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婦開放麥】我不想,不想嘮叨!

2021-02-13 去你的牛蛙
最近微信改版,不再是時間流而是按照閱讀來推送,這意味著有時候你們會看不到我的推送。為了不lost,娘娘們記得給我的號加「星標」,且每次看完後點「在看」,愛你們喲!作為一個日常被生活吃生活的中年婦女,日常在黑暗中給自己找一些樂子,比如追星,比如聽相聲,比如看脫口秀。作為一個勤勞勇敢上進的孩子媽,我在找樂子的同時,還不忘學習的初心,總覺得要沉浸式娛樂,然後悟出點什麼道理。畢竟人到中年,武功精進,落葉飛花皆是武器,皆為修煉。
於是,我在熱劇觀察親子關係,我在相聲裡琢磨拋梗接梗,我在脫口秀裡琢磨自己轉行的可能性。但轉眼一想,生活留給高齡中年婦女的機會根本不多,你倒是是看看脫口秀的素材,都是寫給低齡中年人了。像我這種高齡中年人,一沒時間二沒閒錢,才不是脫口秀的目標人群。不是沒錢啊,就是錢不太捨得用在自己身上,給娃報班時眼都不帶眨的,給自己買東西糾結半天。

有諧音梗之帝稱呼的王建國給自己的tag就是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即便體重200斤但依然不妨礙他以悲劇的內核在舞臺上閃閃發光的。精算師出生的呼蘭精準地描述了中年人的困境,格子間裡鬼屋體驗,和尚敲鐘,梗都很高級,但基本上還是低齡中年男人的困頓。這一屆比較牛逼的女脫口秀選手,李雪琴和楊笠,基本上還是年輕女性的代表。哎,誰願意看高齡家庭主婦祥林嫂式迴環叨逼啊!來來回回那幾句話,我娃不爭氣,我男人不給力,剩我那麼累,實在是拖不動啊!來,嘗試用脫口秀的文本和表現方式,寫一篇中年老娘們的脫口秀:我不想不想嘮叨!

很久,很久之前,S.H.E的一首《不想長大》傳唱至今。有時,我娃也會哼唱幾句,我不想,不想長大……他娘(我)心裡默默翻著白眼,你當然不想長大了,有事就叫媽的舒服日子誰不想啊!男人說,出生半生我仍是少年,但為啥你們這幫子女人活得那麼接地氣,那麼逼仄?!為什麼?本來兩個人締結婚姻的時候說好了1+1>2的,各司其職,共同奮鬥,但等到孩子生了出來後,男人腦海裡存著星辰大海詩和遠方,日益佛系;女人們卻在荷爾蒙和同類焦慮的交互影響下,日益雞血,就像一個火車頭似的拖動著全家。拖著拖著就拖累了,拖寒了,既然娃娃不能丟,那就把男人先丟掉。
後來,我就慢慢習慣什麼事都一個人做主,一個人幹活,一個人帶娃,包括旅遊。當你學會用單親的思想去看婚姻,你就會發現處處是驚喜。有次我都定好了票,男人來了句:你不帶我?我驚訝道,為什麼要帶你?旋即,我又補了一句:啊?原來你是可以和我們一起去旅行的啊,我簡直受寵若驚。你倒是說說,為什麼老娘就活該嘮叨?我不想不想嘮叨……成為祥林嫂也不過是被生活所迫!

歸根究底,不過是大男人們成為馬桶上的思想家,有點事情就去廁所當鴕鳥。我家男人在婚姻存續過程中練就了每頓飯後要上廁所的絕技,更嘆為觀止的是,這種技能又完美遺傳給了他兒子。他兒子每次一做作業必要先進廁所修身養性,沐浴焚香後,方才可以坐在書桌前寫作業。小男人們除了繼承他爹的技能外,還成為了聾的傳人,而且是間歇性的。
在樓上做作業,聽到他的快遞到了,立馬化身風一樣的男子,衝下樓來。——非是不能也,不願也。日以繼夜,在和娃溝通這件事,娘的嗓門音量跟娃的歲數成了正比,以致於他娘日益蛻化成一個扯著嗓子叫的老娘們,叫著叫著,反而把自己的耳朵真叫聾了。我:你以為你媽想啊?!我要是說一遍你能聽,我願意當複讀機啊,我說了三五遍,你都當耳旁風,你想怎麼樣啊?!

