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Autumn
出品 | 創業最前線
12月23日,摩拜發布內部信稱,胡瑋煒因個人原因辭去摩拜單車CEO職位,由公司總裁劉禹接任CEO一職。
摩拜至此完全褪去創始團隊的基因,進化成一家美團的公司。
創業狂歡
2009年,雷軍40歲生日那天和朋友喝酒感慨,「人是不能推著石頭往山上走的,這樣會很累,而且會被山上隨時滾落的石頭給打下去。要做的是,先爬到山頂,隨便踢塊石頭下去。」
後來,他在微博上將這句話總結為「只要站在風口,豬也能飛起來」。這句話演變成著名的風口理論後被創業者奉為圭臬。
這句話用來形容2013~2017這幾年中國的創業盛況,最貼切不過。
移動網際網路興起,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雙創政策的激勵,一場浩浩蕩蕩的全民創業運動由此拉開序幕。
彼時,北京中關村享有「中國矽谷」的美稱,是當時全國創業盛況下的一部縮影。
盤踞在中關村的一家創業主題咖啡館——車庫咖啡,則成為了無數創業者夢想啟航的地方,寶二爺、趙東、李笑來等大佬都是這裡的常客。
操著一口標準京片子的蘇菂(dì)是車庫咖啡的創建者,也是不少創業者的引路人,他見證了這場盛大的創業狂歡。
「那時我遇到了一群特別有意思的創業者,他們才7、8個人,什麼都沒有,連寬帶費都要分期付款,就謀劃著未來幾年內要到美國上市,做最大的汽車網站什麼的,我當時覺得這幫人真能吹。」
「還有一個安徽來的創業者,每天晚上花60塊錢睡旁邊權金城飯店的大堂,白天到車庫來做自己的創業項目。老實說我並不看好他現在的項目,但是我覺得有這種精神的創業者總會成的。無論最後成功與否,追逐夢想過程的感覺是最棒的。」
蘇菂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並不想靠車庫咖啡賺錢,而是想把它打造成一個「創業者的烏託邦」,成為他們實現夢想的寄居之所。
然而,創業者夢想的底色卻是財務自由。
財務自由
坦誠來說,此次創業浪潮的新篇章,「改變世界」是旋律,「財務自由」才是主題。
創業伊始,很多人會打出「匠心」、「讓生活更美好」、「改變世界」等情懷牌來包裹自己的初心,也的確有部分創業者獲得了投資人和用戶的認可。
其中,摩拜創始人胡瑋煒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2004年,大學畢業後的胡瑋煒做了10年的汽車記者,先後任職《每日經濟新聞》、《新京報》、《極客公園》等。
據報導,胡瑋煒的第一份工作,月薪僅3000元,除去房租和日常開銷所剩無幾。當時傳統媒體已開始走下坡路,她做了10年月薪才破萬。
有野心的人決不會滿足於這樣的生活,從她2013年一次拉斯維加斯之行就能看出端倪。
當時,她在拉斯維加斯看了很多汽車公司的展出,回來以後她跟當時的老闆說:想做一個關於汽車和科技的小欄目,她來負責。
最終她沒有說服老闆,於是乾脆辭職自己做了一家公司,叫極客汽車。
2015年她做摩拜單車也是這樣。
有一天,她跟一群工業設計師和一些投資人在一起聊天,當時她的天使投資人突然說了一句話:「你有沒有想過我們做共享單車呢?用手機掃描開鎖那種。」
「我當時就立刻被擊中了,所以我當時就說我要做這個,我們可以做這個。」胡瑋煒很激動。
這一次,她開始主打情懷牌——公益、環保,再加上幸運符加持,她成功踩中了「共享經濟」這一巨大的創業風口,很快,資本蜂擁而至。
據悉,摩拜一共完成了6輪融資,從30多位投資人手中融資近11億美元。
但是,風口來得快去得也快,共享單車的弊端很快凸顯:破損率高、盈利困難、同行競爭。
今天再看,胡瑋煒對摩拜的賣身頗具遠見。
2018年4月3日深夜,摩拜作價27億美元併入美團,創始團隊全部「出局」,一篇名為《套現15億後,摩拜80後創始人留下2條人生潛規則》火速刷爆朋友圈。
1點40分,胡瑋煒在朋友圈發文稱:
「大家都喜歡戲劇性,然而我更願意積極看待一切。並不存在所謂的『出局』,在我看來一切是新的開始。」
12月23日,摩拜發布內部信稱,胡瑋煒因個人原因辭去摩拜單車CEO職位,由公司總裁劉禹接任CEO一職。
胡瑋煒在給員工的內部信中表示,自己「完成了階段性的使命」。
原創始團隊逐漸淡出是每一家被收購的創業公司都會面對的命運。
胡瑋煒比戴威更早認清了現實和理想的差距,她懂得下臺的藝術,鞠了躬就退,留下一個體面的結局。
活下去
如今復盤,胡瑋煒高價賣掉摩拜全身而退,戴威進退維谷焦頭爛額,而昔日同樣的80後明星企業家茅侃侃卻失去了人生。
「80後創業新貴」茅侃侃曾有過一段令人羨豔的時光。
