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警察杜拜街頭執勤了 早晚會把人類送進監獄?

2021-02-23 紅星新聞

「機械戰警」一直是科幻電影中為人津津樂道的形象。而在今天(5月24日),

世界上第一個機器人警察正式上崗執勤。

▲REEM機器人亮相博覽會 圖/路透社

據《海灣新聞》報導,在21日杜拜舉行的第四屆海灣信息安全博覽會上,REEM機器人正式成為警局一員,並於24日開始在高人口密度區域巡邏。杜拜希望到2030年,機器人警察的比例能達到25%。

這個剛剛上任的機器人警察裝備了哪些「黑科技」,又將執行哪些任務?一些人對首個「機械戰警」的到來興奮難抑。

而另一些人卻對此表達了擔憂——這個「鐵疙瘩」要是被「勒索病毒」入侵了怎麼辦?如果它在執行任務過程中傷到其他人,誰應該對它的行為負責呢?

▲機器人在博覽會上受到追捧 圖/路透社

據了解,這款機器人警察於2015年首次公開,身高1.65米左右,靠輪子而非雙腳行動。

這款機器人警察主要為幫助市民而設計,身上有攝像頭,胸前有平板電腦,用來與人類互動交流。

通過攝像頭和內置「情感檢測裝置」,它能夠分辨1.5米內人類的動作和手勢,並能識別情緒表情,對六種語言做出反應。還可以幫助人類警察識別和捕捉違法人員,並拍攝視頻上傳給警方。

同時,人們可以通過操作它胸前的觸控螢幕報案,與警局取得聯繫,也可以繳納罰款、遞交文件等。

▲人們可與機器人警察進行互動 圖/路透社

據報導,REEM機器人將首先部署在商場和旅遊景點,到2020年才會拓展至更多街區。

雖然該「機械戰警」目前還不能親自抓捕罪犯,但杜拜警局智能服務部門負責人哈利德·納塞爾·阿爾拉祖奇(Khalid Nasser Alrazooqi)表示,他們最終將推出「全功能機器人」,就像真正的人類警察那樣。預計在2030年前,把機器警察的比例提高到25%。

而且,杜拜方面還將建立智能警察系統,包括全部由機器人操作的警局。機器人警局也將成為杜拜打造「智慧城市」的重要環節。

1942年,阿西莫夫在短篇小說"Runaround"(《環舞》)中首次提出了機器人三定律:

 

一、機器人不得傷害人,也不得見人受到傷害而袖手旁觀;

二、機器人應服從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違反第一定律;

三、機器人應保護自身的安全,但不得違反第一、第二定律。

儘管目前機器人警察還遠遠達不到追蹤和抓捕罪犯的能力,但無可否認,這是杜拜警方努力的目標。

 

因此,杜拜警方使用機器人警察的舉動引發倫理爭論:如果有一天機器人能夠把人類送進監獄,是否就等同於全盤否定了這三條定律?

