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邱吉爾曾說過,費雯·麗是上帝創造的藝術品。
她曾兩次榮獲奧斯卡影后,《亂世佳人》《魂斷藍橋》等一系列作品在世界範圍內廣受讚譽。她完美的面孔和精湛的演技,至今仍然為人稱道。但是,她的人生卻並不「完美」,甚至可以說,她與生俱來的完美主義,就像魔鬼的利刃般給她帶來了美貌、財富、名望,但是也讓她備受精神疾病折磨,在孤獨中結束了短暫的一生。
只要看過奧斯卡獲獎電影《亂世佳人》,就很難忘記費雯·麗風華絕代的美貌。她是世界上把「郝思嘉」這一經典角色演繹得最完美的人,如果沒有費雯·麗,《亂世佳人》也許不會取得今天的成就。
作為19世紀黃金年代風靡一時的「暢銷書」,《亂世佳人》在電影開拍前光是選角就經歷了整整兩年,幾乎整個好萊塢的女明星都想扮演「郝思嘉」,從導演、製片人到編劇,劇組的主要創作成員每天都被明星經紀人圍得水洩不通。然而,當默默無聞的費雯·麗被引薦出現在製片人塞爾茲尼克眼前的瞬間,所有女明星都被刷掉了,他立即決定啟用費雯·麗作為女主角,因為只有她符合「郝思嘉」那無與倫比的美貌。
事實證明,這是一個無比正確的選擇。費雯·麗和克拉克·蓋博的精彩表演,使《亂世佳人》成為了名利雙收的大贏家,一舉斬獲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等等在內的八項奧斯卡大獎。對費雯·麗來說,光明燦爛的未來正在等待著她,但是其中也暗藏著命運的陰影。
費雯·麗是一個凡事追求完美的人,尤其是對於她的演藝事業更是如此。早在17歲時,她就立志要當女演員,並前往倫敦西區的一所戲劇學校學習。她總是用一顆真摯而火熱的心去扮演每一個角色,全情投入地去體會每個角色的命運。在拍完《亂世佳人》後,她患上了神經衰弱。此後,每拍一部電影,她的精神就愈加受損,在片場總是暴躁易怒,無法控制大喊大叫,最終被確診為躁鬱症。
這種精神病變在拍攝《欲望號列車》時達到了頂峰,她的思想已無法控制身體,猶如過度入戲和劇組的每個男人幾乎都發生過關係。儘管導演卡贊稱讚她「是最有恆心的女演員,只要對表演有幫助,哪怕前面有碎玻璃她都會爬過去」,但在電影殺青後,她卻直接被送進了精神病院進行治療。
關於費雯·麗的情感逸事,好萊塢早已流傳不少八卦,最為著名的是她與奧斯卡影帝勞倫斯·奧利弗的婚外情。
19歲時,費雯·麗曾嫁給名門貴族霍爾曼,但這段貌合神離的婚姻常常使她感到痛苦,尤其是生下女兒後,霍爾曼希望她專心相夫教子,不支持她繼續從事心愛的演藝事業,夫妻因此感情破裂。在拍攝《英倫浩劫》時,費雯·麗遇到了她的此生摯愛奧利弗,儘管此時奧利弗也有妻子,但兩人還是迅速墜入愛河,衝破世俗偏見在一起了。
但是這種神仙眷侶的日子並沒有過上多久,隨著《亂世佳人》和《魂斷藍橋》大獲成功,費雯·麗的工作越來越繁重,加上肺炎和幾次流產的打擊,她患上了躁鬱症,在家裡也忍不住和奧利弗大吵大鬧甚至動手打架。奧利弗忍受不了她的脾氣,再加上本性風流使然,在外面傳出了不少緋聞,這也加劇了費雯·麗的精神壓力。
也許是為了報復奧利弗,也許是精神病導致她欲望高亢,費雯·麗也開始不斷出軌。在拍攝《象宮鴛劫》時,她就和男演員彼得芬奇傳出了醜聞,令奧利弗十分不堪。到了《欲望號列車》時,她已是無法控制地同時出軌多人。奧利弗忍受不了她的不忠,選擇在她生日那天寄去了離婚協議。
