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接近尾聲,港股市場風雲變幻,閃崩股不斷,多少散戶被埋成了韭菜,又有多少散戶因為不懂期間套路而泥足深陷。本文將為大家梳理2020年港股10大閃崩股,總結細價股閃崩經驗,以汲取教訓。
據wind數據,目前港股共計2552隻股票,今年有146隻新股上市,今年既有五菱汽車這樣的10倍妖股,同樣也有俊文寶石、諾發集團、濠江機電等動輒暴跌90%的閃崩股。
截至12月29日收盤(新股以招股價計算)據新浪港股統計,本年2500多隻港股中跌幅超50%的有287隻股票,跌幅超30%的有730隻股票,投資虧損的有1662隻股票,港股下跌股佔比65%,上漲股只有31.78%,而翻倍股大約有145隻,佔比5.7%。
據新浪港股統計,港股細價股閃崩不斷,跌幅超80%的股票有44隻,而跌幅超90%的有16隻,跌幅超95%的有2隻。俊文寶石成為今年最慘港股,暴跌了99.8%。一般來說這類股多為仙股,被莊家控股或大股東被斬倉。
除此以外,港股市場今年也遭遇了多個黑天鵝事件,比如瑞幸造假對神州租車的波及,比如滙豐取消派息遭全城拋售等等。下面,本文將詳細梳理2020年港股市場10大黑天鵝事件。
1、新冠疫情爆發,美股熔斷港股暴跌
臨近春節,新冠疫情爆發,港股在牛年正月持續暴跌,1月29日,港交所取消原定本周三(年初五)的農曆新年首個交易日開市儀式,周三正常開市。1月31日開市,港股直接暴跌超1500點。
隨著市場進入2月底三月初,美股暴漲暴跌成常態,全球股市相繼步入熊市,美股11年牛市終結。截至3月20日,法、德、韓、英、日、印、美等國股指暴跌了30%,港股主要股指暴跌了逾20%,進入技術性熊市,滬指也跌了11%。
今年以來,美股更是慘遭4次熔斷,歷史上只有5次,市場紛紛調侃,「活了89歲的巴菲特,只見過美股5次熔斷,而我見了4次」。港股更是最低見21139.26點,在這波疫情衝擊波中,地產、餐飲成為市場棄兒,醫藥、科技成萬千寵兒。
2、滙豐控股取消派息,成全城沽空對象
4月1日,滙豐取消派息刷屏,當股民都以為是滙豐在愚人節開的一個玩笑話時,滙豐的一紙公告徹底將這件事實錘。
滙豐控股宣布,公司董事會昨日接獲英倫銀行透過審慎監管局發出的書面通知,要求滙豐取消派發2019年第四次股息。英國其他銀行集團亦接獲類似要求。
公司股價當日暴跌10%,滙豐股東和投資者成為最大受損者,小股東持股10年收益歸零。甚至有股東組成「滙豐小股東權益大聯盟」,提出三大訴求,包括要求匯控兌現承諾派末期息或以股代息,及要求高層停派董事袍金一年。
甚至有券商人士表示,現在聯儲局減息,匯控暫停回購、派息,加上疫情對經濟的打擊,基本上前期所有購入匯控的理由也消失了。
截至9月25日中國平安再度增持前,滙豐控股股價暴跌52.25%,市值只剩下5835億港元,作為第一大股東的中國平安自然首當其衝,損失慘重。
此前,我們給中國平安算了一個帳,中國平安投資滙豐至少浮虧362億,只今年帳面也浮虧了400億。不過,隨著滙豐逐步恢復派息和平安成功抄底,中國平安虧損已經大幅收窄。
3、瑞幸財務造假,引發中概股監管風波
4月2日晚間,瑞幸咖啡對外公布,經初步調查,公司2019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的總銷售額誇大了約22億人民幣。瑞幸咖啡當日暴跌76%,多次觸及熔斷。神州租車一日暴跌54%,慘遭腰斬。保薦機構中金公司、海通國際也是大跌不斷。
受瑞幸咖啡造假事件影響,神州優車頻頻傳出尋求出售神州租車股份的消息。
6月1日,神州租車曾發布公告,北汽集團將收購神州租車不超過21.26%的股份。但該計劃因為上汽集團「捷足先登」籤下收購要約而告終。7月20日,20日上汽集團則發布公告稱決定終止收購神州租車股權的交易計劃。
再之後,北汽又一次變成神州租車的接盤者,井岡山北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宣布以13.72億港幣的價格接盤後者4.43億股股份。但在不久之後,該交易再度被宣告中止。
12月15日,神州租車發布公告,董事會已獲神州優車知會,有關神州優車銷售股份的所有先決條件均已獲達成,MBK Partners正式成為神州租車的大股東,持股公司20.86%。至此,長達半年的收購大戲完結,神州租車正式徹底脫離神州系,成為獨立的租車運營公司。
不過,瑞幸造假在波及神州系之外,還波及到了中概股在美股的運營環境。而這輪風波之後,也間接推動了中概股回港二次上市的進程。今年以來,已經有網易、京東、中通快遞、再鼎、華住、百勝、寶尊等陸續回港二次上市。
4、投資中行原油寶,一夜醒來巨虧300%!