西英格蘭大學機器人倫理教授溫菲爾德(Alan Winfield)表示:「這裡存在著極大倫理問題,如果你要求一個機器人抓捕罪犯,你如何保證機器人不會傷害人類?」 

2016年,美國加州一家商場的安保機器人K5就曾撞上一個嬰兒並造成輕傷。

據悉,這款名為K5的智能安保機器人配備有傳感器,2015年開始被商場使用,由於模樣憨態可掬深受人們喜愛。

▲被撞孩子母親在社交媒體上表示,16個月大的孩子被撞傷左腿,安保機器人撞傷了孩子而且沒有停下來 圖/ABC7新聞網

但2016年7月,K5撞向了一個16個月大的嬰兒,在撞到這名嬰兒後並沒有停下,造成孩子大聲哭喊,所幸受傷不重。

孩子的母親對此表示非常憤怒,在推特上發文表示:「這個機器人撞到了我兒子的頭部,我兒子臉朝下摔倒了,但是機器人並沒有停下還是繼續前進。」

這位母親在接受外媒採訪時表示,她非常擔憂,因為一名保安告訴她另一名孩子也在一天前因為這個機器人而受傷。

溫菲爾德對此表示:「當人類犯錯,他可以承擔責任,但是機器人不能。你如何懲罰它?你如何裁決它?無能為力。」

對於機器人警察,除了意外傷人,能否持槍也成了爭論的焦點之一。

溫菲爾德堅持,持槍將會觸碰「一條非常嚴重的紅線」。杜拜警方智能設備部門主任Alrazooqi也表示,未來機器人警察絕不會攜帶槍枝。

機器人警察的製造者——西班牙PAL機器人公司也表示,公司將不會涉及任何軍事項目。

 

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PAL機器人公司表示,公司十分重視倫理規範。儘管和軍方和國防部門合作可能帶來高額利潤,但他們仍拒絕了來自這些領域的合作意向。

 

「這對於我們是一條紅線」,該公司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REEM的製造是為了給人類提供服務,和武器無關。」

 

