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主任,發現糖尿病3個月,平時還在控制,突然消瘦的厲害,沒過多久查出來胰腺癌,查出來不到2個月就去世了。
糖尿病出現消瘦,在很多人看來再正常不過,醫生當然更知道糖尿病會出現消瘦,所以盧主任開始消瘦的時候,並沒有引起重視。盧主任覺得本身就是糖尿病導致的消瘦,可是沒過多久就出現黃疸,一查就是胰腺癌。
胰腺癌被稱為「癌王」,因為惡性程度很高,死亡率很高,5年生存率 僅約5%,接受根治性切除術的患者5年生存率也不超過20%。而未接受治療的胰腺癌病人的生存期約為4個月。
一、新發糖尿病,體重突然減輕,要懷疑胰腺癌
既往發現,新發糖尿病是胰腺癌的早期表現,50%的病人確診胰腺癌時伴有糖尿病,也就是新發糖尿病,本身就是一個高危因素。
最新有一項研究,約16萬人入選調查研究,結果發現新近診斷糖尿病,體重如果下降明顯,發生胰腺癌風險會明顯升高。
比起沒有糖尿病的人,糖尿病病程長者,胰腺癌風險會增加1.16倍;而新診糖尿病患者,則會增加1.97倍。
與體重沒有變化的新診糖尿病患者相比:
體重減輕0.9~3.6斤,增加25%的胰腺癌風險;
體重減輕4.5~7.2斤,增加33%的胰腺癌風險;
體重減輕超過7.2斤,增加92%的胰腺癌風險。
所以,如果發現了糖尿病,且體重突然下降,需引起我們的重視,要排除胰腺癌的可能。
二、糖尿病為什麼會消瘦
當然糖尿病本身就會消瘦,並不是說糖尿病消瘦了,都必須懷疑胰腺癌,導致糖尿病消瘦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就是本身一型糖尿病的特點就是三多一少,這個一少就是體重減輕。
糖尿病會變瘦,因為患者糖代謝出了問題,攝入的糖分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會隨著排出體外。為了維持正常的生理需要,患者體內會動員脂肪來滿足生理方面的需要,所以體內消耗了儲存的脂肪和熱量,久而久之就會出現消瘦。部分患者在治療糖尿病的過程中服用二甲雙胍,二甲雙胍也會導致越來越瘦。還有部分糖尿病患者,擔心吃多了血糖控制不佳,過度節食,也會導致體重減輕。
那麼胰腺癌除了消瘦還有哪些表現呢?
三、胰腺癌還有哪些表現
除了消瘦,還可能出現黃疸,當然也不是所有胰腺癌都有黃疸,表現為皮膚、鞏膜變黃,小便深黃,大便呈陶土色,胰頭癌早期可出現梗阻性黃疸;而胰體尾部腫瘤一般無黃疸。
除了消瘦黃疸,胰腺癌,還可能出現:腹脹、腹痛、乏力、消化不良、噁心、嘔吐、消化道梗阻或出血。體重持續下降,極度消瘦,呈「皮包骨頭,形如骷髏」,極度痛苦,全身衰竭。
總之,如果是新發糖尿病,且出現突然消瘦,必須儘快去醫院排除胰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