他小學五年級開始玩計算機,12歲就能熟練倒騰各種軟體,14歲在《大眾軟體》上發表文章,15歲成為瀛海威時空最年輕的BBS版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少年天才。
他在20歲出頭就當上了Majoy公司的總裁,身家6000萬;他還做客央視《對話》欄目,和泡泡網的李想、康盛創想的戴志康、Mysee的高燃並稱為「京城IT四少」。
轉折發生在2015年。
那年9月,茅侃侃與上市公司萬家文化成立合資公司——萬家電競,出任CEO。第二年,茅侃侃放棄GTV原有的電競轉播模式,從零開始做遊戲開發。
巨頭夾擊之下,萬家電競從成立開始幾乎一直虧損。
雪上加霜的是,在趙黃夫婦50倍槓桿收購萬家文化失敗後,萬家文化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萬家電競的融資計劃也因此擱淺。
面對連年虧損的萬家電競,萬家文化的新買家——祥源集團要求萬家電競從上市公司剝離出去,並且歸還從上市公司借來的錢。
這一切將茅侃侃推向了絕境。
茅侃侃曾曬出他和祥源文化董事長的郵件往來,裡面夾雜著妥協、不甘與無奈:茅侃侃一直寄希望於新遊戲上線,但資本方看到了繼續投資的風險,果斷退出。
為了滿足員工基本的五險一金保障,以及公司的正常運轉,茅侃侃孤注一擲,抵押了自己的房產、汽車累計近2000萬,用個人借款強撐公司運營至2017年9月。到了11月,萬家電競已經欠薪兩月,打算破產清算。
沒有人知道,茅侃侃如何度過這些難熬的日子。
在旅遊衛視《我是創想家》節目裡,當時的茅侃侃曾說:創業「死」一回,就知道打工多幸福了。
遺憾的是,他沒有機會再感受這種幸福了。
2018年1月25日,茅侃侃在寒冷的冬夜裡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引發了無數人的感慨和緬懷。
年僅34歲的茅侃侃,一步步地從鮮衣怒馬的少年,走到了債務纏身的絕境。這背後,是一個創業、資本和性格的非典型故事。
「我愛你不後悔,也尊重故事的結尾。」
這是茅侃侃生前的最後一個朋友圈動態。
戛然而止
2010—2018年,被稱為中國創業的「黃金十年」,在這長達十年的移動網際網路高速增長期,催生了多家超級獨角獸公司,也創造了許多財務自由的神話。
很難有人能夠抵擋得住「財務自由」這四個字的誘惑,哪怕前面很有可能就是萬丈深淵。
大多數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一邊吭哧吭哧地努力工作,一邊撇著僅剩不多的頭髮談論著中年危機。往前是房子、婚姻、一家老小;往後他們卻無路可退。
財務自由,理所當然成了他們孤注一擲的選擇。因為,嚮往自由,是所有人類的天性。而冒險,也是一樣。
財務自由的確能讓人更從容地作出選擇,也更加隨心所欲。然而,欲望無窮。在另一種語境裡,財務自由被認為是一種社會機器的陰謀,它讓人不能冷靜地體察自我的需求和價值。
不幸的是,全民創業的高速列車在2018年,戛然而止。
上一年還狂飆突進的共享單車、無人貨架,在今年的開始就猛然急轉直下。
風光一時的無人貨架創業明星大幅裁撤點位和裁員,乃至「全面轉型」。
轉過春節,摩拜就被推上了出售的談判桌,一直堅持獨立的ofo命運多舛,到了年末,反襯出早早賣掉的摩拜何其走運。
這真是不好過的一年。
沙灘上的裸泳者越來越多。P2P爆雷、長租公寓爆雷、九鼎跌落,幣圈也沒錢了……
融資變得艱難,風口轉瞬即逝,投資狂潮造就的創業公司高估值,沒有獲得二級市場的廣泛認可,估值倒掛的現象直接導致大量公司因融資問題難以為繼。
若干年後我們再回首:
2018年將成為中國新商業的裡程碑——全民創業十年大潮,影響中國商業和社會形態至深;在高速增長的另一面,則是狂歡之後的狼狽。
它的出現印證了創業大潮的湧動,它的消失映射了資本寒冬的侵襲——在這個冷熱交替的時代,有人成功,有人失敗,但有位投資人這樣說過:
「無論潮水多麼洶湧,還是有人被遺忘在沙灘上;無論有多少創業者開始為夢想付出實踐,但是死亡的概率不會因此而改變。」
實驗者越多,犧牲者越多——創業熱,但需要冷思考。
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幸運造就了許多英雄,但也有很多人就此謝幕。
狂歡過後,一切又重歸平靜。風口停了,摔下來的不光是豬,還有獨角獸。
參考素材:
1、《創業黃金時代結束的一年》@36氪
2、《蹦床上的胡瑋煒》@騰訊科技
3、《茅侃侃:萬物無情,為你白頭》@吳曉波頻道
中國領先創投新媒體
100W創業者及投資人關注
© 投稿合作 微信:cyzqx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