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網友們小時一定看過日本動畫片《多啦A夢》。
但是你們可知道關於多啦A夢還有過一段靈異事件?據說1984日本的電視臺。曾在午夜時播放過一段,不存在於《多啦A夢》記錄中的一段動畫。並且,動畫中的人物變形,行為詭異。
但是,由於動畫片是在深夜播出,因此了解這段影像的人並不多,事後電視臺也不承認曾播出過這段詭異的動畫。
【消失的動畫】
這一篇消失的動畫,標題中文直譯為藝人。
這篇故事是說,因為大雄與哆啦A夢使用穿透圈往地殼下的地底商店出發,他們在途中遇到了地底人,地底人將他們帶往一個地方,這個地方有一座很大的地球儀。在故事的最後,地球儀裂成兩半,中間流出了像血液的黑色液體,大雄與哆啦a夢為此感到相當的恐慌,故事到這邊就結束了。
根據傳言,這篇動畫有幾個特徵,但由於這篇動畫已經消失所以也無法求證。
據傳說這一集的哆啦A夢長得相當奇怪,讓人感到相當的不舒服。
主要有以下幾點:
1. 哆啦a夢的手相當細長。
2. 哆啦a夢看起來很噁心。
3. 哆啦a夢的圓臉變得細長。
總之,就是看起來不像是正常的哆啦a夢。
由於這一篇動畫,並沒有配音,看起來就像是默片,所以也不知道裡面的人物在講些什麼話。
最怪異的是,動畫片裡有三名帶路的地底人看起來與哆啦a夢是認識的樣子,但是在從前的故事中,並沒有看過這三名角色,同時也因為沒有對白的關係,所以不清楚他們與哆啦a夢的關係如何。另外,哆啦a夢中常出現的另外三人:靜香,小夫,技安都沒有在這篇故事中出現,因此更加令人感到可疑。
這篇動畫據說是在1984年7月20日播放,但是根據網路上的資料,這一天播放的故事的篇名是大雄的童話旅行,那麼,這只是謠傳?還是電視臺蓄意掩蓋真相呢?我們不得而知,而因為最讓人困惑的一點,就是從來沒有人跳出來證實當天所播放的動畫是「大雄的童話旅行」還是「藝人」。
網上還流傳著這樣一段視頻。據說是看過那段動畫片的人憑藉記憶復刻出來的。
關於這段消失的動畫,還有一些網友提出質疑。
據考證,當時那個時間點上,並沒有發生什麼類似的引起觀眾不滿事件。一直到2007年,開始才在日本2ch論壇傳開來。2ch的捏造都市傳說的惡名也是聲名在外的,這個事件正如一般的都市傳說一樣,沒有真憑實據,只有口耳相傳,都說「我親眼看過」,但沒有任何影像資料證明自己的主張是正確的。
而且,根據當時配音人員的訪談來看她並沒有缺席過任何一個配音,也就是說這是部默片的說法其實並不成立。況且傳說互相矛盾。而且被銷毀的可能性也不大。
動畫製作需要各種各樣的步驟,從角色設定,到劇本,分鏡頭繪製,再到原畫與背景繪製,再到動畫逐幀繪製,然後配樂配音剪輯,最後成片送到播映機構,有著一套嚴謹的加工程序。如果說其中有那麼一集非常怪異的話,就好比一個生產餐具的流水線造出了一個馬桶,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若是非要實現不可的話,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 這個爛劇本必須有人寫,並且按照重新設計過的歪七扭八的人設繪製歪七扭八的分鏡;
2 顏料需要重新配製。因為早期賽璐珞時代動畫的顏色是直接由顏料廠提供的,因此不同的配色需要重新製作;
3 作畫監督必須保證每一幀畫出來都是歪的。
4 剪輯必須要不放音樂下去。
5 電視臺要肯把它播出來……
無論哪一條,都是很難做到的……
因此,很有可能是有人混淆了多部哆啦A夢的記憶,把動畫播放事故什麼的混在了一起造出了這個。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當時電視彩色制式出錯信號不好等原因造成的。
不過,關於多啦A夢的靈異傳聞還真不少。
接下來是第二個傳說
【不得不走】
要說到這個傳說,我們必須要先來介紹一下,《多啦A夢》這部動畫的作者--藤子不二雄。
哆啦A夢最初是由兩位漫畫家合作創作出版的。他們是藤本弘和安孫子素雄。他二人從1952年開始合作,並共用同一筆名:「藤子不二雄」。在其創作的漫畫作品中,以哆啦A夢的名氣最大。1969年,哆啦A夢首次被小學館作為長篇連載漫畫出版,自此,這個可愛的機器貓就越來越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當首部哆啦A夢動畫片於1979年在日本播出時,全日本隨即掀起了哆啦A夢的熱潮,儘管在早期的時候曾經有過幾年蕭條期,但是幾十年來在日本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1987年兩人終止了合作,開始獨立創作活動。他們仍然繼續使用藤子不二雄這個給他們帶來榮譽的共同筆名,只是在名字中加了一點區別:藤本弘用的是藤子F不二雄,安孫子素雄用的是藤子不二雄A。藤本弘患了肝病,但他仍然堅持繼續畫漫畫,直至1996年9月23凌晨因病逝世。