4月21日早間,中國銀行發布公告,原油寶產品美國原油合約4月21日暫停交易。中行表示,美國時間2020年4月20日,WTI原油5月期貨合約CME官方結算價收報-37.63美元/桶,歷史上首次收於負值。
4月22日,中國銀行在官網發布公告,經審慎確認,WTI原油5月期貨合約CME官方結算價-37.63美元/桶為有效價格,同時暫停原油寶新開倉交易。消息一出,立馬引來市場一片譁然,這意味著中行原油寶的部分投資者不僅虧光了保證金,還倒欠銀行巨款。
5月原油期貨4月20日最終結算價是-37.63美元/桶,而中國銀行原油寶是4月20日22點轉倉。中行應該按照4月20日22點停止交易的時間節點的報價11.7美元結算,而不應該按照-37.63美元結算。因為,22點之後,客戶已經沒有交易了。
那這樣算,虧損有多大呢?比如,如果按照-37.63美元/桶的價格結算,如果20美元/桶抄底100萬,你不僅虧了100萬,而且要到欠188.15萬元,虧損率近300%。
對此,證券時報提出中行原油寶8宗罪。部分罪過如下:1)移倉問題。按照中行原油寶合約規則,4月20日22:00啟動移倉,但中行未成功移倉,導致客戶巨虧。2)保證金制度成擺設。原油寶交易界面明確寫明是「保證金充足率低於20%時,系統將按照單筆虧損比率從大到小順序的原則對未平倉合約產品進行逐筆強制平倉。3)交易系統不穩定。自3月以來,中行原油寶系統一遇大漲大跌就崩潰或者宕機。
12月5日,銀保監會官網發布公告稱,針對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相關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從嚴處罰。從事件處罰金額來看,銀保監會對中國銀行及其分支機構合計罰款5050萬元。其中,對中國銀行全球市場部兩任總經理均給予警告並處罰款50萬元,對中國銀行全球市場部相關副總經理及資深交易員等兩人均給予警告並處罰款40萬元。
5、乳業龍頭遭做空,把飛鶴類比瑞幸
7月8日,中國飛鶴遭遇Blue Orca做空,消息發出後,中國直線跳水大跌5%,不過此後迅速反彈,目前,中國飛鶴報價18.44港元,市值1647億港元。Blue Orca沽空飛鶴,直接將公司類比瑞幸,稱該公司誇大盈利,股價給5.67港元,較昨日收盤價砍價64%。
殺人鯨資本認為,比起蘋果、阿里、騰訊,飛鶴與德國支付公司Wirecard和瑞幸咖啡更相似。如果我們將未披露的人工和廣告費用估算加回去,並調整收入以反映獨立零售數據,我們質疑飛鶴是否甚至可以盈利。因此,我們根據EV /調整後的銷售額來評估公司的話,即使以5倍的EV /經調整的銷售倍數(這是其他IMF生產國的倍數),飛鶴也只值5.67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不是中國飛鶴第一次遭遇沽空,2019年11月21日,在飛鶴剛剛上市10天,就遭到了做空機構GMT的做空。
GMT發布報告,指控11月13日剛剛在港股上市的中國飛鶴收入增長強勁,盈利能力居全球之首,且手握大量現金,但在過去5年中從未支付過任何股息,懷疑飛鶴的現金受困,偽造了部分現金,業績欺詐。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至少還有卡森國際、天能動力等公司遭遇做空。去年被沽空公司更多,安踏、周黑鴨、波司登、長和、百濟神州、澳優等。
