌中的入座者。
攝影:Heis
談未來:專輯即將動工,巡演也不遙遠
臺北演唱會的完整名稱是「告五人《島嶼・雛形》巡迴 序曲—海平面之下」演唱會,便揭示了這是一系列巡迴,臺北站是系列的第一場表演。經紀人解釋說,「島嶼形成」其實就像是告五人的催生,冰山露出的僅僅是十分之一。專輯發行前,告五人認為自己都還在養精蓄銳,還在儲備能量,它將隨著專輯一同展現,宣示告五人之島,要離開海平面,展露光芒。待明年專輯發行過後,會慢慢公布下一站,地點與時間暫時都是秘密。
在近期,告五人的首張正式專輯就將動工,邀請著名製作人陳君豪(黃中嶽的徒弟)擔綱製作,不免讓人心生期待,告五人在經歷師父黃中嶽的淬鍊,來到陳君豪手上,又會開出怎樣的花?
* 本文部分文字參考自Blow吹音樂的文章,包括《【專訪】迷霧之子:告五人》《談家鄉:宜蘭與告五人》《告五人《海平面之下》Legacy Max圓滿落幕 「20 年後想起今晚,我們會很快樂。」》《【專訪】魔鬼訓練上舞臺:告五人》,已獲授權。
* 感興趣的觀眾可繼續閱讀今日推送的第二條《獨立樂團站上大舞臺該做什麼準備?編曲大師黃中嶽這樣說》,進一步了解告五人臺北演唱會的幕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