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來看看巴菲特從其他投資大師學習了哪些先進選股技巧?
1、格雷厄姆的三個基本思想觀點:你應當把股票看作許多細小的商業部分。要把(市場)波動看作你的朋友而非敵人——利潤有時來自對朋友的愚忠而非參與市場的波動。《聰明的投資人》的最後一章中,格雷厄姆道出了有關投資的最為重要的幾個字眼:「安全邊際。」
2、費舍的「只有最優異的企業經營與遠景是唯一值得投資的商業價值」和「沒有一個時間適合將最優秀企業脫手」的理論。
3、芒格的聚焦高品質企業投資和格柵理論;
4、彭博的「消費獨佔企業」是最佳投資價值的理論;
5、威廉士的投資價值理論:今天任何股票、債券或公司的價值,取決於在資產的整個剩餘使用壽命期間預期能夠產生的、以適當的利率貼現的現金流入和流出。
6、凱恩斯的集中投資理論和「我寧願模糊地正確,而不是精確地錯誤。」的思想;
7、史密斯的保留盈餘是企業的附加價值思想。
8、彼得林奇的過早賣出表現良好的傑出公司股份是「拔苗助長」以及在公司表現良好時忙於拋售股票,兌現盈利,卻死抱著令人失望的公司的人是在「剷除鮮花,澆灌雜草」的思想。
此外,巴菲特還從威廉士的擊球技巧,發展了投資領域的「揮棒」概念,他說:「我的工作就是等待輕鬆擊球的機會。」;從韋恩·格蘭斯基的忠告「到冰球要去的地方,而不是它現在呆的地方。」體會到專注於當期收益和短期收益是愚蠢的;從伊索寓言中學到了「一鳥在手勝過二鳥在林」的灌木叢理論,甚至從一個球童的成功故事發展了「與贏家共事」的經營哲學和投資哲學。
什麼股票不漲停但就是漲個不停?
1. 流通盤、市值要足夠大。
不夠大的話,不管業績多亮眼,沒有得到市場的充分認可,還算不上白馬股。到底多大合適,沒有一成不變的標準。一般來說,上千億的流通盤叫做大白馬。也有人定義為500億以上的,也有300億以上的,總之不能太小。幾十億的流通盤,不管業績再好,不能算白馬股。具體多大合適,最低標準,要在同行業的前三名以內。
2. 行業內有優勢,最好是龍頭。
市場佔有率、品牌知名度、專利的稀缺性、銷售收入、每股收益率等等排在行業的前幾名,最好是行業龍頭。具體的行業地位,可以在F10的行業對比中看。絕對的行業龍頭,是能拿下所有指標的第一名。也有些白馬股,只有部分指標排第一,可以選擇一些重要的,比如每股收益、營業收入等,去看看這家上市公司在同行內排第幾。可以順便看看同行業的其他上市公司。有時候,龍頭不給機會,龍二也是不錯的選擇。
3.主營業務佔比高。白馬股的主營業務要非常清晰,並且是主營收入佔收入的絕大部分,不能靠炒股票賺錢。可以在F10 裡的經營分析,在其中看主營構成分析,主營業務佔比越高越好。
4.股東中有明星基金。如果股東有中大量的基金,說明基金認可了這個上市公司,並且用真金白銀投票了。這樣多看一眼,相當於藉助了基金的研究能力。雖然這一點不能作為唯一的選股依據,做個參考、加加分數是可以的。如果股東裡一個基金都沒有,那就要對這公司的基本面打個問號了。
5.公開透明有誠信。什麼扇貝跑了、董事長不見了、業績變臉了、訴訟纏身了,這樣的「吃相難看」的事最好一次都沒有。規規矩矩做主業,不去炒作、不去欺騙股民。上市公司不把股民當韭菜,股民自然把你當寶貝。
來股市的,有兩種人。一種是為了博弈,一種是為了投資。市場上99%的所謂的「投資」,都是博弈,而真正能像巴菲特老先生一樣住在一個小鎮上做投資的,全世界也沒幾個。既然多數人玩的是博弈,那麼就看誰更聰明了,誰的心態更好了。
調查數據顯示,在全體金融投資參與者中:
能連續10次執行交易計劃的投資者佔20%,
能連續20次執行交易計劃的投資者佔10%,
能連續100次執行交易計劃的投資者所佔比例小於1%。
堅持按交易系統執行,是股票交易的生命線。
一個投資者執行一次交易計劃容易,但是執行一次交易計劃是沒有意義的。
假如散戶不肯賣出股票,主力會採用這幾種辦法來對付散戶
辦法一:繼續打壓價格
當散戶拿的股票虧錢被套之時,很多散戶就堅定持股不割肉,這個時候主力是不是沒辦法呢?
其實不要低估主力,散戶不割肉主力就繼續製造盤面恐慌,讓價格繼續下跌,跌到散戶實在受不了了,等到散戶割肉出局為止價格才會出現止跌!