想跟男人探討下兒子存在的問題。於是,更經典了,我說A他答B,對牛彈琴,答非所問,又加重了我的嘮叨症。我:……(給你個眼神自己體會)關鍵,他的一個零件找不到了,一米六100多斤大個子,在哪裡邊找邊嚶嚶嚶地哭泣,這畫面你能想像嗎?
不是在敷衍,就是在指責,鍋都是我的嗎?男人對兒子的期望值更高,他既希望兒子優秀,又想要理解兒子成長的問題,他只想兒子不用他太管就優秀。如果兒子不優秀,那就是媽媽沒教好。而且他的兒子,自己棍棒式教育沒問題,媽媽吼多了就是不懂教育……我不想,不想嘮叨啊!

為了保持社會的和諧,為了減緩我的嘮叨症,為了讓外人看上去我是個正常人,我日常和跟自己有相同境界的閨蜜互相賣慘,才能不去禍害社會。「我真傻,真的「」祥林嫂抬起她沒有神採的眼睛來,接著說,「我單知道下雪的時候野獸在山坳裡沒有食吃,會到村裡來;我不知道春天也會有……」現在回首看來魯迅先生是真能寫,淋漓盡致地寫出了祥林嫂的真實,這樣類似的對話日常在我和閨蜜之間演繹——「我真傻,真的」小七抬起她那泛黃的死魚眼睛來,接著說,「我單知道老大渣,會上躥下跳地折騰我;我不知道老二也不好搞……哎,都怪自己當時沒把持住……」
plus,要是老娘那日狀態好,我給你們錄一個視頻版本哈。
最後再帶你們複習一下呼蘭的那段「瞎說大實話」剖白,現場教學般的為我們總結了當下成年人的各種不容易。雖然呼蘭的顏值在我接受能力之外,但他的才華完全彌補了他的臉給我的衝擊——

老兵不死,只會自相殘殺!

30歲,過生日的時候,大家不再賀你前程似錦,都祝你身體健康。

親朋祝你身體健康;同事祝你身體健康;房貸、車貸、信用卡祝你身體健康。

成年人的生活比鬼屋可怕多了:公司永無止境的加班,孩子的奶粉錢、學區房,一堆還不完的信用卡車貸和房貸,父母垂垂老矣而你比父母看起來身體還要更加不健康。

華山醫院面霜、護鼻膏洗鼻器、《藏在地圖裡的國家地理、《這就是化學》、《Cricket》、明基檯燈、喵喵機、寫字課、桌面清理器、繪本課堂、牛聽聽都在牛蛙家微店有售。