雖然PAL公司表達了對於這條紅線的堅持,然而在現實中,機器人持槍已有先例。

俄羅斯高級研究項目基金會研製的類人機器人Fedor就曾因被曝出一段雙手各持一槍射擊的照片引發討論。

▲俄羅斯製造的持槍機器人Fedor 圖/路透社

Fedor機器人最早誕生於2014年,目的是為了代替人類進行高危操作,包括搜救等。

而在CNN發布的一段經相關部門認證的視頻中,這個高大的機器人雙手持槍,連開十多槍全部中靶,而且可以使用電鑽、駕駛汽車、開工具機設備等

該項目的一位參與者表示,目前基金會已經發起了一項Fedor內部程序設計的競賽,該競賽開始於今年5月,並將持續到2018年2月。

俄羅斯副總理羅戈津在推特上發文表示,射擊練習只是為了教會機器人即時判斷能力。

「我們只是製造人工智慧,並不是終結者。」羅戈津寫到。

▲俄副總理羅戈津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機器人照片 圖/路透社

紅星新聞記者丨王雅林 實習生 翟佳琦

實習編輯丨李文滔

本文為紅星新聞(微信號:cdsbnc)原創

未經授權轉載或抄襲,將追究相應責任

相關焦點

  • 智能機器警察將執勤杜拜街頭,精通多項警察技能!
    點擊上方「公眾號」可以訂閱哦                                               上周杜拜公開展示了它的首款機器警察原型
  • 廣西未成年犯管教所第三、第四批封閉執勤警察隔離換防
    第三批封閉執勤警察換防後大踏步走出監管區。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呂嫻 攝鮮花獻給封閉執勤出來的警察。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呂嫻 攝老監獄警察王明亮抱著外孫,眼淚禁不住滾滾留下來。這一天,廣西未成年犯管教所(邕州監獄)完成第三、第四批封閉執勤警察戰「疫」換防的工作。第五批封閉執勤備勤警察,又一次出發。為確保監管場所的安全,防止疫情進入監內,自2月10日開始,近百名監獄警察經歷了42天的隔離備勤和21天的封閉執勤,是歷次封閉執勤時間最久的一次。如今,離家63天的他們終於可以回家和親人團聚了。
  • 現實中的機器人警察,厲害了,word哥!
    來,且看明哥為你們打雞血,咱們今天就扒一扒,那些已經上崗的實用版的機器警察。最先上崗的機器人警察當屬「深圳小安」,它是2016年9月29日,亮相深圳機場T3航站樓。這位機器人警察是2017年2月17日,在河南鄭州東高鐵站正式上崗,並開始對候車廳進行巡邏,據了解利用機器人警察進行高鐵站巡邏在國內這還是首例。
  • 封閉執勤的第46天,湖南赤山監獄警察的堅守和努力
    3月12日,是湖南赤山監獄警察封閉執勤的第46天。這種工作體驗,是他們職業生涯中的第一次。他們都是普通的人,穿上這身警服才會不一樣。連續高強度的工作,有過疲憊、無奈,也有溫暖、感動......唯一沒變的是無悔堅守、默默奉獻。今天,我們簡單記錄再普通不過的工作生活日常,見證戰「疫」中的赤山監獄警察。
  • 如果機械警察上街了,咱們還能好好活著嗎?
    在杜拜,這件事已經部分實現。近一年來,杜拜的街頭出現了不少身高1.65米重100kg的機器人警察,它們身上配備情緒探測儀,能識別1.5米外的手勢。在街頭巡邏時,它可以通過面部識別軟體幫助警察識別和抓捕嫌疑犯,並提供實時錄像功能。
  • 饅早報|《鐵甲威龍》上映30年了,世界上第一個機器人警察終於現身
    杜拜第一個機器人警察將上街執勤。據報導,這個機器人警察將能進行約 20 米內的人臉辨識,身體上配有一個觸控螢幕及麥克風,讓民眾可以用來舉報相關犯罪案件和繳交罰款。官方表示,到2030年,機器人警察將佔警察總數的25%。
  • 警察節丨三名監獄警察的故事
    即便當時他對監獄警察的工作「了解甚少」,但慢慢地,他愛上了這一職業,日復一日守衛著高牆內的安寧。「監獄警察,我一當就當了25年。」1996年,從廣西民族學院畢業的王土福順利進入了茂名監獄,成為監管區的一名管教員,如今是茂名監獄的一名監區長。
  • 7年前就已成為警察,每月執勤16小時
    7年前就已成為警察,每月執勤16小時 北京時間10月28日,據美媒報導,前NBA傳奇巨星沙奎爾-奧尼爾目前公開表示自己會考慮競選喬治亞州的警長職位。
  • 有多少富二代在網上炫富,最後把爹媽送進了監獄?
    當然,這結果其中不包括被粉絲送進監獄。當Jenny在ins上po出與父母杜拜度假照時,一個警察粉絲拿著照片找到了他們,並以走私、洗錢、貪汙等罪名將其父親逮捕感謝蓬勃發展的社交網絡,它讓不法分子的蠢孩子成為了警察最忠誠的臥底
  • 張帥:監獄警察即使睡覺時「耳朵也要豎著」