而這個傳說本身很有紀念藤子F不二雄老師的味道,據說是在藤子老師逝世那天當晚深夜播放的。
並且,這個傳說還有兩個版本:
第一種版本:
23日深夜,突然在廣告後開始了《哆啦A夢》,讓人覺得很奇怪,在廣告後沒有片頭曲,就出現了大雄一個人在房間(一說在全黑背景中)轉著圈,走了10分鐘左右,說了一句「不得不走了啊……」然後畫面漸黑完畢,也沒有片尾曲。
第二種版本:
在藤子追憶特輯中,在白色路上走著的大雄,不知為何手裡拿著速寫本。然後哆啦A夢追上來:「已經走了呢。」大雄回過頭來「是啊,不得不走了呢」
然後大雄變成藤子老師自畫像的樣子,哆啦A夢「謝謝你了」藤子老師「哪裡哪裡」然後相互微笑,光芒打進來,畫面漸白收場,之後是廣告。
顯然第二個版本可信度較高,也比較溫馨。但是仍然沒有影像資料可以證明。
從動畫製作的角度講,藤子老師逝世當天晚上能夠趕製出來的話,就算是直接用舊畫面重配音,未免也趕不及。而且雖然深夜時段管理不是那麼嚴謹,但也不太有可能會有電視臺願意播,況且還是那種莫名其妙的片段,實在不像在悼念……
在1993年9月9日(當時藤子老師還在)播送15周年的特別節目,有一個藤子不二雄與動畫角色對話的畫面,也許是這個傳言的原型之一吧。
1996年9月29日日本一檔節目裡出現藤子追憶特輯,並且重播了《大雄與日本誕生》。但這裡有沒有傳說第二個版本的《不得不走》無法考證。
1997年9月有一年的追憶特輯,如果第二個版本的傳言是真的,很有可能在這裡出現。
如今,多啦A夢的故事還在繼續著,依照藤子老師的遺願,動畫片由他的弟子繼續創作。而關於這部動畫片的結局,網上也有著各種各樣的版本。
【關於多啦A夢的結局】
版本一:
據說,這一版本曾在日本播映過。
主角大雄突然從睡夢中驚醒,發現自己躺在病床上。原來,世界上從沒有過機器貓、也沒有萬能口袋、也沒有總之,主角是由於極度的自閉症被送入精神病院的病人,已經在醫院住了八年,靜香是主角兒時暗戀的同伴,主角所有的記憶都停留在八年前的早晨。一切都是主角的幻想.
但是,由於讀者極其反感這樣的結局,所以才決定不在動畫版中使用此結局。在小學館的博物館中,珍藏著藤本弘先生的最後一頁作品,但藤本弘先生並沒有完成最後的作品就去世了,死因是積勞成疾。
版本二:
故事的主人翁大雄,有天突然掙開雙眼回到了現實中。原來大雄是一個植物人,躺在寂靜的房間裡。而在多啦A夢故事中出現的人物,只剩下媽媽含辛茹苦的在旁照顧他,而技安、阿福等等,則是大雄渴望的友情;靜兒則彌補了大雄的愛情世界。所有故事都是大雄幻想出來的,多啦A夢則是出現在大雄幻想中最要好的朋友。
醒來後大雄一個人坐在椅子上,四周一片黑暗。
據說,由於而這兩個黑色殘酷的結局,無疑使得一直以來喜愛它的讀者們不能接受。而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讀者們的反應會是這麼強烈。在當年,總計有超過十二人跳樓自殺,在其中幾位留下的遺書中,他們直言不諱的表達自己對社會的失望,表達自己童年中美好的記憶被其殘酷的現實擊碎了。
闢謠:
其實,大雄為植物人版本的虛構結局早在藤子在世時即已出現。這個結局是1986年由一個名古屋的大學生所創造出來的,只能算是一個同人作品。假結局在極短時間內快速傳播蔓延,最後甚至演變成病榻上的藤子本人不得不出面加以澄清,否定該種結局之存在的地步。
大雄幻想的可能性:
1.我們知道自閉病者是不會胡思亂想的。更不會因為極度自閉症而在精神病醫院內住了8年。我們知道,雖然自閉症患者很少與人交流,但自閉症也不是一種精神病。這些明顯與大雄的性格完全相反。
2.對於植物人來說,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植物人已經是處於腦死亡的狀態,連昏迷都談不上,更談不上幻想,不用說幻想這麼一個斑斕的世界了。
3.確實有一種「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是可以造成人類幻想的。其病症主要包括,沒有正常人的思維和對情感淡漠。而眾所周知,大雄有著對哆啦A夢的依戀,對靜香的愛慕,更重視著對朋友的友情。這一切的表現,完全都不像一個心理或人格不健全的人,更不要說一個大腦已經受到傷害的人。
4.最主要一點,大雄只有10--12歲,無論是自閉症還是精神病,妄想了8年,難道一個兩歲到四歲小孩會懂得如此多的東西?