所以主力不逼出散戶,主力吸不到籌碼,主力不可能做活雷鋒拉升價格給散戶賺錢的。
辦法二:打持久戰
當股票處於下跌後,散戶已經被套住了,但散戶不捨得割肉,這個時候主力也許會採用打持久戰的方法來逼散戶割肉。
也就是把價格控制在一個橫盤區域,價格不大漲也不大跌,讓很多散戶對於這票太失望,消滅散戶們持股耐心,只能認輸出局,做調倉換股操作一些強勢股。
辦法三:主力裝死不動
其實在股票市場當中,很多人經常會遇到價格每天心電圖一樣,都是一些散戶在交易,成交量非常低迷,主力一般都是都不動倉位的,都交由散戶操作。
目的就是讓被套散戶以為這票沒主力,不看好這隻股票,直接讓散戶割肉拋出股票,讓散戶對這股票看不到任何希望。
股票市場散戶被套不肯割肉,不要低估了主力的各種手法,主力會有千萬種方法讓散戶割肉出局。唯獨一種情況,散戶投資後不看盤,進場之後不管不顧的,這種散戶是讓主力最頭疼的股民。主力也拿這種散戶沒有任何辦法,只能讓這種散戶坐轎給這種散戶帶來利潤了,同樣也有風險,哪天股票退市了都不知道。
主力建倉的幾種方式:
第一種:震蕩洗盤中反覆博弈建倉
如上圖:康躍科技(300391)為例,第一次放量是打開一字漲停板,此時必定是有主力出局,才會出現天量。此後股價開始逐步回落並進入震蕩橫盤的洗盤階段,同時量能也連續下降後進入橫盤。直到放量3的出現才打破了橫盤的僵局,這個時候雖然出現了大幅拉升,但主力博弈明顯。放量4則是溫和放量,股價也出現了多條中陽線,此時說明主力一致做多,後市必將繼續走高,才會出現成倍放量5的到來,股價也加速上漲!
第二種:順勢洗盤連續吸籌建倉
5月6號,大盤下跌2.82%,主力順勢打壓武昌魚(600275)的股價進行洗盤,如上圖綠色圈圈的區間就是順勢洗盤階段,而在洗盤前主力已經有所吸籌,但籌碼不夠,正好借大盤暴跌進行強有力的洗盤。此後股價出現了窄幅震蕩上行的趨勢,雖然幅度不大,但陽線明顯要多於陰線說明主力還在繼續吸籌碼。
同時,量能是一浪更比一浪高,筆者在前面和大家說過如果後量超前量,股價往往會持續創出現新高。武昌魚在近期也是連續大漲,股價多次創出新高。
第三種:利好出現,拉高搶籌建倉
9月26號,瀘天化(000912)國資大股東擬轉讓19.66%股權。此利好正好和近期的熱點股權轉讓概念不謀而合,主力不等洗盤,直接開始拉高搶籌。
莊家試盤常見的幾種方式
一、利用平衡市試盤
在大盤走勢相對平淡,並且目標股股價處於相對低位時,莊家突然向上大幅拉升或大幅打壓股價,收盤時收出一根中、長陽線或陰線,成交量大幅放大。莊家以此來觀察籌碼的鎖定程度以及市場對該股關注和參與的熱情,如圖所示。
散戶應對技巧:
1、股價拉升時,如果賣盤不斷湧出,而買盤在不斷減少,這是拋壓沉重的體現,此時不要輕易進場。
2、股價大幅拉升時,如果賣盤稀少或只是一筆很大的賣單掛出,當股價回落且買盤不斷增多時,是買進的時機。
3、在打壓過程中如果出現很多賣盤,說明此時的恐慌盤較多,莊家不會馬上進入拉升階段,此時應耐心等待,不可盲目介入。待盤中賣盤萎縮且買盤明顯增加時,才可放心買入。
4、在打壓過程中如果賣盤極少,並且下檔不斷有買盤出現,或是有大的買單把股價下跌空間封死,此時可以介入。
二、利用強勢市試盤
在大盤處於強勢走勢時,莊家將股價拉升到較高位置後,會採取不參與的方式,放任股價隨意波動,以此來測試中小投資者的接盤和拋盤情況,如圖所示。
1、股價漲到一個高點後,經過整理再次啟動,並有效突破時可以買進或加倉。
2、股價下跌時,如果有強大的買盤介入,阻擋股價下跌,則可以買進股票,否則宜觀望,因為籌碼仍需鎖定,莊家不會立即進入拉升階段。
三、利用弱勢市試盤
在大盤弱勢時,莊家一般喜歡藉助大勢偏弱,乘機大幅打壓股價來試盤。在K線走勢圖上表現為中長陰線、無量下跌、短期均線呈空頭排列等特徵。莊家用此方法試盤可以使持股者的恐慌心態不斷加劇,動搖他們持股的信心。此時試盤可以測試出持股者的心態穩定情況,如圖4-3所示。
1、若股價無量下跌,則表示籌碼鎖定良好,投資者不必過於恐慌,可以在股價回升時買入。
2、若股價放量下跌,則表示持股者心態不穩,不宜過早介入。
四、利用技術位試盤
莊家建倉後,利用關鍵技術位如支撐位、阻力位等進行試盤,當股價向上或向下突破這些關鍵技術位時,觀察盤面的跟風情況和拋壓情況,從而決定下一步的操盤策略,如圖4-4所示。
1、若股價放量向上突破關鍵技術位,則可待回抽確認後買入。
2、股價向下跌破時無需放量,若股價跌破關鍵技術位後很快重回技術位之上,可待股價企穩後介入。
五、利用消息試盤
股市受消息或傳聞影響很大,莊家往往藉助市場或上市公司的利好、利空消息來測試市場的跟風情況和拋盤情況。通過這種試盤方式,莊家可以真實地測試出盤面的輕重。
1、先判斷消息的真假,然後作出相應的操作策略。
2、公開明朗的消息可以作為買賣決策的參考;而朦朧的傳言可信度差,不能作為參考依據。
3、假的利空消息引起的股價下跌幅度會較小,股價會很快復位甚至超過前期峰點,可以追漲做多。
4、真的利空消息引發的股價下跌持續時間較長,股價一時難以回升,建議離場為妙。