相關焦點

  • 心情不好時,最不想聽人嘮叨的星座
    心情不好時,最不想聽人嘮叨的星座水瓶座水瓶在很多人看來是特別堅強的人,他們好像很少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那是因為水瓶心情不好的時候都藏起來了,他們為什麼要藏起來,就是想要一個人去解決自己的情緒問題。這個時候也要是還在他們耳邊嘮嘮叨叨,可想而知,水瓶心裡一定會煩死你,他們不想聽別人所謂的大道理和安慰話,個性冷酷獨立的他們,已經習慣了去解決自己的問題,去消化自己的情緒,給他們點空間,就是最好的安慰了。
  • 我不想談戀愛,我只想掙錢
    在《心動的信號》中杜海濤問楊超越:你會因為戀情放棄一部劇嗎? 楊超越很乾脆地回答:不會。並且說道,「好的工作不好找,男朋友可以隨時找。」 後來戚薇也催促楊超越趕快找對象,楊超越卻說「我不想談戀愛,我只想掙錢。」
  • 我不想長大,長大很痛苦
    我不想長大,長大很痛苦,來自《擇天記》中白帝之女,白落衡說的一句話,不知為突然刺痛了我的心。小時候希望快快長大,因為長大了就不會被大人的嘮叨煩惱。什麼不好上學以後就沒出息,以後養活不了自己,現在不學好以後會吃虧等等。
  • 歐洲的女性到底有多開放?中國遊客直說:我真的不想親她
    很多人都知道西方國家的人性格比較熱情開放,而我們中國則相對來說比較保守含蓄一點。而造成這樣的差異其實是有很多原因的,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各自的歷史發展中受到了不同思想的影響。不過很多第一次去歐洲旅遊的遊客可能會不太適應歐洲人開放的性格。
  • 《溫蒂》我不想不想長大
    來,跟我一起唱:「啊~~啊~~~,啊~~啊~~~,我不想不想長大,我不想不想長大。。。」想下載《溫蒂妮》,結果下到了《溫蒂》。這是一部兒童看不下去,我這樣的大人看著奇怪的影片。想打動的是大人們在小時候內心曾有過的不想長大害怕長大,對母親又依戀又想擺脫的心理。
  • 清華校長:孩子不想讀書時,就帶他去3個地方看看,勝過嘮叨
    早上起床咳嗽裝病,謊稱身體不舒服;將書本作業視為"危險品",隨意丟棄甚至撕毀;亦或是頂撞老師,直呼"我不想上學"。喜歡上學的孩子都有相同的表現,而不喜歡上學的孩子,卻有各自不同的原因。最讓父母擔心的,莫過於孩子不僅學習成績不好,還不想讀書了。如果你的孩子告訴你"我不想上學了,太沒意思了",你會怎麼做呢?
  • 開放麥又來了!
    令人期待的開放麥又來啦!首先什麼是開放麥?
  • 我不想我不想我不想長大
    「我還是個孩子」「我不想我不想長大」,距離S.H.E這首歌紅遍大街小巷,竟然已經過去14年了。當年哼著它的中小學生一定沒料到,歌詞竟然在今天完美契合了自己看到最近熱門話題時的心情:第一批90後馬上都要30歲了。
  • 『言味兒』開放麥
    在為數不多的演出中我們可以看到扯館兒受觀眾喜愛的發量霸王劉佳源,在一個半小時的開放麥中,參與全程,卻沒有一個節目...啊!原來他淪為了主持人。還有很多很多很多,離譜,又熱愛脫口秀的,人講著自己身上最好笑的段子開放麥,就是如此,奇妙,又荒唐『言味兒』開放麥就是你周末的,最後一次,身心放鬆
  • 這場脫口秀「開放麥」贏得滿堂彩
    「開放麥」表演現場。脫口秀這兩年成為深受年輕人喜歡的娛樂形式,隨著綜藝節目《脫口秀大會》的連續播出,吸引了一大波粉絲。如今,寧波本土也有了一個脫口秀團體,10月3日晚,他們在和豐創意園舉行了一次寧波史上最多觀眾的脫口秀「開放麥」表演,現場近百名觀眾和演員共同體會了生活的喜怒哀樂。當晚活動的發起者、寧波本土脫口秀俱樂部「都不酷」主理人肖大王告訴記者,這次活動是俱樂部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開放麥表演,他坦言之前心裡其實沒什麼底氣。
  • 開放麥 | 你的冬日暖飲已送達