對於沽空來說,沽空機構往往以「快、準、狠」搞突然襲擊,個股往往當時有不同程度的下跌。但是公司是否存在問題,最基本還是要看公司基本面,而公司的回購和臨停以及準確的回擊讓讓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作為投資者,一方面要看沽空機構的觀點是否具有說服力,另一方面也要結合上市公司的資金實力、基本面情況來判斷。比如,殺人鯨狙擊卡森國際,該股一日暴跌90%,至今處於仙股行列,市值不足15億港元。作為對比,中國飛鶴則是不斷上漲,目前較沽空當日漲了大約16%。
內資話語權的提供,無疑對港股生態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這使得沽空機構的沽空變得越來越難,無論是飛鶴和天能動力。其中的一個邏輯便是,內資的瘋狂買入。目前,內資已經持有飛鶴8億股,持股佔比近9%。
6、警方出擊代號「峭鋒」,內地超200人投保巨虧
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去年1月開始陸續接獲一間國際保險公司及多名事主報案,經調查後,發現一個詐騙集團通過操控一間本地保險經紀公司,遊說投資者購買一款於開曼群島成立的「香港投資基金」。
詐騙集團事先在開曼群島成立投資基金,旗下擁有約2億港元香港物業和海外上市公司的資產,故得以通過有關國際保險公司的審查,成功在該保險公司的「投連險」平臺上買賣該基金。
詐騙集團於2013年12月開始操縱一間香港保險經紀公司的10多名經紀,在內地、香港兩地遊說超過200名受害人,訛稱涉案基金為上述國際保險公司管理的產品,聲稱投資回報率年均9至12%。
投保人發現Evolution淨值一夜之間暴跌95%以上,在後續扣除帳戶建檔費、管理費等後,保單的淨值為負數。投資者不僅虧光了本金,還倒欠香港安盛保險一筆管理費。
據悉,受害人提供的款項並無用於基金運作,而是流入了其他地方,包括騙徒的銀行及證券戶口、用於放貸生意、置業及贖回樓宇按揭、償還樓按,以及分紅予內地中介人。
12月8日,香港警方進行代號「峭鋒」的行動,拘捕涉案13男11女,年齡介乎28至64歲,又凍結詐騙集團5000萬港元存款、申請凍結及充公總值3.7億港元的11個物業。
有險企人士直指,安盛保險作為保險產品的提供方,同時也是一家老牌保險巨頭,雖然銷售渠道外包、資產可能也確實是投保人自行選擇,但卻存在不可推卸的把好準入關口的責任。
不過,有香港券商對新浪港股表示,香港安盛也是受害方,該投資基金只是代理人,除非香港安盛和這家公司有股權關係,否則很難判定浦銀安盛有責任。
7、港股頻現殺豬盤,多家券商疑似被凍結
今年以來,我們至少報導了縱橫遊控股、濠江機電、WMCH GLOBAL、途屹控股以及曠逸國際5隻殺豬盤。下面我們以濠江機電為例,解析殺豬盤一般套路。
11月25日,新浪港股發文,濠江機電是一隻殺豬盤,股民紛紛等待當日暴跌。雖然當日並未暴跌,但11月26日,濠江機電開盤直線暴跌。
濠江機電暴跌前的特徵:1)建築股,濠江機電是澳門本地的機電工程服務承建商;2)上市前股東有拋售需求。2018年3月份,公司引入的兩位股東,到暴跌前已經豪賺50多倍,且沒有禁售期。3)公司保薦人為創升融資,全球協調人和帳簿管理人為創升證券。這家保薦商不僅自己暴跌,而且保薦股多數為妖股。4)散戶持股少,流通盤少,容易爆炒,更易暴跌。5)暴跌前的11月25日尾盤,成交放量成交,大量賣盤湧現,散戶則被建議買入。
在公司暴跌前,微信女開始推薦這隻股票,有騙徒午間要求群內成員在4.16港元掛單,又聲稱下午有炒股組織可將股價託至更高位。騙徒還要求組員發出自己的掛單和持倉圖,謊稱要研究腰部壓力可支撐的資金數量,然後「左手放,右手抬」將股價託上。更有受害人指,現在已經損失400萬港元。
結合途屹控股和縱橫遊控股的操作手法,我們總結殺豬步驟如下:
第一步:以成功人士或知名基金經理名義建粉絲群拉人。