官方曾用結局
哆啦A夢也有過結局。但是,他們是藤子老師畫出來用於銜接不同年齡段的雜誌的。《哆啦A夢》的連載,是在小學的《小學一年生》到《小學六年生》上,每本對應一個不同的年級。當學生們升了一個年級後,他們就會去看下一冊。而幾個官方結局,則是為了銜接這些雜誌而做,且無一例外以「哆啦A夢回來」收尾。
結局1:
因為未來人跑來現代觀光,造成現代人的困擾,所以在未來,制定了法律禁止時光旅行,所以哆啦A夢不得不回去。
這個結局就是為了對這些孩子們告別。但是等到他們看到《小學五年級》時,他們會發現「哆啦a夢回來了」。
結局2:
大雄的孫子覺得如果哆啦A夢一直在大雄身邊,大雄將會變成凡事依賴別人的人,所以要哆啦A夢回未來。於是哆啦A夢就裝病,但是看到大雄真誠擔心的表情,哆啦 A夢就向大雄說他真正要回未來的原因,大雄說他也是這麼想,於是要多啦A夢放心回未來。從此大雄努力向上,哆啦A夢天天用時光電視看大雄努力的樣子。
《再見哆啦A夢》與《哆啦A夢回來了》
哆啦A夢決定要回到未來,但又怕大雄被欺負、沒人照顧,大雄看到哆啦A夢擔心的樣子,暗自決定要好好照顧自己,即使和別人打架,也要咬緊牙根打敗對方,不要事事依賴哆啦A夢的法寶制勝,終於讓哆啦A夢放心地回到未來。
本結局刊登在昭和49年的《小學三年級》3月號。題名《再見,哆啦A夢》。這個結局與上面兩個結局稍有不同。當時因為日本電視臺的哆啦A夢沒有人氣,以及藤本老師有了自己新的連載,真的打算把哆啦A夢完結,但是後來因為他自己對哆啦A夢的熱愛致使他無法拋棄哆啦A夢,所以在同一年的《小學四年級》四月號又畫了《哆啦a夢回來了》,再次執筆哆啦A夢,直到逝世。因為結尾是「哆啦A夢回來了」,所以這個故事並非真正意義上的結局。
2009年3月20日播出的《再見哆啦A夢》的後半段也改編自本短篇。
這部短片是很有名的也是很感人的一篇,水田版《再見哆啦A夢》被收錄入「感動心中的30個故事」。
小編在此十分推薦網友們去看一看這部短片。無論是大山版《哆啦A夢回來了》還是水田版《再見哆啦A夢》,都非常感人。從這部短片我們也可以看出藤子老師心中的價值觀和網上流傳的種種結局是何等天壤之別。
對於一個動漫,有一個好的結局也許會勝過一個永遠沒有結局的作品。製作結局,這也是一個作家最傷感的時刻、同時是一個最溫馨的時刻。要說結局是整個作品中最重要的部分一點都不過分。然而,1996年9月23日,藤本老師不幸早逝使他沒有能完成這個偉業,又或許,這就是一個最好的結局。
今天的怪談或許對於喜歡恐怖和靈異的易友們來說並不刺激,但今天,小編並不想毀童年。想說的是,經歷了一些風風雨雨,可能再也不會去相信兒時篤信的那些童話。
但請相信你若心存美好,它就必定存在。
(小編有話說:大千世界,千變萬化,努力過好現在的生活是我們唯一可以把握的。以上材料均來自網絡,摘錄僅供閱讀探討,不代表靈異怪談同意其觀點。)
微信名:靈異怪談
微信號:guaitanlingyi
帳號簡介:靈異怪談是「認真就不可怕了」的故事會!我們收集全球各地的經典鬼故事、發現未解之謎、探索異度空間、奇人異事、靈異事件、魑魅魍魎、鬼狐妖仙、恐怖驚悚視頻。每天一期,給你第三隻眼,看到另一個世界。。。喜歡靈異的朋友請關注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