    天津女子監獄三監區監區長張帥   監獄警察即使睡覺時「耳朵也要豎著」  □ 本報記者 張馳 本報通訊員 範瑞恆  從2020年12月27日開始,天津市女子監獄三監區監區長張帥就帶領劉莉、張力文、徐廣麗、張兆悅、王梓伊
  • 一位女監獄警察的自白:重上戰場我亦難!!
    不出意外,隔離14天以後,我就會再次進駐監獄,開啟新一輪封閉執勤模式。從內心深處講,我不喜歡這樣的執勤模式,但是從服從命令聽指揮方面講,我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可是,國難當頭講政治,疫情防控不懈怠,我沒有理由退縮,哪怕是一次。兒子今年5歲,在我出發前,呆呆地望著我,沒有喊一聲「媽媽」,只是把頭深深地埋進了我的懷裡。
  • 致敬·警察節 | 隨時應戰:一名監獄女警的使命擔當
    致敬·警察節 | 隨時應戰:一名監獄女警的使命擔當 2021-01-08 08: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監獄警察真偉大,疫情下的監獄一片祥和,犯人生活也有了堅實保障
    監獄人民警察,警察前面加了監獄兩個字,這兩個字很重,意味著比普通警察更多肩負一份責任與義務。我們身在火藥桶內,稍有不慎就會釀成大錯。為了保護國家,保護人民的財產和利益,這支隊伍無私的奉獻著自己的一切,尤其是疫情期間。
  • 原來,監獄警察的每個動作都是愛你的形狀
    疫情發生以來重慶市渝西監獄民警們就全面投入到疫情防控阻擊戰和安全穩定保衛戰的雙重任務中照顧家庭的時間就變得越來越少封閉執勤至今他們的警服從「毛毛領」穿到了夏執勤經歷了大雪紛飛再到烈日當空而那份對妻子、丈夫、父母、子女的虧欠和愧疚只能深埋內心
  • 把藝人送進監獄,這款韓國綜藝真是厲害了
    但這款綜藝不用擔心被抄襲,因為他們打算把藝人送進監獄。 這檔綜藝是韓國國內司法真人秀,在韓國法務部和警察的配合下,7位藝人將全程體驗現實生活中犯罪後在監獄的全過程。包括從案件→警察調查→拘留→拘留所→審判→監獄→釋放一系列流程。
  • 杜拜旅遊需謹慎!英國小哥因為不小心碰了別人屁股而被抓進了監獄..
    然後警察就以猥褻罪逮捕了Jamie。Jamie當場懵逼,不就是擦身而過的時候不小心碰了一下嗎怎麼就變成猥褻罪了??警察來了之後那個約旦男人突然就變得激動起來,他和警察們大聲用阿拉伯語交談,偶爾穿插了一句英語,說的是:「他喝酒了,他還摸了我,我會讓你驅逐出境的,你知道我是誰嗎?」
  • 交通警察道路執勤執法工作規範
    第六條 交通警察在執勤執法、接受群眾求助時應當尊重當事人,使用文明、禮貌、規範的語言,語氣莊重、平和。> 第十八條 交通警察在道路上執勤執法應當規範行為舉止,做到舉止端莊、精神飽滿。一)在公路、城市快速路上執勤,應當由三名(含)以上交通警察或者兩名交通警察和兩名(含)以上交通協管員進行; (二)需要在公路上設點執勤,應當在距執勤點至少五百米處開始擺放發光或者反光的警告標誌、警示燈,間隔設置減速提示標牌、反光錐筒等安全防護設備,並確定專人對執勤區域進行巡控;在高速公路上應當將執勤點設在收費站或者服務區
  • 監獄警察:渴望,一種「血性」
    參加監獄工作、穿上警服,快滿30年了。同大部分男人一樣,始終覺得沒有當過兵,是一個不小的遺憾。加之不是警察專業院校畢業的,有時自嘲是一個「假警察」,也對身邊當過兵的同事,不由自主地生出些崇拜和敬意。作為監獄人民警察,身著藏藍戎裝,肩負紀律部隊的責任、擔當。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幾十萬監獄、戒毒人民警察,一整年,在集中隔離備勤、院內封閉執勤;A門、B門之間,不停地切換。一年的時間裡(也可能更長),變換的是高牆裡的冬春夏秋,不變的是夜行、堅守、奉獻,甚至犧牲。
  • 劉德華街頭拍戲貼「尋人啟事」,沒想到被執勤民警驅趕,舉動暖心
    劉德華街頭拍戲貼「尋人啟事」,沒想到被執勤民警驅趕,舉動暖心元旦節假日,截至2021年1月3日16:00,劉德華主演的《拆彈專家2》票房破8億。每個人的成功都經歷著不為人知的心酸和挫折,劉德華如今還清晰地記得2014年發生這樣一件尷尬而又暖心的一幕。
  • 監獄警察的2020,我明白的人生真相
    其實不單單監獄民警如此,從事任何行業都會經歷這種工作狀態的起伏。疫情封閉期間,許多民警會在每日忙碌之餘為自己保留一些成長時間,有的堅持記錄戰疫筆記、堅持閱讀書籍,並將其中的道理傳授給服刑人員;或是堅持鍛鍊身體,為長期的隔離執勤積蓄體力。與其糾結毫無意義的「假如」,不如想方設法讓自己有所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