第二步:初期以建議績優股為主,等投資者有所收益,來獲得投資者的信任。
第三部:獲取粉絲信任後開始推薦坐莊的股票(以仙股、垃圾股為主),稱坐莊能有幾倍收益,機不可失。
第四部:散戶入場,莊家/薦股團夥高位套現離場,解散粉絲群,繼續建新群忽悠新的投資者。
據新浪港股最新信息源,濠江機電至少有數十個帳戶被凍結,涉資逾億港元;同樣近期港證監展開對北方證券的調查,而其為曠逸國際的重要經紀商。
8、華晨中國深陷債務危機,迎來破產重整
從7月開始,華晨集團就陷入「股債」風波中,千億負債壓頂,多筆股權遭凍結,兩度賣股還債,私有化傳聞,信用評級頻遭下調,公司更是落得破產重整的結局。
進入11月,債務違約頻繁刷屏朋友圈,華晨集團、紫光集團、永城煤電等相繼爆雷,11月20日華晨破產,永煤更是牽扯出海通證券、興業銀行、光大銀行等。
華晨集團是遼寧省重點國企,共有兩位股東,大股東是遼寧省國資委,持股80%,另一股東遼寧省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省產業(創業)投資引導資金管理中心),持股20%。
目前,華晨集團旗下擁有華晨中國、金杯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申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上市公司,160餘家全資、控股和參股公司。此外,旗下「中華」、「金杯」、「華頌」三個自主品牌以及「華晨寶馬」、「華晨雷諾」兩個合資品牌。
這家大戶人家已是沒落貴族,最好的資產是華晨寶馬。華晨寶馬銷量相當不錯,根據華晨集團的評級報告,集團2018年營業收入為1529.68億元,同比增長21.04%,主要由於價格較高的華晨寶馬系列銷量保持穩定增長,毛利潤為433.96億元,同比增長16.70%。
有市場分析表示,公司過於依賴合資企業寶馬,而華晨自主板塊發展羸弱,發展失衡,最終資不抵債。而隨著華晨集團在2022年前持股華晨寶馬縮水至25%,未來的現金奶牛似乎也不夠充沛。據悉,目前華晨集團已構成債務違約金額合計65億元,逾期利益金額合計1.44億元。
遼寧省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正式裁定受理債權人對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晨集團」)重整申請,這標誌著華晨集團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華晨集團方面表示,本次重整隻涉及集團本部自主品牌板塊,不涉及集團旗下上市及與寶馬、雷諾等的合資公司。
受債務違約影響,華晨集團旗下股債不斷下跌。以華晨中國為例,今年以來公司股價大跌近20%。而同行的比亞迪、長城汽車、吉利汽車股價要麼翻倍,要麼漲超50%。
9、「三道紅線」壓頂,富力裁員福晟甩賣樓盤
8月20日,住建部、央行在北京召開了一場重點房企座談會,制定了重點房地產企業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也就是業內傳聞已久的「三道紅線」。中小房企甚至龍頭房企,全踩三道紅線的也不在少數,比如綠地、融創等。
所謂「三道紅線」指的是:房企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房企的淨負債率不得大於100%;房企的「現金短債比」小於1 。通過這「三道紅線」,房企將被劃分為四個檔次,分別是紅-橙-黃-綠。
三道紅線壓頂,房企的日子也不好過。