此後,好萊塢有不少八卦傳記寫過費雯·麗放浪的男女關係,但是他們往往忽略了費雯麗在對抗精神疾病上的努力。事實上,費雯·麗為了治療她的精神疾病,甚至主動接受過電擊休克治療。她在犯病時從不記得發生了什麼事,因為害怕給別人帶來麻煩,她醒來後第一件事總是會問:「有沒有誰我該道歉的?」這種善良著實令人唏噓。
1944年,53歲的費雯·麗走到了生命盡頭。肺結核、流產和長期的電擊治療已經嚴重損毀了她的健康,某天夜晚,她在公寓中想給自己倒一杯水喝,卻不小心摔倒在地,因為全身痙攣而無法爬起來。被人發現時,她早已停止了呼吸,一代美人從此香消玉殞。
在生命的最後日子裡,她從未停止過對奧利弗的思念。她曾對友人說,如果生命能夠重來一次,她一定會做兩件事:第一件事是成為演員,第二件事是嫁給奧利弗。
費雯·麗曾在訪談中提到過,她從小就接受著母親嚴厲的完美主義教育,這既培養了她優雅高貴的性格,也使她長期背負著巨大的心理壓力。
對待事業和愛情,她至始至終都在追求絕對的、純粹的、毫無缺陷的完美。她不僅把完美加之於自身,也投射於伴侶身上,這造成了她愛情的悲劇。她所愛上的勞倫斯·奧利弗只是一個滿足她完美幻想的假象,當她發現奧利弗也存在人性的弱點時,她的世界便崩潰了。
心理學研究顯示,完美主義是一種追求高標準的人格特質。一方面,它可以帶來追求進步的強大內在動力,另一方面,它具有顯著的人格破壞力。也就是說,完美主義既會促使我們在生活中獲得更多物質獎勵或精神讚賞,同時也會引發焦慮、抑鬱、神經質等消極情緒,並導致疲乏、頭疼、進食障礙等身體症狀。
在西方神話中,人類時常為了達成某種目標,而把自己的靈魂賣給魔鬼換取成功。其實,完美主義者就是在和自己的「心魔」做交易。他們在「心魔」的驅動下持續不懈追求自我實現,但是交易的負面效應就是,他們永遠也無法達到目標,因為世界上不存在「完美」。
完美主義者,常常會給自己設定不切實際、難以達成的高標準要求,並根據這些標準帶來的成就感去衡量自身價值。如果無法達成標準,完美主義者就會感覺自己的人生和存在毫無意義,並開始對自己進行過度批評。
這種批評又會進一步加劇完美主義者對於生命的虛無感,一些心理學研究發現,完美主義者的自殺風險率遠高於常人。
其實,「不完美」並沒有那麼可怕,「太完美」反而是不健康的。
當你發現自己也有完美主義傾向時,可以嘗試做以下幾點改善:
1.重新審視自己設立的目標,考慮目標實現的可行性,放棄不切實際的目標。
2.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學會接受「不完美」的經歷,允許自己失敗,並勇於承認失敗。
3.如果目標無法達成,不要過度批評自己,寬容並接納自己的錯誤,並告訴自己可以從中吸取經驗。
4.如果對達成目標感到焦慮,嘗試轉移注意力,享受除了目標以外的事物,幫助自己放鬆。
完美主義讓費雯·麗成為了巨星,也把她變成了瘋子;讓她獲得了巨大的成就,也讓她失去了一生的摯愛。人生無法重來,別讓完美主義的「心魔」掌控自己,無論別人如何評價,從內心悅納自己的人,才能走得更久,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