    白熊盒子:專注脫口秀、開放麥、即興喜劇、先鋒話劇,一個有態度的黑匣子劇場。公共嘻嘻分子開放麥聽,我的看,我的上,我的不是!上舞臺!購票撩客服至文末~開放麥,顧名思義就是開放的麥克風。開放麥是每一位脫口秀演員的必經之路,他們在這磨段子、攢經驗、逗笑觀眾或者被觀眾嘲笑。我們倡導「有梗你就上!」
  • 開放麥或助深圳誕生更多「李誕」
    開放麥 脫口秀演員的試煉場 19時,在市中心的一間清吧,桌椅被堆疊在一旁,二十多張塑料板凳圈出一個小型舞臺,這是笑咖脫口秀俱樂部開放麥的演出現場。 單水是這家俱樂部的創始人,也是團隊裡資歷最深的脫口秀演員,通常他會擔任開放麥主持人兼熱場演員的角色。
  • 有個愛嘮叨的老媽,又娶個愛嘮叨的媳婦,我的日子怎麼這麼難啊!
    前言:我的生活每天都在老媽媳婦的嘮叨中度過,每天的日子是痛並快樂著!我每天都在她不斷的嘮叨中度過:「你帶老二下樓去玩會行不行」、「你快點看著丫頭寫寫作業」、「今天好煩啊,遇到個奇葩客戶」…四、原來,女性愛嘮叨然後我和同事朋友們聊起來,好吧,女性的嘮叨引發了大家的共鳴。原來,大家都有個愛嘮叨的媳婦,並深受其擾。
  • 我不想這樣活著,不想這樣活著
    不是我乖了,也不是我不懶了,只是停車位難求。「快準狠」是停車必備。快回家,瞄準車位,狠勁和其他車搶。畢竟,一個月內,三張罰單,扣9分,罰450元,讓人沒法淡定。好處是,為搶佔停車位,駕駛技術呈直線上升趨勢。再窄的車位,我也擠得進去。倒車也越來越麻溜,不打咯噔一氣呵成。自己都忍不住誇:幹得漂亮!
  • 我不想說 -- 楊鈺瑩歌集4
    自《風含情水含笑》迅速走紅後,楊鈺瑩又在當時最火的一部電視劇《外來妹》中演唱了主題曲,這讓她有了很長一段時間一直處在電視屏幕中。我記得當年,《我不想說》的MV應該是很多電視臺循環播放的。為什麼呢?原因有三。一是電視劇本身切中了當時的時代背景。
  • 「開放麥」 包裹在笑聲裡的對話
    對於脫口秀演員來說,來上海意味著更廣闊的舞臺和演出機會;而對於劇場和酒吧來說,「開放麥」這種只需提供一個場地就能吸引觀眾的表演,也成了演出和經營活動均暫停時的一種自救。  從當年萌芽階段的「酒吧段子手」,到如今城市各處的「開放麥」。這種沒有門檻、個性十足的演出形式能遍地開花,需要開放的土壤。開個人專場,是每個脫口秀演員的目標,相當於正式出道。
  • 「我不想上班,也不想回家.我還有救嗎?」
    我不想上班!我不想去公司改PPT!大哥你別磨嘰,你趕緊騎!明天後天我還把共享單車讓給你!」一看微信,朋友群裡果然有人叫苦連天:你們單身的也就是上個班,想想我們這種有孩子的下了班回家還要輔導小孩寫作業,十一假期整個堵在路上作業沒寫完,早上剛戰戰兢兢送孩子去上學,立即就收到了班主任催作業的微信,今晚我肯定沒法睡了!
  • 我不想回家.
    Orange丨監製:Mike Orange▼點擊播放在海外疫情肆虐之前,上一年還在勸人「出走」的豹哥陳蕾,進行了紐約和墨西哥的週遊,並在社交平臺留下「陳豹墨西哥叉浮」「陳豹繼續不想回家」等Hashtag。
  • 我不想我不想我不想回家~這貪玩的柴犬,簡直是一行走的表情包
    它反正就是不想回家!夜深了也不想回家!於是,「不想回家臉」成了Hana的經典表情,refhttps://twitter.com/87shiba87/media---我要改密碼密碼:他家狗繩子好多種啊Seven__DD:我家這個反而是想回家
  • 電臺 | 嘮叨是精神上的疲勞轟炸
    98期        在生活中,經常聽到:「女人年紀大了就愛嘮叨,我媽好嘮叨,你不要再嘮叨了好不好仿佛嘮叨是女人成年後隨著年齡逐漸形成的必經之路。說到這裡,我想起了微信裡的一個表情,捂臉的那個表情。哈哈,的確‍‍一個女人的嘮叨給家庭帶來的不幸,‍‍遠遠超過奢侈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