舉例來說,11月,有媒體報導稱,一份綠地控股集團的商辦項目推薦書顯示,集團有意出讓包含上海和江蘇兩地共14個項目27個物業項目,合計售價231億元人民幣。綠地方面回應表示,被曝光的商辦項目推薦書並非集團層面所為,也不是變賣資產的概念。
此外,綠地對投資者還透露了兩個降債舉措,引入戰投,以及推動旗下金融板塊、貿易港分拆上市。具體為引入有金融背景央企戰略投資者,戰略投資金額約60億元,該計劃預期在農曆春節後進行。
業內人士分析,根據新規,三線全中的情況下,房企將不得增加有息負債,三條「紅線」徹底封死了綠地的融資空間。
近日,有消息稱,富力地產經營困難,將於明年裁員30%,還稱富力地產已經暫停了所有的招聘活動。年疫情以來,富力集團在開源節流,特別是節流(大規模裁員)上,已經做出了一波猛操作。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富力就已經裁掉了40%的員工。
11月18日晚間,富力集團官方微信發布聲明闢謠。聲明稱,「近日,個別自媒體發布、散布不實信息,謠傳富力集團停止崗位招聘及啟動大規模裁員措施,該言論對我集團造成嚴重的商譽損害。」富力表示,公司並無裁員計劃,但觀察公司2019年年報,公司共有62305名員工,2020年中期只剩下了39244名員工,半年時間裁員23061名員工,裁員37%。
11月19日,福建福晟集團發布公告稱,未能按時支付「18福晟02」回售本金及債券利息。該公司債為福建福晟集團有限公司公開發行2018年公司債券(第一期)品種二,債券簡稱「18福晟02」,發行規模10億元,本期債券期限為3年,大公國際為評級機構。
同日,有市場消息指,福晟國際正以10億港元放售香港九龍灣企業廣場3期41、43、45、47及49樓5層寫字樓,總樓面7.98萬平方呎,呎價約1.25萬港元,較2018年初購入價13.3億港元,低近25%。截至發稿,福晟國際在香港停牌,以待刊發內幕消息。
10、泡泡瑪特千億市值背後,盲盒背後的畸形消費
11月11日,泡泡瑪特赴港上市,公司市值逼近千億。公司執行董事兼CEO王寧持股49.8%,紅杉資本持股4.39%,華興資本持股1.75%。
隨著泡泡瑪特的上市,一邊是資本市場的狂歡,關於王寧穩重、低調的文章不斷刷屏;一邊是市場對泡泡瑪特的質疑,許多年輕玩家感受到的並非文化印記,其「賭博式」的抽盲盒玩法,讓許多玩家根本停不下來。
進入12月,公司再度陷入二次銷售風波。12月23日,有抖音網友發布視頻稱,在泡泡瑪特濟南萬象城店買到了被拆封的盲盒,質疑店員二次銷售,在上面封盒處均有黃色膠水,裡面的標籤甚至有出現彎曲摺痕,很明顯有被拆開的痕跡。24日凌晨,該網友稱已得到泡泡瑪特回應,確認情況屬實。
對此泡泡瑪特回應已開除5名涉事員工,涉事員工已被全部辭退且永不錄用,接下來會對門店服務流程改進,並開展對各地門店的巡視,加強監管。
不過此事一經發酵,便引起了眾多網友的注意及吐槽。多名來自北京、上海的網友都表示,自己也曾碰到過二次銷售。
12月26日,泡泡瑪特站到了風口浪尖。新華社發文評價盲盒經濟,文中稱,盲盒不僅成為一個經濟現象,也反映了當下中國年輕人,特別是「95後」一代的心理和生活狀態。驚喜和期待的背後,「盲盒熱」所帶來的上癮和賭博心理也在滋生畸形消費,不少盲盒愛好者每月花費不菲,正所謂「一入盲盒深似海,從此錢包是路人」。
12月28日,泡泡瑪特開盤便開啟暴跌模式,盤中一度暴跌16%,近200億市值蒸發。最終收盤跌近10%。
除了泡泡瑪特,任何企業都可能面臨監管風波,無論是社區團購還是平臺經濟反壟斷,企業只有合規操作,才能更好的發展。(文/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